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陰謀
字數:5834 加入書籤
京州城裏因城西房屋坍塌之事炸開了鍋。
也不知是誰先起的頭,坊間開始流傳一種說法杜鑫借著修繕房屋的名義,貪汙了賑災款,用的都是些劣質材料,才導致這新房如此“短命”,最終釀成慘劇。
流言蜚語如同長了翅膀,一夜之間便傳遍了大街小巷,甚至飄進了戒備森嚴的皇宮。
第二日早朝,諸位大臣幾乎為此事分成了兩派。
一派是以孫有權為首,素來與杜鑫所屬的清流一派不睦,且是“保皇黨”一派的官員。
他們抓住此事大做文章,彈劾奏章如同雪片般飛向皇帝的禦案,言辭激烈,直指杜鑫貪贓枉法、草菅人命,要求皇帝定要對杜鑫所犯之事嚴懲不貸,以平民憤。
另一派則是那些了解杜鑫為人的大臣。
杜鑫為官清廉,性情耿直,在朝中是以剛正不阿,身正清廉聞名。
他們堅信杜鑫絕不可能做出這等貪汙賑災款、置百姓生死於不顧的事,因此紛紛上書為其辯解,認為此事必有蹊蹺,請求皇帝徹查,還杜鑫一個清白。
兩方人馬各執一詞,唇槍舌劍,爭論不休,一時間竟陷入了僵持。
而就在這膠著之際,丞相孫有權卻又站了出來。
他麵上看似公允,語氣也頗為平和,提議道,“此事關乎朝廷聲譽,亦關乎杜大人清名,不如先由工部派人前往城西,實地查驗那批新修房屋的建材,看看是否真如坊間所言存在偷工減料之嫌。”
“若屬實,再論罪責,若不實,也好還杜大人一個公道。”
這話聽似有理,既給了彈劾者一個交代,也給了辯護者一個盼頭。
杜鑫自己心裏更是清楚,當初修建那批房子,他為了將每一分錢都花在實物上,幾乎是天天跟在工地上跑,從選材到施工,每一個環節都親自過目,絕不敢有絲毫懈怠。
他甚至能夠用性命擔保,當初建房所用的木料、磚瓦,皆是按規製采買的合格材料,甚至每到一批貨他都會親自查驗,又哪裏會有什麽偷工減料一說?
因此,此時麵對孫有權的提議,杜鑫幾乎是欣然應允。
他巴不得能盡快查清此事,好洗清身上的汙名。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這場本應是澄清真相的查驗,竟成了將杜鑫徹底推入深淵的又一塊巨石。
工部侍郎安永泰領了命,帶著營繕清吏司的幾個得力手下,一行人浩浩蕩蕩地趕往城西。
可他們剛到那片新修房屋的區域,甚至還沒來得及拿出工具開始檢查,意外便發生了。
又一座房屋毫無征兆地轟然坍塌!
那坍塌來得太快,快得讓人反應不及。
磚石飛濺,塵土彌漫,安永泰等人來不及躲閃,幾乎是瞬間便被埋在了坍塌的房屋之下。
消息傳回宮中,朝野震動。
禁軍和城防營的人聞訊趕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人從廢墟裏挖出來。
工部侍郎安永泰斷了一條腿,人也陷入了昏迷,生死未卜,他帶來的五個營繕清吏司官員當場被壓死了兩個,另外三個也都身受重傷,昏迷不醒。
如果說第一次房屋坍塌壓死百姓,還隻是讓杜鑫陷入嫌疑,那麽這第二次坍塌,壓死了朝廷命官,便幾乎坐實了他的罪名。
連帶著負責查驗的官員都因此遭殃,這難道還不能說明房屋質量存在嚴重問題嗎?還不能證明杜鑫確實偷工減料了嗎?
慕容翊本就對清流一派頗有微詞,特別是以禦史台宋稟居和戶部尚書嚴正為首的清流一派的老大臣們。
但這些老大臣是先帝時期的元老,況且當年紫庸與南楚北境年年大戰,糧草軍備物資他們也都出了一份力。
當年尹鴻帶兵前往北境奪回邊關兩城,所需的軍餉糧草全部由這幾位老大臣在朝中周旋未曾斷歇,可以說,若當年有一次糧草沒能及時送到邊關,那麽尹鴻奪回邊關兩城隻會更艱難,死在戰場上的將士們會翻倍,甚至可能連尹鴻自己也得敗在當年。
這些清流一派的老大臣們因為向來不得皇帝喜歡,慕容翊暫時也動不了他們,可杜鑫這樣的“小字輩”,既然落到了他手裏,他自然沒有輕易放過的道理。
更何況,慕容翊不喜杜鑫這位總是頂撞他的戶部侍郎很久了。
於是,不等安永泰等人醒來,不等任何更細致的調查,一道聖旨便下了下去。
杜鑫暫罷官職,由刑部收押,從嚴審訊。
今日,已是杜鑫被關押在刑部大牢的第七日。
刑部大牢的滋味,尹決明不用想也知道。
宋平是刑部尚書,此人最是揣摩上意,他豈會不明白皇帝對杜鑫的心思?所謂的“審訊”,不過是換了個名目折磨罷了。
尹決明是在京州外圍端掉一個天眼暗樁的窩點後,才收到消息的。
那時他渾身浴血,剛解決掉幾個負隅頑抗的暗樁,聽到親信在耳邊急促地匯報杜鑫的遭遇,心頭猛地一沉。
他幾乎是立刻帶人趕回城內,動用了些手段,避開耳目後去刑部大牢見了杜鑫一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當他隔著冰冷的牢門看到那個昔日裏意氣風發、一身傲骨的同僚,不過短短一日便形容枯槁,氣息微弱,甚至身上布滿了青紫的刑具落下的傷痕。
尹決明的拳頭在袖中攥得死緊,指節泛白。
他與杜鑫雖不同屬一係,卻因去年冬日那場雪災,有過一段共事的經曆,後來幾番接觸,兩人便也逐漸成了朋友。
還記得雪災肆虐,城西房屋坍塌百姓流離失所,是杜鑫帶著災款前往災區,不眠不休地組織救災、安置百姓。
後來修繕房屋,杜鑫更是事必躬親,尹決明也曾應他所請,調了些城防營的人手過去幫忙。
那批房子的質量如何,他尹決明心裏有數,絕非傳言中那般不堪,更不可能在短短半年內,就脆弱到連一場普通風雨都經不起,甚至在官員查驗時再次坍塌。
這裏麵,定然有貓膩。
城西第一次坍塌,第二次坍塌……時間、地點、人物,環環相扣,步步緊逼,將杜鑫死死釘在了恥辱柱上。
這絕不是意外,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孫有權提議讓工部查驗,安永泰恰好帶隊前往,又恰好遭遇第二次坍塌……
孫有權與他們向來不合,若真聽聞坊間流言,他不可能還好心提議。
還有那些散布流言的人,是誰在背後推波助瀾?
以及,那兩批坍塌的房屋,究竟是如何在短時間內變得如此“脆弱”?是被人動了手腳,還是有其他不為人知的原因?
一個個疑問在尹決明腦海中盤旋。
他知道,時間不多了,杜鑫在刑部多待一日,便多一分危險。
宋平手段狠辣,保不齊哪一日,杜鑫就會“意外”死在牢中。
他必須盡快找到突破口。
天眼的線索暫時放一放也無妨,眼下,救杜鑫才是最要緊的事。
杜鑫是被冤枉的。
他尹決明,絕不會袖手旁觀。
更何況,他心裏還有一層更深的考量——祝允輕。
祝允輕是大理寺卿,掌管刑獄,以冷血無情、斷案如神,殺人如麻而聞名,京州城裏的大小官員,沒幾個不怕他的。
此人雖是文官,卻有著不輸武將的殺伐果斷,京州人是這樣形容他的,“玉麵修羅笑一笑,犯人生剮三百刀”。
而這位冷麵修羅的心上人,不是別人,正是杜鑫。
這是尹決明在幾次飯局上自己觀察總結得出的結論。
若是祝允輕在京州,杜鑫的案子斷然落不到刑部手裏,更不會任由宋平如此胡作非為。
以祝允輕的性子,定會一查到底,那些想要陷害杜鑫的人,絕不可能如此輕易就得逞。
尹決明甚至懷疑,那些人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候動手,就是算準了祝允輕不在京州。
祝允輕一月前奉旨前往江南徹查豆腐坊滅門案至今未歸。
這時間點,未免也太巧合了些。
想到祝允輕,尹決明的眼神又深了幾分。
他最近追查的天眼暗樁之事,牽涉極廣,隱隱有觸及朝中核心勢力的跡象,單憑他一己之力,恐怕難以徹底揭開真相。
他也曾飛鳥傳信給江南的大哥,得到的回應是滅門案牽扯了另一嬰兒失蹤的案件,祝允輕如今和他一個在明一個在暗配合調查。
而尹風也給他透露了些消息,這兩起案子指向的都是江南李家。
而祝允輕手裏若掌握的消息不比他大哥手裏的少。
因此尹決明很清楚,祝允輕手中掌握著不少他們需要的信息,將來很可能還需要祝允輕出手相助。
於公於私,於情於理,杜鑫這個忙,他都必須幫。
他不能讓杜鑫就這麽不明不白地死在刑部大牢裏,更不能讓幕後黑手的陰謀得逞。
燭火搖曳,映在尹決明冷峻的側臉上,明明滅滅。
今夜這場戲,既然有人開了頭,那接下來,該由他來掌控節奏了。
他看向空中升起的殘月,月輝灑了滿身“等宋老禦史和嚴大人將證據安全呈到皇帝麵前,有他們在,皇帝便隻能放人。”
“但皇帝應該不會輕易將杜鑫放了,宋平是他的走狗,若他提前得了消息,杜鑫隻怕就要危險了。”
“你再去給夜束傳個消息,讓他今夜務必親自去刑部盯著,莫讓宋平找了機會對杜鑫下殺手。”
阿泗頷首領命,“是。”
喜歡明心蘭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心蘭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