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大明戰神17
字數:4481 加入書籤
打仗成功了是文臣們監督有功,失敗了就是武將貪功冒進!
朱祁鎮勵精圖治,最後也沒幹出什麽成績啊!
還不如老老實實的當你的太上皇呢!
拉胯!
【是的,友友們也都知道的很多!基本上明朝後期的格局都是朱祁鎮奠定的,所以才會說,明實亡於英宗。】
【這些政策讓以後的皇權被內閣製約,被文官製約,又讓宦官多次坐大。】
【明朝的內閣首輔就是文官們的頭,武將不受重用,逐漸演變成了皇權和文官之間的爭鬥。】
【文官抱團了,皇帝就沒人可用了,所以宦官們來了去,去了來。】
【雖然史書上的評價很好,大部分史官都覺得英宗幹得很不錯,但也要看到,朱祁鎮的舉措實際上是文官得利的,評價嘛,聽聽就行了,我們還是要看政策的結果的!】
【為了打壓朱祁鈺留下的舊部,就連去賑災的官員都被叫了回來,後來也沒了後續。】
【對於朱祁鎮來說,複辟後他也確實很勤政,效果也就一般般,可能他覺得這是態度問題吧。】
【反正我勤政了,我態度放這了,政策我也出了,你就說我有沒有當個明君的態度吧,至於效果?】
【朱祁鎮搖頭:實非人力所能及爾!】
朱元璋不知道說什麽好,你說他複辟了沒好好幹吧,他還勤政,還出了政策。
也還算是有效果,你說他好好幹吧,這一樣樣的政策,他都能看出來弊端多大!
算了這小子還是別出生了!
【哦,對了,朱祁鎮還幹了一件非常惡心人的事情,前麵的京師保衛戰,有一位將軍與石亨一起設伏於德勝門,他就是明朝名將範廣。】
【範廣一直在為明朝穩定邊境,抵抗瓦剌,要說明朝跟瓦剌打仗打的最多的將軍,大概就是他了。】
【他跟於謙比較要好,曾經多次協助於謙整頓軍隊,得罪的人不少,後來於謙被殺,他也被牽連,以與於謙結黨,私立朱祁鈺為帝的罪名被殺。】
【後來瓦剌使者皮兒馬黑麻奏請留在北京,朱祁鎮就把範廣的妻女和宅邸一起賜給了皮兒馬黑麻,這在曆史上都是獨一份兒的,要是範廣知道了這件事,估計弑君的想法都有了。】
啊?
啊?
啊?
啥?
範廣抵抗了一輩子瓦剌,都敵不過瓦剌和朱祁鎮的深厚情誼啊!
景泰年間的範廣氣的胡子都豎起來了!
他強忍著怒火,奏請道:“陛下,請恕臣無禮。”
朱祁鈺也被自家皇兄這一係列的騷操作閃了腰,當初父皇真的是手把手教皇兄理政的?
還是王振的影響真的太大了?
景泰帝知道範廣此刻快要被氣死了,不管範廣此刻做出什麽事,隻要不危害到他,都行。
“無妨!”
朱祁鈺的話音一落,範廣都得大嗓門就在奉天殿前響起:“啊啊啊啊啊啊啊,朱祁鎮你個混賬東西!活該被俘的龜孫兒!!!!”
大臣們被驚到了,朱祁鈺身邊隨侍的太監也小聲詢問是否要製止範將軍。
朱祁鈺擺擺手,反正現在朱祁鎮已經被他貶為了庶民,名字也從族譜上被劃掉了。
等範廣冷靜下來,朱祁鈺用所有大臣都能聽到的聲音說道:“讓朱祁鎮和孫氏以及他們的子孫,在景陵病逝吧,想必先皇知道了,也不會怪罪朕的。”
“見深,這孩子留下吧,名字改到朕名下!”
宣德年間的朱瞻基明白了,這個兒子,就是個該死的!
“庶民孫氏,庶民朱祁鎮,午門斬首,有求情者,同罪論處!家眷一律處死!”
正統年間的張太皇太後和三楊也是立馬給出了反應。
朱祁鎮,留不得!
此子不除,不足以平民憤,大明江山,危矣!
張太皇太後下旨:“孫氏,朱祁鎮以及全部家眷,午門斬首!”
天幕上,一條條的信息仿佛捅了馬蜂窩,蜂擁而至。
id洪武帝朱元璋:朱祁鎮死不足惜!
id永樂大帝朱棣:還留著這禍害幹嘛!立馬處死啊!
id明仁宗朱高熾:這孩子留不得!
id明宣宗朱瞻基:祁鈺,好孩子,朱祁鎮就別留了,孫氏也是,由你自己的兒子繼位也好,不行就把朱見深過繼了!
哇哦,這是把明朝的皇帝們都炸出來了啊!
好家夥!牌麵!
前排合影!
朱見深還是挺好的,朱祁鈺要是實在沒孩子,朱見深也不錯!
哈哈哈,你們這一本正經的討論這種問題,我還以為奪門之變真的能改變了呢!
講曆史嘛,不給點美好的假設怎麽行?
再說了,這麽多扮演明朝皇帝的友友,總不能讓他們崩人設吧!
就愛這個fee,倍爽!曆史變不了,還不能暢想一下嗎?
這種意難平真的好可惜,就算是想象的,能改變也很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於謙,朱祁鈺,朱見深都在,不敢想要是這種時空真的存在,大明得多強盛!
【曆史的魅力就在這裏,好的我們讚揚,壞的我們氣憤,這是我們的先祖,我們也由衷的希望曆史能夠走的更好更完美,大明戰神就到這裏啦,友友們記得投票!下一期不見不散!】
唐欣欣關了直播,心累的一下躺倒,想想曆史上那些氣死人的昏君暴君,她覺得這種心梗的日子,可能還要繼續。
累覺不愛!
這個時候,一陣敲門聲響起,外賣小哥將她的晚飯送過來了!
一碗香噴噴的麻辣燙,多加麻多加辣!
加上一杯好喝的奶茶,美食總算撫慰了唐欣欣受傷的心靈和快被餓扁的胃!
萬界中的人也該吃飯的吃飯,該勞作的勞作,隻有明朝的皇帝,簡直是破了大防!
有一個算一個,都沒吃好!
始皇帝嬴政則是不愧他工作狂的身份,堅強的與李斯討論著核丁法的秦朝應用。
至於那個“準樣圖”,嗬,笑話,他們大秦早就實施這種標準化了,還要負責的工匠落下自己的姓名和烙印,方便出了問題找人!
沒想到明朝都過了快一千五百年了,這才搞個標準化出來!
“看來也不是越往後的王朝製度越先進啊!”右相馮去疾感歎道。
公子昆弟道:“若是製度上跟大秦有很多相似,那麽需要吾等學習的應該就是其他的東西!”
始皇帝嬴政皺皺眉,顯然對公子昆弟的說法很不讚同:“昆弟!唐的租庸調製和科舉製以及這個核丁法都是值得吾等學習的製度,不要覺得有那句‘百代皆行秦政法’就高傲自滿,就算是隻有一點進步,也是大秦前進的方向。”
幾人神色一正,“唯!”
喜歡曆史直播間:隨機創死一位老祖宗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間:隨機創死一位老祖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