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慶曆新政31
字數:3751 加入書籤
【第三步則是厲行法治。】
【針對這一條,範仲淹提出了兩種政策。】
【第一種是要重命令,也就是說,官員們必須要嚴肅對待朝廷的命令,朝廷的政令也要看情況慎重發布。】
【範仲淹認為,朝廷的種種政令,就是對百姓的承諾,這種承諾是不能隨便亂給的。】
【朝廷要想好,頒布的這些政令到底能不能實現,若是辦不到或者說朝令夕改,那還不如拖一拖,等考慮好了再頒布。】
【朝廷必須要長時間的討論一些可以長久實行的政令,長久的思考,如何讓法令做到最簡最完善,這樣頒布的政令就不會經常更改了,人們也就能夠對朝廷的法令更加信任了。】
【第二條則是要推恩信。】
【封建王朝,為了拉攏民心,會不時進行大赦和減免賦稅。】
【宋朝自然也不例外。】
【宋朝的慣例是每三年進行一次郊祀,每到郊祀的時候,就要免除百姓們多年拖欠的賦稅。】
【咱先不說拖欠的這些賦稅直接免除對於北宋朝廷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但這明顯是一種惠民政策。】
【但是這種惠民政策,卻已經多年未曾徹底實施過了。】
【範仲淹覺得若是要取信於民,那麽這等惠民之事就應當重視起來,既然頒布了這種法令,就應該切實落實,而不是含含糊糊的糊弄過去。】
【為了能夠讓這些惠民政策徹底實施,每年還應該派出監察隊伍走訪各地,巡查惠民政策的落實情況。】
【這十條仔細看來,其實都是早就老生常談的問題,範仲淹提出的這些建議,一點都不新穎。】
【但一個王朝能夠長治久安,重點就在對這些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上,範仲淹提出的這十條建議,是北宋第一次改革慶曆新政的指導方針。】
【這些建議和對於朝政的分析,亦是非常精準深入,振聾發聵。】
【這是北宋王朝的賢臣對當朝皇帝宋仁宗的盛世危言,正是因為範仲淹的觀點無比正確,所以得到了同伴的支持,也得到了頂頭上司趙禎的認可。】
{範仲淹不愧被稱為北宋第一完人,想的果然很是周全。}
{那範仲淹所謂的減賦稅,真的不真白做工嗎?}
{範仲淹可能覺得當時的賦稅就是比較高的,所以他的墓地很淡儲你就是為了降低賦稅,至於收上來的總賦稅的數量會不會有所減少,可能他本來就沒想著要多收吧!}
{也就是說,範仲淹的改革其實很可能更加的徹底,就是要減輕百姓們的負擔,問題就在於買少了這部分賦稅,北宋的朝政會不會出問題。}
{範仲淹既然這麽厲害,那麽算術一定也很好吧,他可能算過了,這樣對於北宋的朝政真的不會有影響?}
{有這個可能!}
{不過我是沒想到,範仲淹竟然有勇氣要重新恢複府兵製!}
{封建王朝初立時確定的軍製,一般情況下都是這種讓軍隊自給自足的製度,這樣是最優解,既可以保證軍隊的戰鬥力,同時又可以節省下軍費!}
{但這種製度,在每一個封建王朝的存在時間都不是很長啊!}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軍隊的田地也是田地,這些田地也是可以創造收益的,也在世家大族土地兼並的範圍之內!}
{這個是真的沒什麽辦法,土地兼並的問題實在是太嚴重了!}
{範仲淹提出的十條建議中,就這條沒被采納,拿出來就被斃掉了!}
{要是北宋的那些人知道,自己的阻礙讓北宋變得越來越弱,還會這麽做嗎?}
{北宋雖然確實越來越弱,但是在徽欽二帝在位的時候,衰弱是最厲害的時候,北宋人大概也想不到,自己的王朝會有這樣的一個下場吧!}
{朝廷下的政令要仔細斟酌?我怎麽覺得這就是在暗搓搓的指責宋仁宗啊!}
{怎麽說?}
{宋仁宗就是太著急改革了,改革的這些條例施行的也很倉促,這也是慶曆新政失敗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北宋的大赦很長時間沒有落實?對那些犯了重罪的死刑犯,大赦忘記是可以的!}
{就是擔心有冤假錯案,還有就是擔心會區別對待,比如說百姓!}
{對哦!百姓們知道的肯定是不如這些官員多的,官員們可能知道大赦的事情,就能利用大赦赦免自己家族的人,因為長時間不進行大赦,所以百姓們不知道,那些本來可以不用死的人也死了!}
{還有賦稅減免的問題呢!很多百姓可能憑借著這次減免賦稅就能活下去,但是這些惠民政策並沒有落實到位,所以很多百姓都被餓死了!}
仁宗一朝的君臣們相互看看,都在暗中琢磨。
這十條改革的政策已經全部出現,若是沒有什麽意外的話,他們此時即將要進行的改革,也是圍繞著這十條政策進行的。
不管是代表著官僚階級利益的保守派還是想要讓大宋變得更好的革新派,都在思索著新的出路。
按照天幕的說法,就連後世人也是很認可範仲淹提出的這幾條政策的,現在的問題來了,這幾條政策雖好,但是卻嚴重損害了官僚階級的利益。
但是長久來看對於大宋卻又有著極大的好處。
保守派們有點猶豫他們到底是應該讚同改革呢?還是繼續為了自身的利益而與這股變革的浪潮對抗呢?
秦始皇嬴政聽完了這十條之後,眼神肉眼可見的黯淡了下來。
還以為能有什麽啟發,結果這些都是一個皇帝本就應該做的!
冗官?笑死,人都不夠用,根本不存在!
冗兵?那更不可能!
他們大秦的軍隊都是將領們一兵一卒訓練出來的,不會有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問題,全都是精兵!
至於官吏選拔,他們大秦現如今能夠找到人來當官就已經很好了。
對於大秦的黔首來說,讀書是一件極為耗費錢財的奢侈活動,他們雖然已經在想辦法提倡讀書,但是能夠讀的起書的人還是寥寥無幾。
他們想要通過科舉來選拔人才,還是要等上很長的一段時間。
喜歡曆史直播間隨機創死一位老祖宗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曆史直播間隨機創死一位老祖宗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