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一次聽說農具票
字數:2186 加入書籤
再次將兩張地圖擺在桌上,重新審視。經過一夜的沉澱,發現地圖上的線索似乎有了新的解讀方向。牢山地圖上的奇怪符號,對應相框地圖後,形成的路線並非直線通往某個地點,而是以一種類似八卦的布局環繞著牢山的一處區域。
“那麽是不是自己查找的方向是對的?”周言暗自思忖,但旋即又皺起眉頭。深知,牢山地形複雜,可不是一個普通的小山可以比擬的,其麵積比想象中要大得多,危險程度更是不可估量。要去的話,得做足準備才行。
周言深吸一口氣,告訴自己不急,事情慢慢來。如此複雜且危險的探尋,急於求成,隻會讓自己陷入更不利的境地。這段時間自己繃得太緊了,緩緩地做著深呼吸,試圖讓自己高度緊張的神經鬆弛下來。
走到窗邊,推開窗戶,讓清新的空氣灌進房間。窗外,午後寧靜祥和,孩子們在街道上嬉笑玩耍,老人們坐在門口悠閑地曬著太陽。這幅充滿煙火氣的畫麵,讓周言的內心漸漸平靜。
周言緩緩走出招待所,踏上那並不寬敞的街道,腳下的石板路被歲月打磨得有些斑駁,每一塊都仿佛在訴說著過往的故事。
不遠處,那家供銷社靜靜佇立著。供銷社的門麵並不大,看上去質樸而又親切。木質的櫃台散發著淡淡的木香,雖曆經無數雙手的摩挲,卻依舊堅固。櫃台上擺放著各類物品,整齊有序。靠牆的貨架上,疊放著各種不同的布料,旁邊的竹籃裏,整齊碼放著肥皂,那濃鬱的皂香彌漫在空氣中,與一旁糖果罐裏散發的甜蜜氣息交織在一起。
櫃台後麵,站著一位中年售貨員,身著深藍色的製服,領口和袖口都有些磨損,但洗得幹幹淨淨。正耐心地給一位老奶奶介紹著各種布料。老奶奶眯著眼睛,手指輕輕觸摸著布料,猶豫著該選哪一種給家裏的孩子做新衣。
周言不自覺地走進了供銷社,那股帶著歲月沉澱的獨特氣息瞬間將他包裹。木質的櫃台在日複一日的摩挲中,紋理都泛出了溫和的光澤,仿佛在默默訴說著過去的時光。貨架上,陳列著各種極具年代感的物件。
土陶罐子規規矩矩地擺成一排,粗糙的表麵帶著手工製作的質樸痕跡,罐口係著的紅繩,給這單調的土陶色添了幾分活潑。旁邊的搪瓷盆上,印著鮮豔的大紅花圖案,那熱烈的色彩,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審美。
周言朝著裏邊櫃台走去。一下子就被櫃台裏各式各樣的刀具以及旁邊擺放的農具牢牢吸引住。櫃台上,三把型號各異的鐮刀整齊排列著。
周言的思緒瞬間飄到了自己空間裏的那把鐮刀,也不知是原主家裏用了多少年,又小又舊,刀刃磨損得厲害,每次使用都極為費力。哪比得上眼前這把,個頭大,刀刃鋒利,一看就是割稻子、割小麥的得力幫手。心裏快速盤算著,必須得買一把放進空間,往後在空間勞作,就能省不少力氣。
想到這兒,周言伸出手,手指輕輕點了點那把最大的鐮刀,抬起頭,看向站在櫃台後的售貨員,禮貌地問道:“同誌,這把鐮刀怎麽賣呀?需不需要票?”
售貨員是個二十來歲的年輕小夥,穿著一身洗得有些發白的藍布工作服,胸前別著一枚鮮豔的紅色徽章。他目光順著周言手指的方向看去,熱情地介紹道:“這把鐮刀啊,質量可是杠杠的!價格是兩塊五毛錢,得要一張農具票。咱這鐮刀都是上好的鋼材打的,刃口鋒利,用個幾年都不成問題。”
周言微微皺眉,錢不是問題啊,可農具票卻讓周言有些犯難。自己手頭並沒有農具票,該想個什麽辦法才能把這把鐮刀買下來呢?
這時,旁邊一位頭發花白的大爺插了句話:“小姑娘農具票不好弄啊,你要是實在想要,就去跟人換,不過可得多費些心思。” 周言聽後,心中一動,謝過大爺後,便開始琢磨起換票的事兒來。
周言還是第一次聽說農具票。微微一愣,臉上露出些許詫異的神情。
售貨員小夥似乎看出了周言的疑惑,笑著解釋道:“同誌,這農具票啊,是專門用來買農具的。沒這票,可買不了鐮刀鋤頭這些。這票是按生產隊分配的,大家都緊著用呢。”
周言暗自思忖,看來自己得去一趟黑市碰碰運氣,試試能不能弄到一張農具票。要是順利的話,多弄兩張也無妨,還能再買把鋤頭放到空間。想當初在四九城,壓根沒聽說過農具票這玩意兒,以為買刀具用工業票就行。
喜歡周言重生1958請大家收藏:()周言重生1958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