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茂陵20

字數:4456   加入書籤

A+A-


    【董仲舒曾被漢武帝三次問策,被稱為天人三策,他將皇權與神權聯係在一起,講究天人感應,從此,皇權在神權的渲染下,具備了更加神聖且神秘的意義。】
    【董仲舒提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不過這個想法並沒有被劉徹真正采納。】
    【劉徹采取了“博開藝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學”的方法,將儒學提升為官方學派的同時,保留了諸子百家的學說。】
    【而在實際的治國實踐中,劉徹發現法家思想更加有用,於是劉徹將法家思想與儒家思想糅雜並用,形成了一套“霸王道雜之”的“漢家製度”。】
    【這套製度被後人歸納為“陽儒陰法”“外儒內法”,此後兩千多年的封建帝製,都是這個政治基礎。】
    【儒家將法家並入了自己的核心思想,在外用“仁”“德”“禮”等儒家思想教化百姓,製度上則是采用了以法治國。】
    【說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實隻是把這些東西都合並了儒家思想中。】
    瞧瞧,還是咱們政哥有遠見,最後還是得靠法家!
    德本刑用,德主刑輔。
    罷黜百家,根本不就是禁錮思想嗎?
    樓上,你來真的?
    樓上別跟他一般見識!
    漢朝太早了,就算是不罷黜百家,科技也發展不起來!
    百家中最實用的就是墨家和農家吧,但是就算是他們,也是以發展學說為主的!
    儒家這個時候可是維護了國家的統一的,外儒內法在當時可是最合適的思想了!
    禁錮思想那都是宋之後明清時期的事情了,可不要去怪人家董仲舒!
    儒家其實也有進攻性,就是有點被動,被人打了才反擊。儒家可是說過:“十世之仇猶可報乎 ?雖百世可也。”
    老祖宗:記仇!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公羊派是吧!
    公子扶蘇沒想到,天幕上說的儒家治國,是這麽個治法,這不就是披了一層儒家的外衣,內核還是法家嗎?
    “大人猜到了?”公子扶蘇眼眶微紅。
    嬴政上前虛扶著自己的長子:“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能夠被稱作顯學,或者說能在諸子百家中排名靠前的,都被各個國家試用過,儒家和墨家,其實早就出局了。”
    “後世能夠采用儒家治國,還是能夠治理成千古一帝的,儒家怎麽可能不做出改變!”
    秦朝那些原本聽到儒家治國歡呼雀躍的儒生們不說話了,這,這哪裏是他們想要的?
    他們心中重用儒家的明君漢武帝,把儒家的內核都改了!
    旁邊其他學派的人幸災樂禍地看著儒家子弟,讓他們這群家夥口嗨!
    看,被創到了吧!
    儒家弟子們不想被人看熱鬧:“哼,那也比汝等被罷黜強!”
    “你儒家都不是儒家了!外儒內法,不如直接並入我法家算了!”
    “法家被儒家吸收了!”
    “你!”
    “儒家被改了核心!”
    “法家被儒家吸收!”
    “儒家被改了核心!”
    “法家被儒家吸收!”
    .......
    車軲轆話說了半天,法家和儒家的學子們互不相讓,最後在大街上當街打了一架!
    幸好現在的秦始皇已經改了部分嚴苛的律法,不然這些有一個算一個,都得去蹲大牢!
    【元朔五年,漢武帝劉徹接受了丞相公孫弘的意見,設置太學,讓50名弟子跟隨五經博士學儒。】
    【然後劉徹還效仿蜀郡的文翁,在全國範圍內設置學校宮,是中國最早的由國家批準開辦的學校。】
    【這些文化上的舉措讓西漢不斷的湧現出人才,成為了一個浪漫且文化昌盛的朝代。】
    原來劉徹還喜歡讀書?我還以為他隻會:進攻!進攻!進攻!
    哈哈,大概是徹哥打的仗太多了,大家就以為他最喜歡打仗!
    劉徹可是古代最標準的文武雙全的能人!
    司馬相如,寫了《鳳求凰》的才子!
    以愛情故事出名的渣男!
    卓文君姐姐看我!我比這個渣男好多了!
    卓姐姐還挽留他!哼,有錢有顏的大小姐早就該踹了他!
    這兩個人的愛情故事那可是流傳許久了!
    說不定是真愛?
    不要吧,不希望卓姐姐是個戀愛腦!
    董仲舒:陛下我說的儒家不是你這個儒家啊!爾康手.jpg
    你的天使投資人覺得你的點子很好,拿走了它並自己創新了一份計劃!
    董仲舒被劉徹派出去兩次,一次給了江都易王劉非,另一次給了膠西王劉端。
    好消息:做國相了。壞消息:這倆一個比一個殘暴!
    劉徹的兄弟們也很有意思,主播什麽時候講講漢朝的野史唄!
    這個我喜歡!
    我也!
    野史都很有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是,正史不一定是真的,但野史一定夠野!
    其他朝代的野史也不少!
    這個我是真喜歡!
    八卦誰不喜歡!
    “野史?”萬朝中人疑惑臉。
    他們還不知道野史到底能夠有多野,畢竟曆史本來就是很多小說家或者傳說的來源,尤其是明清時期的小說家們,他們覺得自己的小說挺好的來著!
    這奠定了未來他們有苦難言的餐具。
    野史可是主打一個平等,誰的謠都造!
    【哈哈,既然友友們都想看野史,那我們抽空說一下這些野史啊,反正我知道的都很炸裂!】
    【之前說過,西漢實行的是郡國並行的製度,劉邦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分封製,這才安定了西漢。】
    【可是即便劉邦定了非劉姓不能封王的規矩,所有的諸侯王跟皇帝是一條血脈,劉家的諸侯王們也並沒有一心一意的安分守己,輔佐君王。】
    【劉家的諸侯王,也還是時刻想著怎麽才能讓自己坐上那個至高無上的寶座。】
    【漢文帝劉恒和漢景帝劉啟,兩任帝王都在想盡辦法削弱諸侯王們手中的權力,可惜終不得其法,甚至漢景帝在位期間因為削藩,還發生了七國之亂。】
    【現在,大漢的權柄轉交到了劉徹的手上,對於偉大的漢武帝來說,這些諸侯王同樣非常的棘手。】
    【元朔二年,劉徹的謀臣主父偃向漢武帝提出了一個削藩的建議,這就是被後世稱為千古第一陽謀的推恩令。】
    喜歡曆史直播間:隨機創死一位老祖宗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間:隨機創死一位老祖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