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裝車

字數:6571   加入書籤

A+A-


    下午兩點剛過,廠區後門那片平時堆廢鋼的空地,站滿了人。
    兩輛深綠色的解放牌ca10卡車屁股對屁股停著,引擎沒熄火,低沉地喘著粗氣。
    車鬥裏鋪著厚厚的防撞草墊。
    張霖站在車旁,臉色沉靜,目光掃視著周圍。
    賀堂帶著全副武裝的十個人,分列兩輛車旁,鴉雀無聲。
    長槍斜背,短槍在懷,彈袋鼓脹,機槍手和抬著手榴彈箱的站在稍後。
    沉重的裝備壓著肩膀,沒人動彈。
    楊廠長也到了,穿著深灰呢子中山裝和一件比較厚的大衣,戴著幹部帽,拎著黑色人造革提包。
    他們要去的是草原,雖然現在還處在秋天,但是那邊的溫度已經比較低了。
    “處長,來了。”賀堂低聲說了一句。
    保衛科那扇鐵門打開,廠裏的天車工老崔開著那輛老舊的天車,“哐當哐當”地緩緩駛了過來,後麵跟著幾個戴著厚手套、推著特製重型平板車的裝卸工。
    平板車上,十二根用深綠色厚帆布裹得嚴嚴實實、兩頭塞著巨大木塞的粗大圓柱體,被粗麻繩和鐵絲死死捆紮在結實的木架子上。
    帆布上,白色的油漆清晰地刷著編號112。
    “按編號順序裝!一號車六根,二號車六根!穩字當頭!磕碰一點兒,我扒了你們的皮!”車間副主任老馬嘶啞著嗓子吼著,眼睛熬得通紅。
    他是少數幾個知情人之一。
    天車巨大的鐵鉤緩緩落下,裝卸工們麻利地將鋼絲繩套索掛在木架兩端的鐵環上。
    老崔在駕駛室裏,小心翼翼地操縱著搖杆。
    鐵鏈繃緊,發出令人牙酸的“嘎吱”聲。
    第一根沉重的管子被緩緩吊離平板車,懸在半空,微微晃動。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王鐵軍、趙建國幾個持槍的,手指下意識地搭在了冰涼的護木上,目光警惕地掃視著空地和遠處的圍牆。
    楊廠長背著手,指節捏得有些發白。
    管子一點點挪向第一輛卡車的車鬥。
    車鬥裏,周大海和孫衛東已經跳了上去,緊張地指揮著落點“慢!慢點!再往左偏一點!好!落!落!”
    “咚!”一聲悶響,沉重的管子穩穩落在厚草墊上,激起一片灰塵。
    周大海和孫衛東立刻撲上去,用備好的厚木板、木楔和粗麻繩,手腳麻利地進行加固,防止運輸途中滾動。
    一根,兩根,三根……過程緩慢而壓抑。
    隻有天車的蒸汽嘶鳴、鐵鏈的摩擦、裝卸工低沉的號子和木楔敲打的“梆梆”聲。
    當最後一根也穩穩當當地落在第二輛卡車的車鬥裏,並被吳大勇和鄭衛國用同樣的方法死死固定住後,老馬才長長籲出一口白氣,用袖子抹了把臉。
    “封車!”張霖下令。
    早已準備好的工人立刻抖開巨大的、厚實的軍用帆布篷,嚴嚴實實地將兩輛卡車的車鬥罩住,從車頭一直蓋到車尾。
    粗壯的麻繩迅速在車鬥四周的鐵環上交叉捆紮,勒緊,打上死結。
    最後,張霖親自拿著保衛處專用的、帶著複雜齒痕的鉛封鉗和幾枚嶄新的鉛封走過來。
    他選了兩根最粗的麻繩交叉點,將鉛封的細鋼絲穿過去,用力一夾!
    “哢噠”一聲脆響,鉛塊被壓扁,上麵清晰地顯出“紅星軋鋼廠保衛處”的凹字。
    他又在另一輛車的同樣位置,也夾上一個。
    “出發!”張霖看了一眼腕上的手表,拉開車門坐進了第一輛卡車的副駕駛。
    楊廠長坐進了第二輛卡車的副駕駛。
    賀堂一揮手,“上車!按預案警戒!”
    十一個人迅速分成兩組。
    王鐵軍(機槍)、孫衛東、李強、劉建軍上了第一輛車,擠在車鬥前端,緊挨著駕駛室後窗,麵朝後方。
    賀堂則是帶著趙建國(機槍)、周大海、錢衛民、孫德勝、吳大勇上了第二輛車,同樣麵朝後方。
    槍支放在觸手可及的位置。
    車鬥被篷布封得嚴實,隻有尾部留了些縫隙透光,也便於觀察後方。
    駕駛員油門踩下,發動機發出嗚嗚的轟鳴。
    兩輛滿載著秘密和火力的卡車,一前一後,緩緩駛出軋鋼廠的後鐵門,軋過廠外坑窪的土路,揚起一片塵土。
    張霖坐在頭車的副駕,搖下一點車窗,冷風灌進來。
    他目光銳利地掃視著前方和兩側。
    司機老劉是廠裏最好的司機,參加過抗美援朝運輸隊,此刻也繃著臉,全神貫注。
    卡車沿著顛簸的郊區道路,朝著西南方向的‘豐豐’站駛去。
    路上車輛稀少,偶爾遇到牛車或行人,都好奇地瞥一眼這兩輛蓋得嚴嚴實實、透著不尋常氣息的大卡車。
    一個多小時後,‘豐豐’站那被煤煙熏得發黑的站房和縱橫交錯的鐵軌出現在視野裏。
    空氣中都是煤灰味和機油味。
    卡車沒有走正門,而是繞到西側的貨運入口。
    門口有鐵路警察站崗。
    賀堂跳下車,快步上前,掏出蓋著紅星軋鋼廠大紅章和冶金工業部鋼印的介紹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警察仔細查驗,又看了看後麵兩輛封得嚴實、荷槍實彈的卡車,特別是車鬥尾部那顯眼的鉛封,揮揮手放行。
    按照事先協調好的路線,卡車直接開到了指定的站台旁。
    三節墨綠色的p50型棚車已經靜靜地等在那裏,
    貨場的調度老鄭和一個穿著鐵路製服、戴著大簷帽、臂章上寫著“車長”的中年人已經等在那裏,旁邊還有幾個裝卸工。
    張霖、楊廠長、賀堂都下了車。
    賀堂打了個手勢,車上的保衛幹事們立刻持槍下車,迅速在卡車和棚車周圍散開,背對外圍,形成警戒圈。
    長槍端在手裏,雖然槍口朝下,但那肅殺的氣氛讓幾個裝卸工下意識地縮了縮脖子。
    車長也推了推眼鏡,多看了兩眼那兩挺用帆布半裹著的輕機槍和抬著的手榴彈箱子。
    “楊廠長,張處長!”老鄭迎上來,聲音壓低了,“車皮備好了,三節連掛。這位是本次列車的王車長。”
    王車長表情嚴肅“奉調度命令,配合貴廠裝運特需物資。請驗車。”
    張霖點點頭,沒多話,帶著賀堂和王車長、老鄭,依次爬進三節空蕩蕩的棚車裏。
    他用手電仔細檢查了車壁、地板,特別是那些用來固定貨物的鐵環,用手拉了拉,確認牢固。又看了看車門和鎖具。
    王車長在一旁介紹著車輛的近期檢修情況。
    “沒問題。”張霖檢查完畢,跳下車。
    “裝車!”張霖下令。
    天車巨大的身影再次出現,沿著站台上的軌道緩緩移動過來。‘
    豐豐’站的天車更大,吊臂更長。
    沉重的帆布包裹被緩緩吊起,在眾人緊張的注視下,移向敞開的棚車門。
    “慢!穩住了!注意高度!”老鄭在下麵喊著。
    “往裏送!左舵打一點!好!落!”王車長也在車門口指揮。
    棚車裏,周大海、孫衛東、吳大勇幾個已經提前進去接應。
    每一根管子落下,都伴隨著沉悶的撞擊聲和腳下鐵皮的震顫。
    裏麵的人立刻用帶來的厚草墊、方木死死塞住四周空隙,然後用小孩手臂粗的新麻繩,穿過車廂壁上的鐵環,將管子連同下麵的木架,一道一道,像捆粽子一樣,絞緊、打死結。
    加固的麻繩勒進草墊和木方,發出“吱吱”的呻吟。
    一根,兩根……十二根鋼管,被分裝進三節棚車。
    裝一節,封一節。
    當最後一節棚車的最後一根管子也加固完畢,沉重的鐵質棚車門被幾個裝卸工合力,“哐啷”一聲推攏關嚴。
    王車長親自拿出粗大的鐵鎖,“哢嚓”一聲鎖死。
    然後,他拿出鐵路專用的、印著“豐豐站貨運”字樣的鉛封和細鋼絲。
    “張處長,請查驗鎖具,然後封車?”王車長問。
    張霖上前,用力拽了拽那把大鐵鎖,紋絲不動。
    他點點頭。
    王車長將細鋼絲穿過鎖鼻和門扣,將一枚刻著複雜編號的鉛封穿在鋼絲上,用專用的夾鉗用力一夾!
    “哢!”鉛塊變形,將鋼絲兩端死死鎖住,封麵上清晰地壓印出鉛封的編號。
    張霖同時拿出保衛處自備的、帶有“紅星軋鋼廠保衛處”字樣的鉛封鉗和鉛封,在同樣的位置,緊挨著鐵路鉛封,也夾上了一枚!
    三節車皮,全部如此處理完畢。
    王車長填寫好“貨運記錄單”和“物品清單(僅寫重要工業設備部件,十二件)”,請張霖和楊廠長簽字確認。
    張霖仔細看過,才簽下自己的名字。
    楊廠長也簽了字。
    “車底已經編組完畢,掛在本次貨列的尾部。守車就在後麵。開車時間……”王車長看了一眼懷表,“還有一小時四十分鍾。請押運同誌先上守車休息等候?”
    張霖看了一眼那三節封死的車皮,又看了看站台盡頭那節孤零零的、帶個小了望窗的守車,點了點頭“賀堂,安排人,兩小時一班,車下警戒。其他人,守車待命。”
    “是!”賀堂立刻布置,王鐵軍和趙建國帶著第一班人,持槍分散在站台的三節車皮附近警戒。
    其餘人,包括那兩挺機槍和手榴彈箱子,默默跟著張霖、楊廠長和王車長,走向那節小小的守車。
    守車,就是車長車廂。
    守車裏空間狹窄,彌漫著一股煤煙、機油和舊木頭的混合氣味。
    靠壁是兩條硬木板凳,中間有個小鐵爐子,煙囪通向車頂。
    角落裏堆著些鐵路上的工具和幾捆掛麵。
    王車長的小辦公桌緊挨著車窗。
    張霖和楊廠長坐在一條板凳上。
    賀堂示意其他人把沉重的裝備小心放在角落。
    李強和劉建軍抱著槍,一左一右守在了守車門口。
    喜歡四合院之院裏眾人助我升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四合院之院裏眾人助我升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