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保護遺址,還是吃飽飯?這是個問題!
字數:4217 加入書籤
江夏掛了電話,轉身就瞧見院門口的人正熱火朝天地架煤爐。等他們架好了鍋,往鍋裏扔調料包的時候,江夏瞬間明白了江冬的想法。
雖然沒弄懂王伯伯那句 “電話並非專為他配置” 的深意,但還是忍不住在心裏為妹妹點讚。
同時鑽進廚房,加快了切肉的動作 —— 雖沒法像東來順師傅那樣把肉片切得透光,但至少得讓它們在滾水裏打個轉就能入口。
至於飯嗎。除了江冬揉的麵拿來做饃饃。剩下的缺口當然是用大米飯來填補。
別說沒米。還記得下窪村嘛?
這時候的人,說話是一口唾沫一口釘,稻穀收好後,那邊的老村長真的給江夏送來了“百家米”,還是加大號的。零零碎碎的加起來,足足有個百十來斤了!
可江夏掰著手指頭算了算:百十號人幹一天重活,一人得往肚裏塞倆饅頭三碗飯,這點糧食怕是連牙縫都填不滿。
雖然現在過節加班沒有三倍工資這麽個說法,但江夏覺得還是得讓別人吃的肚皮溜圓才是過節的氣氛。
找出大蒸屜,再將原本用來煮豬草的大鐵鍋,架到院子裏的柴火灶上。江夏的目光不自覺的看向自己左手食指上的一道疤痕。
誒,不是有個說法來著,漢族人左手食指上都有疤,江夏的這個是他小時候用鍘刀鍘豬草的時候弄的,你們的哪?
將大米扔到盆裏泡著,江夏又開始掏兜。
直尺,溫度計,要不是怕別人問量杯之類的化學儀器怎麽來的,江夏都想把量筒摸出來了。
嗯?不就是蒸個大米飯,有什麽值得我們的小江工程師這麽大動幹戈?
嗨!還不是報紙上介紹的“雙蒸法”嘛!
不對,別個正式的名稱應該叫雙蒸飯,而且是屬於“天天見報紙”上推薦的“糧食食用增量法”中的一種。這還是江夏的母校——五道口職業學院折騰出的辦法。
簡單來說就是飯已經蒸熟以後再加一倍的水,蓋子必須蓋緊不得敞氣,把這個飯重新蒸一遍。
原本一斤米隻可以蒸兩斤的飯,而這個雙蒸法卻可以蒸出五斤的飯出來。
神奇吧,牛b吧。
這還不算啥,糧食食用增量法裏麵還有一種一斤玉米蒸五斤饃的經驗,更甚者,出現了一種玉米芯(即去掉玉米粒後的玉米棒子)蒸饃的辦法。
將玉米芯整理幹淨,磨成細麵,然後按照用做饃的常規操作去做,每斤玉米芯麵能做出兩斤的饃。
據說這種饃吃起來味美香甜……
江夏從未嚐過這種吸飽了水分、看似豐盈卻不辨幹濕的 “增量飯”,但報紙上言之鑿鑿,他決定一試。
畢竟,百十號人的口糧可不是小數目,就算掏空江家家底也未必夠。
也別說江家又開始“聖母心”,那不是修水壩的項目公社沒同意嘛,按照農村的規矩,邀人來幹活,江奶奶就是“主家”了,那些來幫忙的村民,主家按照規矩,都是需要管飯的!
但也不用說什麽江家吃虧,這些損耗,江夏有信心從公社這邊找補回來,就算是新來個社長,那也是賴不了賬滴!
但,為什麽掏出直尺這種東西?
嘖,那當然是量水位咯,這種大規模的蒸飯,可不是用電飯煲,你手指頭往裏一插就知道該加多少水了。
等江夏好不容易測算完畢,緊張的等待著自己的第一鍋雙蒸飯的時候,村子裏的人陸陸續續回來了。
抬手看表,“咦?今天下工下的怎麽早嘛?昨天年夜飯都直接幹到了六七點的嘛!”
“嘿,是不是打夯機起作用了,今天的工作量提前完成?那我可真了不起!”
厚臉皮的江夏為自己點了個讚,又對著老坎井那邊忙碌的大老王招手:
“大老王!大老王!搭把手切肉!忙不過來了!”
大老王應聲跑了回來,拿起江家祖傳菜刀就開始歘欻欻。
“老五!把大家夥先引到爐邊坐著,讓他們先吃肉,主食還要一段時間!”
江夏一邊高聲吩咐,一邊找了把蒲扇對著爐膛就是一陣猛扇。
“嘿,大老王你個缺心眼的,能把電話線牽來,咋不弄根電線過來,用用電飯煲那不香嘛?”
迎著小呆毛的吐槽,大老王一邊切肉,一邊皺著眉頭打量著回來的人。想一想的,幹脆把案板搬到了江夏身邊。
“不對勁啊!”
“咋了?”
“一個個跟霜打茄子似的?”
“讓你刨一天的溝,你也這樣!”
“不對,你看,他們的眼裏,好像沒有神采!”
“誒!”
江夏愣神,看向眾人。
這才注意到,昨天收工回來,公社的晾場裏像炸開的鍋,漢子們爭著搶著在他麵前比誰今天多刨了兩筐土,他們的媳婦則湊在灶邊點評他大亂燉的鹹淡。
可今兒大夥腳步虛浮,眼神發直,連最聒噪的五柱都蔫頭耷腦地縮在人群裏。這是咋了!
“五柱!快來!”
五柱分開人群噔噔噔的跑到江夏麵前站定,就那麽直勾勾的看著他,喉結滾動著說不出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是咋了?咱的打夯機你沒帶回來嘛?不是跟你說了,前麵的打夯頭能拆卸的,你把小鋼炮重新和車廂掛上,還能當運輸工具的嘛!”
“誒,你們今天咋突然泄氣了?是不是挖溝太累?別怕,我回去弄個小型挖機出來……”
聽著江夏的絮叨,五柱終於忍不住,梆的一下就跪了下去。
“小太爺!您快想想辦法吧!那個剛來的大官,不準我們挖水壩了!”
“啊!”
江夏一驚,手裏的蒲扇落地:“這是為啥!那姓吳的剛來,不是誇咱們有主觀能動性嘛?”
“嗚嗚嗚,不知道!不知道哪飛來了個東西,帶著那個領導和梁老師在天上飛了一圈後,他們落地了就說不準我們再挖了!”
五柱的哭訴,引發了大家夥的憤怒,你一言我一語的紛紛說道起來。
“啥文物不文物的,俺們挖了半輩子地,啥鐵疙瘩沒見過?”
“可不是嘛,說啥‘要給老祖宗留個念想’,俺們這人都快餓死了,哪來的念想……”
“江秋都急哭了,跟那兩人說這是民生工程,人家壓根不聽!就說這是啥四九城三千年建城的曆史證據!”
槽,聽到三千年這個詞,江夏愣住了。
娘嘞,我腳下的是西周那個燕國的遺址嘛?
to be, or not to be — that is the estion.
喜歡工業興國,從初級工程師開始請大家收藏:()工業興國,從初級工程師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