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嚐試

字數:2776   加入書籤

A+A-


    閔悉領著丹陽子先去了鐵匠鋪,讓他看鋪子裏煉出來的精鋼。這還是閔悉自己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嚐試出來的品種,而且還不止一種,根據不同的添加物,有韌性比較好的,有硬度比較強的。
    由於閔悉還沒法得到更多其它的金屬物質作為添加物,所以精鋼的種類還比較少。
    丹陽子一開始還沒看出來這些精鋼的差別,及至閔悉跟他解釋這些鋼的差異,是因為添加了不同的東西才導致這樣的效果。
    丹陽子才意識到,原來煉鋼和煉丹一樣,因為添加物的不同,結果會變得完全不一樣,這讓他對自己有了信心,他應該能夠達到閔悉的要求。
    閔悉問他:“道長,你覺得你能勝任接下來的工作嗎?”
    丹陽子點頭:“應該沒問題。”
    閔悉放了心:“那就好。也不必有太大的壓力,我也不會要求短期內就見到成效,比起短期內出劣質產品,我寧願時間長一點,弄出真正有用的東西來。”
    “好。”丹陽子應下來。
    “那道長是打算住在我們家,還是每天回觀中?”
    “現在天氣還不算冷,我還是回觀中吧,等天氣冷了,我再搬來府上住。”
    “也好,什麽時候過來,提前說一聲,我讓人給你準備住處。”
    “那我明日就來府上?”
    閔悉說:“可以。我明日帶你去一趟琉璃工坊,我想燒一套琉璃器皿,自己在家試過了,沒能成功,去琉璃工坊看看是怎麽燒製的。”
    “好。”
    “明日你到了之後在家等我,我去衙門點卯回來再跟你一同去。”
    丹陽子沒多問什麽,應下就走了。
    翌日到了雲家,閔悉果然不在,丹陽子坐著喝了會茶,但也沒坐多久,閔悉就回來了。兩人便一同出門去琉璃工坊。
    琉璃工坊位於城外,主要業務是燒造琉璃瓦、琉璃吻等建築用材。
    說來也怪,琉璃在中國出現極早,然而到了明朝,琉璃的燒造工藝卻失傳了,隻能燒製一些簡單的琉璃瓦、琉璃吻等物件,而那些琉璃擺件和器皿,主要還是靠海外進口。
    閔悉帶丹陽子來參觀琉璃工坊,其實還是想看看他們是怎樣讓二氧化矽融化的。結果並不算多意外,其實就是用窯,將琉璃瓦定型之後,放入窯內煆燒,點火之後封爐燜燒。經過一定的時間煆燒直至冷卻,便可以得到琉璃瓦。
    閔悉需要的是完全熔化的二氧化矽,趁著其熔化狀態,再將它吹定型,所以燜燒這個辦法可以借鑒,但至於在什麽時間開爐得到熔化的二氧化矽,他還需要反複嚐試。
    又怎樣得到純淨無色的玻璃,這就需要他絞盡腦汁,回憶他高中時學的化學知識,並且加以各種試驗了。
    閔悉從琉璃工坊回來,便趕緊安排人在院子裏壘砌一個窯。
    雲霽聽說他在院子裏搞大工程,便親自過來瞅一瞅:“九弟你這是在做什麽?”
    閔悉說:“我先前那個爐子太簡陋了,做不出琉璃,所以改造一下,弄個升級版的燜爐。”
    雲霽圍繞著那個半成品轉了一圈,說:“你確定爐子要這麽大?”
    “這還大?這個其實很小,我隻是做來試試,如果不可行,還打算去莊子裏搞個大窯。要是我的工藝突破了,以後咱們還能賣琉璃,就不用靠進口啦。以後咱們也可以像男爵家一樣,把窗戶都換成玻璃。”閔悉跟雲霽勾勒著美好的願景,似乎忘了,他的初衷隻是想燒幾個實驗器皿。
    雲霽聞言笑道:“看來又是一個發財致富的門道。”
    “哈哈,對!琉璃這東西其實原料在大明隨處可見,隻是咱們沒有這工藝,所以不會做。”不過關於原料,閔悉還得想辦法,他打算抽空去北京周邊的山裏瞅瞅,看看有沒有花崗岩,要是有花崗岩,就不必像琉璃工坊那樣從山東運原料來京,成本也可以降下來。
    爐子造好之後,閔悉把自己從河裏淘洗出來的沙子放進爐子裏,開始煆燒,由於不知道沙子在爐中熔化所需的時間,他和丹陽子隻能慢慢摸索。
    頭兩回由於時間不夠,沒達到熔點就開爐了,結果自然得重新來過,開爐、等爐子冷卻重新封爐,其實還挺費時間的。第三次,在比上次多等了一天時間之後才開啟,結果沙子是熔化了,但盛裝沙子的鐵釜也熔化了,甚至連他們辛苦打的窯都燒變形了。
    這個問題很嚴重啊,連窯熔了,那還怎麽燒。閔悉簡直無語了,看來一窮二白做實驗還真是不容易啊。
    丹陽子說:“琉璃工坊不是燒得好好的嗎?他們是用什麽造的窯?”
    “對,得去請教一下他們。”閔悉說。
    閔悉趕緊又跑了一趟琉璃工坊,這下打聽清楚了,是用瓷土做的窯,這好辦,從磁窯裏弄一些高嶺土來重新打一個窯。那燒沙子的容器或許可以直接用瓷器。
    喜歡大航海時代:中華美食橫掃歐洲請大家收藏:()大航海時代:中華美食橫掃歐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