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案件重審

字數:5288   加入書籤

A+A-


    夜晚。
    刑部主事李秉文一個人枯坐在書房中,借酒消愁。
    當初刑部的人在李家搜出燕王府的腰牌之後,李秉文便認為李家滅門之案,是燕王所為。
    但後來嶽書珩卻出現沈家,並完全把馨香齋的事情給扛了下來。
    李秉文不是傻子。
    當時他便覺察出,此事恐怕會另有隱情。
    再則李秉文是通政司李參議的堂兄。
    按照刑部查案的規矩,對於此案李秉文應該避嫌才是。
    刑部侍郎曹啟伯卻讓李秉文帶人去沈府抓人。
    顯然這其中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
    此案由於有了嶽書珩的參與,立刻就發生了變化。
    刑部破案的速度快的飛起。
    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便把這件震驚全國的大案給破了。
    李家滅門慘案,竟然是一夥江湖大盜所為。
    而李參議小妾的死,也和馨香齋沒有任何的關係……
    這種說法也就能騙騙普通的老百姓。
    李秉文得到這個消息之後,立刻便出離憤怒了。
    還有王法嗎?
    還有法律嗎?
    李秉文自知自己的身份低微,去找刑部尚書理論也沒有什麽用處。
    於是便決定自己先暗中調查此事。
    李秉文通過在刑部便利的身份,去獄中見到了那夥江湖大盜。
    在一番審問之下。
    這夥大盜竟然都不知道李府的門往哪開,他們如何去李府殺人?
    此時李秉文已經能猜想到。
    李家滅門之案,完全是太子蕭瑾墨為了打擊蕭樂康的名聲,從而設下的一個局。
    因為除了太子。
    沒人能讓刑部侍郎曹啟伯敢如此的鋌而走險。
    但凶手是堂堂的一國太子。
    李秉文隻是刑部小小的一個主事,他拿什麽和太子鬥?
    而且李秉文也沒有太子涉案的直接證據。
    單憑這些江湖大盜的供詞,根本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李秉文心裏很明白。
    若是想替自己堂兄的一家報仇,唯有借助外力。
    李秉文便拿著這夥江湖大盜的供詞去了燕王府,把證詞交到了蕭樂康的手裏。
    本來李秉文還幻想著。
    這些證據在自己的手裏沒有什麽用,但到了蕭樂康的手裏,說不定可以讓梁帝下令重審此案。
    畢竟太子的殺人的目的就是為了嫁禍蕭樂康。
    蕭樂康一定會咽不下這口氣。
    但今日發生在朝會上事情,讓李秉文深刻的意識到。
    李家的滅門之案。
    恐怕永無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了。
    李秉文一想到自己堂弟的一家死在了凶手的屠刀之下,真凶卻逍遙法外,忍不住便流下淚來……
    “咚……咚……”
    正值此刻,門口傳來敲門的聲音。
    李秉文抹了一把眼淚,沉聲道“進來。”
    管家輕輕推開門,走進了書房之中。
    “老爺,鷹揚衛北城千戶所百戶陸小六有要事求見。”
    李秉文聞言,心裏頓時一驚。
    他不明白鷹揚衛在大晚上的,怎麽找到家裏來了。
    李秉文在李家的前廳見到了陸小六。
    陸小六身後跟著鷹揚衛的兩個總旗,腳下還有一個大大的布袋。
    大梁的文臣對鷹揚衛都沒有什麽好印象。
    李秉文走進前廳,便開門見山的問道“不知陸百戶深夜求見老夫,所為何事?”
    陸小六從懷裏拿出一張紙,笑嗬嗬的遞給了李秉文。
    李秉文展開紙張一看,頓時吃了一驚。
    因為他手裏的紙張,是一份簽字畫押供詞。
    這份供詞足可以證明。
    李家滅門之案,完全是來自太子蕭瑾墨的授意……
    李秉文看完供詞,不禁眯了眯眼睛。
    “陸百戶,既然你們鷹揚衛已經查明了真相,理應立刻向陛下稟報。”
    “你給老夫看這個,到底有何用意?”
    陸小六笑道“我家大人不想沾上這份因果。”
    “若是李大人想給你的堂弟報仇,便可以拿著這份證詞,親自去找陛下為李參議一家鳴冤。”
    李秉文甩了甩手裏的證詞。
    “老夫怎麽知道這份證詞是真是假?”
    陸小六用腳踢了下腳下的布袋。
    “此人是太子的貼身侍衛徐知禮”
    “李參議一家被滅門,便是他帶人做的。”
    “如今人證物證俱在。”
    “若是大人敢去皇城敲登聞鼓,陛下一定會令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重新審理李家滅門之案。”
    大梁律規定。
    必須事關軍國大事,奇冤慘案才可敲響登聞鼓。
    否則按重罪論處,甚至處死。
    若是誣告的話,都不用等到秋後,便直接可以得到斬立決的優先待遇……
    等李秉文敲了登聞鼓之後。
    如果梁帝依然偏袒太子,李秉文除了一死,根本就沒有任何路可走……
    陸小六見李秉文有所猶豫,不以為意的笑道“若是大人不願意參與此事,就當我沒來過好了。”
    李秉文長歎了一口氣,緩緩道“人留下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回去替老夫謝謝你家大人……”
    李秉文本是一個剛正不阿之人。
    若是能把殺害自己堂弟一家的凶手繩之以法,李秉文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
    翌日清晨。
    李秉文來到皇宮門前,敲響了十餘年都沒有響過的登聞鼓,並對著皇宮的方向一個勁的叩首。
    此時早朝剛剛結束。
    京城所有四品以上的官員都能看到,李秉文磕得頭破血流,滿臉是血。
    其慘狀令人紛紛側目,憐憫不已……
    隻可惜沒有人看好李秉文最終的結果。
    李秉文隻是以一個小小的刑部主事,他竟然膽大包天,狀告一國太子。
    這與找死何異?
    對於李秉文與通政司李參議之間的關係,梁帝自然也是了如指掌。
    如今李秉文悍不畏死,給梁帝來了這一出。
    讓梁帝也感到很是頭疼。
    但既然李秉文敲響了登聞鼓,梁帝不見李秉文也不行了……
    梁帝很快便召見了李秉文。
    李秉文奉上了證據,請求梁帝嚴懲朝廷敗類,還李家滿門一個公道。
    本來梁帝還以為李秉文並沒有實質性的證據。
    等他拿出蕭瑾墨貼身侍衛徐知禮的供詞,梁帝也無法淡定了。
    如今有了那些江湖大盜翻供的供詞,又有了李秉文的人證。
    梁帝知道此事沒法壓下去了。
    既然這件皇家醜事已經掩蓋,那就借此機會廢掉太子好了。
    梁帝立刻下旨。
    令大理寺,都察院,刑部聯合重新審理此案……
    喜歡權傾天下,從被流放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權傾天下,從被流放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