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斷劉禪商道

字數:5447   加入書籤

A+A-


    王朗知道孫權在找回麵子。
    被一群從潼關撤回來的敗兵給打敗,是有些太沒麵子。
    可王朗的目地不在於此。
    於是把話引入自己的最終目的,說道。
    “吳王,這不是關鍵。”
    “現在我們魏軍強些也好,你們吳軍強些也好!”
    “可我們上麵還有一支更強的利劍懸於我們雙方頭頂!”
    “現在諸葛亮的勢力已遠遠不是數年之前隻擁有一州之地之時。”
    “諸葛亮在幾年之內,先後引軍攻戰了隴右、關中、涼州,之後又快速奪取了西域、河套之地。”
    “潼關一戰我軍本想以優勢兵力一戰而奪回關中,可讓所有人都沒想到,我們失敗了。”
    “幾十萬魏軍損失慘重,大將軍曹真也戰死於陣前。”
    “而最可怕的是漢軍,他們在剛剛奪下函穀關後就能分兵讓那劉金兵出武關、占析縣、控宛城、下新野,而後又從你吳大都督手下奪取了襄樊之地。”
    “至此荊北三郡全姓了諸葛。”
    看著孫權眼色又開始不善。
    王朗馬上說道。
    “隻此二點,我想吳王也能看出漢軍的戰力已遠遠不是夷陵之時可比!”
    “如果我們兩方在這樣打下下去,那就隻會讓諸葛亮漁翁得利。”
    “現在還有我大魏在前麵為你吳國頂著,我們了承受漢軍的主要攻擊。”
    “可隻要等我大魏一完,諸葛亮統一北方,那他下一個要對付的還能是誰。”
    “我不說吳王也知道!”
    “到時就算吳王想要以一己之力對抗諸葛亮、劉金!”
    “可你手中還有第二個周郎嗎?”
    “現在吳王的對手已不是我大魏,而那諸葛孔明!”
    “言盡於此,我們也無需在此相互試探而圖耗時間。”
    “現在我大魏陛下想與吳王結成盟約,合肥以南的土地全歸你吳國所有,隻是在距合肥之地百裏之內吳王不能駐兵。”
    “而後雙方共同對抗漢之諸葛亮。”
    “這才是我們雙方能保住各自地盤的關鍵所在。”
    孫權說道。
    “我要合肥,隻要你們讓出合肥退兵壽春,本王願出兵二十萬以出荊州進攻諸葛亮在荊州的兵馬,為魏帝的豫州、洛陽減輕軍事壓力。”
    王朗氣的大怒。
    “合肥、合肥、合肥!”
    “吳王你就知道合肥,這諸葛亮已經在發展內政,用不了兩年他就能以雷霆之勢向我雙方進攻,都什麽時候你還想著合肥。”
    “合肥之地是我大魏的底線,我們不可能讓出。”
    “要是吳王非要進攻,那在下此行也就隻能以失敗而告終。”
    孫權說道。
    “我四征合肥,於此城之下損失兵馬何止十萬,如要奪取不來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隻要你方讓出合肥,本王就同意與你們結盟,而且我還可以給你們一些錢糧以助你們壯大軍力。”
    對於孫權的說辭。
    王朗是一點不相信。
    這合肥城要塞是北上南下的必經之路,咽候要道。
    控製在誰手中,誰就有先發製人的主動權。
    魏軍得合肥可隨時南下奪取肥西、舒城,威脅廬江郡,甚至是孫權的王都建業。
    這也是孫權非要奪下合肥的原因。
    剛說的什麽麵子不麵子都是騙人的,國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而他孫權要是奪了合肥,相反。
    也就打通了江淮之地的通道,他的吳軍能隨時北上進攻中原。
    “吳王,在下是帶著誠意來的,廬江郡我們雙方你爭我奪那麽多年也說不清楚到底歸誰所有,這個我就不再敘述。”
    “可這肥西、舒城自從先帝以來就屬我大魏所有。”
    “現在我家陛下為了我們雙方的生死存亡,已決定讓出肥西、舒城等地,不再與吳王計較此幾城地盤。”
    “這已是我家陛下胸懷寬廣顧全大局。”
    “剛才在下也說了,合肥是我魏軍的底線,不可能再讓。”
    “如吳王還要堅持下去,那雙方就隻能打了。”
    “到時我魏國真要被諸葛亮逼急,可以讓出部分對盤,大不了我皇撤向河北青州之地,到時那就成了東吳直麵漢軍兵鋒。”
    “現在漢軍的力量已不是我們任何一方能對抗的,此事關係到國家存亡,還請吳王思之、慎之!”
    孫權也一時沉默。
    他從王朗的強硬態度也看出對方不會讓出合肥城。
    心中雖有不甘可也是無可奈何。
    難道他與合肥就如此無緣!
    最後孫權隻能是長歎一聲。
    闞澤接到暗示隨之說道。
    “大司徒坦然相見,我吳國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隻是口說無憑,對於廬江郡、舒城,還有肥西之事還請大司徒於盟約之上寫出來。”
    王朗心中大罵。
    這是什麽還未做就開始想先把好處拿到手。
    “不急,還有一事要我雙方合力才能做成,要不然光是用兵恐怕我們無法有效遏製漢軍發展!”
    “何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朗看向孫權與闞澤說出兩個字。
    “商路!”
    “商路?”
    王朗說道。
    “沒錯,就是商路,你們可能還有所不知。”
    “諸葛亮與那劉金以全國之力重建起絲綢之路。”
    “他們以長安為起點收攏天下商貨遠通西域,有可能更遠!”
    “現在的長安已成了天下商貨通向西方的紐帶。”
    “不管是他們自己的蜀錦、井鹽,還是我們兩方的茶、絲綢、海鹽甚至連毛皮也都在他們收買之內。”
    “幾年之前諸葛亮的漢軍裝備是我們三方之中最差的,諸葛亮手下十餘萬蜀軍,別說其兵甲多有不全,就是兵器也多有殘破,可見其錢糧不濟,無法長久作戰。”
    “與我們雙方交手之時我想你們也都收到過情報,此事絕對屬實。”
    孫權與闞澤點點頭。
    “可現在呢。”
    王朗說道。
    “他諸葛亮幾年之內就集結大軍打造兵甲,先出祁山奪我主隴右之地,接連打的我魏軍無還手之力。”
    “而最近於荊北之戰,恐怕你們吳軍也感受到漢軍的厲害了吧。”
    闞澤對孫權說道。
    “大司徒這一點說的沒錯。”
    “之前大都督陸遜送來報說過。”
    “荊北的漢軍戰力、戰心都很強,還有高人居中出謀指揮。”
    “在大都督軍報之中,提到了漢軍不管戰兵輔兵懼有甲胄,其手中兵器也強過我軍。”
    “尤其是騎兵戰力強我軍多矣!”
    “他在樊城的守軍一是受到對方謀主火攻之計,二是吃了漢軍騎兵的大虧,要不然襄樊之地也不至於得而複失!”
    “這漢軍似真如王司徒所說兵馬錢糧很是充足。”
    王朗說道。
    “闞軍師所言極是,雙方地盤的賦稅就那麽多,戰爭一開,要麽找大戶借糧,要麽加收百姓賦稅,這些都是有據可查,也是有限有。”
    “而這次我們雙方的民力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擊。”
    “可據關中我們的多方暗探傳回的消息。
    “諸葛亮的關中、蜀地根本就沒受多大影響,他的各地官署對地方征收的賦稅不光沒有增加。”
    “相反,像安定、武威等受到旱災之地他的還減免了相應賦稅。”
    “這地盤就這樣大,人口稅就如此多,他們哪裏來的足糧足餉來養兵。”
    三人同時對視一眼。
    “商道!”
    喜歡三國劉禪為相父加壽自己卻想躺平請大家收藏:()三國劉禪為相父加壽自己卻想躺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