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這個可以實現!
字數:4162 加入書籤
次日。
各大高校團隊,分析第2輪賽製。
寬敞的房間內,幾個北大學子站在一塊,孫承三翻看著短信,沉思了一下開口,“第2輪還是沒有具體的評估標準 ,隻強調一個功能性。看來實際用途是要高於機器人本身,我的想法是在優化基礎行動能力,給它增加實際用途。”
實際用途……
房間內的幾人開始思考,盡管機器有老師指導,再加上他們的精力投入,現在才堪堪有雛形。
能保持機器協調不摔倒,已經是他們的極限。
其中一個女生開口,“一個月的時間,我們應該能做到簡單的彎腰直立。”
“姚書,怎麽說?”
戴著眼鏡麵容清秀的女生,理智的開口,“我們先要確定,騰盛選拔的目的,除了賺名氣,明顯也是選拔人才。騰盛前幾次大型比賽,獲獎的前幾名,全都被吸納進去。這次大賽四位評委,其中有一個就是騰盛研究所的副院長。”
“直播開始宋江也提過,她參與過騰盛很多產品的研發和專利改進。如果我們的功能用途是符合騰盛所需,那分數應該會高很多。”
冷靜的聲音,在場的人思考,騰盛需要的功能性產品?
結合對方之前提到的彎腰。
“你是說物流?”
“對。”
姚書繼續開口,“騰順產業對於騰盛而言,是基本盤,尤其是快遞分揀,人力成本很高,如果能用機器人代替,再劃算不過。”
“最重要是一個月的時間,我們能改動的範圍不多。做到簡單的搬運,是可以實現的。”
“那手部需要改造一下。”
接受完思路,北大學生稍稍認可,就順著往下麵商量。
孫承三思索,果斷:“簡單的搬運能加的分數並不多,如果我們能同步物流係統,掃碼,搬運到指定的地方,那意義截然不同。”
“就是商品編碼,和貨架編碼對齊,或者說加個程序,檢測貨架是否儲存商品,如果為空,定為可放入。”
“這個可以實現。”
“我也覺得沒問題。”
“那麽就改造一下手部結構,搬運對重心的判定要求高很多,調整一下基本程序,容智誌,倉儲程序交給你,沒問題吧?”
“小意思。”
僅僅十幾分鍾就已經定好接下來的改造方向,以及各個任務的分配,房間內幾個年輕人聊的聲音很大,站在門邊上不知道聽了多久的兩個教授對視,各自微笑。
其中一個頭發半白,嘴角上揚,相當得意的教授,指了指自己。
我的學生,看看怎麽樣?
不錯,有我當年的風範。
兩個教授各自動作吹噓了一番,隨後推開門,幾個正在聊天的年輕人愣了一下,“老師好!”
“陳教授好!”
“都商量好了?”
“對,第2輪我們想做智能倉儲式機器人。”
“很好,有點想法。不過搬運動作,沒有你們想象的簡單,電腦拿過來,我跟你們講一下多軸聯動技術。”
沉穩的聲音,接下來的幾天,北大團隊不斷的深入學習實踐改造。
與此同時,其他各個高校。
學生們也發揮著主體性,“老師,我覺得機器人要是能遛狗不錯,就是見到人,要拉緊繩子判定周邊環境還有路線。”
“你們下樓梯都要倒,還想著遛狗!算了算了,剛好也優化下,道路適應性。”
南開、廈大、華科……無數個高校對本輪的賽製很快的分析透徹,進行改造。
而相比底蘊深厚,有指導教師的高校團隊,普通大學的學生團隊,這是發揮了自己的創造性。
“兄弟們!”
“你們看這電影拍的多酷炫!”
看電影取材的幾個年輕人圍著屏幕指指點,“我們就要做他這種!”
“外骨骼!”
“話說機器人有啥好做的,我想搞機甲!”
“得了,你有錢嗎!”
“說好的這次我掏500,多了沒有!”
“這麽有錢,我出100!”
“50!我這個月生活費都見底了!接下去都要去吃饅頭了。”
個個肉痛的聲音中,有的團隊積極改造,有的團隊呼呼睡大覺,有的團隊拖延症,“唉!還有一個月,急什麽急!我女神叫我去吃飯!”
……
三天後。
5月25號。
國外,布魯斯特機器人正式開始宣發。
鋪天蓋地的國際新聞。
【布魯斯特!全球首家機器人公司!】
【劃分時代的作品,布魯斯特創始人亨利表示,全球將很快邁入機器人時代,我們將不用參與勞作,所有的工作由機器人替代!我們隻需要躺在床上享受生活!】
【機器人俱樂部成立!】
【隻需要36萬美金!你就可以購買一個全新的機器人!布魯斯特!你的智能家人!!】
布魯斯特打出的宣傳口號是——陪伴、科技、未來。
琺國電視台,接受采訪的亨利,敞開大腿坐在沙發上,他慵懶的靠在後麵的軟墊,笑著對麵前的主持人介紹,擺放在舞台中央的布魯斯特。
“這是我的畢生傑作!沒有人比我更明白他的寶貴程度。”
“亨利先生,能講講你的團隊在研發中經曆過什麽困難嗎?”
“許多許多,我甚至有些數不清。不過最終我們還是克服了他們。我記得,當年我三天沒睡 ,隻為了糾正其中一個錯誤程序,你需要在3萬多條程序中,找出一個錯誤。究竟是什麽問題,才導致運行衝突。”毫不客氣,將其中一個研究員的經曆安在自己身上的亨利,微微一笑。
“你們經曆很多,最後成功創造了他。”主持人感慨地看著麵前擺動四肢的機器人,詢問:“為什麽會選擇製造機器人?因為電影?”
“為了人類。”亨利大笑,“總需要有人改變,未來不是嗎?就像當年的喬布斯!”
“你認為你會是下一個喬布斯?”
“為什麽不是呢?”亨利聳了聳肩,麵對著鏡頭,“布魯斯特,絕對能改變未來。”他的聲音驕傲至極,言語相當肯定,主持人忍不住被他的情緒帶動,“或許三十幾年後,我能在街道上看到機器人。”
“或許要更早!”
接下來的對話,亨利展示著機器人的功能,聽著主持人的驚呼,簡直意氣風發,而在節目的末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