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不坑窮人

字數:2654   加入書籤

A+A-


    趕在年前,宮裏的門窗終於都換上了琉璃窗。為了能在年前完工,琉璃廠的工人們這個冬天都沒停工,直至做完宮裏所需的玻璃才閉窯休息。
    過年前,閔悉把琉璃廠的賬本整理好,送去給了萬曆。萬曆發現,琉璃鋪子以賣鏡子為主,所營利潤竟能抵大半宮裏換琉璃窗的開支,可見這琉璃廠是真的賺錢。
    閔悉還興致勃勃地告訴萬曆:“陛下,宮裏的琉璃窗已經換完,等過完年,就可以為客人燒製琉璃窗了,我們已經收了好多戶人家的定金。一戶人家換上所有的琉璃窗,至少需要上幾百兩銀子,多的則需要幾千兩,等全京城都換上琉璃窗,咱們至少可以賺上百萬兩白銀。”
    萬曆都聽呆了:“竟如此之多!”大明一年的財政收入,一年也才兩三百萬兩白銀,閔悉這是開了個銀礦啊。
    閔悉笑著點頭:“琉璃本身就是貴重之物,買一個西洋來的琉璃擺設,至少也要幾十兩銀子,咱們這賣的已經夠便宜了。而且能安裝得起琉璃窗的,本來也不會是窮人,他們願意掏錢的。”
    萬曆聽完笑了:“好辦法!平日裏遇到需要賑災捐款,讓那些皇親國戚、高門大戶捐銀子的時候,一個個都跟朕哭窮,捐不了三瓜倆棗,如今就用這琉璃窗讓他們出血,價格還可以再貴點!”
    “臣遵旨!”閔悉領了旨意,這可是奉旨賣高價,反正也不坑窮人,而是搜刮有錢人。
    過年去陶家拜年,閔悉被陶家人團團圍住,讓他說琉璃鏡子和琉璃窗的事。
    陶禮之和陶敬之在家中丁憂,除了讀書,就是指點陶渝和陶源兄弟二人做文章,閑來無事,也聽了不少城中新聞八卦,自然也知道了琉璃鋪子的事。
    “閔悉你膽子可真大,你都是朝廷命官了,如何還敢去開鋪子賺錢,不怕禦史參你一本?”陶敬之說。
    雲霽替他解釋:“大舅你別擔心,九弟這鋪子幕後的老板是陛下,而且鋪子掛的也非九弟的名,不用擔心會被參。”
    陶敬之驚訝得下巴都掉了:“鋪子的老板是陛下?”
    閔悉點頭:“嗯。我找了陛下來做合夥人,他出錢蓋琉璃廠,賺的錢他分大頭,我拿很小一部分。”
    陶禮之搖頭:“你簡直就是胡鬧,如何能攛掇陛下經商呢?”
    閔悉不以為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大明天下,有什麽不是陛下的?陛下經個商又如何呢?”
    陶禮之竟被懟得啞口無言。
    陶源說:“我看九哥這做法挺好的,那鏡子和琉璃窗賣得死貴,一般人誰用得起,正好是那些達官貴胄去買。讓他們出點血挺好的。”
    閔悉衝他擠了擠眼。
    “九哥,你可真行,怎麽什麽都會!我得向你學習才行。”
    陶敬之回頭瞪小兒子一眼:“馬上就要春闈了,還不去溫你的書!”
    過完年,又到了三年一度的會試。陶渝陶源兄弟二人不敢鬆懈,鉚足了勁讀書,在父親和伯父的指點下進步顯著,這次摩拳擦掌,要考個好成績。
    陶源當麵不敢頂撞父親,但私下裏跟表哥們相處的時候,還是會說:“中進士確實很重要。但依我看,就算考不中進士,像九哥這樣也很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隻要肯鑽研,也能有所建樹。”
    閔悉說:“你能這麽想也不錯,不過既然都努力了這麽長時間,還是要全力以赴的。”
    “那是自然。我就是覺得,也未必隻有讀書一條出路。你看曆史上那麽多名人,像李白、唐寅,也並非都是科舉出身,但能名垂青史,那麽多中了進士的人,又有幾個能夠在青史上留名呢。”陶源攤攤手。
    “曆史上又有幾個李白和唐寅?你要真有本事,就算中了進士,也不妨礙你青史留名。至少曆史上青史留名的進士更多不是嗎?”雲霽忍不住說他。
    從陶府回來,閔悉問雲霽:“七哥是不是遺憾我沒能去參加今年的春闈?”
    雲霽一愣:“沒有啊。”
    閔悉反問:“真沒有?”
    雲霽搖頭:“真的!我覺得你現在這樣很好,自由自在做你自己。”他現在是想通了,對閔悉的學業沒有更多的要求,隻要他高興就行。
    “嘿嘿,那我就放心了!我是真不想再考什麽科舉了,太累人了,還是做實驗更有意思。”閔悉輕鬆地笑了。
    雲霽拿過他的手,摸了摸他手心的繭子:“做實驗可以,但親自去打鐵就沒必要了,磨得滿手都是水泡和繭子。”
    雲霖在一旁說:“二哥,大哥那是心疼你!不舍得你吃苦。”
    閔悉笑起來:“那好吧,以後我不打鐵,隻動嘴指揮!”
    喜歡大航海時代:中華美食橫掃歐洲請大家收藏:()大航海時代:中華美食橫掃歐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