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我必幫劉虞殺你!

字數:4946   加入書籤

A+A-


    蔡邕,是漢末大儒。
    建寧年間,蔡邕的主要任務,是在東觀修史。
    至熹平年間,蔡邕有感於經籍距離聖人著述的時間太過久遠,文字多有錯誤,容易被俗儒牽強附會,貽誤學子。    隨後,蔡邕等人將這些修訂好的經典,雕刻在石碑上,立於太學門口,任由儒者學生觀看。
    這就是鼎鼎大名的熹平石經。
    也是劉宏在位的主要政績之一。
    熹平石經完成後,光是慕名前來觀看臨摹的士子,一天之內就多達千餘人,停滯的馬車將整個雒陽的街道都堵的水泄不通。
    蔡邕也因此被無數士子奉為老師。
    光和元年,天下異象頗多,劉宏下詔詢問消除災異的辦法,蔡邕上書,認為是婦人和宦官幹政,才導致天生異象。
    結果這封奏章被中常侍曹節看到了,因此懷恨在心,讓另一個中常侍程璜陷害蔡邕,蔡邕也因此入獄。
    東漢時期一共有三個曹節,一個是劉宏身邊的宦官,一個是曹操的太爺爺,一個是曹操的女兒。)
    後來,劉宏愛惜他的才華,又有呂強為他求情,於是免了他的死罪,將其流放到了朔方郡,接著又遷到了五原郡。
    過了沒幾個月,劉宏趁著大赦天下的機會,赦免了他的罪過,允許他回陳留老家。
    不過蔡邕在啟程的時候,五原太守王智設宴為他送行,酒酣耳熱之時,邀請他一起跳舞。
    蔡邕嫌棄王智是宦官王甫的弟弟,不肯理他,結果得罪了王智。
    隨後王智便上書朝廷,誣告蔡邕誹謗朝廷,其他怨恨蔡邕的宦官,也一起誣告。
    蔡邕心中害怕,跑到江東避難去了。
    劉宏對此心知肚明,但因為愛惜蔡邕的才華,不舍得殺他,便任由他在江東逍遙,不曾追捕。
    “蔡邕歇了這麽多年,也該出來幹活了。”劉宏對張讓道:“除去聖旨外,你再給蔡邕送一封信,告訴他,到了漁陽之後,好好教導朕的妹婿。”
    “唯。”張讓大喜。
    有了這封書信,想來蔡邕不會拒絕。
    事總算辦成了。
    ......
    漁陽。
    張新看著信中“蔡邕”兩個大字,一臉興奮。
    陳留蔡伯喈,曠世逸才!
    雖然蔡邕不像田豐沮授那般,是個謀主之才,但對於現階段的張新來說,蔡邕能給他帶來的好處,要遠遠大於田豐沮授等人!
    田豐沮授雖有良平之奇,卻也隻是州郡名士而已。
    況且漁陽長史和漁陽太守都是朝廷敕封,二者不過同事關係。
    哪天朝廷一紙調令,說走也就走了。
    但蔡邕不一樣,他可是天下名士!
    若是能得蔡邕認可,為他在士林中說上幾句好話,將來他再招攬人才,會變得十分輕鬆。
    就連張讓也在信中和他說,讓他好好把握機會,若是能得蔡邕認可,對他的將來大有裨益。
    曹操認識吧?
    算是蔡邕的半個弟子。
    王粲can)認識吧?
    建安七子之一,也是蔡邕弟子。
    顧雍認識吧?
    東吳丞相,江東俊傑,也是蔡邕弟子。
    更別提蔡邕還有另外一重身份。
    大文學家!
    文學家家裏有什麽?
    書啊!
    張新想要普及教育,缺的是啥?
    書啊!
    否則就算造紙術改進了,有紙無書,那也是白搭。
    蔡邕生平藏書多達萬卷,即便是後來顛沛流離,戰亂不斷,他留給女兒蔡琰的書籍仍然高達四千餘卷!
    這麽多書,張新要是不撬他個幾千卷出來,都對不起蔡邕來這一趟。
    “也不知道那老太監到底是誰,竟然能將蔡邕請過來,這五千萬真是沒白花。”
    張新摸了摸下巴,“也不知道蔡邕這次會不會把女兒帶過來,蔡昭姬啊......真想見一見。”
    “呸呸呸,得抓緊時間向蔡邕學習才對,這種時候怎麽能想女人呢?”
    張新搖搖頭,提筆寫了兩封書信,分別送往能臣氐和居術處,命他二人各自出兵一千五百,前往薊縣集結。
    隨後張新又到府庫點齊糧草軍資,親自押送到了薊縣。
    白馬將軍公孫瓚啊,這麽難得的機會,怎麽能不見一麵呢?
    漢製,二千石無詔不得出境。
    張新身為漁陽太守,按理說是不能隨便離開漁陽的。
    但他還有護烏桓校尉這個身份,隻要涉及到軍事,整個幽州他都可以去,因此不算逾矩。
    到了薊縣,張新先去刺史府拜謁了一下劉虞。
    不管怎麽說,劉虞也是上書朝廷,為他說話的,因此需要感謝一下。
    劉虞第一次見到張新,既驚異於他的年輕,又對他的謙遜守禮頗為滿意。
    再加上張新對烏桓的政策,開啟互市,教授種地,和平發展,一項項舉措都深深戳到了劉虞的心窩裏。
    劉虞對他的好感度直線上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張新也驚訝於他的簡樸,堂堂漢室宗親,幽州刺史,竟然還穿打著補丁的衣服。
    一個是真的喜歡,一個存心來刷好感度。
    二者相談甚歡。
    烏桓的兵馬到後,張新命令他們在城外安營,同時耐心等候公孫瓚的到來。
    又過了兩日,公孫瓚到了。
    遼東屬國長史,秩六百石,位在張新下。
    因此,張新便在中軍大帳中,等候他來拜見。
    張新伸長了脖子,不斷往帳外望去。
    不一會,一名大約二十六七歲的俊美青年,身穿甲胄,快步走到帳中,躬身行了一禮。
    “下吏公孫瓚,拜見護烏桓校尉。”
    公孫瓚的聲音很大,嚇了張新一跳。
    “他就是公孫瓚麽?果然如同史料上記載的一樣,美姿容,大音聲。”
    張新平複了一下心情,笑道:“伯珪來了,快......”
    “敢問校尉,兵符何在?”公孫瓚出聲打斷道。
    “伯珪遠道而來......”
    “請校尉將兵符授予下吏!”公孫瓚從懷中掏出聖旨,大聲道:“軍情緊急,下吏沒有時間在這裏和校尉客套!”
    張新心中惱怒,但對方連聖旨都掏出來了,他也沒有辦法,隻能將兵符交給了公孫瓚。
    公孫瓚接過,行了一禮,快步走出大帳。
    “亂臣賊子,還真把自己當上官了。”
    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公孫瓚的這句話,被張新聽到了。
    “狂妄!”
    牛豐大怒,便要出帳將公孫瓚追回來。
    張新伸手攔住。
    “主公!”
    “他有聖旨在手,算了。”
    張新麵色陰晴不定,心中暗道:“好你個公孫瓚,我對你以禮相待,你卻如此輕慢於我,待到日後你與劉虞起了衝突,我必幫劉虞殺你!”
    喜歡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請大家收藏:()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