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有點吃撐了,蛇吞象啊!
字數:6058 加入書籤
許昌,皇宮巍峨聳立,宮牆高大而厚實,仿佛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
朱紅色的宮牆在陽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散發著莊重威嚴的氣息。
宮門高大寬闊,鑲嵌著金色的門釘,閃耀著奪目的光芒。宮門上方的匾額上,龍飛鳳舞地書寫“太極”二字,筆力雄渾,彰顯著皇家的威嚴。
寬闊的禦道筆直地向前延伸,兩旁是排列整齊的宮殿。宮殿的屋頂飛簷鬥拱,雕梁畫棟,美輪美奐。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五彩斑斕的光芒,猶如夢幻之境。
宮殿之間的回廊曲折迂回,連接著各個院落,庭院中種植著奇花異草,爭奇鬥豔。
“看來老曹對劉協還不錯嘛”
看著奢華的宮殿,曹昂卻不喜歡這裏,隻想早日的回歸洛陽。
本來以為隻要離開就行了,實際執行起來,卻發現遷都之事情,卻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完成的。
起碼得把所有的印章都改成新朝廷的,而且還需要在這裏鎮壓住那些世家門。
最主要的,還是得通知所有的官員,現在好多人還不知道改朝換代了。
偏殿中,曹昂坐在主位,下麵的則是丞相道清,大將軍李長庚,劉異守,三人。
“陛下,南方東吳那裏,已經送來了表示稱臣的和表!並希望朝廷能冊封孫權為吳王。”
道清恭恭敬敬地向曹昂稟報,聲音清晰而響亮。
“嗯,知道了,其他諸侯什麽反應?”曹昂看向了劉異守。
“荊州的劉表病故,把荊州讓給了劉備,劉備自稱荊州王,派出諸葛亮,割讓了江夏長沙桂陽三郡給孫權,換來了孫權的承認,兩家達成了同盟。
西南方向,漢中張魯每天在宣言五鬥米教,對於改國號之事情未有評價。
劉璋那裏法正要劉璋北伐被拒絕,夜裏有劉備使者進入法正府中密談。
西北馬騰和韓遂要征討陛下,還未出征二人便發起內訌,自己打的不可開交。
鮮卑那裏沒有反應,匈奴倒是派出使者表示臣服。”
劉異守緊接著說道,他的臉上帶著些許的開心。
原本天下攻曹的事情並未發生,這都是從諸侯內部得到的消息,看來並不需要向洛陽發布一級征召令了。
曹昂點點頭,對於東吳稱臣,曹昂倒是沒有感到意外,令他意外的是因為自己前來這個時代,居然讓劉備提前拿下了荊州。
至於其他的諸侯,曹昂並未放在眼裏。
這樣也好,自己早些治理好北方,若是天下如同如今洛陽一般,不用出動大軍,一個亭長過去就把他們平了。
等過兩年北方富裕了,他們也該平定南方了吧。
到時候隻需要打兩個就行,以雷霆之勢打垮他們的主力,就天下可定了,不用一個個州縣去打。
至於匈奴和鮮卑,等洛陽兵工廠能批量生產火槍的時候,就是他們能歌善舞的時候。
現在的魏國實在是太窮了,鋪開的攤子也太大,還不是發動統一之戰的時候。
這些日子,原本在洛陽擔任主官的那些年輕官員,把手裏的工作交給了自己的副手。
齊齊的從洛陽一地的長官升格到了朝廷大員。
他們雷厲風行,迅速而高效,很快就理順了這裏的工作!
整個朝堂生機勃發。
更多的事情,曹昂都是交給了下麵的人在做。
“嗯,這些交給禮部處理就行了!對於孫權的吳王給予冊封,對於劉備的荊州王,也予以承認。
至於其他地方,繼續監視,催促一下耿尚書那裏,快點把電報搞出來,如今信鴿還是太慢了”
曹昂點點頭,神色從容淡定,那目光堅定而深邃,給這件事情定下了基調!
開完小會他就可以回後宮一趟,大夫人把老二老三送過來了,老四老五忙不開就沒來。
過些日子就是老曹的葬禮了,雖然他和老曹攏共也隻見了兩次麵,畢竟是他這具身體的老爹,他的葬禮一個夫人都不來也說不過去。
就在他以為今天會議就到此為止之時。
“陛下,請賜予臣兩萬精兵,無需一年時間,微臣定能率領大軍一舉踏平江東之地!”
李長庚站在朝堂之下,昂首挺胸地叫嚷著,那聲音震耳欲聾,響徹整個宮殿。
隻見他雙目圓睜,滿臉漲得通紅,一副誌在必得的模樣。
站在一旁的諸葛洞明見狀,連忙伸手用力地扯了扯李長庚的衣角。
李長庚先是一愣,似乎還未從自己激昂的情緒中回過神來,但很快便意識到了什麽。
“哦,對對對,還有諸葛與我一同前往。有我倆聯手,必能為陛下順利踏平江東!我說得沒錯吧,和尚?”李長庚扭頭看向諸葛洞明,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
而此時,坐在龍椅之上的曹昂靜靜地注視著眼前這兩位激動萬分的臣子,心中不禁暗自苦笑。
他深知這二人如此自信滿滿,完全是因為他們並不了解此次出征所麵臨的艱難險阻。
實際上,暫時不要出兵攻打江東的這個決定,正是由道清所提議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當眾人將目光投向道清時,卻發現這位一向足智多謀的謀士此刻並未理會李長庚和諸葛洞明的豪言壯語,反倒是眉頭緊皺,若有所思。
這幾日擔任丞相之職,可真是把他累壞了。
繁重的政務使得他原本年輕的的麵容增添了幾分憔悴,就連那顆光禿禿的腦袋都快長出了皺紋。
再看看李長庚和諸葛洞明,他倆的自信心簡直已經膨脹到了極致,仿佛那富饒繁華的江南之地已然成為囊中之物,隻需輕輕一探便能收入囊中。
道清雙眉緊緊皺起,猶如兩條糾纏在一起的黑線,滿臉盡是愁苦之色。
眾人又哪裏曉得,此時此刻的洛陽城中,後備官員數量已然嚴重不足,隻是補充了朝廷大員,對於地方的官員遠遠不夠。
這些都不是大事大事,卻極其繁瑣,這是從上到下的改變,馬虎不得。
這倒也罷了,畢竟尚有解決之法。那些剛從學堂畢業的年輕學子們,對洛陽現行的各種運作模式還算熟悉,若能給他們每人配備一名經驗豐富的副手加以輔佐,即便心中有些忐忑,咬咬牙想必也是能夠頂上去的。
有大軍在後麵撐腰,想必各地的世家們也不敢造次。
然而更為棘手的問題在於,曹昂竟然下達命令,讓洛陽的銀行向那些囊中羞澀之人提供借貸,以便他們購置土地。
如此一來,銀行裏的資金用不了多久便迅速告罄!
要知道,曹昂還明確規定,印鈔之舉務必以抵押物作為支撐,絕不可毫無根據地憑空印發鈔票!
在此情形之下,銀行又何來多餘的錢款呢?
如今的洛陽簡直如同一條貪心的小蛇,貿然吞下一頭體型巨大的大象,卻全然無法將其消化吸收!
正因如此,道清方才挺身而出,向皇帝進言,懇請曹昂暫且打消南征之意。
“陛下,依微臣之見,當前之急乃是全力消化北方之地。
盡管那些世家眼下尚不敢公然反抗,但他們無疑正在暗中窺伺,伺機而動!
至於咱們欲拉攏的那幫無業遊民以及那些妾身所生之子,其觀念轉變恐非短短一兩年所能達成之事。
更為關鍵的是,國庫雖充盈,對於全國卻是十分緊張,銀行資金匱乏呀!
陛下,您看是否可稍作變通,放寬那必須持有錨定物方能印鈔的規定呢?”道清一臉焦急地向皇帝進言。
聞得此言,李長庚與諸葛洞明麵麵相覷,皆感索然無味。二人無奈地搖了搖頭,緩緩向後退去。
曹昂則將目光投向滿臉愁容的道清,心中不禁暗自慨歎。
想當初,他唯恐新發行的貨幣淪為廢紙一堆,故而毅然決然地強製規定:凡發行貨幣者,務必擁有相應的錨定物方可施行。
錨定物錨定的是糧食按照一定比例發行。未曾料到,昔日之舉竟於今時成為束縛發展進程的桎梏。
沉思片刻之後,曹昂寫著後世的辦法,忽然朗聲道:“亦非全然無可抵押之物嘛!不妨以我朝未來兩年的全部糧食收成作為抵押如何?”
此語一出,宛如石破天驚,道清驚愕得嘴巴大張,半晌合不攏來。
他萬萬沒料到,竟然連未來的糧食亦可充當抵押物?仿佛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門在他麵前轟然開啟。
曹昂剛將想法提出來,道清那腦袋便開始如同一台高速運轉的計算機般飛速地思考起來。
引一大批的錢借給他們買地,然後用土地收回貨幣,等到他們糧食生產下來再還掉,市場上的貨幣並沒有大幅度增加,並不會導致物價飛漲。
他的眼睛微微眯起,腦海中的思緒猶如洶湧澎湃的海浪一般翻騰不息。
“妙啊!真是絕妙之計!” 道清不禁拍案叫絕。因為按照這個主意實施下去,不但能夠順利地解決當前困擾眾人已久的發行貨幣難題,而且還能巧妙地將那些人的糧食統統收回手中。
如此一來,可謂是一舉兩得、一箭雙雕。
這些人若想徹底還清所欠下的債務,別無他法,唯有忍痛割愛,將自己家中囤積的大量糧食拿到市場上去變賣出售才行。
也培養了他們用鈔票的習慣,有些東西觀念不是一紙空文他們就能執行的,就比如這紙幣在洛陽用的很好,到了其他地方都認為是官府在用紙騙錢,他們寧願以物易物都不願去用紙幣。
原本道清打算過些日子等他們有錢了,洛陽的工業品也可以銷售過去,工業品隻能用紙幣購買,慢慢的培養他們的習慣。
這一下子就前進了一大步。
想到此處,道清臉上露出了欣喜若狂的笑容,連忙朝著曹昂躬身施禮說道:“陛下英明神武,此計實在精妙絕倫!微臣這就速速前往下麵,找行長共同商討研究出一個詳盡可行的具體實施方案來!”
說罷,他轉身匆匆離去,腳步輕快而又急切,仿佛生怕耽誤了一分一秒的時間。
喜歡三國:校長別慫,全校扛你上皇位請大家收藏:()三國:校長別慫,全校扛你上皇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