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狼胥封禪彰天威,北海揚旌震朔漠

字數:3276   加入書籤

A+A-


    朔風如刀,裹挾著砂礫在漠北荒原上肆意切割。霍去病麾下五萬鐵騎似一條黑色的蛟龍,踏著匈奴左賢王部倉皇潰逃的痕跡疾馳。沿途散落著匈奴人丟棄的皮甲、彎刀,甚至還有繈褓中的嬰孩啼哭,卻無人回頭。戰馬鐵蹄將凍硬的土地踏出深坑,揚起的黃塵在夕陽下翻滾,如同一條蜿蜒的金色長河,與天邊殘陽融為一體。
    當狼居胥山的輪廓刺破雲層,整個漢軍陣列突然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這座傳說中匈奴祭天的聖山,此刻在漢軍眼中宛如待征服的王座。山峰高聳入雲,山頂終年不化的積雪在陽光下閃爍著聖潔的光芒,雲霧如白色的哈達纏繞山腰,時而散開,露出峭壁上猙獰的岩石,似是山神守護的獠牙。山腳下,漢軍以戰車為陣,鐵甲與長槍組成的方陣綿延數裏,在月光下泛著冷冽的銀輝,如同一條沉睡的鋼鐵巨龍。
    霍去病身披玄甲立於陣前,甲胄上的饕餮紋被鮮血浸染得愈發深沉。他手持的青銅劍劍柄纏著浸透血漬的布條,那是河西之戰中斬殺匈奴單於之子時留下的印記。隨著他一聲令下,五萬將士齊聲高呼,聲浪震得山腳下的碎石簌簌滾落。霍去病一步一步踏上由青石堆砌的祭台,每一級台階都刻著古老的雲雷紋,此刻卻被他踏得發出沉悶的回響,仿佛連山嶽都在為大漢的威嚴震顫。
    “大漢驃騎將軍霍去病!” 他的聲音如洪鍾般響徹山穀,青銅劍直指蒼穹,劍鋒在陽光下折射出刺目的光芒,“率正義之師,討逆誅邪!匈奴犯我邊疆十載,燒殺擄掠,血流成河!老弱婦孺橫屍遍野,孩童啼哭響徹荒原!今我軍踏破陰山,斬敵七萬,此乃天地共鑒之威!” 祭台上的牛羊祭品在陽光下蒸騰著熱氣,嫋嫋香煙中,霍去病扯開戰袍,露出腰間未愈的箭傷,傷口處的血痂在寒風中微微顫動,“願以匈奴首級為祭,祈我大漢河清海晏,萬邦來朝!若違此誓,讓我魂斷疆場,永世不得輪回!”
    山腳下的將士們齊刷刷單膝跪地,長槍杵地的聲響如同戰鼓轟鳴:“大漢萬歲!驃騎將軍萬歲!” 聲浪驚起群山中的蒼鷹,羽翼蔽日,與獵獵軍旗一同翻湧。趙充國望著祭台上的身影,心中湧起無限感慨。他想起初入軍營時,霍去病還是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將軍,如今卻已成長為令匈奴聞風喪膽的戰神。那道未愈的箭傷,不僅是霍去病英勇的勳章,更是大漢軍魂的象征。
    祭天禮畢,大軍繼續向北推進。趙充國率斥候幾人穿行在枯木叢生的荒原,刀刃上還凝結著匈奴遊騎的血。寒風呼嘯,卷起地上的枯葉和沙塵,打在將士們的臉上生疼。突然,遠處傳來一陣狼嚎,緊接著是此起彼伏的回應,仿佛整個荒原都被狼群包圍。趙充國握緊手中的長槍,眼神警惕地掃視四周,命令士兵們結成防禦陣型。就在這時,一名斥候策馬狂奔而來:“前方發現匈奴散兵!”
    趙充國大手一揮,如離弦之箭般衝了出去。遠處的匈奴散兵看到漢軍襲來,頓時驚慌失措,有的轉身逃跑,有的舉起彎刀準備抵抗。趙充國一馬當先,長槍如毒蛇般刺出,瞬間刺穿一名匈奴士兵的胸膛。他大喝一聲,拔出長槍,血花四濺。在他的帶領下,漢軍將士們勇猛無比,很快便將這股匈奴散兵殲滅。清理戰場時,趙充國發現一名匈奴少年倒在血泊中,手中還緊握著一把斷劍。少年的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不甘,趙充國心中微微一動,下令將少年安葬。
    當姑衍山的輪廓出現在地平線上時,草原上突然綻放出成片的狼毒花。猩紅如血的花瓣在風中顫動,仿佛是無數戰死的英靈在為漢軍的勝利喝彩。姑衍山腳下,漢軍再次集結,準備舉行祭地禪禮。霍去病摘下頭盔,露出被汗水浸透的黑發,發絲間還夾雜著沙塵和血跡。他恭恭敬敬地將一壇陳酒潑灑在土地上,酒水滲入幹燥的泥土,瞬間消失不見。
    “後土在上!” 霍去病聲音低沉而莊重,“今我大漢將士踏破朔漠,曆經千辛萬苦,方有今日之勝。願以匈奴之血,換北疆百年安寧!願這片土地上的百姓,不再受戰亂之苦,能夠安居樂業,生生不息!” 他俯身叩首,久久未起。趙充國站在一旁,看到霍去病後頸的曬傷已結痂,可新的曬傷又在蔓延。這些傷痕,見證了這位年輕將軍的艱辛與付出。
    繼續北行,風沙漸弱,空氣中卻泛起鹹腥的水汽。當貝加爾湖的湛藍突然撞入眼簾時,連久經沙場的老兵都忍不住發出驚歎。湖麵如同一麵巨大的銅鏡,倒映著萬裏晴空,粼粼波光中,遠處的山巒若隱若現,恍若仙境。湖畔的牧草青翠欲滴,成群的黃羊受驚奔逃,蹄聲踏碎了湖麵的寧靜。湖邊的蘆葦在風中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在訴說著這片土地的古老故事。
    趙充國翻身下馬,任由冰涼的湖水漫過戰靴。湖水清澈見底,魚兒在腳邊遊弋,帶來一陣酥麻的感覺。戰馬興奮地打著響鼻,低頭暢飲這清甜的湖水,喝完後還歡快地刨著蹄子。趙充國撫摸著馬頸上的鬃毛,忽然瞥見對岸有牧民跪地叩拜 —— 那些身著羊皮襖的身影在陽光下瑟瑟發抖,眼神中滿是敬畏與恐懼。他們從未見過如此強大的軍隊,在他們眼中,漢軍仿佛是從天而降的神靈。
    “將軍,此地雖美,卻不可久留。” 趙充國轉身向疾馳而來的霍去病稟報道,餘光掃過遠處山丘上若隱若現的狼影,“匈奴雖敗,餘孽未除,何況……” 他壓低聲音,“斥候回報,衛青將軍所部已深入漠北,單於主力動向不明。據可靠消息,單於正集結兵力,意圖在衛青將軍疲憊之時發動突襲。而李廣將軍率領的東路軍,至今未與衛青將軍會合,前路吉凶未卜。”
    霍去病眯起眼睛,望向南方天際翻滾的烏雲,青銅劍無意識地敲擊著馬鞍,發出清脆的聲響:“傳令下去,紮營時務必將武剛車圍成三重防線。每輛武剛車之間間隔三步,車上配備強弩和滾木礌石。營外每隔十步設一崗哨,通宵巡邏。” 他忽然轉頭,目光如炬,“巡視湖岸,若遇異動,不必留情。遇到可疑之人,先抓起來審問,若有反抗,就地格殺。”
    夜幕降臨,貝加爾湖畔的篝火映紅了漢軍的營帳。火光搖曳中,士兵們圍坐在一起,分享著今天的戰果和見聞。有的士兵拿出隨身攜帶的羌笛,吹奏起家鄉的曲調,悠揚的笛聲在夜空中回蕩,勾起了大家的思鄉之情。趙充國望著跳動的火焰,想起臨行前衛青意味深長的囑托:“漠北之地,處處藏險。匈奴單於狡猾如狐,切不可掉以輕心。” 此刻,他望著遠處山巒間飄忽的磷火,心中湧起不祥的預感 —— 匈奴單於的主力,究竟在何處蟄伏?而李廣將軍率領的東路軍,是否能順利與衛青會合?這些疑問如同沉重的石塊,壓在他的心頭,預示著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
    在營地的一角,幾名傷兵正在接受治療。軍醫們忙碌地穿梭其中,為他們清洗傷口、包紮換藥。傷兵們的**聲和軍醫的安慰聲交織在一起,讓人感到一絲悲涼。趙充國走過去,看望這些為了大漢榮耀而受傷的將士。他握住一名傷兵的手,鼓勵道:“兄弟,好好養傷,等傷好了,我們繼續並肩作戰,讓匈奴知道我們大漢兒郎的厲害!” 傷兵感動得熱淚盈眶,用力地點了點頭。
    此時,天空中突然劃過一道流星,照亮了整個夜空。趙充國望著流星,默默祈禱:願大漢軍隊平安,願這場戰爭早日結束,願天下百姓都能過上安寧的生活。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在這片寧靜的背後,一場更大的危機正在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