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漢初三傑45

字數:3614   加入書籤

A+A-


    韓信的情商真的很低,他的情商大概都增添到智商上了,之前劉邦帶走他的兵符還沒給他教訓啊!
    樓上,我覺得韓信很可能連劉邦為什麽要拿走他的兵符都不清楚!
    當時的滎陽真的很危急,劉邦在滎陽被困了差不多一年多!
    韓信這個上書的時機太不湊巧了,不管韓信有沒有要挾製稱王的意思,在劉邦看來,都是在威脅他!
    韓信對劉邦還是很忠誠的,隻可惜當皇帝的疑心病都很嚴重!
    韓信!你小子竟然這麽會說話!這種話怎麽不拿去給劉邦說啊!你說給敵軍的人聽有什麽用!
    你們說,要是漢高祖劉邦真的聽見了韓信的這些話,他會怎麽想?還會猜忌韓信嗎?
    這個誰也不知道啊。還是得看當事人怎麽想!
    話說劉邦竟然真的不拿合約當回事啊!
    兩人的想法不一樣,項羽是受到了典型的戰國時期的教育長大的,對他來說,天下分為好幾個國家是沒什麽問題的,所以他能夠欣然接受與劉邦、韓信三分天下。
    劉邦的想法從一開始就沒有變,他就是想要像秦始皇那樣,坐擁整個天下!
    這麽一說,劉邦撕毀合約還挺正常的!
    那是,宋朝多少人都希望大慫能夠主動自己撕毀合約,隻可惜,大宋從來就沒這想法,要麽就是嚴格按照合約辦事,要麽就是金國撕毀合約!
    別提大宋,心肌梗死了!
    漢高祖劉邦看看自己身邊高昂著頭,神情高傲的韓信,罕見的露出了些許驚愕。
    不是,韓信還真的對他這麽忠心啊?他還以為韓信早就想要謀朝篡位了呢!
    當初韓信在他被困滎陽的時候上書想要求王位,真的讓劉邦很惱火。
    這個惱火並不是針對韓信想要封王,而是韓信提出這個要求的時間!
    在這種危急時刻不來救援,反而要求封王,怎麽看都是在威脅他吧?
    劉邦當時接到信的時候,腦子裏第一時間蹦出來的想法就是:韓信為什麽要在這個時候要求封王?現在的起義軍們的領頭人都是諸侯王,韓信這麽做,是不是想要脫離漢軍自立?
    一旦韓信自立,以韓信領兵作戰的能力來說,基本上沒人能夠攔得住他!
    自己這邊的情況這麽危急,韓信不來救援,是不是想要拿劉邦和滎陽的安危作為籌碼來要挾劉邦為他封王?
    若是自己的不給他封王呢?韓信是不是就真的不來救援,任由他被項羽的楚軍消滅?
    劉邦當時最想知道的是:韓信,到底還忠不忠心?
    鑒於韓信的這一係列做法,其實劉邦本人是傾向於韓信已經不再忠誠於他了,後來撕毀合約,約定共同抗楚,其實就是劉邦給韓信的一次機會。
    一次證明自己仍舊忠誠於劉邦的機會!
    誰能想到,既沒有支援劉邦,也沒有按約前來的韓信,竟然還真的是大漢的忠臣?!!
    劉邦震驚了!
    “所以你那個時候其實並不想給我封王?那個時候就已經想要實行郡縣製了嗎?”
    韓信很是困惑,你不想給他封王早說啊!
    劉邦被韓信問的哽住了,他還能怎麽說,他能說他當時在懷疑韓信的忠心嗎?
    項羽派來遊說韓信的人可是被韓信打發走了,還說了那樣一番肺腑之言,這讓他怎麽說的出口!
    看著劉邦有些尷尬的臉色,韓信總算是聰明了一回,眼眸瞪大,竟無端的顯現出了一種清澈的無辜和委屈:“你那個時候就在懷疑我?”
    “咳咳咳!”流氓如漢高祖,此時竟也被問的啞口無言。
    不過嘛,這件事還是韓信的責任要大一點,隻要我反問的快,黑鍋就不可能被扣在我身上!
    劉邦隻是尷尬了一瞬間,立馬恢複了原樣,反問道:“可是那個時候你確實沒有來救援滎陽哎!明明朕都已經處於那麽危險的境地了,結果,韓信你作為朕身邊最得用的大將軍居然不來救朕!”
    漢高祖劉邦說著說著,眼淚都要流下來了,語氣中甚至帶了一種嗔怪:“還有後來,我們明明約好了要一起攻打項羽的,彭越不來也就算了,怎麽連你也不來啊!害的我被項羽打的好慘!!”
    韓信也被反問的哽住了,他能說他雖然沒有不忠之心,但是當時確實是想要趁機要一個王位,抬高一下身價嗎?
    那當然是不行的!
    彭越在一邊原本靜悄悄的隱身看戲中,結果沒想到冷不丁就被踹了一腳。
    陛下,您這話是什麽意思啊,什麽叫作彭越不來也就算了?我怎麽了?我在建立大漢的過程中也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好不好!
    我明明也很重要!!惡龍咆哮.jpg
    彭越運氣,臉色憋得發紅,左看看劉邦,惹不起,右看看韓信,也惹不起!!
    算了,彭越垂頭喪氣,鼓起的腮幫子又縮回去了。
    劉邦的心思,一直跟在他身邊的蕭何是最清楚的,蕭何最擅長內政,凡是跟製度啊、錢糧啊之類的有關的事務,劉邦都是要跟蕭何商量的。
    但是關於分封製和郡縣製,還是大漢建立之後,兩人才開始商議的,之前根本就沒有討論過這個問題!
    蕭何心道:陛下哪裏能想得那麽遠啊!
    項羽勇猛,就算是陛下自己,當時也不清楚他們這支起義軍究竟能不能走到最後,所以那個時候琢磨到底是應該是使用郡縣製還是分封製,實在是為時過早。
    隻不過當時的起義軍們都想要封王,顯然大部分的起義軍首領都希望采用分封製,陛下為了能夠名正言順,當然也是分封製的擁護者。
    等大漢建立之後,他們才能知曉當初的秦始皇和李斯究竟擁有怎麽超前的目光。
    郡縣製確實是比分封製要好的多,畢竟陛下登基成為皇帝之後,馬上就感覺到了來自諸侯王的壓力。
    剛剛分封沒多久,劉邦就開始找他商量削藩的事情了呢!黃豆微笑.jpg
    喜歡曆史直播間:隨機創死一位老祖宗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間:隨機創死一位老祖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