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出使人選
字數:4737 加入書籤
康武二十七年正月初九。
忙碌了整整三天三夜,源頭鄉鹽場與河澤鄉鹽場共產出精鹽五百石。
按照源頭鄉原鹽吏鍾武所言,源頭鄉每年的鹽產量是一千二百石。
這意味著,平均下來一個月也就產鹽一百石。
可眼下,僅僅三日的產量,單是源頭鄉鹽場產鹽就達到了二百五十石,幾乎是原來單月產量的兩倍還多。
如此對比,鹽場產量的漏報情況之嚴重,實在是駭人聽聞。
趙祈佑手裏捏著賬本,手指節都泛著白色,心中的喜悅難以言表,同時又交織著憤怒。
喜的是,提煉精鹽之法雖然略顯繁瑣,但按照薑遠製定的生產模式運作,白花花的鹽不停的產出,這一仗算是穩了。
不管燕安還是肅南各縣的鹽商怎麽炒作,隻要這五百石鹽放出去,即刻便會穩住局麵。
且鹽場還在不停歇的產鹽,這就意味著,貨源不會間斷,單憑這兩個鹽場的產量,就能壓死周邊幾十個縣的鹽號,更別說興州還有一口井鹽暫未啟動。
讓趙祈佑怒的是,以往鹽場漏報的產鹽量居然如此之大,難怪鹽場的鹽吏知道他要來接收鹽礦時,把過往的賬目全燒了。
如若不然,定然如薑遠所說的那般,這賬目若在,且一查到底,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這等漏報產量一事,趙祈佑已寫好奏章交與薑遠,讓薑遠押送這第一批精鹽回京時,奏於鴻帝。
趙祈佑此時還不能離開肅寧縣,此產鹽重地還需他坐鎮一些時日,不但要抓鹽的生產,還得建設新廠房。
“明淵兄,京城之事,一切拜托於你。”趙祈佑在鹽隊出發前,對薑遠鄭重的說道。
“靖軒兄,無需過多擔心。”
沒有過多的話,薑遠應了句後,頂著兩個大黑眼圈,拱了拱手,翻身上了馬,讓胖四下令鹽隊即刻出發。
這幾日下來,日夜守在鹽場的薑遠總共就睡了幾個時辰,與製匠鹽同吃同勞,可謂嘔心瀝血了。
趙祈佑同樣憔悴不堪,眼窩深陷,一個自小就不曾吃過苦的皇子,堂堂大周齊王,此時早已沒了王爺的形象,衣袍之上全是灰塵汙漬。
薑遠帶著一百禁軍護衛與數百民夫,押著鹽日夜兼程趕往燕安,即便是夜間也不休息,點了火把繼續趕路。
正月初十,大周新年的第一次大朝會,有資格上朝的官員全都來了。
寬大的太和殿裏根本容不下這許多人,很多官員都排到了殿外。
新的一年伊始,要議的事繁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議事,便是通商之事,要往各國派出使者,而派哪些人出使,就成了重中之重。
大周先祖開國時,派出的使者高高在上,用鼻孔與周邊各國國君對話都是合理的。
如今大周國力日漸衰落,早已沒了開國之初那般的威勢,周邊諸國對大周虎視眈眈,此時出使他國,別說占不占便宜了,有不有得命剩下都得兩說。
雖說即便兩國交戰都不斬來使,但誰又知道那些遊牧民族國家會不會講武德?
比如北突、黨西這種,如今都能壓大周一頭,他們又怎會把大周的使者放在眼裏。
所以這等出使之事誰也不願當使者,這與去送人頭區別不大,大家都不傻。
“諸位愛卿,今年通商之事,要遣出使者出使北突、黨西、韃靺、以及白濟、新邏,爾等可有人選推薦。”
鴻帝目光審視著一眾文武百官,朝堂之上頓時寂靜無聲,一眾官員紛紛低頭,恨不得隱身才好。
鴻帝環視著大殿之中,見百官都不吭聲,心中頓時不悅,平日裏議事,個個口若懸河,說得頭頭是道,如今要出使他國,便全都啞火了。
“哼!”
鴻帝輕哼了一聲,道:“就沒有人願意當這個使者麽?平日裏,爾等在這朝堂之上針砭時弊,口若懸河!如今到了為國分憂之時,怎得一個個啞了?”
鴻帝這般言語,這是要發怒了,眾臣心中直打鼓,紛紛把目光看向薑守業與張興。
這倆人都是主和派,且這通商一事還是薑守業的兒子薑遠獻策,此時當然是希望薑守業站出來。
薑守業與張興也不負眾望,抱著笏板而出,奏道:
“老臣願為使者。”
“臣也願往。”
一眾文武百官聞言皆是一懵,他們是希望薑守業與張興推薦人選,最好是推薦尚書省和戶部的官員。
誰想這兩人直接自請為使者。
這不開玩笑麽,一朝相國和戶部大員當使者,若是被他國扣了,豈不成了笑話,到時是戰還是不戰?
一眾百官皆暗罵薑守業與張興無恥,這般以退為進。
果然,鴻帝一揮手:“不準!朕知兩位愛卿忠心可鑒,但朝中事務繁多,還需兩位愛卿操持。”
“即如此,老臣推薦禦史台唐勇毅、章遠舟、阮棋芳。”薑守業抱著笏板念出三個名字來,皆是禦史台的言官。
此言一出,眾官員皆心頭明了,唐勇毅這幾個言官都曾參過薑遠,在薑遠發配邊關一事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又在去年年三十那天,參薑遠毆打仕子致殘,與顏其文一起進言鴻帝,要削薑遠的爵位。
薑守業當時沒說什麽,原來是在這裏等著他們呢。
唐勇毅等人牙齒咬得咯咯響,他們如何不知這是薑守業挾私報複。
這使者的差事根本就不是人幹的,去往他國,不單是存在許多未知的風險,重要的是去議事。
事情談成了倒還好,若談不成無功而返,就算是活著回來也沒啥好果子吃。
特別是這種要同時派出五個使者出使五國的情形下,你若沒談妥,別人去搞定了,兩相一比之下,豈不顯得自己無能?
但此時薑守業已經將唐勇毅等人推了出去,唐勇毅等三人即不敢站出來接下這差事,也不敢直言拒絕,變得進退兩難。
“陛下,不可!”顏其文邁步出列,道:“唐勇毅等人皆為禦史台官員,肩負監察朝堂百官之責,豈可為使!”
好在顏其文適時站出來反對,這才讓唐勇毅三人鬆了口氣。
但這一口氣還沒鬆完,就聽得薑守業說道:
“顏老大人此言差矣!唐大人、章大人、阮大人口齒伶俐,足計多謀,學富五車,正是適合之選!”
唐勇毅、章遠舟、阮棋芳此時恨不得衝出來掐死薑守業。
“臣以為薑相所舉薦之人選合適。”張興也附和道:“陛下,臣也舉薦兩人。”
“哦?張愛卿要舉薦何人?”鴻帝淡聲問道。
“臣舉薦戶部侍郎夏千海。”張興道:“夏千海乃寒漠柳城人氏,其家鄉與韃靺國接壤,懂韃靺國語言,悉其風俗人情,正是合適之選。”
戶部侍郎夏千海立即出班:“陛下,臣願出使韃靺,以通商道。”
有人出來幹這個差事,鴻帝龍心大悅:“夏愛卿忠君愛國,朕甚喜!準了!”
張興又奏道:“臣還要推舉一人。”
“張愛卿說來與朕聽。”鴻帝龍顏帶著笑意,問道。
“禮部侍正,段思英。”張興道:
“聽聞段大人足計多謀,又熟我大周禮法,又懂北突語,正好往北突,一來可在北突宣揚我大周禮法,二來,也可與北突可汗順暢交流,將我大周的誠意帶到。”
顏其文與禮部侍正段思英的臉都黑了,張興這狗東西是要把段思英往虎口裏塞。
去年秋才與北突在回南關大戰,現在去往北突和找死有什麽區別,這風險太大了。
且禮部侍正段思英還是顏其文的外孫,張興打得什麽主意,顏其文豈會不知?
喜歡主和爹,好戰妻,隻想當鹹魚的他請大家收藏:()主和爹,好戰妻,隻想當鹹魚的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