第251章 發現線索

字數:3207   加入書籤

A+A-


    雖然用神識已經把十幾本書冊全看了一遍,但是隻是走馬觀花,並沒有形成自己的東西,現在還得一點點的去回憶篩選。
    很快,郝宇傑又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民間傳說。
    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春,金世宗完顏雍站在太廟的青銅鼎前,指尖輕輕撫過玉璽的螭紐。這方玄玉已在他手中溫養了二十年——當年滅遼時,完顏阿骨打從遼天祚帝的龍案下掘出它,說“此璽承天命,當傳萬世”;傳到他手裏時,璽身還留著太祖掌心的溫度。
    可近日,玉璽出了異狀。
    昨夜他翻《貞觀政要》,玉璽擱在案頭,燭火映得璽麵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忽明忽暗。湊近些看,竟發現“壽”字的一撇裂了道細縫,像道血痕。更蹊蹺的是,今早去太廟,守鼎的老宦者說,昨夜鼎中香灰凝成的“壽”字,也在同一位置裂開了。
    “陛下,該去得勝陀了。”大伴王綱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世宗回頭,見他捧著新製的拓本——《大金得勝陀頌》的碑文,墨跡未幹。這是他親自撰寫的,要刻在鬆花江畔的得勝陀上,紀念當年阿骨打在此祭天滅遼的“天命所歸”。
    世宗握緊玉璽:“去看看石匠。”
    得勝陀的山腳下,三百名石匠正在鑿石。為首的老匠頭姓陳,祖上給遼朝刻過禦碑,金滅遼後,又被招來做皇家工程。此刻他正蹲在新鑿的碑座前,用細砂打磨一塊刻錯了字的石片。世宗走近時,他正對著石片歎氣:“這‘天’字少了一橫,像少了條命。”
    “胡說!”監工的尚食局使甩了他一鞭子,“皇上要的是‘天’,不是‘夭’!”
    陳匠頭捂著手躲到一邊。世宗卻注意到了那方廢石——被磨去“天”字的石麵,竟隱隱透出暗紅,像是浸過血。他蹲下身,指尖剛觸到石麵,石片突然發燙,在掌心烙出個淡紅色的“天”字。
    “陳匠頭。”世宗的聲音沉下來,“你祖上刻過遼碑?”
    陳匠頭渾身發抖:“是……遼天慶年間,小人跟著父親在南京今北京)刻過‘天祚皇帝哀冊’。”
    “那你可知,遼朝為何亡?”
    陳匠頭搖頭。
    “遼亡前,他們的玉璽也裂了。”世宗摸出懷中的玉璽,“遼天祚帝說,玉璽裂是因為‘天命移了’。後來阿骨打皇帝得了這方璽,天命就歸了我大金。”他頓了頓,“可如今,這璽又裂了。”
    陳匠頭猛地抬頭:“陛下是說……”
    “我要你在得勝陀的碑裏藏樣東西。”世宗從袖中取出個錦盒,打開是半塊玉玨,“這是當年阿骨打皇帝祭天時,從供桌上掉下來的。他說,玉璽鎮國,玉玨鎮氣。若璽裂了,就把玨嵌進碑心,氣運便續上了。”
    陳匠頭接過玉玨,觸手生涼。他突然想起,阿骨打祭天的那日,自己曾躲在鬆樹林裏偷看——八百女真勇士繞著火堆跳舞,阿骨打舉著玉璽對天高呼,火光照得璽上的螭紋像活了似的,連鬆針上的露水都凝成了血珠。
    “刻碑時,要在‘得勝’二字下留個暗格。”世宗壓低聲音,“等碑立起來,我要讓全天下的人都看見,大金的元氣,比天還硬。”
    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秋,得勝陀頌碑落成。
    碑高七尺,寬三尺,由整塊祁連青玉鑿成。正麵是世宗親書的“大金得勝陀頌”,背麵刻著八百女真勇士祭天的浮雕,最隱秘的碑心處,嵌著那半塊玉玨。立碑那日,世宗親自主祭,薩滿法師跳著“跳鹿神”,三百名女真貴族割破手掌,將鮮血滴在碑腳——說是要讓祖先的魂靈順著血線,把氣運灌進碑裏。
    儀式結束時,玉璽突然發出清越的鳴響。世宗湊近一看,那道裂痕竟淡了些,像被誰用金漆細細描過。他大笑三聲,命人取來美酒,灑在碑前:“阿骨打皇帝,你看,咱們的天命,又穩了!”
    可天命哪是塊玉、一方碑能鎮得住的?
    明昌五年1194年),黃河在陽武決堤,十七縣成澤國;承安二年1197年),蒙古乞顏部鐵木真統一漠北,開始侵擾金國邊境;泰和八年1208年),金章宗駕崩,衛紹王完顏永濟繼位,這個連馬都騎不穩的皇帝,竟聽信讒言殺了平章政事仆散端,朝堂人心惶惶。
    最詭異的是玉璽——那道裂痕不僅沒好,反而從“壽”字蔓延到“既”字,像條張牙舞爪的黑蛇。世宗的孫子金宣宗看著玉璽,突然想起祖父當年在得勝陀說的話:“氣運這東西,不在玉裏,在人心。”
    貞佑二年1214年),蒙古大軍圍困中都。金宣宗決定遷都汴京,臨行前,他命人將得勝陀頌碑拆解,想帶著玉玨和碑文去南方。可當工匠們鑿開碑心時,那半塊玉玨突然碎成了齏粉,混著碑底的泥土,滲進了鬆花江的泥沙裏。
    後來有人說,拆碑那晚,得勝陀的山腳下冒起了紅光,像極了當年阿骨打祭天時的火光。還有人說,在廢墟裏撿到塊帶字的碎石,上麵歪歪扭扭刻著:“玉能裂,碑能倒,民心不死,天命重造。”
    金國滅亡那年1234年),得勝陀的斷碑還立在江邊。有個放牛的老漢路過,見碑身上的“得勝”二字被風雨磨得模糊,卻在碑腳的野草裏,看見幾株開著小紅花的植物——花瓣的形狀,像極了當年女真勇士帽子上的紅絨球。
    “咦。”
    了解完這段野史,郝宇傑心裏不由一動。
    民間故事當不得真,這一點郝宇傑深信,就像謠言一樣,傳來傳去的就麵目全非。
    但是還是那句話,核心根據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玉璽鎮國,玉玨鎮氣。若璽裂了,就把玨嵌進碑心,氣運便續上了。”
    郝宇傑呢喃的念叨了一遍這句話。
    會不會是金國覺得自己氣數將盡,就把傳國玉璽藏進得勝碑內,以達到鎖氣,蘊氣,養氣的目的呢?幾百年後金國的後裔也確實氣運大漲,得了天下。
    “看來,我應該去看看那塊石碑了。”
    喜歡四合院之有掛絕不低調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之有掛絕不低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