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巾幗英雄傳41(李清照)

字數:3666   加入書籤

A+A-


    【李清照生前,曾經想過收一位弟子,將自身所學傳承下去,她選中了一位姓孫的小姑娘,隻可惜,這位孫姑娘雖然天資聰穎,但是性格卻跟南宋那些籍籍無名的普通女子沒什麽兩樣,認為學習、作詩、都不是女子應該做的,便拒絕了李清照。】
    【也不知這位姑娘是不是被洗腦了,這麽好的機會都把握不住!】
    李清照姐姐的後半生也太苦了吧,都是宋完顏構的錯!
    李清照和趙明誠為了收集那些金石字畫,不知道耗費了多少心血和錢財,就因為主政者是個慫包,所以這些珍寶全都消散在了曆史的長河中!
    好不容易追上的皇帝安頓下來,僅剩的一點念想還被人給偷走了!
    到底是誰這麽缺德啊!連一個孤苦無依的女人都要欺負!
    樓上,就是因為李清照在當時無人撐腰,所以才會有人專門去欺負她,可不要獨低估了人們的惡意!
    不是說都到了南宋的都城杭州了嗎?完顏九妹這怎麽管的皇城啊,竟然還能有人敢在都城偷東西!
    古代的時候,就算是首都那也是有窮人的!
    不要覺得都城就很繁華,實際上南宋貧富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就算是杭州,乞丐和小偷也是層出不窮!
    不是說李清照借住在別人家裏嗎?家裏進了小偷不知道?這小偷還專門隻偷李清照的東西,不會去偷別人的?
    可能那個院子中就隻有李清照一個人住?
    不太可能,古代的時候,很多人說是把房子借出去,其實就是和租房子的人一起住,拿一個房間賺點錢罷了。
    李清照經曆了這麽多坎坷,一路上又不事生產,可能這個時候手中的積蓄也需要省著花了!
    宋朝經濟發達,相對的物價也比較高,李清照選擇住在這種地方,手中確實應該是沒什麽錢了。
    看結果也知道,被借住的鍾家根本就沒有損失,或許就是主播說的那樣,這家子人根本就是監守自盜,就是他們偷了李清照的東西!
    話說這算不算是一種另類的名留青史啊,如果沒有這檔子事,估計這姓鍾的一大家子,在曆史上根本就查無此人!
    李清照小姐姐,你這麽大肆懸賞,珍寶一件都不會找回來的,之前就說過了,你是被偷了,誰拿著你的東西來找你,這不就是不打自招嗎?
    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
    張汝舟!這個狗東西,辜負了李清照!
    也不算是辜負,但是張汝舟這般算計一個女子,實在沒品!
    張汝舟還家暴!更下頭了!
    宋朝也不知道怎麽想的,妻子狀告丈夫,就非得要將妻子也下獄關上兩年!
    你們都不知道動動腦子的嗎?夫妻二人親密,兩人確實可能互相包庇,但是一旦出了事,這兩人之間也沒什麽秘密啊!
    就是,你這個法律一出,妻子肯定是要拚了命的護著丈夫,妻子可是重要突破口!你們到底還想不想拿情報啊!
    啊啊啊啊,也不知道這個孫氏到底有沒有後悔過,這可是李清照要收徒啊!
    這就相當於,業界大拿看上我了,要收我做徒弟,而我,婉拒了!!!呐喊.jpg
    謝謝,一想到這種事發生,我的心梗都要複發了!
    彈幕暫停,那個,虛報舉數是什麽意思?
    哦這個啊,這個我也不知道啊!撓頭傻笑.jpg
    呼叫主播!
    “張汝舟!!!混賬東西,不要讓老夫知道你是誰!”蘇軾怒吼。
    這可是他的寶貝孫女兒!
    之前跟趙明誠的那一段婚姻也就算了,怎麽說都是兩人兩情相悅,但是現在這算是怎麽回事?
    騙人騙到我蘇家頭上了!
    是我蘇軾提不動刀了嗎?磨刀霍霍.jpg
    刑部的官員們從來不曾想過這種問題。
    畢竟大家都覺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妻子就應該跟丈夫一條心才對,完全沒想過,夫妻二人的關係再好,那也完全獨立的兩個個體,丈夫嘴裏得不到證據情報,說不定妻子就知道啊!
    他們審訊的時候幹嘛非要跟丈夫死磕,去審一下更柔弱的妻子不是更好嗎?
    刑部的官員們眼前一亮,用期盼的目光看向了宋神宗趙頊和王安石。
    如今王安石變法開展的如火如荼,順帶著把律法也給修一修,應該沒什麽問題吧?
    眾人心思各異,但不管是什麽心思,都在看到孫氏拒絕了李清照的收徒邀請之後,在內心發出了尖銳爆鳴。
    李清照、李清照要收徒啊!!
    以李清照的實力,這次收徒跟王安石、蘇軾他們這些一代大文豪要收徒有什麽區別啊!!!
    更可惡的是,這個孫氏竟然拒絕了!
    想一想,一個拜大儒為師的機會放在了我的麵前,但是我卻沒有珍惜......
    不行,不能多想,多想一點那都是要吐血的地步!!
    大臣們都在捂胸口,卻都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李清照的所作所為,在天幕出現之前的宋朝,無疑是離經叛道的。
    孫氏不同意,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看來有友友們想要知道張汝舟的虛報舉數對吧?】
    【這個啊,就要從宋代的一項特殊的做官製度說起了,這便是所謂的舉數授官。】
    【宋朝不愧是文人的天堂,除了我們之前所說的各種做官途徑之外,在宋朝還有一種辦法也是可以做官的,就是等的時間要長一點,這便是舉數授官。】
    【宋朝規定,若是一個學子多次來考科舉,尤其是最後的會試,參加了但是卻都沒有考上,一但到達了一定的參加科舉次數,就可以不必再考,直接做官。】
    【張汝舟便是通過賄賂的手段,將自己參加科舉的次數報多了,這樣一來他不需要等很久,就可以直接做官了。】
    【這種方法得來的官職,其實就是騙來的。】
    喜歡曆史直播間:隨機創死一位老祖宗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間:隨機創死一位老祖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