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新夥伴的磨合

字數:1973   加入書籤

A+A-


    第二百九十五章:新夥伴的磨合
    在經曆了合作夥伴馬明的背叛,遭受巨大經濟損失並艱難通過法律維權後,林瑤和蘇墨並未氣餒,他們深知,想要讓公司重新振作,尋找新的合作夥伴迫在眉睫。在銷售部經理李婷和市場部主管張宇的共同努力下,終於與一家名為瑞豐商貿的公司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瑞豐商貿的負責人是陳宇,他性格直爽,對林瑤和蘇墨公司的產品理念頗為認同,雙方都懷揣著合作共贏的期待。
    合作初期,雙方團隊舉行了一場正式的見麵會。會議室裏,林瑤微笑著向陳宇一行人介紹自己的團隊:“陳總,這是我們的銷售精英李婷,市場推廣的骨幹張宇,還有負責產品研發的王工,以及財務方麵的專家劉姐。往後合作,還望咱們攜手共進。”陳宇也熱情地回應:“哈哈,林總、蘇總,久仰大名。這是我們公司負責業務對接的趙亮,他經驗豐富,相信能和你們團隊配合好。”
    然而,合作並非一帆風順。首次產品推廣方案討論會上,就出現了分歧。林瑤公司的張宇提出利用社交媒體進行線上推廣,配合線下體驗活動的方案,他興奮地介紹:“現在社交媒體傳播力強,能迅速擴大產品知名度,線下體驗活動則能讓消費者直觀感受產品優勢。”但瑞豐商貿的趙亮卻皺起眉頭,反駁道:“線上推廣成本高且效果不穩定,線下活動也難以精準定位目標客戶。我覺得還是傳統的廣告投放和參加行業展會更靠譜。”雙方各執一詞,氣氛逐漸緊張起來。
    會後,林瑤找到張宇,語重心長地說:“張宇,我們要理解瑞豐商貿的顧慮,他們可能更熟悉傳統模式。咱們再研究研究,能不能把兩種方案融合一下。”與此同時,蘇墨也和陳宇進行了溝通:“陳總,年輕人想法多,張宇的方案有創新之處,咱們不妨綜合考慮,找到最佳結合點。”
    在產品生產環節,問題也接踵而至。林瑤公司一直注重產品質量,采用相對精細的生產工藝,這導致成本較高。瑞豐商貿的趙亮卻認為,市場競爭激烈,應降低成本以獲取價格優勢,建議簡化生產工藝。王工一聽就急了:“簡化工藝會影響產品質量,我們一直靠品質贏得客戶,不能因小失大。”雙方為此爭論不休。
    林瑤和蘇墨深知產品質量是生命線,不能輕易妥協。蘇墨找到陳宇,誠懇地說:“陳總,產品質量是我們的根本,一旦質量下滑,品牌形象受損,長遠來看得不償失。我們可以一起想想其他辦法降低成本,比如優化供應鏈。”陳宇聽後,覺得有道理,便讓趙亮和林瑤公司的劉姐一起研究供應鏈優化方案。
    在溝通方式上,兩個團隊也存在差異。林瑤公司內部溝通較為直接開放,而瑞豐商貿相對保守,層級分明。這使得信息傳遞有時不夠及時準確,導致工作效率低下。例如,一次重要的產品參數調整,林瑤公司這邊以為瑞豐商貿已經知曉並做了相應安排,但實際上,瑞豐商貿的執行團隊並未收到完整準確的信息,險些造成生產失誤。
    麵對這些問題,林瑤和蘇墨決定組織一次團隊建設活動,增進雙方團隊成員的了解與信任。他們選擇了一個戶外拓展基地,大家一起參與各種團隊項目。在“信任背摔”項目中,李婷站在高台上,心中雖有擔憂,但看到下方瑞豐商貿的趙亮等人堅定的眼神,還是鼓起勇氣向後倒下,被穩穩接住。那一刻,雙方心中的隔閡似乎消除了一些。在“齊眉棍”項目裏,兩個團隊成員緊密配合,喊著口號共同努力,逐漸找到了默契。
    通過這次團隊建設,雙方的溝通變得更加順暢,工作中的摩擦也減少了許多。趙亮主動找到張宇,笑著說:“張宇,上次推廣方案的事,我回去仔細想了想,你的想法確實有前瞻性,咱們可以好好融合一下。”張宇也回應道:“趙哥,我也理解你們的考慮,咱們一起把方案做好。”
    隨著時間推移,兩個團隊在不斷磨合中逐漸適應了彼此的工作方式,合作也慢慢步入正軌。產品推廣方案經過融合完善後開始實施,市場反饋良好;供應鏈優化方案也初見成效,成本得到有效控製,產品質量依舊保持穩定。林瑤和蘇墨看著公司在與新夥伴的合作中逐漸重回正軌,心中滿是欣慰,他們深知,雖然未來還會麵臨各種挑戰,但隻要團隊齊心協力,就有信心戰勝一切困難,迎來公司新的發展。
    喜歡三世情愛請大家收藏:()三世情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