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朝會
字數:3542 加入書籤
“什麽?我留守的軍隊畏罪潛逃了?”
大將軍梅思禮看著北麻人送來的書信頓時驚怒不已。
北麻的使者見到梅思禮發怒,內心也開始抱怨為什麽選擇了自己過來送信。
“這信裏說得都是真的?”
梅思禮眼睛眯了起來,一股殺氣直接衝向了北麻的使者。
而北麻的使者也明顯感覺到了一股冷意,跪在地上哆哆嗦嗦的說道:“我..我也不清楚,隻是朝中大臣們都是這麽說的。而且林盛亞輝大人最是正直,既然他查出來棉村被屠殺的事情和留守的秦軍有關那一定是有關係,而剛查出問題秦軍就消失了,那秦軍也確實像是畏罪潛逃了。”
“放屁!”
梅思禮大怒,一把就將送來的國書扔了出去。
北麻的使者見國書被扔,心中剛要湧現出一股怒氣,但是感受到梅思禮的怒火,一下子就變成了害怕。
梅思禮見北麻使者如此膽怯也是平複了下心情安撫道:“是本將軍有些激動了,使者先下去休息吧,此事我還要與人商議一下。”
“是。”
北麻使者現在巴不得趕緊離開,聽到梅思禮這樣說立刻起身離開了。
北麻使者離開後,梅思禮回到座位上又開始了沉思。
“大人。”
不多時,又有一人走了進來,恭敬的對梅思禮行了一禮。
“好了,不用這麽多繁文縟節了,我問你,北麻駐守的那些人有多長時間沒聯係了?”
此人名叫梅河,是梅思禮的親兵,同時也他一直與合樂的駐守者聯係。
梅河想了想說道:“自從上次徐生送來一封書信之後就一直沒有消息了,小人也覺得其中有蹊蹺,所以兩天前又派人前去合樂探查了,隻是探查的人還沒回來所以暫時也不清楚哪裏是什麽情況。”
梅思禮聽完用手摩挲了幾下自己下巴上的胡須。梅河看到這個動作立刻安靜了下來,因為他知道梅思禮做出這個動作的時候就是在思考事情,這是這位大將軍常做的動作。
思索了一番,梅思禮歎了口氣。
“看來合樂確實是發生問題了,不然以徐生的性格不可能發現問題了這麽久都不回消息。這次真是麻煩了啊。”
感歎完時局的不好,梅思禮回到了座位上開始給秦皇寫奏章,將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詳細的給秦皇說明,希望秦皇能下達自己接下來如何做的命令。
寫完奏折,梅思禮讓親兵送了出去,而他自己坐在椅子上又陷入了沉思。
此次攻打北麻本就有些奇怪,而且這其中還有天宮的人進行了參與,而現在北麻被屠殺了一個村莊,自己駐守合樂的士兵也都消失了,這其中要是沒有天宮的影子,梅思禮是不相信的。
隻是,天宮是秦皇的直屬力量,自己又無法插手,現在也隻能安靜的等秦皇的指示了。至於北麻的使者,小國而已,讓他等著就是了。
...
秦國皇都。
這段時間不知是從何處傳來了一些消息,據說是合樂的士兵被北麻屠殺了,而且梅思禮居然按兵不動很有可能是怕了北麻甚至有可能要背叛秦國加入北麻。
雖然這種流言沒人相信,但是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還是有很多人喜歡拿出來探討一番的。
而秦朝的早朝大殿上,秦皇手中已經拿到了梅思禮送來的奏章,而下麵的許多朝臣也聽說了合樂發生的事情。
“陛下,合樂駐防消失,恐怕和北麻脫不開來關係,請陛下下旨梅思禮繼續攻伐北麻。”
兵部尚書吳邦雖然並不喜歡戰爭,但是自己手下的兵居然無緣無故消失了,那自己就必須要討個說法,雖然他們駐守的形式可能不是正義的,但在強國看來,存在即是合理。
吳邦的話音才落,禮部尚書元奎就立刻反對了起來:“刀兵才停,怎可繼續。陛下,我大秦禮儀之邦不可隨意就動兵戈啊。此事還需要調查一番才行。”
兵部尚書冷笑:“區區小國,何須禮儀,兵之所向,即是道理。”
禮部尚書頓時氣急:“胡鬧,簡直是胡鬧。陛下仁慈,仁孝治理天下,如何可以無緣無故就起刀兵。你們這些粗人,簡直不可理喻。”
兵部尚書還要再說些什麽,就被宰相狄元芳打斷了。
“兩位稍安,這北麻一事蹊蹺頗多,而且我大秦周邊群敵環繞,這刀兵還是不宜妄動,不過我大秦的威嚴不可棄,若真是北麻殺我士卒,我大秦也不會善罷甘休。”
兵部尚書和禮部尚書聽宰相如此說也算是安撫了兩人,兩人便互相對視了一眼不再說話。
而高坐在上的秦皇心中也有思量,他知道天宮在北麻實行的計劃,隻是沒想到這計劃居然搞到了自己士卒的頭上,若是命人去調查這件事,那天宮的事情就可能會暴露,可不去調查那就是自己心中有鬼也不好做。
天宮真是會給我找麻煩。
思忖了一番,秦皇還是下達命令道:“我大秦的將士無故失蹤這不是小事,宰相,你安排人手去調查一番,若真是北麻所為,那這次就不簡簡單單是坑殺十萬人這麽簡單了,我要滅國。”
滅國兩個字一出,頓時大殿中的眾人都感到了一股寒意。
隨即兵部尚書就湧起了一股驚喜之意,這滅國可是傳世的功勞啊,以後史書上都會有自己濃厚的一筆。
禮部尚書卻是一驚,滅國可是大凶啊。隻是以他對北麻的了解,這其中定然不會是北麻所做,所以他也沒有說些什麽。
“臣,領旨。”
狄元芳對此也沒有太多所說,畢竟現在最要緊的查出真相,至於北麻之後的情況,以真相定論吧。
這場朝會就這樣結束了,而這種朝會就是幾個月都不一定有一次,而這次還是狄元芳等人極力爭取過來的。
“狄大人,陛下又要不上早朝了,難道每過幾個月都要咱們逼一下嗎?”
下朝的路上,禮部尚書很是沮喪的同狄元芳抱怨著。
狄元芳也是歎了一口氣,這位秦皇陛下不僅深居簡出,就是下達的旨意也越來越難以捉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