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趙統向廖化問起街亭之戰

字數:5621   加入書籤

A+A-


    看著被抬下去的馬謖。
    趙統問向一旁的廖化說道。
    “老將軍!”
    “陛下問過馬參軍兩次關於街亭之後如何守,馬參軍兩次都說要駐軍山上等敵軍半過而擊之。”
    “我不直不理解馬參軍用兵之打法。”
    “他如此堅持難道真就他所說的奇效不成。”
    “聽說您去過街亭,那裏到底是什麽情況。”
    廖化說道。
    “街亭之地我去過。”
    “當時向街亭增兵之時我是做為援兵去的。”
    “那地方是五道總口、交通要道。”
    “也是我們行軍打仗所說的兵家必爭之地。”
    “當時向街亭突擊進攻之時也是趁敵軍被丞相疑兵所擾,郝昭與王雙主力上了當。”
    “這才被我軍趁機攻占了街亭要道。”
    “要不然一個交通要道哪裏會那麽容易得手。”
    “那裏的地勢我見過雖是五道總口之處可那當道之處正有兩大高坡。”
    “如派兵駐守。”
    “立營寨於正道之上借助地勢正能卡住敵軍必經之路。”
    “到時營寨之前挖上數條大溝,溝內放入木刺。”
    “寨城之上布以弓弩手、滾木雷手,隻要死守不出。”
    “一萬兵馬就能擋住對方十倍之敵。”
    趙統對著廖化一拱手說道。
    “老將軍見多識廣還請賜教。”
    廖化拍了拍趙統的肩膀接著說道。
    “當時王平將軍、霍弋還有我三部人馬共兩萬人在拿下街亭之後曾見到過馬謖所說的那山。”
    “ 那地方就在街亭要道總口之處附近。”
    “高約兩百丈山勢陡峭、易守難攻。”
    “隻要防守完備對方要想拿下此山絕不可能。”
    “而且山頂平坦容易大軍駐紮。”
    “當時我們三人商議想要分出三千兵馬駐於山上。”
    “可那山距五道總口之處有三裏之遠遠遠超出弓弩射程。”
    “而且最重要的就是那是一座孤山。”
    “山上沒有水源!”
    “我們考慮到對方一旦大軍壓境斷我水源山上守軍必死無疑!”
    廖化看著趙統一眼說道。
    “你是知道的。”
    “人不吃飯能撐個六七日,可人要是不喝水。”
    “第一日還可以,第二日戰鬥力就會減半,第三日恐怕就不用人家怎麽進攻我們自己就垮了!”
    “當時我們三部出發之時丞相曾再三叮囑。”
    “到了街亭主力兵馬要當道立營、掘寬壕、紮硬寨然後死守到底。”
    “並說街亭扼隴右咽喉。”
    “在我們手中我們就能把西涼守軍與關中主力之間的軍事聯絡徹底掐斷。”
    “西涼守將郝昭用兵謹慎。”
    “隻憑手中五萬兵馬不敢深入我軍縱深。”
    “街亭要是在魏軍手中西涼守兵隨時能攻入隴右威脅我大軍後方。”
    “切斷我軍的補給線。”
    廖化看了看遠處有些感歎的說道。
    “當時我不解丞相深意。”
    “到了街亭用兵之時。”
    “才知丞相早已把隴右乃至整個關中、西涼的所有地勢地形刻在了自己腦子裏。”
    “他知道到什麽地方怎麽用兵打什麽樣的仗!”
    “就這樣!”
    “我們商議到最後王平將軍最終決定放棄分兵三千守山的軍事布署。”
    “全部兵馬用於當道守寨!”
    “也正是這樣。”
    “到現在王平將軍與霍弋以一萬餘兵馬守在街亭讓郝昭、王雙的五萬大軍一個月都沒能前進一步。”
    趙統問道。
    “那要是如馬參軍所說。”
    “大軍屯於山上等魏軍半過之時一起從山上殺出能否有消滅對方的可能?”
    “沒有這種可能!”
    廖化連想都沒想就說道。
    “一萬大軍駐於孤山之上,魏軍的斥候兵馬又不是瞎子。”
    “到時大軍齊出。”
    “對方以五萬大軍足可圍山。”
    “到時五萬圍一萬守住幾條下山的路。”
    “要是對方守將再狠點,放火燒山……。”
    “那這山就就成了一座墳山。”
    趙統問道。
    “那要是馬參軍所說的置之死地而後生呢。”
    “看到對方斷水燒山會不會拚死一戰。”
    廖化笑著說道。
    “我從軍幾十年,親自帶過的兵也有不少了。”
    “當兵吃糧、吃糧打仗這是天經地義。”
    “可我也沒見過有哪一個有活路不走而去主動尋死的。”
    “你說的那種可能不是沒,可那要山上之兵是死士或是陛下手中的白毦兵之類的才能做到馬謖所說的那種置之死地而後生。”
    “我們漢軍裝備本就不如魏軍。”
    “魏軍是所有戰兵全甲。”
    “輔兵也有胸甲布甲一類的裝備,人家手中兵器也強過我軍。”
    “而我們漢軍十幾萬人之中。”
    “隻有像張苞、關興、馬岱還有你父親他們這些精銳兵馬的戰兵身上是全甲手中兵器也還算精良。”
    “其他的兵馬全甲士卒占不到一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連我的部下裏全甲士卒也就剛剛隻有一半之數。”
    “其他的兵馬隻能是以胸甲布甲充數。”
    “這一次聽說咱們府庫之中有了錢,正在大量趕製鎧甲軍械。”
    “可如此大的數量一時半刻也運不上來。”
    “看樣子想要讓每一個兵士都有全甲穿要等到下一次戰爭才行。”
    廖化對著趙統說道。
    “你指望我們這樣的部眾去與魏軍的精銳兵馬打這種死仗會有多大勝算。”
    “不是說有韓信的背水一戰,還有楚霸王的破釜沉舟嗎。”
    廖化笑著說道。
    “我年輕剛入軍伍之時也如你如此所想。”
    “後來仗打的多了也就打消了這種想法。”
    “從黃帝、炎帝、蚩尤到夏商再到現在。”
    “打過的仗有記載的就不下上千次。”
    “可為何那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仗卻隻有寥寥幾次。”
    “那都是在特定時期特定環境之中特定的人身上才發生的事,”
    “大部會的仗都不會那樣打。”
    “置之死地而後生,那要讓士兵們知道是真的不拚命就會死,那才能激發出意想不到的力量。”
    “那是真的沒辦法時才會發生的事情。”
    “在我守在街亭那段時間,魏軍光是喊話勸降就有數次之多。”
    “到時兵馬讓人家圍在山上水源一斷,過上兩日山下再一勸降,你說事情會如何。”
    “馬謖那種為了置之死地而後生故意尋死路的事,實不可取。”
    “對方魏軍隻要不下死手,士卒們是不會跟著他拚命的!”
    “這種事隻有馬謖那個沒經過實戰、識字識又堵了的家夥才會如此想當然行事。”
    “對於作戰不去細思張嘴就來。”
    “我看陛下打他那三十軍棍一點不冤。”
    “好讓他長長記性,省得紙上談兵到將來連累三軍。”
    這時趙統突然對著廖化一拱手深深一躬說道。
    “多謝老將軍、趙統受教了!”
    喜歡三國劉禪為相父加壽自己卻想躺平請大家收藏:()三國劉禪為相父加壽自己卻想躺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