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魏、吳兩國使者前來問罪!
字數:8098 加入書籤
諸葛亮仔細一看隻見魏國和東吳傳來畫像不是陛下又是何人。
“混賬!”
諸葛亮拍案而起。
“曹魏欺人太甚。”
“竟把我陛下當作他們曹魏的要犯,士可忍孰不可忍!”
這時馬謖也終於確認這上麵所畫之人就是陛下。
“此等行徑等同於向我大漢開戰,我現在就上書陛下即日出兵北伐。”
馬謖說道。
“丞相曹魏和東吳這是想要開戰。”
諸葛亮搖搖頭。
“幼常,這事就是陛下做的!”
看著馬謖疑惑的表情,諸葛亮接著說道。
“要不然陛下手中這幾百萬金是哪裏來的。”
“您的意思……。”
馬謖看向那曹魏和東吳送來的通緝畫像。
諸葛亮點點頭。
“沒錯,就是琉璃水晶!”
馬謖一驚!
這回可鬧大了。
陛下這是利用琉璃水晶一次性從東吳和曹魏弄了幾百萬金回來。
這兩家能不急眼嗎!
怪不得要發海捕文書追捕陛下。
“丞相,那我們應如何應對曹魏和東吳使者?”
“怎麽辦!哼……。”
“死不認賬!”
“此事與我們大漢無關,我家陛下好好在皇宮待著呢壓根就沒出去過,更沒做這些事。”
“可對方使者那裏就這樣說恐怕也說不過去。”
馬謖心說天下三國。
曹魏和東吳都被這個叫劉鐵柱的商人給坑了上百萬金,隻有蜀地無事。
隻要帶點腦子的人現在都能想明白這幕後之人出自哪裏。
這也是曹魏和東吳直接派出使者來成都的原因,人家已經想明白這一點。
所以才兩家一起來問罪。
“這個我自有辦法。”
諸葛亮在馬謖耳邊耳語幾句馬謖領命而去。
馬謖大喜快速離去。
看著馬謖離去諸葛亮對太常寺官員說道。
“先請曹魏使者請進來。”
曹魏使者被帶著來到相府,看著眼前沒了的院牆和被拆的隻剩下半個的門樓,心中很是納悶。
難道這相府被人攻擊了?
誰有那麽大膽子,敢在這成都城內對相府動手!
這人不要命了嗎。
可隨即就收回了心思,現在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聯合東吳以水晶杯之事來問罪。
諸葛亮坐於正廳之中!
果然不出所料。
曹魏使者一上來就是氣勢洶洶的問責。
諸葛亮這會卻是心平氣和的說道。
“你家碰到以商亂政之人與我大漢有何關係。”
曹魏使者說道。
“現在此妖商在我大魏境內以琉璃水晶為誘餌坑騙我國幾百萬金之多。”
“此人在不久前被我方追擊後逃到蜀地。”
“這事你方要負主要責任。”
“笑話,你方被騙為何要讓我方負責,真是聽未聽說!”
這時未等諸葛亮說話太常寺卿伊籍首先反問對方。
“那人在我方追擊下已經逃到你們蜀地,現在人在川蜀當然要找你們要人,還有黃金。”
伊籍不慌不忙說道。
“那要照使者這樣說來。”
“我方的犯人隻要跑到你們魏地那你們也要向我們交人,並賠付我們損失,是這個道理嗎?”
“你…你你……你這是強詞奪理。”
“我方兵馬幾百人都親眼看到此人越過邊境進了蜀地。”
“有眾軍士為證!”
“自家軍士肯定要聽自家皇帝的,作證算不得數。”
“再說你們通緝文書上也說了,此人姓劉名金字鐵柱,荊州江陵人士。”
“現在江陵城可不在我們手中,這事我們管不了。”
“這可是你們說道,等我回去稟明我家陛下,到時來與你們談的就不是我,而是我魏國大軍,你小心雙方開戰!”
“開戰就開戰,你當我大漢怕你不成。”
“送客!”
送走了曹魏使者。
諸葛亮說道。
“請東吳使者進來。”
東吳使者來到近前對著諸葛亮一行禮。
把他們東吳關於琉璃水晶的事說了一遍。
伊籍仍然以劉金是荊州江陵人為由否認這事與蜀地有關。
東吳使者反駁道。
“話不是這樣說。”
“此人雖為江陵人士可這人在我我國與魏國同時作案。”
“牽涉我們雙方兩百多座城池。”
“僅我一方就一百七十萬金,魏國更是損失三百多萬金,隻有你們蜀國沒有損失。這是事實吧。”
“現在在下不明白的是此人對我國和魏國下手都如此之狠,他為何偏偏不對貴國下手?”
那人說的有理有據。
說完對著諸葛亮一拱手說道。
“現在我們雙方都是盟友,丞相也一直主張我們吳蜀兩國聯合對抗北方之曹魏。”
“可現在出了這樣的事我家吳王也不得不懷疑丞相對吳蜀兩國結盟的誠意。”
“這個事貴國要是不給我們雙方一個滿意的答複恐怕雙方聯盟要出問題。”
“大膽!”
伊籍大聲喝斥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敢威脅我國!”
諸葛亮馬上一擺手止住要發怒的伊籍。
現在曹魏與大漢是敵對關係。
開戰就開戰無所謂,本來就要北伐,撕破臉也就是近期的事。
可東吳不同,現在雙方還是盟友。
諸葛亮要北伐首先就要確定東吳不能在自己後麵生事。
要不然他無法安心北伐。
現在曹魏與東吳聯合到此興師問罪。
無非就是覺得兩國都被同一種方法騙走大量黃金,都受到巨大損失。
而隻有自己一方卻無事。
天下三國兩國受騙,換誰都要懷疑剩下那一方。
對於曹魏諸葛亮沒必要解釋。
本來就要開戰也沒必要再與他們費口舌。
可對於東吳這個盟友為了北伐大業,諸葛亮必須安撫。
諸葛亮對東吳使者說道。
“這件事不是你想的那樣,我方也同樣受到損失,隻不過發現及時才沒有讓事情惡化。”
“你我雙方本為同盟,應一致對外,不要為了一些小事傷了雙方的和氣。”
“到時傷和氣是小。”
“真要讓曹魏鑽了空子把我們各個擊破那可就是亡國滅種之大禍。”
“還要使者回去好好安撫吳王。”
“兩家戮力同心對付曹魏才是顧全大局。”
”到時吳王進攻合肥,我率軍牽製北方的魏軍,兩家合力才有勝算。”
那使者聽諸葛亮所說也知道這其中道理。
現在三家之中魏國占據中原、徐州、河北、關中、西涼等地。
大漢十三州曹魏獨占其九!
現在吳蜀兩國任何一下都很難單獨對抗曹魏。
隻能是互相抱團取暖。
輪流消耗曹魏國力以求北方有變。
諸葛亮把其中利害關係說與使者,使者心明白。
可沒個說法他回去也不好交代。
“丞相之話在下不敢不信,可口說無憑。”
“三國之中隻有你一方沒有受到損失,隻憑丞相幾句話。”
“在下不敢相信。”
“回去也和吳王沒法交代。”
諸葛亮等的就是他這句話。
“我這樣說當然有證據。”
“幾個月前我們各城也出現了大量的琉璃水晶,正好被我發現命各城已經把這些東西收繳。”
“隻是可以在抓捕過程中跑了首犯劉金。”
“沒想到此人竟在你們吳地也有動作。”
使者心說何止有動作。
此人一次竟從整個吳國九十多城坑走了近二百萬金,。
就連他們吳王的兩個寶貝女兒的嫁妝都被坑走了不少。
為此吳王孫權才大怒讓人嚴查此事。
這查著查著就查到了蜀國頭上。
諸葛亮說道。
“來人把那些繳獲的琉璃水晶都抬上來給吳使一觀。”
這時馬謖帶著十幾人抬著十幾個大箱子一一打開。
吳使上前仔細觀看。
沒錯就是琉璃水晶杯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擺件飾品。
這些東西他太熟悉了。
看著眼前大大小小上千件琉璃水晶,吳使也不得不相信,人家蜀國確實也被那劉金做了局。
隻不過是人家蜀國反應快把這事按住了。
來問罪想來有些丟人。
旁邊還站著十幾個官員商人模樣的人。
也不知道馬謖從哪裏找來的,都聲稱是琉璃水晶的受害者,對劉金此人是咬牙切齒、恨之入骨。
隻不過這其中有一人臉色尷尬。
因為這人就是劉金劉鐵柱,劉禪在曹魏和東吳行事就是用的他的名字。
現在的他也是名揚天下的名士、天下無人不識劉鐵柱!
看著這些收繳來的鐵證,吳使也不能不信。
送走吳使,諸葛亮坐在太師椅上說道。
“現在已經和曹魏翻臉,不能再等,本相要馬上北伐。”
馬謖說道。
“好在我們先穩住了孫權的使者,這樣也能在我軍全力北伐之時,免除丞相的後顧之憂!”
聽到馬謖所說,諸葛亮卻是不放心的搖了搖頭。
“怎麽,丞相還不放心東吳?”
諸葛亮有些無奈的說道。
“這些還遠遠不夠,大漢十三州,魏九吳三,而我大漢卻隻占一州之地,如拚國力我們不是曹魏的對手,連東吳都不如。”
“尤其是曹魏的兵馬,他們是我軍的數倍之多,就算我們打掉他的雍涼兵團,可他們還有中原、南方的大批守軍,弘農、洛陽、虎牢等地距關中不遠,到時必能快速支援關中、隴西,就算是魏軍初戰失利,我們還是難以達到原定的軍事目地!”
“丞相您的意思是?”
諸葛亮回頭看向馬謖。
“必須要想辦法把曹魏中原的十幾萬兵力調開!”
“幼常,這次陛下對於曹魏、東吳的用計正好提醒了我,我要利用此事把孫權牢牢綁在我們的戰車之上,我們從祁山進攻,他孫權的兵馬、水師也不能閑著!”
諸葛亮說著坐回自己的太師椅之上拿起毛筆!
“這事我要好好想想,我們要布一張能夠調動魏吳兵力的巨大天網才行!”
說著諸葛亮思索之下就開始在太師桌前寫著什麽!
喜歡三國劉禪為相父加壽自己卻想躺平請大家收藏:()三國劉禪為相父加壽自己卻想躺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