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漢初三傑47

字數:3463   加入書籤

A+A-


    項梁無奈,羽兒這孩子吧,是有點感情充沛,尤其是涉及到了身邊人的時候,他會想的格外多!
    “好了羽兒,這是天幕上的你,不是未來的你!”項梁拿出手帕拍在項羽臉上。
    “羽兒,叔父也就跟你明說了吧,有天幕在,天幕上這個秦朝滅亡的未來一定不會再發生了,現在,我們需要想一想,未來我們應該怎麽辦了!”
    項羽很不高興,他覺得自己已經知道了未來,就一定能掌握先機,未來的天下一定不會再給劉邦那個老流氓!
    “為什麽?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很多了,隻要我們去殺了劉邦、韓信、張良、蕭何等人,這天下就是我們項家的囊中之物!”
    項梁歎氣:“羽兒,別忘了,秦朝的那位始皇帝可是還活著,你覺得劉邦這些人現在還能安安穩穩的呆在原地嗎?你又覺得以嬴政對秦國的在意,還會讓這個秦朝二世而亡的結局重演嗎?”
    項羽怔怔的想了一下,瞬間失去了鬥誌:“對哦,我知道了未來,但是其他人也都知道了未來,秦朝要是亂不起來,那我們還能複國嗎?”
    “唉!”項梁歎口氣沒說話,項羽也就知道了自家叔父的意思。
    項梁拍拍尤有些忿忿不平的項羽:“羽兒啊,不如我們先來說一說你的終身大事吧?這個虞姬看著就很不錯,就是不知道是哪裏的女子,要不我們先看看怎麽找到虞姬吧!”
    這麽躲下去什麽時候是個頭啊,現在他們複國也沒有了希望,要不還是先讓項羽傳宗接代吧!
    再這麽下去,他真的很擔憂項氏的嫡係血脈還能不能傳承下去!
    【項羽死後,天下基本平定,漢五年正月,韓信等諸侯王紛紛上書,請求劉邦登基稱帝。】
    【劉邦想不想當皇帝?那可是太想了,但是劉邦不想顯得自己很急,就算是有韓信等人的上書,他若是急吼吼的就此稱帝,那就顯得他太有野心了,這與他營造的仁厚人設不太相符。】
    【韓信等人第一次上書,就被劉邦推辭了。】
    【劉邦遵循了古禮“三讓”,也就是說,韓信等人請求了三次,劉邦才答應登基稱帝。】
    【同年二月,劉邦稱帝,在山東省菏澤市定陶泛水舉行了登基大典。】
    【因為劉邦的封號是漢,封地是漢中,所以劉邦便將自己的封號拿來作為國號,定國號為漢,是為漢高帝。】
    【劉邦成為了皇帝,他明媒正娶的妻子呂雉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皇後,他與呂雉的嫡子劉盈也成為了大漢王朝的太子。】
    【劉邦登基之後的暫居地是洛陽,洛陽作為東漢的都城,也是出現在劉邦的都城考慮名單之內的。】
    【但是劉邦最終卻並沒有選擇洛陽作為西漢的首都,而是聽從了一個名叫婁敬的人的建議,將都城定在了秦朝的都城鹹陽以東的一座城池,並為它取名為長安,希望自己的大漢從此之後可以長治久安。】
    【天下平定之後,內政成為了劉邦等人需要考慮的重中之重。】
    【劉邦命任用自己身邊最親近的幾人來幫助他一起安撫新生的漢朝。】
    【隻存在了十四年的秦朝是漢朝唯一的模板,新生的大漢,方方麵麵都需要重新規劃。】
    【漢高祖劉邦讓蕭何負責製定法律,讓韓信負責軍事和兵法,讓張蒼負責製定曆數和度量衡,然後讓叔孫通負責重製禮儀,令陸賈做《新語》,講述曆代興衰變化。】
    【西漢的開國,在各個方麵都是前所未有,規模之巨大,遠超之前所有的朝代。】
    【漢高祖劉邦在建立漢朝之後,其實更傾向於使用郡縣製。】
    【關於到底是應該是郡縣製還是使用分封製,在劉邦被困滎陽的時候,就已經初步的有過討論了,隻不過那個時候,劉邦等人想的並沒有那麽遠,隻是在想如何才能團結其他起義軍,才能解滎陽之危,共同對抗項羽。】
    【相比起討論製度,這次探討更像是戰場上的問計。】
    【漢高祖劉邦手下的謀士酈食其認為,分封就是最好的辦法,讓那些起義軍都看到,跟隨劉邦也能得到爵位和封地。】
    【尤其是那些極其想要複國的六國之人,若是劉邦能夠用分封作為鼓勵,這些六國的百姓一定會對劉邦感恩戴德。】
    【劉邦當時並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對,畢竟當初項羽也是這麽幹的,所以劉邦很高興,立馬命人雕刻了六國的印璽,準備進行分封。】
    【張良得知了這件事之後,火速去拜見了劉邦,張良原本也是支持韓國分封的,但後來張良經過了不斷地思考和分析,明白了分封才是一個朝代混亂的根源,此時若是進行分封,不過是飲鴆止渴。】
    【不得不說,張良的這種思想的轉變,是一次巨大的飛躍。】
    【張良用筷子做比喻,形象生動的向劉邦展示了分封的危害。】
    【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商還是周,分封的前提都是上位者可以完全掌握這些諸侯王,以劉邦的實力顯然做不到,所以這種辦法根本就行不通!】
    【劉邦這才明白過來,立馬毀掉了印璽,大罵酈食其險些壞他的好事!】
    【雖然當時劉邦問的是如何才能解滎陽之危,並不是建國之後的政策,但是,這次討論對劉邦產生了巨大影響,讓劉邦明白分封的不可取。】
    【漢朝建立之後,大家都在眼巴巴的等待著論功行賞。】
    【為了安撫這些功臣,漢高祖劉邦一共分封了七位諸侯王,采用了郡國並行的製度,與此同時還有一百三十餘人被分為了列侯。】
    【論功行賞的時候,劉邦在洛陽大宴諸臣,問道:“你們可知道,我劉邦為什麽能夠奪取天下?”】
    【群臣們都為了自己的功勞大小而爭論不休。】
    【劉邦說道:“論計謀,我不如張良,論處理後勤事務,我不如蕭何,論帶兵打仗,我不如韓信,但是我可以正確的使用他們,所以我才能得到這個天下。”】
    【在劉邦看來,一直在後方為他處理後勤事務的蕭何,才是首功,所以將蕭何封為酂侯,給了他一係列的特殊待遇,被稱為“開國第一侯”。】
    喜歡曆史直播間:隨機創死一位老祖宗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間:隨機創死一位老祖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