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引導歸引導,該強硬還是要撐起來

字數:5374   加入書籤

A+A-


    就在大老王和唐連長出去匡扶正義的時候。
    江夏也在研究所那間小宿舍裏鎮壓天驕。
    不過,這裏的氣氛可是與那間叫做小餐廳,實則有一個籃球場麵積大小的地方不同。
    那裏是陰冷與絕望,而這間不到十平米的小宿舍卻滿了熱烈、專注甚至有些亢奮的氣息!
    宿舍裏的桌子很小,卻堆滿了圖紙。有伊爾28的原始結構圖,也有幾張畫滿了新線條、新標注的草圖。
    江夏和幾位年輕研究員圍坐在一起,個個眼睛發亮,臉上帶著熬夜的疲憊,卻掩不住興奮的紅光。
    通過互相問答“保密條例”,這幾個小夥子奇妙的建立起了某種聯係。
    男人嘛,就是這樣,一同經曆了某些後,就能迅速的拉近距離。
    不過這種奇妙的聯係,在江夏掏出了經過郭老師審核過的伊爾28改進方案的圖紙後,氣氛又起了微妙的變化。
    草圖上,原本伊爾28那略顯笨重的高置平直翼被大幅修改,機翼位置下移,後掠角增加,翼型也做了優化,更關鍵的是,機翼下方增加了四個硬點掛架,機腹原本的內埋式彈艙也被密封了起來,取而代之的是新增的加強型外掛架。
    “這圖紙你畫的?還真是前所未見的想法!”
    “前所未有?” 江夏聞言抬起頭,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指了指牆上掛著的東風113氣動布局示意圖,“那玩意兒,不也‘前所未有’?咱們搞技術的,不就是要把‘前所未有’變成‘就在眼前’嗎?”
    “話是這麽說……” 旁邊身材敦實的管工皺著眉頭,指著草圖上一處標注,“江工,您這機翼後掠角增加到15度,翼型也改成這種,根據數值來看低空高速性能是能提升,可這低速起降性能和穩定性怎麽辦?‘伊爾28’本來起降距離就長,這麽一改,我怕……”
    黃工也接口道,帶著技術人員的嚴謹:“對!這方案改動太大了!伊爾28設計初衷是高空投彈,您改成下單翼,低空穩定性可能改善,但高速飛行時的顫振風險呢?還有這種後掠翼設計,在這個量級的機型上,我們缺乏風洞數據支持!”
    江夏雙手一攤:“那不廢話嘛,有的話我還大老遠跑到你們這邊啃蘿卜幹?”
    “哦,也是!”被懟了的小管也不在意,隻是撓著腦袋憨笑了一下。
    顧工卻被這話激起了好勝心,他盯著圖紙看了半天,突然從洗得發白的帆布工具包裏,珍重地掏出一件“寶貝”:一根長約一尺、寬約三寸的竹木計算尺。
    “行,你嘴皮子厲害,咱們用數據說話!”
    計算尺你們見過嘛?
    沒有?很好,這樣我就又能水上一段了。
    這計算尺尺身正麵和背麵都刻滿了密密麻麻、細如發絲的對數刻度,分為主尺和滑尺。主尺固定不動,上麵刻著a、b、c、d等不同功能的刻度區;滑尺則鑲嵌在主尺的凹槽內,可以左右滑動,上麵同樣刻著對應的刻度;最上麵還有一片透明的、帶有一條細紅線的遊標,可以沿著尺身移動,用於精確讀數。
    後世的計算尺多為塑料製作,小顧用這個,明顯是手工雕刻而成。
    隻見小顧熟練地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滑尺兩端,輕輕一推,滑尺在主尺的凹槽內發出輕微的“沙沙”聲。將遊標的紅線對準主尺上的某個起始點後,然後開始一邊默念參數,一邊小心翼翼地滑動滑尺,同時移動遊標進行定位和讀數。
    “後掠角15度……展弦比……相對厚度……迎角15度……” 小顧口中念念有詞,手指在刻度間精準地移動、對齊。
    “查升力係數c……先查這個翼型的基準值……再乘以後掠角修正因子……再乘以……”
    旁邊的管工也立刻進入狀態,拿出一個小本子和一支鉛筆,準備記錄顧工報出的中間值和最終結果。
    他一邊看著顧工操作,一邊忍不住提醒:“注意翼型基準值,江工提出的,我們的數據庫裏可沒有,需要重新開始初始計算!”
    黃工也湊過來,幫忙核對顧工移動滑尺的位置和遊標的讀數,生怕看錯一格。
    江夏站在一旁,饒有興致地看著他們操作這六十年代的“人肉計算機”。
    看著顧工那全神貫注、仿佛在與刻度進行靈魂交流的樣子,看著管工筆下那一個個需要反複驗算的中間值,再想想他們剛才提到的低速性能、穩定性、顫振等等一係列需要逐一驗證的難題……這要是靠計算尺一點點摳,怕是要算到猴年馬月去!
    誒,咋這麽可憐,大黃分身都沒來上一台的。
    於是,這小子慢悠悠的從軍綠挎包裏掏出了“紅龍之眼”。這個本是為審核項目製作的“神器”,由於楊佑寧他們的出色發揮,現在還沒派上用場。
    “咳咳!” 江夏清了清嗓子,成功吸引了幾位研究員的注意。他晃了晃手裏的“方盒子”,語氣帶著點小得意:“幾位同誌,算得挺辛苦啊?要不要……試試這個?”
    對麵四人同時抬頭,目光齊刷刷聚焦在江夏手裏的“鐵疙瘩”上。
    “這……這是啥?” 管工瞪大了眼睛,看著那個閃著金屬光澤的盒子。
    “計算器!” 江夏言簡意賅,手指在按鍵上飛快地點了幾下,“噠噠噠”幾聲輕響,屏幕上瞬間跳出一串數字,“喏,加減乘除,開方平方,三角函數……好吧,除了三角函數都能算!速度嘛……比手搖計算機快那麽‘億點點’!”
    “比手搖計算機還快?!” 顧工放下手裏的計算尺,推了推眼鏡,湊近仔細看,“這……這怎麽用?能算升力係數?”
    “當然能!” 江夏把計算器往顧工麵前一遞,“把你剛才念叨的那些參數輸進去!雖然要分步驟進行,這還有點趕不上大黃,但是……”
    管工將信將疑地接過江夏稱為計算器,但在他看來更像是個超大號板磚的東西。
    入手沉甸甸的,帶著金屬的冰涼感,學著江夏的樣子,小心翼翼地按下按鍵。
    “1.25?!”
    他猛地抓起桌上的計算尺和自己剛才記錄的幾個中間值,飛快地重新對位、滑動、查表、心算……幾秒鍾後,抬起頭,眼睛瞪得溜圓,聲音帶著顫抖:
    “真……真的是1.25左右!我……我還沒算完修正因子呢!它……它怎麽這麽快?!”
    “基於邏輯電路的東西,當然快……呃,你們沒接觸過大黃分身?”江夏看著幾人驚訝的神情,不像是作假。於是帶著一絲疑惑問道。
    “聽說過!沒用過!”三個小年輕腦袋晃得飛快。
    “我見過,向項目部申請過一次,但一直沒回應!”順壽老師乖乖舉手回答。
    哈?就連生產熱水瓶的器材廠都配上了,你們這麽個重點單位,居然還沒摸過?
    看來那個項目組問題真的很大啊……
    想到這,把計算器留給七所的幾個小可憐自己去折騰,江夏走出宿舍,揮揮手招來了儒班長。
    “老班長,大老王他們有消息嘛?”
    “還沒!放心吧,這兩個人可出不了什麽事。讓他們去邊境線上浪一圈,說不定能給你帶個毛熊回來吃……”
    “你這雙關語說的挺好……”
    原來,在江夏和研究員們互相抽問完保密守則不久,李懷德的匯報電話就打了過來。
    電話裏,李懷德繪聲繪色地描述了他們在項目組“唱雙簧”的經曆,特別是最後沒有貿然去倉庫查驗的決定。
    江夏對此深表認同:身份不同了,做事就得堂堂正正,走“正道碾壓”的路子!審計這種事,絕不能劍走偏鋒。
    掛了電話後,江夏腦子裏過了好幾遍反腐劇裏的情節,幹脆派大老王和唐連長帶著聲波接收器去小餐廳 “晃悠”一下。
    萬一能錄到點什麽呢?藝術來源於生活,說不定真能碰上電視劇裏的 “經典場麵”。
    “再等等吧。” 儒班長拍了拍他的肩膀,“他們倆機靈,真有情況會發信號的。你就幹你的活,別讓那些蛀蟲耽誤了正事。”
    江夏歎了口氣,到了實地他才發現,現在祖國母親的壓力有多大。
    雖然現在他離邊境還有一段距離,但每隔幾分鍾,總能看到幾道粗大的探照燈光柱劃破夜空。
    每一次掃過,都仿佛毛熊那充滿惡意的視線,在邊境線上反複逡巡,令人脊背發涼。
    確實該加快進度了,不搞那“超英趕美”的冒進方案。咱們就基於現有條件,搞個“經濟適用型”攻擊機。
    其實,江夏的那套圖紙在請郭老師幫他掌眼之前,已經是他用“故障掃描儀”跑過無數遍的結果了。
    雖然模擬不出複雜的全狀態飛行參數,但卻能在他設定的有限條件下,對無數種改裝組合進行快速窮舉和可行性篩選,排除掉了那些會導致結構解體、動力不足或氣動災難的選項,最終保留下這個在當前技術條件下“性價比”最高、最可能成功的方案。
    說白了,他就是用金手指走了條捷徑,從無數錯誤答案中快速找到了那個最接近正確的答案。
    和這個研究所的同誌們交流,也僅僅是想借助這個行為,打開他們的思路罷了。
    但,時不待我。
    江夏準備按著他們的腦袋把這個改進方案執行下去。
    把思維風暴留給“強五”吧,伊爾28這個改進方案,就這麽定了!
    講道理哈,確實看不見什麽探照燈,地址也對不上。但模糊下地理環境還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