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番外,關於一些問題的解釋
字數:3519 加入書籤
這是小解釋篇,也算是給作者提個醒,別忘記這些過往的橋段。
首先是關於比賽。
eeague。
就是我們俗稱的e聯賽。
2016年上半年的賽季首次舉辦,也就是s1賽季。
他們原本是想製作成一個電視線下聯賽的盛宴,就像今年的上海ajor一樣,持續一個月。
主辦方摒棄了s1的長賽製,反而把它改造的更像是一站大獎賽。
es p 聖保羅站。
他其實就是es p s4賽季聯賽的總決賽。
跟剛剛結束的ep馬耳他是一樣的。
隻不過當年的賽製需要貫穿半年。分歐洲和北美賽區,歐洲十四支隊伍,北美賽區也是十四支隊伍。
這裏要特別提一下,澳洲兩支隊伍牛仔renegades和interfox也是北美賽區十四個隊伍之一。
當時interfox隊內有‘桌子不平’的坤坤dexter。
這兩個賽區,都是先進行冗長的線上循環賽,每次對陣打兩圖,贏一圖積三分。
兩個賽區積分榜的前六名,去聖保羅參加全球總決賽,也就是finas。
當然,總決賽的舉辦城市不固定。
這就是當年ep的賽製,與後來的馬耳他什麽的完全不一樣。
另一個聯賽就是當年的ecs,跟ep基本一致。
於2016年上半年舉行s1賽季,他們一開始,使用的是bo3賽製循環,在下半年的s2中改成與ep一樣的賽製。
也是分歐洲和北美賽區,小組前四名晉級全球總決賽。
這個聯賽的金主爸爸應該是大漂亮資本。
當然,這都是頂級聯賽,還有一些cevo的次級聯賽什麽的,就不贅述了。
各位如果有興趣,可以去看dignitas的參賽記錄,他們這一年,最他媽忙,什麽比賽都打。
………………
以上三個聯賽,基本上就貫穿了全年的大部分賽程。<卡托維茲兩個超級大獎賽。
再說說,主角的事情。
主角2015年登場,之前那些生澀描寫之下的章節,其實都是想要立住低認知屌絲的人設。
什麽上大學啊,打工啊,輔導員啊,電競社的信息板啊,都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碰見過的東西。
主角是要生活的,是要隨著時間脈絡往前走的。
哪怕作者文筆再菜,腦子裏也不可能沒有這些。
他不是係統流爽文,總要交代一下背景的。
很多人都問,為什麽不設定成先直播,然後再青訓,再試訓什麽什麽的。
看過遊戲直播的朋友都知道,那個時期的遊戲直播,門檻沒有這麽低。
某貓,海鮮,鵝廠名下的直播平台,他們在選主播的時候,是有要求的。
都是從職業選手中,或者某些遊戲平台的榜單大神中一個一個抓來的。
很多大神還不願意搞這個,都拒絕了。
比如我們知道的趙興隆,在今天大環境如此之好的情況下,人家在自證後,隻想打打單子,並不想直播和打職業。
當時職業隊伍的青訓體係根本沒有,全是早期cs1.6的職業選手把持著csgo的職業圈。
大家去看當時的那些隊員名單就知道了,什麽tyoo啊,ne4啊之類的。
又或者是早在csgo發布之時,就已經打出點名堂的fps新人。
再往早了說,aex44曾經組建過一支以benq為隊標的隊伍,稱霸過csgo早期的一段時間。
……
所以說,作為一個穿越者,就像中了彩票一樣。
各位換位思考一下,以主角的低認知,如果中了彩票,是報複性消費,還是默默把錢存進銀行,繼續做著眼前的事情。
我認為金手指帶來的生活保障,是一點點積累出來的,並不是一下就貼臉砸過來。
……
我呢,會努力提升自己,捕捉一切靈感,讓這本書變得越來越好。
我需要這本書來治愈自己,也希望它能讓大家娛樂。
謝謝各位了,真心的。
喜歡csgo之黃金年代請大家收藏:()csgo之黃金年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