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百帝之師35(劉恒)
字數:3308 加入書籤
【漢文帝十一年,梁懷王劉揖狩獵中墜馬而亡,賈誼覺得自己沒有盡到相應的責任,非常自責,整日心情鬱鬱。】
【梁懷王死後,漢文帝劉恒根據賈誼的建議,遷淮陽王劉武做新任梁王,劉武也確實在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中,作為長安的屏障堅決抵禦亂軍,為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做出了巨大貢獻。】
【隻是賈誼一直沒能釋懷梁懷王之死,不過短短一年便鬱鬱而終。】
我還以為賈誼回到劉恒身邊,就會被委以重任呢!
賈誼的很多政策其實都相當激進,不是很符合當時漢文帝劉恒那種徐徐圖之的風格。
做完了長沙王的太傅又做梁懷王的太傅,賈誼是不是就跟 太傅這個職位杠上了啊!
用範仲淹的一句話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真正心懷天下的人,在哪都是會為國家做貢獻的!
賈誼還是聰明,看問題很是透徹!
漢文帝時期的那些毛病都被賈誼看出來了,但是這些問題,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
匈奴犯邊,但是此時的大漢仍舊貧困,處於一種敵強我弱的形式,劉恒也隻能暫時忍著。
滅不了匈奴啊!
還有製度問題也是一樣的,漢承秦製,並不能說大漢的製度就很粗糙,但是大漢此時實行的是無為而治的政策,很多製度根本就沒怎麽啟用吧?
諸侯王問題更是漢朝的老問題了,一時半會兒也沒法解決!
劉恒竟然也會有寵愛的小兒子啊!
漢文帝是人,又不是神仙,當然也有自己的喜好啊,不過能把賈誼放在自己最寵愛的兒子身邊,還是很重視他的!
劉揖死了?墜馬而亡,這怎麽說也是意外吧?跟賈誼又沒關係,他憂傷個什麽勁啊!
我覺得劉恒可能要後悔把賈誼放在劉揖身邊了,要是老老實實的讓賈誼在朝中任職,他就不會因為劉揖的死而心懷愧疚,從而鬱鬱而終了!
漢文帝劉恒:我沒了一個兒子,還要搭上一個能臣!
漢文帝時期。
劉恒剛剛將賈誼送走,因為天幕的出現,又緊急將他召回了長安。
周勃看到了自己的下場,這才後知後覺的明白自己已經在挑戰皇帝的底線,不由得冷汗連連,恨不能現在就告老還鄉,離開這個黑心肝的皇帝陛下,安享晚年。
至於真的造反......
嗬,天幕都說了劉恒是一位明君仁君,他造反,也得師出有名啊,這一局,他實在是輸的徹徹底底。
至於賈誼,那些曾經嫉妒賈誼陷害賈誼的大臣們已經不想去爭取皇帝的寵愛了,賈誼能得寵,是因為自身的才學,他們可比不上!
天幕都說了,這是一位能臣,要是他們再陷害阻攔,陛下可就有理由收拾他們了!
劉恒看向周勃的眼神很有深意,他原本就是想要將周勃捧得不知天高地厚,然後用他的命來鞏固自己的皇位,現在看來,這個計劃沒辦法的實施了。
不過也沒關係,天幕上的漢文帝,已經給他演示完了效果。
雖然周勃中途被別人提醒讓他的計劃有了些許的偏差,但是結果是沒什麽問題的,想來自己的這些臣子們,也該知道什麽事情該做,什麽事情不該做了!
不過,這件事暴露的還是太早了,也得提防周勃惱羞成怒,真的起兵造反。
不過沒想到自己最寵愛的小兒子竟然死的這樣匆忙,賈生竟然還以為是他的過錯!
天幕說的對,他可不能讓賈誼這麽個能人就這麽輕易的死去!
這一次就按照天幕上說的,給賈誼授官吧,可以先稍微低一點,磨磨性子!
“陛下,未來臣身為梁懷王的太傅,卻沒能看好王爺,請陛下降罪!”賈誼已經跪下請罪了。
劉恒趕緊上前將賈誼扶起:“賈生啊,朕知道這不是你的過錯,梁懷王死了,朕相信天幕上的那個漢文帝也很悲痛,你是能治世的能臣,是朕的得力幫手和知己,朕的兒子已經沒了,你怎麽也拋下朕了呢?”
君臣兩人執手相看淚眼,隻有還活著的梁懷王在一邊瑪卡巴卡。
不是,父皇!你看看我啊!我還活著呢!劉揖在心中呐喊。
【經過了這兩場叛亂和一係列高超的政治手段,漢文帝劉恒終於坐穩了自己的皇位,開始施展自己的手段治理大漢。】
【文帝十六年,擱置多年的推恩令1.0終於被漢文帝劉恒找到了實施的機會——齊文王劉則無嗣而亡。】
【齊文王統領的齊國是當時大漢最大的一片諸侯國,劉恒借此機會,將齊國分為了六個小國。】
【劉長生前雖然受到了劉恒的寵愛,但是諸侯王對於大漢中央政權的威脅還是不可忽視的,所以在劉長的兒子們長大之後,並沒有製定其中一人繼承淮南王的王位和封地,而是選擇將這幾個孩子都封了王,將淮南國一分為三。】
【賈誼關於眾建諸侯的建議這才得到了實施,但是這種手段也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大漢王權和皇權之間的矛盾和爭鬥,皇權的分散問題仍舊存在。】
【從前麵漢文帝劉恒對待自己的弟弟劉長的態度就能看得出來,劉恒對於劉姓諸侯王還是比較寬容的,所以也間接的再次養大了這群諸侯王的野心。】
【這裏也要稍稍批評一下漢文帝劉恒,他即位的時候,濟北王劉興居和淮南王劉長的兩場叛亂,其實已經將劉姓諸侯王們分疆裂土的野心昭告天下。】
【但是劉恒麵對這種情況,雖然一直都在說要想辦法遏製諸侯王們的野心,但其實他並沒有落實到行動上。】
【漢初實行的是郡國並行的製度,漢文帝登基之初,有三十七個郡是直屬於大漢朝廷管轄的,劉邦分封的諸侯王也隻有五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