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佩兒242
字數:3319 加入書籤
聽見這話,玉釵趕緊開口:“娘娘福緣深厚,富察貴人哪比得上您!!!”
謝綾笑了笑,沒有接話。
甭管皇帝心裏是怎麽想的,浣碧懷孕算是宮裏一樁喜事,她懷孕的時間實在不巧,又沒有其她人一同有孕,所以宮裏嬪妃的眼睛都盯著她。
就是不知道甄嬛有沒有那個本事,能護著浣碧平安生產。
不過這些都與謝綾無關,她隻要好好“養身子”就行,甄嬛和浣碧能不能保住龍胎,那是她們姐妹兩個的事。
原劇情中敦親王和年羹堯作死的事還是發生了,許是因為年世蘭一直坐著貴妃的位置,沒有出錯的原因,年羹堯比原劇情中更加跋扈。
就連深宮裏的謝綾也能聽到年大將軍如何如何,更何況是皇帝?
再說了,也不知道甄嬛是如何向皇帝建議的,年家一門三爵不說,皇帝還封了年羹堯的嫡女為固山格格!!!
這固山格格是貝子之女的封號,現在居然給了一個朝臣的女兒,這也太過了。
縱然他年羹堯戰功赫赫,年家權傾朝野,又有女兒在宮裏為貴妃,但這樣的封賞還是太過。
“真是不同人不同命,”欣常在歎了口氣,“嬪妾的女兒淑和也沒個品級,隻是公主公主的叫著,如今一個臣子的女兒居然得封固山格格,真是......”
後邊的話雖然欣常在沒說出口,但謝綾和敬妃都明白。
可她們二人都知道,皇帝現下給的越多,將來年家的下場就越慘。
但這話不能在欣常在麵前挑明了說,一來是沒有確定欣常在是不是可靠,二來謝綾暫時還不想暴露“真麵目”。
敬妃心裏跟明鏡似的,所以也不會主動挑破,畢竟寧悅給了自己,那她和姝嬪到死也是一條船上的人。
姝嬪不想做的事,那總有她的道理,敬妃也沒必要平白得罪人,歎了口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皇上願意,咱們又能說什麽?就連皇後都沒有意見,一個固山格格,給了也就給了。”
“話是這麽說,嬪妾瞧著這宮裏的局勢,倒也有些憂慮,”欣常在又歎了口氣,“華貴妃本來就不是什麽好性子的人,這下,隻怕會更過,受了她這麽多年的氣,什麽時候才是個盡頭......”
這話一出,不隻欣常在心有戚戚,敬妃也臉色不好看。
她們二人都是潛邸舊人,一直都受年世蘭的欺壓,這種日子她們過了不是一年兩年。
反正隻要年世蘭得意,那她們就沒好日子過,現在這也是敬妃和欣常在沒有什麽恩寵,年世蘭忙著和那些鮮嫩的嬪妃鬥去了,否則還不知道要如何呢!
但是二人對年世蘭的心理陰影不是一時半刻能消解的,所以對於現在春風得意的年世蘭,她們算不上害怕,但還是有些不自在,心裏膈應。
瞧著兩人這個樣子,謝綾微微挑眉,開口轉移話題:“兩位姐姐擔心什麽?年家再怎麽囂張跋扈也跋扈不到後宮來,華貴妃再怎麽不講理,她現在正忙著碎玉軒那頭呢,咱們很是不必擔心。”
“嗐,說的也是,”欣常在趕緊附和道:“現下貴妃正盯著禧常在的肚子,哪裏顧得上咱們!”
“是啊,”敬妃也笑道:“是我想多了,眼下莞嬪才是貴妃‘心尖尖’上的人,確實沒那個功夫來和咱們計較。”
三言兩語,殿中的氣氛比先前好了不少。
不多時,欣常在提出告退:“嬪妾得去守著淑和了,她這會應該午睡起來了,非得我這個額娘在不行。”
“快去吧,”敬妃趕緊開口:“孩子要緊。”
“是,”欣常在福了福身,“嬪妾告退。”
等她離開,敬妃這才轉頭看著謝綾,“妹妹,皇上是不是......”
她想問問,年家是不是快要完了,皇帝是不是忍不下去了?
畢竟最近這些日子,皇帝那是一退再退,幾乎是年羹堯和年世蘭要什麽給什麽。
還有那個敦親王,雖然敬妃看不明白,但她怎麽覺著現在前朝的風向不大對呢?
敦親王有所請,年羹堯必定會上折子相幫,就是她這個後宮婦人都覺出不對來,那皇帝呢?
可笑年世蘭還整日在宮裏作威作福,惹是生非,敬妃遠遠看著都覺得心驚肉跳,可這年氏兄妹竟然半點也沒有察覺嗎?
姝嬪腦子好使,先前還是她說皇帝要對年家下手,所以敬妃才開口問問。
麵對敬妃殷切的目光,謝綾歎了口氣,“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年羹堯事事順應敦親王,皇上如何能容得下他?敦親王可是八爺的鐵杆,姐姐想想,這年羹堯要做什麽?”
聽見這話,敬妃隻覺得心驚肉跳,“難道他年羹堯還想兩頭下注不成!!!”
當年八爺奪嫡失敗,皇帝上位,八爺九爺連帶十四爺的下場都不算好,隻有敦親王,其身世顯赫,皇帝也不想把事情做絕,所以放了這個弟弟一馬。
可現在這狀況,他年羹堯可是大將軍,手裏有兵權,要是年羹堯真的倒向敦親王,那......
敬妃已經不敢再想下去了,渾身發冷,“這......這可如何是好?”
皇位的更替大多都涉及死亡,更何況還是這種兄弟之間的“更替”?
要是真的到了那一步,皇帝勝了還好說,可要是敦親王贏了,她們這些後宮嬪妃連帶公主皇子的下場都不會好到哪裏去。
敬妃越想越心寒,越想越覺得完蛋......
謝綾瞧見這狀態,趕緊開口:“姐姐也不必擔心,就算年羹堯真的投靠了敦親王,敦親王也贏了,那他得到的和現在也並沒有什麽區別,現在他妹妹是貴妃,兩個兒子都有爵位,嫡女還是固山格格,就算敦親王上位,那他年家的權勢還不知道能不能有現在這樣大,所以我估摸著年羹堯還沒有反意,他隻不過是借著敦親王,在和皇上角力要好處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