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巨額財富

字數:3826   加入書籤

A+A-


    這一日臨近午時,一艘渡船沿江水來到了金陵城西碼頭,船家招呼了一聲:“諸位客官,金陵城到了,煩請下船了。”
    顧陽來到船頭,付過船費,不等船隻靠岸,便縱身一躍,跳到了那碼頭之上。
    上一世,顧陽在金陵城生活多年,對這座城市也是相當熟悉。隻不過,這幾百年前的金陵城,與後世的格局大有不同。顧陽進了城之後,也是先轉了一圈,熟悉了一下情況。
    相比於此時戰亂不斷的北方各地,這金陵城中仍舊是繁華熱鬧,車水馬龍。
    根據金蛇郎君留下的藏寶圖指示,建文帝留下的財寶,就在這金陵城徐達府上。隻是,如今距離大明開國已經過去270多年,距離明成祖遷都燕京,也已經過去兩百多年。
    兩百多年的時間,足以改變很多事兒。當年魏國公徐達的後人,早已經遷往燕京,徐家最初的老宅,也幾經改建、買賣,落到了他人手中。
    當初,金蛇郎君在金陵尋訪多時,都沒能找到那魏國公府所在。
    不過,顧陽畢竟看過原著,知道那魏國公府,現在改名為大功坊,落到了仙都派閔子華手中。
    原著中,閔子華後來被太白雙英挑唆,前去找金龍幫幫主焦公禮報仇,還是袁承誌出麵調停,在對賭之中,從閔子華手中贏得了這一套宅子。並得到了那建文帝的寶藏。
    閔子華在江湖上也算小有名氣,在這金陵城中更是為人熟知的閔二爺,他的府邸自然有不少人知道。
    顧陽隻是喝酒的時候隨便找了個店小二打聽了一下,就得知了那閔子華的府邸所在。
    不過,顧陽也並未著急,而是來到閔子華府邸附近,先找了個客棧,休息了半天,直到深更半夜才行動。
    此時,整座金陵城已經基本安靜下來,隻有那秦淮河畔,仍舊是燈火通明,歌舞不休。
    趁著夜深人靜之時,顧陽打開客房的窗戶,一躍而出,悄無聲息的來到了閔子華府邸的後宅。
    根據藏寶圖指示,那寶藏所在的位置,就在這府邸中的後花園裏。
    好在這府邸幾經改建,大體的建築格局還沒變,後花園中更是沒怎麽改動。
    而且,這原本的國公府麵積很大,原本是按照公爵的級別建築設計的,即便是後來被出售出去,裏麵的很多建築,也不是普通百姓能夠享受的。
    後來的一些買主在買下這宅子之後,也隻是對宅子前麵的部分進行改建居住,後麵的後花園等建築基本上處於荒廢狀態,裏麵早已經長滿了雜草。
    顧陽來到這後花園,發現此處常年無人居住,心中也更放心了一些。當即按照地圖的指示,來到了一間廢棄的柴房門口。
    撥開雜草,挪開已經腐朽的木門,走進了柴房之中,確認了地圖上的準確方位,顧陽便取出一把提前準備好的鐵鍬,挖掘了起來。
    不多時,隻聽叮的一聲,鐵鍬挖到了一塊大石板。將石板上方的泥土全部鏟去,隨後搬開石板,露出了一條向下的台階。
    顧陽打起火把,等待許久,讓這地下室與外界進行完空氣流通,這才舉著火把,沿著台階而下,來到了一間密室之中。
    走進密室,就看到那密室兩側擺放著兩排大鐵箱,左右兩邊各五口,一共十口大鐵箱,都用巨鎖鎖著。
    顧陽又取出藏寶圖,根據圖上指示,來到密室的左下角,用鐵鍬在角落裏挖掘了片刻,不多時就挖出來了一個小鐵盒。
    小鐵盒倒是沒有上鎖,隻有一個小巧的卡扣。謹慎起見,顧陽同樣用小繩子站在遠處打開了小鐵盒,隻見那盒中有一串鑰匙,兩張紙。
    其中一張紙上寫著:“吾叔之叛,武臣無不降者。魏國公徐輝祖,乃功臣世勳,忠於社稷。內府重寶,倉皇不及攜,魏公替朕守之。他日光複社稷,以此為資……”
    想當初,燕王朱棣起兵造反,魏國公徐達長子徐輝祖忠於建文帝,領兵抵抗。徐達幼子徐增壽與姐夫朱棣暗中往來。
    後來,徐增壽被建文帝所殺。朱棣奪得皇位之後,徐輝祖留在父祠,不肯迎接朱棣,後被削去爵位,禁錮在家。徐增壽為支持朱棣而死,被追封為定國公。
    至此,徐家有了魏國公和定國公兩脈。
    說起來,大明六位開國公,其他五家都斷了傳承,隻有這徐達一脈,一直傳承到了明末。
    隨意看了一眼紙上內容,顧陽便拿著鑰匙,將那些大鐵箱一一打開。隻見那十口大鐵箱中,上麵都是堆滿了寶玉、珍珠、瑪瑙、翡翠等價值巨萬的珍稀寶物,翻開這些寶物,每一口箱子的下半截都鋪滿了金磚。
    即便是不計算那些寶玉、珍珠、瑪瑙之類的東西,單單是那十口箱子中的金磚,加起來都至少有百萬兩之多,絕對是一筆巨額的財富。
    顧陽也沒有任何猶豫,隨手一揮,將這些裝滿財寶的大鐵箱全都收進了儲物空間。
    收走財寶之後,顧陽重新回到柴房之中,將那石板重新蓋上,將一切恢複原樣,之後才重新返回客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躺在客棧的床上,顧陽心中卻在思考著接下來的計劃。
    亂世之中,想要創業造反成功,需要具備以下幾個必須的條件:恰當的時機,足夠的財力,有效的宣傳,良好的組織,統一的思想,精良的軍隊。
    眼下,恰當的時機已經具備,朝廷腐敗,民不聊生,外族入侵,正是改朝換代的時候。
    足夠的財力,顧陽也已經有了。至於宣傳造勢、組織架構、招兵買馬,都需要人口和人才。這也是顧陽所欠缺的。
    如今,張獻忠在川蜀之地勢頭正盛,李自成在中原烽火燎原,這兩路義軍已經走在了前麵。
    顧陽要想造反,擺在麵前的就有兩條路,要麽先選一個老大,跟隨李自成或張獻忠,拉起一支人馬,先壯大實力。等將來老大倒台了,再順勢而上。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搭乘順風車,省去宣傳造勢,而且還有老大在前麵頂著,擋住大明軍隊的壓力。壞處就是要受製於人,有時候可能身不由己。
    至於第二條路,就是另起爐灶,自主創業。
    顧陽隻是略作思考,就選擇了第二條路。
    選擇第一條路雖然有好處,但無論是張獻忠,還是李自成,都已經起勢,有了自己的班子和團體。外人想要融入進去也很困難,而且容易被當成炮灰。
    再加上,這兩家起義軍內部,也有許多山頭,貿然卷入進去。還容易陷入一些無意義的內鬥。
    自己創業雖然起步要艱難一些,但一切都是自己說了算,可以從一開始就定好製度和架構,會將來避免許多麻煩。
    不過,說起創業來公司,顧陽還有些經驗。要論造反,顧陽也是第一次,還是要摸著石頭過河……
    喜歡影視諸天大輪回請大家收藏:()影視諸天大輪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