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另有隱情
字數:5053 加入書籤
安陽長公主十分了解梁帝的性格。
梁帝表麵看起來很溫和,內心卻堅韌無比。
隻要他決定的事情。
無論過程會有多難,都會堅持不懈的做下去。
安陽長公主心裏十分確定。
今日梁帝之所以暫且擱置爭議,隻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
蕭瑾墨被廢掉太子之位。
恐怕隻是時間問題……
而蕭瑾墨的太子之位被廢黜,並不隻是搬離東宮那般的簡單。
最後的結局必然會英年早逝。
因為無論大梁的下一位繼承人是誰,都絕不會留著一個能威脅到自己地位的人快樂的活著……
安陽長公主又不是傻子。
她豈會陪著蕭瑾墨一起命喪黃泉?
所以今晚安陽長公主對蕭瑾墨所說的這些話,都是為了暫時穩住他罷了……
等蕭瑾墨離開瑤華苑,自己坐在馬車之中的時候,臉色已經變成了滿是猙獰。
今日見到安陽長公主之後,蕭瑾墨心裏沒有感到絲毫的安慰,反而加深了他自己的恐懼。
雖然安陽長公主的話說的很好聽。
但蕭瑾墨仔細一想,卻感覺一點用都沒有。
更令蕭瑾墨感到恐懼的是,他已經深刻感受到安陽長公主對他的疏離……
曾經忠於太子的人都被梁帝砍了頭。
詹事府裏麵倒是有許多能力不凡的官員,隻可惜他們真正效忠的對象不是太子,而是梁帝。
蕭瑾墨十分恐懼的發現。
大梁堂堂一國太子,竟然到了無人可用之境地……
蕭瑾墨坐在漆黑的馬車之中,五官扭曲,眼神也漸漸變得怨毒無比。
“孤還是太子,沒有人能把孤趕下太子之位……”
“背叛我的人……統統該死……”
翌日。
梁帝決意易儲的消息很快便傳遍了整個京城。
雖然此事最後被朝臣阻止了,但造成的政治意義卻是十分的深遠。
傻子都知道太子的地位即將不保。
一些原本搖擺不定的朝臣開始選擇站隊,頻繁的拜訪燕王蕭樂康,或者晉王蕭君顏。
至於太子蕭瑾墨,自然是無人問津……
很快又有一個流言在京城流傳開來。
通政司李參議一家被滅門,是太子蕭瑾墨授意別人做的,為的就是嫁禍給燕王蕭樂康。
後來因為內閣首輔嶽穆清的參與,令太子蕭瑾墨心生忌憚。
蕭瑾墨才會聯合刑部侍郎曹啟伯,迅速把此案了結。
而被關在刑部的那夥江湖大盜,完全就是一夥替死鬼……
等這個消息流傳開來,立刻成為整個京城臣民津津樂道的大事件。
如此心狠手辣,毫無人性的一個人。
如何能掌控大梁的江山……
沈青辰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自然明白是怎麽回事。
如今在京城傳出的這些流言,一定是出自蕭君顏之手。
不得不說,蕭君顏行事還是極有章法的。
因為有了這些輿論基礎之後。
右僉都禦史徐致和再去彈劾太子蕭瑾墨,便會順理成章,絲毫不會讓人感到突兀了……
三日後。
早朝。
其實從內閣製度建立起來之後,早朝便沒有了太大的意義了。
在沈青辰看來,每日的早朝和點卯差不多。
每次朝臣們給梁帝匯報一下工作,或者頒布一些政令,整個朝會就結束了。
若是國家真出了什麽大事。
反而召開一次小型的朝會就能解決,根本就不必這麽麻煩……
沈青辰對每日清晨就點卯行為深惡痛絕。
但按照大梁的朝會製度,四品以上京官無故不可缺席。
沈青辰沒辦法,也隻能每天折騰一趟……
今日梁帝照例聽取完朝臣們匯報的國家大事之後,大內總管李安福手持拂塵向前走了一步。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右僉都禦史徐致和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走出了列班,俯身向梁帝行了一禮。
“啟稟陛下,臣有事奏。”
昨日蕭君顏把收集到的證據交給了徐致和,讓他在早朝上把此事捅出來。
徐致和心裏並不是很情願。
畢竟此事太過冒險,宛如一把雙刃劍,一不小心便會傷到自己。
但蕭君顏執意如此,徐致和也隻能聽命行事。
沈青辰隱藏在武將的隊伍中,本來還有些昏昏欲睡。
此刻見徐致和開始冒頭,沈青辰立刻變得精神無比。
重頭戲來了。
且看梁帝會如何處置此事……
梁帝皺了皺眉頭,臉上看不出太多的喜怒。
“徐卿免禮,有事請講!”
徐致和從懷裏拿出一份奏書,雙手恭恭敬敬的舉過頭頂。
“陛下,京城李家滅門之案,另有隱情。”
“臣彈劾刑部侍郎曹啟伯營私舞弊,包庇真凶……”
群臣聞言,紛紛大驚。
刑部侍郎曹啟伯走出列班,指著徐致和的鼻子大罵道“你放屁!”
“李家滅門之案也已經結了。”
“人證無證俱在,乃一夥江湖大盜所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你休得在此血口噴人……”
徐致和冷笑道“那夥江湖大盜連李家的門往哪開都不知道,他們如何殺人?”
“臣有新的口供奉上,請陛下禦覽……”
梁帝皺眉向李安福招了招手。
李安福立刻走下台階,將奏疏接過,捧到了梁帝的麵前。
當初曹啟伯為了盡快結案,采取了嚴刑逼供的形式讓那夥江湖大盜簽字畫押,認下了殺人的罪名。
如今蕭君顏卻通過一係列的手段,讓處在刑部大牢裏的那夥江湖大盜全部翻供。
梁帝翻開奏疏,看著奏疏中一份份簽字畫押的口供,忍不住便歎了口氣。
對於此案的疑點,鷹揚衛指揮使褚凱風早就和梁帝匯報過了。
但為了皇家尊嚴,梁帝特意淡化了此事。
但梁帝卻沒想到,徐致和這個攪屎棍又開始出來搬弄風雲……
梁帝皺眉道“這也算不上什麽證據。”
“既然此案已經結案,就不必再深究了,否則定會有損朝廷威嚴。”
梁帝言畢,用淩厲的眼神望著徐致和。
顯然含有告誡之意。
徐致和見狀,眼神閃過一絲遲疑。
但緊接著便快恢複了堅定。
大梁向來不以言論治罪,更何況禦史們都可以風聞奏事。
即便是徐致和揭開了這個蓋子,梁帝也不能把他這如何。
既然如此,那就賭一把好了……
喜歡權傾天下,從被流放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權傾天下,從被流放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