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初聞全院大會
字數:5048 加入書籤
看完屋子,張霖和張所長王主任在街道辦食堂吃了一頓簡單的午餐。
這年代機關單位的工作餐和現在是不一樣的,沒有那麽多種類可以選,每天就簡單的兩個菜一個主食。這年頭已經進入了計劃經濟的初期,物資供應相對緊張,糧食和副食逐漸開始了統銷統購政策,食品種類和數量相對有限。53年開始試行糧票,55年9月全國開始實行城鎮居民憑《購糧證》供應糧食的製度,糧票製度正式確立。)
今天中午就是一大鍋燉土豆,裏邊有一根肉骨頭,能借個肉味,運氣好,還能沾點葷腥。當然,張霖跟著王主任來打飯,必然屬於運氣好的那個。
還有一個豆腐蔬菜湯,宜菜宜湯。主食就是二合麵饅頭。
三人吃完飯,張霖沒有跟張所長再回派出所,而是被放了半天假,用來安家。張霖這麽大歲數了,又沒離開這個城市,自己出來就沒讓家裏幫忙,家裏都是大忙人,再說他除了帶了點衣服,就什麽都沒帶,家裏倒是給塞了不少錢,囑咐他該花就花。
王主任讓一個街道辦事員,帶張霖在街道辦的倉庫裏選了一些能用的家具,畢竟那隻是兩間空房。雖然說街道辦倉庫裏都是一些舊家具,但並不是壞家具。張霖選了一張床,四把凳子,一個方桌,一個大衣櫃、一個碗櫃、一個床頭櫃、一個臉盆架。張霖自己單身一人,也就沒有選太多,而且街道辦的倉庫也沒有那些紫檀、黃花梨之類的東西,畢竟,這世界上沒多少人是真的傻子。
在外邊找了個拉大車的,把家具運回四合院。
這次一進門,就看到院子裏坐了一群大媽在聊天,手裏還都幹著活,有納鞋底的,有縫補衣服的,……
這些大媽看到一個小年輕帶著人往院裏搬家具,都齊齊抬頭,一個抱著嬰兒的大媽開口問道:“你們是幹嘛的,往我們院裏拉家具做什麽?”
這時,易嬸兒看到是中午的小夥子,就開口道:“是小張啊,這是搬家具啊。”然後轉頭對這其他大媽說:“這是我剛跟你們說的那個要搬進後院的小夥子,王主任帶的那個。”
“對,易嬸兒,我這趁著下午有空趕緊把屋子填補填補,今天就住進來。”張霖對易嬸兒說,“各位大媽嬸子,我叫張霖,以後就住後院了,咱們都是鄰居,您諸位以後多關照。”
最先開口的大媽說:“呦,剛才他一大媽說的就是你啊,這小夥子看著真精神,做什麽工作啊?”
“大媽,我今天剛分配到咱這所裏,具體崗位還不知道呢。”張霖隻能繼續答話。“是公安啊,一個月多少錢啊?”這時,又有一個大媽接話道。
“額,還不清楚,崗位也沒定。”張霖有些尷尬。
“嗨,老鄭家的,問這個幹嘛,先讓小張把東西放進去吧,看手上還搬著盆架,一會忙完再聊。”易大媽解圍道。
“哦,對對。你先忙著,有需要搭把手的說一聲哈。”鄭大媽也知道自己問的有些孟浪,急忙遮掩。
“謝謝您唻,也沒什麽忙的,我就和這個師傅把家具搬進去就行。”張霖轉頭招呼師傅往裏搬家具。
看張霖走遠,門口這群大媽開始嘀嘀咕咕。
“公安,這還是咱院第一個公安呢。”
“誰說不是呢,院裏都是工人,這突然住進來個公安,聽一大媽說還是王主任和張所長親自帶著來看的房。不會是什麽幹部子弟吧?”
“背不住,不過一個幹部子弟住咱們這種大院幹嘛,不都是住樓房嗎?”
“唉,聽說樓房可好了,冬天不漏風,夏天不漏雨,上茅房都是在屋裏。”
“一天天的,在屋裏拉尿,那不跟牲口一樣,不臭嘛嗎?”
……
……
耳力很好的張霖,依然能隱約聽到前院大媽們議論的聲音,不由得想起前世放假回家,經過胡同口的恐懼感。短短十幾米的路,能把人一年的事扒個幹幹淨淨,而且有一個回答不好,第二天你的傳言就能傳遍全村。
進出幾趟,把家具搬進屋擺放好。張霖準備去買一些生活用品,正好中午張叔和王主任給了一些布票之類的。
可是想到又要經過過前院那些大媽的麵前,張霖不由的犯怵,感覺比在北國戰場直麵醜國鬼子還可怕。畢竟自己來自一個注重社交距離,鄰居都不知道名字的時代。
不過想到,晚上睡覺沒有被子,做飯沒有鍋碗瓢盆,隻能咬咬牙出了門。
走進前院,這群大媽依然在張家長李家短的閑聊。看到張霖,又有大媽開始答話。
“小張啊,這是要出門啊。”
“這不剛把家具擺上,家裏鍋碗瓢盆什麽的都沒有,我出門看看。”張霖說。
“那出門右轉,走幾步那個供銷社,裏邊就有。”
“唉,大媽,謝謝您,正好我這剛來周邊還不熟。”
“客氣什麽,都一個院的,再說就一句話的事。”
張霖快走兩步,趕緊出了院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出院兒之後,張霖沒急著往供銷社走,而是在四周轉了起來,先熟悉熟悉環境。
要不說還是南鑼鼓巷,周圍供銷社、理發店、小餐館之類的是真全乎。
晃晃悠悠,跟個街溜子似得,在附近轉悠了兩個點,張霖不急不慢的向供銷社走去。
鑼鼓巷的供銷社,不大,就幾間門臉。
許是還沒到下班的點,供銷社裏人並不多,大貓小貓兩三隻。
售貨員們在櫃台後邊吃瓜子,扯閑篇,好不自在。
張霖走到一個櫃台前邊:“勞駕,給我拿兩個臉盆,一個暖壺,一個炒勺,盤子碗筷子也拿一些,再來一套被褥枕頭。”
一個大姐看了一眼張霖,不情不願的放下手中瓜子,開始拿東西。
張霖也不計較,畢竟後世都有不少服務差的店,更不用說現在這個工人當家做主,人人都是國家主人的時代,誰伺候誰啊。張霖想的很開。
拿完東西,張霖又買了個袋子,能裝的裝上,不能裝的提手裏,慢慢悠悠向四合院走去。
嗬,這群大媽是真能說,這都過去倆點了,還在嘮。
“小張,買回來啦,來,我給你搭把手。”易大媽放下手裏的活,站起身。
“易嬸兒,不勞您駕,東西不多我自己來就成。”張霖趕緊回話。
“嗨,我這也沒什麽事,這衣服也不急著穿,你自己拿總是不大方便。”說完拿過張霖手裏的臉盆和暖壺。
“謝您啦。”
“甭客氣。正好我也稍微給你介紹介紹院裏情況。”易嬸兒一邊走一邊說,“不知道王主任有沒有給你說,咱們院啊20多戶人家,基本都是在附近上班的。我家老易就是軋鋼廠的鉗工。院裏選了三個聯絡員,院裏小輩一般為了方便就直接叫一大爺、二大爺、三大爺。我家老易就是一大爺。”
“哦?易師傅是聯絡員啊?那一定熱心為公。”張霖答道。
“嗨,就是院裏大家選的,鄰居街坊比較信任吧。後院劉海忠是二大爺,剛才我旁邊縫褲子的那個就是他二大媽,他家三個小子老大劉光齊13,上初中了。老二劉光天11還在上小學,老三劉光福剛7歲。前院閆老師是三大爺,最先問你話那個就是三大媽,你也別挑她理,院裏三個大爺要聯合院裏防敵特,所以看到生臉進來就得問。他家四個孩子三男一女,抱著的那個是老四叫閆解娣,去年生的。他家老大閆解成14了,也在上初中,老二閆解放4歲,老三閆解曠剛兩歲多,就是坐三大媽旁邊那個小小子。”
“嗨,易嬸兒,院裏進生人問問這是應該的,我怎麽可能往心裏去。”二人已經走到了後院。“你旁邊這是聾老太太,兒女都沒了,街道看著每個月給些補助,我和我家老易平常照顧老太太生活。”
“還得是您二位,遠親不如近鄰說的就是您這樣的。”張霖雖然前世不善交際,但是該捧還是知道捧兩句的。
“誰都有老的一天對不對,咱院裏啊尊老愛幼的風氣還是挺不錯的。”一大媽說。
“我聽王主任說了,說咱院的氛圍非常好,鄰裏之間團結友愛。”
“東西給你放好了,我給你收拾收拾,你一個大小夥子,也不會收拾屋子。”說完一大媽拿起了掃帚。
“易嬸兒,易嬸兒,我自己來就成。”
“嗨,隨手的事,我也沒工作,在家也是幹這些掃掃灑灑的活。”
“謝謝您,在您這我是真感受到咱院的風氣了,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啊。”張霖不再阻攔一大媽掃地,自己開始收拾床鋪。
“晚上,等我家當家的下班,我跟他說一下,看是不是院裏一塊開個會,讓他帶你認識認識院裏鄰居。咱院可有段時間沒進新人了。”
“那我可得好好謝謝您,正發愁怎麽認識認識院裏鄰居,貿然上門又怕打擾人家。”
喜歡四合院之院裏眾人助我升職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之院裏眾人助我升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