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各種各樣的年終盤點
字數:6177 加入書籤
不管是哪個行業,總會在一年即將結束的時候,搞一下盤點。
電競圈也一樣。
faze在2017年度,包括大滿貫的一百萬美元在內,一共贏得了三百八十二萬五千美元的獎金。
也就是說,faze戰隊的五個人,工資最低的ropz,在2017年,收入也超過了兩百萬美金。
當然了,教練robban也是有工資和獎金分成的,隻不過相較於隊員們,占比略低一點。
即便如此,他的年收入,也超過了百萬美元。
關於選手年度收入的推論,都是包含貼紙分成的。
這也是一線職業選手和普通職業選手拉開差距的最大助力之一。
各支俱樂部也會從貼紙銷售額裏,得到數額不菲的獎勵分成。
當然了,隊伍教練是沒有貼紙的。他們關於這方麵的獎勵,隻能是由俱樂部設置的專項獎金來補貼。
除了這些在csgo圈子內的收入之外,faze品牌效應所帶來的收入,那才是堪稱業界獨一份的存在。
先立品牌然後打造ip價值,最後再推動商業化,與各類潮牌或者文化圈的人士聯名變現,這在北美是一套非常成熟的模式。
已經有無數的前人,把這事都整明白了。
所以faze借著這種運作方式,在整個歐美市場裏瘋狂圈錢。
憑借這種ip效應,俱樂部在2017年度賺了大幾千萬美金。
在這期間,他們的csgo分部功不可沒。
所以在各類電競媒體關於2017年度最成功電競俱樂部的盤點中,faze.can都是斷崖式領先。
banks,rain,還有teeqo這些股東,在2017年做的聯名產品,隻要一上架,就立刻被搶購一空。
僅僅是在洛杉磯這一座城市裏,就創造了三小時內銷售額達到五百萬美金的記錄。
這些成果讓那群股東的心,已經膨脹到了極點。
還沒等聖誕假期過完,就開始頻繁接觸各類金融機構。
他們想找一個非常有經驗的職業經理人,幫他們運作上市的計劃。
這些投資機構的負責人,都對faze的項目很感興趣,胸脯拍的震天響。
他們告訴faze的股東們,在2018年將會聯合投資八千萬美金,幫助faze成為這個地球上獨樹一幟的俱樂部。
經常上市的朋友都懂,這裏麵的門道有多深。
這八千萬美金投給faze,就是用來燒的。
就為打造一個最有影響力,最有商業價值和變現能力的電競ip。
當然了,實際情況就是,被迷了心智的股東們,在2018年度燒掉的錢,遠不止八千萬美金。
他們也確實打造出了這個世界上獨樹一幟的俱樂部,最有影響力,也最有商業價值。
但不等於最有變現能力。
商業價值是預估出來的,變現能力才是考試的最終答案,也是金融圈要考慮的最終答案。
這種超過faze實際商業運營模式的花團錦簇,也算是埋下了一個不算小的禍根。
在csgo這個具體的板塊裏,faze俱樂部的那些花花綠綠,是沒有多少正向助力的。
這隻是faze眾多項目裏的其中一個。
這個板塊的粉絲群體和最終市場價值,是非常有限的,就那麽大。
而faze在其他項目裏的運營,甚至還不如csgo。
所以哪怕faze在北美看上去那麽花團錦簇,紅紅火火恍恍惚惚的,對選手們的實際影響,並沒有多大。
無非就是選手們可以在合同允許的範疇內,再漲一漲工資,多接一些代言,但也不會到離譜的地步。
他們不能打破行業規則。
faze如果給自己的選手們開出每人百萬美元的月薪,那讓其他俱樂部怎麽玩兒,大家就該掀桌子了。
違背商業規則的行為,就是自尋死路,引火燒身而已。
現在這些電競俱樂部的生存方式,還都是靠著讚助商爸爸的施舍,賽事獎金和主辦方的加盟費來維持。
讚助商爸爸的錢,還是俱樂部運營資金來源的大頭。
它根本就不算是一個健康循環的商業模式。
底層邏輯還是粉絲經濟和讚助商經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它在金融市場裏,根本就沒有說服力。
反過來呢,拿金融市場裏的那一套,安在俱樂部身上,就目前來說,根本行不通。
所以說,拿一些沒用過的模式,跑過來掀讚助商和粉絲的桌子,沒人敢幹。
如足球籃球之類的傳統體育項目,他們也不敢。
用資本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他們是要看盈利能力和可複製的能力。
從這兩方麵來說,faze哪樣都不占。
所以在金融市場的失敗,幾乎就是定局。
……
各類博眼球的年終盤點一出來,倒是沒有太出乎粉絲們的預料。
2017年最賺錢最成功的戰隊,faze.can。
faze在下半年自es one科隆小組賽之後,已經打出了線下賽40連勝。
當然了,這是包括那些小組賽bo1戰績在內的。
即便是這樣,也非常恐怖了。
比蠻荒時期nip的87連勝,含金量要高多了。
2017年陣容最穩定的戰隊,faze.can和astrais。
這兩個隊伍都沒有人員變更。
2017年度成績最穩定的戰隊,astrais。
那倒是沒毛病。
他們幾乎進入到了所有s級大賽的四強或者決賽,甚至都沒有什麽一輪遊的現象。
就連faze,在上半年還有過一輪遊呢。
astrais在上半年拿了卡托維茲的冠軍,也算是一個殿堂級大賽了。
這時候的卡托維茲和科隆,雖然都是殿堂級大賽,但是他們的獎金卻非常寒磣。
冠軍也就是十萬美金左右。
跟eeague和震中杯那種動不動就幾十萬美金的獎勵,完全沒法比。
2017年最成功變陣,這些盤點文章裏,都提到了g2。
法國夢之隊的組建,確實是有一些收獲的。
至少他們比2016年的情況好多了,拿個最佳變陣效果,這事兒倒是說得過去。
隊標又醜,貼紙賣不了幾個糟錢兒,隊伍裏的選手名聲又是一個比一個臭,真就沒有什麽可懷念的價值。
最令人期待戰隊,所有的媒體,都把票投給了navi。
所以在2018年期待一手,還是應該的。
2017年最令人遺憾的隊伍,是sk。
大家都認為他們相較於2016年的成績,下滑過於嚴重。
隊伍的陣容始終無法穩定下來。
主力攻擊手更換了兩次。
從fnx到feps,又到最後的botz。
大家普遍認為,這種陣容的不確定性,就是他們在2017年失敗的主要原因。
這不,到了聖誕節他們也不消停。
據巴西圈內的小道消息,sk隊內又產生了一些矛盾。
隊長faen開始對ta的能力產生了不滿。
懂的都懂,巴西隊伍裏一旦從非正常渠道傳出一些撕逼消息。
那麽他們就是快要開撕了。
除了sk之外,最令人遺憾的隊伍,還有nip和fnatic。
相較於頭兩年的同期來說,他們的落差也是相當大。
nip隊員老齡化,狀態下滑。fnatic原有的功勳陣容,競爭力嚴重不足。
現在的他們,能進入到大賽的場館裏,都是奢侈。
媒體給的評價,還是非常客觀的。
跟nip出現同樣問題的,還有vp。
上半年的vp,還能經常進入到淘汰賽,甚至是決賽階段。
下半年的vp,變成了提款機,炮灰隊。
2017年的csgo圈子,很明顯就是一個新老交替的分水嶺。
nip、fnatic、vp、還有g2那群法國人,這些傳統csgo霸主,都在慢慢的退場。
他們也隨著這一年的結束,逐漸脫離了人們的話題。
關於2018年的故事,他們肯定不再是重要角色了。
喜歡csgo之黃金年代請大家收藏:()csgo之黃金年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