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競爭對手抄襲

字數:3231   加入書籤

A+A-


    林瑤和蘇墨在新興市場好不容易通過調整產品定位,讓業務有了些許起色,可命運似乎並不打算放過他們。一天,林瑤像往常一樣在辦公室審閱文件,市場部經理趙敏匆匆走進來,神色焦急,手中拿著一份資料。
    “林總,蘇總,不好了!”趙敏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將資料放在桌上,“我們發現競爭對手抄襲了我們的創新成果,而且他們以更低的價格搶占市場份額,這對我們的衝擊太大了!”
    林瑤和蘇墨對視一眼,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與憤怒。蘇墨迅速拿起資料翻閱,臉色愈發凝重:“這些混蛋,居然如此無恥!我們好不容易研發出來的特色產品,他們就這樣輕易抄襲,還打起價格戰,這是要把我們往絕路上逼啊!”
    林瑤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先別急,我們得冷靜分析情況。趙敏,你詳細說說,他們抄襲了哪些方麵,價格策略又是怎樣的?”
    趙敏指著資料上的圖片和數據說道:“他們抄襲了我們產品的核心功能和外觀設計,甚至連宣傳文案都有很多相似之處。在價格方麵,他們直接比我們低了近兩成,這使得很多價格敏感型客戶被他們吸引過去。您看,這是他們新推出的 [產品名稱],和我們的 [自家產品名稱] 幾乎一模一樣,無論是功能模塊的布局,還是外觀線條的設計,都高度相似。而且,他們的宣傳語‘便捷生活,從 [抄襲產品名稱] 開始’,和我們一直強調的‘開啟便捷生活,首選 [自家產品名稱]’ 如出一轍。”
    蘇墨一拳砸在桌子上:“這明顯就是不正當競爭!我們不能坐視不管!”
    林瑤點頭:“對,絕對不能姑息這種行為。但我們也不能衝動行事,得製定一個周全的應對方案。”
    於是,他們緊急召集各部門負責人開會商討對策。研發部的李華率先發言:“從技術角度看,我們的創新成果是有技術壁壘的,他們能抄襲外形和部分功能,但產品的穩定性和一些深層次的技術優勢,他們短期內很難模仿到位。我們可以進一步強化這些優勢,加大研發投入,不斷優化產品,讓他們始終隻能模仿表麵。比如說,我們產品內部的 [關鍵技術部位],采用了獨特的 [技術名稱],這不僅提高了產品性能,還保證了長期使用的穩定性。他們想要達到同樣的效果,並非易事。我們可以在這方麵繼續深入研究,進一步提升產品性能。”
    銷售部的王強皺著眉頭說:“目前銷售情況已經受到影響,很多客戶都在觀望,甚至有些老客戶也動搖了。我們得盡快采取措施,穩住現有客戶,同時想辦法吸引被搶走的客戶回來。或許可以推出一些促銷活動,強調我們產品的品質和獨特價值。比如,開展‘品質體驗月’活動,邀請客戶免費試用我們的產品一段時間,讓他們親身感受產品的優勢。”
    法務部的張律師嚴肅地說:“從法律層麵講,他們的抄襲行為已經構成侵權。我們可以收集充分的證據,通過法律手段起訴他們,要求他們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我們的損失。不過,法律訴訟過程可能會比較漫長,需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我們要收集的證據不僅包括產品本身的對比,還需要市場反饋數據、宣傳資料等多方麵的內容,形成完整的證據鏈。”
    林瑤思考片刻後說:“大家的建議都很重要。李華,研發部按照你的想法,加快產品優化升級的速度,突出我們的技術優勢。王強,銷售部製定有針對性的促銷活動方案,既要吸引新客戶,更要留住老客戶,強調我們產品的品質和售後服務。張律師,法務部全力收集證據,啟動法律訴訟程序,給他們施加法律壓力。另外,市場部要密切關注競爭對手的動態,及時向我們匯報他們的新動作。趙敏,你安排幾個細心的員工專門負責跟蹤競爭對手的市場活動、宣傳推廣等,做到知己知彼。”
    會後,各部門迅速行動起來。研發部的李華帶領團隊日夜奮戰,對產品進行優化升級。他們發現產品在某項核心功能上雖然領先,但在能耗方麵還有提升空間。於是,團隊成員們查閱大量資料,進行無數次實驗,嚐試各種新材料和新技術。成員陳工和小劉負責測試不同材料對能耗的影響,他們在實驗室裏一待就是一整天,反複對比數據。經過連續一周的努力,終於成功研發出一種新的節能技術,不僅降低了產品能耗,還提升了產品的整體性能。這種新技術利用了 [具體科學原理],通過對 [產品內部結構] 的優化設計,實現了能耗降低 [x],同時產品運行速度提升了 [x]。
    銷售部的王強則組織團隊策劃促銷活動。他們推出了“品質保證,價格回饋”的活動,購買產品的客戶不僅能享受一定的價格優惠,還能獲得延長質保期和免費上門維修的服務。同時,王強安排銷售人員逐一聯係老客戶,向他們詳細介紹產品的優勢和此次促銷活動的誠意。銷售人員小李在聯係一位老客戶時,客戶表示對競爭對手的低價產品有些心動。小李耐心地向客戶解釋:“我們的產品雖然價格稍高,但品質和售後服務是他們無法比擬的。您之前使用我們的產品也知道,穩定性非常好,而且這次活動我們給出了很大的優惠,還延長了質保期,您不用擔心後續使用問題。我們的產品在設計時就充分考慮了用戶的長期需求,采用了高品質的材料,經過了嚴格的質量檢測,這些都是那些抄襲產品無法做到的。”經過小李的一番努力,這位老客戶最終決定繼續選擇他們的產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法務部的張律師和他的助手們四處收集證據。他們深入市場,購買競爭對手的產品,與自家產品進行詳細比對,從功能原理、外觀設計到宣傳文案,一一記錄相似之處。同時,他們還收集了相關的市場數據,證明競爭對手因抄襲行為獲得的不當利益。為了獲取更有力的證據,張律師還聯係了行業內的一些專家,邀請他們對兩款產品進行技術分析,出具專業的鑒定報告。專家趙教授在仔細研究兩款產品後,指出:“從技術層麵看, [自家公司名稱] 的產品在 [關鍵技術點] 上具有創新性和獨特性,而 [競爭對手公司名稱] 的產品雖然表麵相似,但在技術深度和穩定性上存在明顯差距,很明顯是模仿之作。”張律師將這些專家意見整理成有力的證據材料。
    在各部門積極應對的同時,林瑤和蘇墨密切關注著局勢的發展。他們深知,這次競爭對手的抄襲行為是一場嚴峻的挑戰,但隻要他們團結一心,充分發揮各部門的優勢,就有信心扞衛自己的市場地位,讓抄襲者為他們的行為付出代價。然而,他們也清楚,這將是一場艱難的戰鬥,未來還會麵臨許多未知的困難和阻礙,他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迎接這場商業戰場上的“惡戰”。林瑤每天都會和各部門負責人溝通進展情況,及時調整策略。蘇墨則深入市場一線,了解客戶的真實想法和需求,為公司的決策提供更多一手信息。他們堅信,憑借團隊的智慧和努力,一定能夠戰勝困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喜歡三世情愛請大家收藏:()三世情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