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在青州,我就是王法,我就是法律

字數:10227   加入書籤

A+A-


    這兩章不好分,一起發,4000字)
    平原百姓一覺醒來,天都塌了。
    昨夜城裏的動靜那麽大,他們自然也知道出事了。
    可沒想到,今日城中的商鋪、市場竟然全部關門了!
    這一下子百姓們不幹了。
    青州兵亂,糧價暴漲。
    官府加稅,大族強買,導致百姓家裏根本就沒有多少存糧。
    現在戰亂方定,糧價有所回落,一些原本買不起糧的百姓,這些天都在排隊購糧,就指望著在這個時候,買點糧食好過年。
    現在你告訴我,商鋪關門了?
    不管昨夜到底發生了什麽,我們得吃飯啊!
    於是百姓們成群結隊,來到縣衙門口討要說法。
    到了縣衙門口,百姓們傻眼了。
    二十餘具穿著夜行衣的屍體,被整齊的擺放在縣衙門口。
    昨夜到底發生什麽事了?
    王淩站在縣衙門口,見百姓都來的差不多了,於是攤開一道檄文,大聲宣布。
    賈、師、劉、陶四家謀反,意圖刺殺州牧。
    州牧麾下的兩員大將為了保護他,慘遭刺客殺害,現州牧已經將人緝拿,正在審訊。
    百姓們恍然大悟。
    難怪今日城中的商鋪全部都關門了。
    那些商鋪可都是本地大姓在經營的。
    人都被拿了,哪裏還會開門?
    隨後王淩再隱隱的暗示了一下。
    州牧最近見平原糧貴,便想打壓一下糧價。
    四家造反,就是想殺了張新以後,再把黃巾引來,好借此提升糧價牟利!
    百姓們想起黃巾攻城之時,這些大族囤貨居奇,城中糧價暴漲,頓時憤怒了。
    先前戰亂之時,他們惶惶不可終日。
    張新就任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平定了河北各縣,還他們以康樂。
    這麽好的州牧,大族居然派人刺殺於他?
    還殺死了兩員大將?
    他們可都是擊退黃巾的功臣啊!
    “殺!殺!殺!”
    百姓們紛紛叫罵。
    王淩見狀,又開始安撫百姓。
    “此次涉案人員太多,官府吏員皆在加緊審問逆賊,實在是抽不出人手。”
    “各位若有糧食、布匹、鹽等物資需求,還請稍待兩日。”
    “待過兩日,州牧這邊抽調出人手,會在城中開市,以平價賣糧給各位。”
    百姓聞言,紛紛表示理解,各自散去。
    兩日時間也不是很久。
    就算家裏真的一點存糧都沒有,找鄰居臨時借兩日糧,待購糧之後再還就是了。
    再者說了,州牧都承諾了,兩日後會放平價糧出來,倒也沒有必要非在此時購買高價糧。
    王淩見百姓散去,來到城外大營,回報張新。
    “百姓得君侯平價放糧之諾,民心安定。”
    張新點點頭。
    他最怕的就是拿了人之後,商鋪停業,影響民生。
    民心安定,他就放心了。
    回到帳中,張新看向麵前之人。
    一名四十餘歲,滿臉血汙,披頭散發的男子被捆在木架上。
    此人便是平原劉氏的家主。
    “想想你的父母,想想你的妻兒。”
    張新開口道:“你若是招了,我可以赦免他們的罪過。”
    劉氏家主聞言艱難的抬起頭來,心中大罵。
    誰啊?
    到底是哪個腦癱,竟然會想出刺殺這樣的餿主意!
    你當人家城外的大軍是擺設嗎?
    別說是刺殺失敗,就算是成功了,人家大軍暴動,你們拿什麽去擋?
    就憑你們家裏那些門客,能打過張新麾下的精銳嗎?
    “牧伯。”
    劉氏家主虛弱的說道:“刺殺之事,我劉氏既未參與,也確實不知啊......”
    他是真的不知。
    哪怕真是他做的,也不能認。
    畢竟這種事情一旦承認,就是夷三族。
    “別扛了。”
    張新歎了口氣,“你派來的刺客都招了,現在說出來,你還能少受點苦,我呢......也會給你一個痛快,並且赦免你的家人。”
    “再扛下去,你劉氏中的其他人招了,你不是一樣得死?”
    劉氏家主悟了,慘然一笑。
    “張新,你想趁機清洗城中大族就明說,何必用言語來詐我?”
    “還在嘴硬。”
    張新搖搖頭,對一旁的士卒說道:“接著打,什麽時候他願意招了,派人來告知我。”
    很快,慘叫聲再次響起。
    張新走出這個帳篷,又到了賈氏家主的帳篷中。
    賈氏家主破口大罵。
    張新當即賞了他一發大記憶恢複術。
    一連走了幾個帳篷,招認刺殺之事的人沒有,但其他違法亂紀的事卻是審出來不少。
    張新命吏員一一記錄。
    這些供詞,都是他日後砍人的證據。
    郡府、縣衙內的吏員,雖說多是四大家族的人,但也有一些小族之人、寒門士子。
    全部抽調過來,此時倒也勉強夠用。
    “剝皮萱草、抽腸、梳洗......是不是拿幾樣酷刑出來試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算了算了,太不人道了。”
    “可光靠拷打,恐怕問不出什麽東西,畢竟謀反之罪......”
    正在張新心中猶豫之時,突然一名士卒走了過來。
    “主公,有一人自稱平原名士陶丘洪,他說他姓陶丘,不姓陶,咱們抓錯人了。”
    “陶丘洪?”
    張新聽到這個名字,立刻就想起了王芬。
    當初王芬圖謀廢黜劉宏的時候,先是給許攸、周旌、曹操等人去了信,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
    結果除了曹操比較厚道,寫了封信勸他別幹以外,其餘倆人壓根鳥都沒鳥他。
    隨後王芬又找到了平原郡的華歆和這個陶丘洪。
    陶丘洪原本是打算去的,隻不過被華歆勸住了。
    張新能記得這個名字,還是因為王芬謀事不密,此事已經天下皆知。
    而陶丘洪又是涉案名單中,唯一的一個愣種。
    曹操、許攸、華歆、周旌他們都不敢做的事,王芬一封書信,他就敢過去。
    頭鐵的不行。
    也就是王芬已死,且這件事的影響力不大,又沒有充足的證據,劉宏這才沒有計較其他人的問題。
    “這個陶丘洪,是在哪裏被抓的?”張新看向士卒。
    “陶氏家中。”士卒答道。
    “陶丘氏的人,怎麽會在陶氏家中?”
    張新心中一動,喚來一個縣中吏員。
    “平原可有一個陶丘氏?”
    吏員點頭。
    “有。”
    張新再問:“這陶丘氏與陶氏是什麽關係?”
    “陶氏原屬陶丘氏,是從陶丘氏裏分出來的。”
    吏員道:“不過分家之後,陶氏那邊過的更好,因此成了縣中大族。”
    “那陶丘氏呢?”
    “陶丘氏有些沒落,連續幾代都沒出什麽名士,隻有到這一代,才出了一個陶丘洪。”
    “兩家之間平時關係如何?”
    “怎麽說呢......”
    吏員撓撓頭,“陶氏雖是從陶丘氏內分出來的,但這些年來日子過得比陶丘氏好,一直不怎麽瞧得上陶丘氏。”
    “反倒是陶丘氏,一直想讓陶氏認祖歸宗。”
    “我知道了。”張新點點頭,“你去審案吧。”
    郡吏行了一禮,審案去了。
    張新低頭沉思。
    兩家關係不好,陶丘洪卻能出現在陶氏家中,還恰好是在昨夜。
    “認祖歸宗......”
    張新抬起頭來,在士卒的帶領下,來到關押陶丘洪的帳中。
    “你就是陶丘洪?”
    陶丘洪瞥了張新一眼,見他身穿鎧甲,鼻間發出一聲輕哼,對張新身邊的士卒說道:“兀那兵子,我不是說過,你們抓錯人了,讓你找州牧過來麽?”
    張新見他如此狂傲,眉頭微蹙。
    “我就是青州牧張新,你找我有何事?”
    “你就是張新?”
    陶丘洪愣住。
    這麽年輕?
    “狂妄!”
    典韋見陶丘洪直呼張新姓名,怒聲大喝。
    “你是何人,竟敢直呼州牧大名?”
    典韋聲若洪鍾,陶丘洪下意識的抖了一下,回過神來,行禮道:“在下平原陶丘洪,字子林,拜見牧伯。”
    說完,不等張新開口,陶丘洪又道:“牧伯夜遣軍士,闖入百姓家中隨意拿人,如此行事, 恐怕有違國法吧?”
    “我昨夜遇刺,被捕刺客已經招供,他乃是受了陶氏與陶丘氏的指使。”
    張新一邊說著,一邊觀察陶丘洪的神色。
    “刺殺州牧乃謀反大罪,我緝拿反賊,有何不妥?”
    陶丘洪瞬間麵色大變。
    “不應該啊?我派去的人皆是養了十數年的死士,怎麽會將陶丘氏供出來?”
    “不!不對!張新這是在詐我!”
    陶丘洪不愧是名士,瞬間反應過來。
    “他若是有切實證據,何必將賈氏、師氏和劉氏一並捕了?”
    想通了這一關節,陶丘洪心下大定,開口笑道:“牧伯既然說我陶丘氏與陶氏指派刺客,可將刺客帶來,在下願與其當麵對質。”
    “現在不方便。”張新淡淡道。
    他剛才一直關注著陶丘洪的神色,雖然陶丘洪色變的時間很短,幾乎隻有一瞬,但還是被他給看到了。
    心中猜測,基本可以確定七成。
    “不方便?是沒有吧?”
    陶丘洪冷笑道:“依在下之見,牧伯恐怕是想借機清洗城中大族吧?”
    “否則哪怕牧伯手上真有刺客,且刺客指認了陶氏與陶丘氏,你又為何要捕其餘三家?”
    張新道:“城中大族互相聯姻,各有牽連,謀反之罪牽連三族,捕之有何不妥?”
    “有何不妥?”
    陶丘洪怒目圓睜,正氣凜然,指著張新罵道:“張新!你沒有證據,便胡亂拿人!”
    “你如此行事,眼中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
    張新笑了。
    “你和我說法律?”
    “縱使你是封疆大吏,也要依法行事!”陶丘洪理直氣壯。
    “好。”張新點點頭,“那我便依法行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陶丘洪大喜,“那就請牧伯放人吧。”
    “放什麽人?”
    張新像看白癡一樣看著他,隨後對一旁的郡吏說道:“讓個位。”
    郡吏連忙起身。
    張新坐下,提筆寫了一道政令。
    “青州賊亂,人心崩壞,郡縣長吏行事執法,當糾之以猛,震懾不軌!”
    “為防有人與賊寇交通,裏應外合陷我城池,即日起各郡縣中若有風聞通賊之事,無需證據,可先行收捕,再行查明。”
    寫完,張新取下腰間掛著的青州牧大印,‘啪’的一下蓋了上去,令人拿給陶丘洪看。
    “現在我懷疑陶丘氏通賊。”
    張新大聲喝道:“來人!”
    “在!”幾名士卒走了進來。
    “陶丘氏通賊,帶人去給我捕了!”
    “諾!”
    陶丘洪人都傻了。
    張新看著他,淡淡說道:“你記住,在青州,我就是王法,我就是法律。”
    州牧,有司法權,可以頒布法令。
    張新剛才那道政令的意思是,現在青州很亂,郡縣主官要嚴格執法,震懾人心。
    如果聽說誰家通賊,可以隻憑傳言抓人,不用證據,先抓後審。
    這樣一來,就繞開了國法之中,必須要有證據才能抓人的條款。
    若是尋常時期,這道法令肯定不會得到通過。
    然而現在偏偏是特殊時期。
    賊亂之時,我擔心有人通賊,裏應外合取我城池,因此謹慎一些,這很合理吧?
    既然合理,又沒有別駕等州府要員反對,自然就合法了。
    “張新,你這是濫用公權!”
    陶丘洪瞬間就急了。
    這人怎麽不講道理的?
    張新沒有理他,而是看向一旁的士卒。
    “打。”
    “諾。”
    士卒揮起鞭子就朝陶丘洪的身上抽去。
    方才陶丘洪看不起他們這些士卒。
    此時士卒抽起鞭子來,顯得格外賣力。
    “啪!”
    “啊!”
    陶丘洪慘叫連連。
    “張新!自古以來,刑不上士大夫,你這是罔顧國法!”
    “好好想一想。”
    張新起身走出帳外,回頭一笑,“你早一日想起來,就早一日解脫。”
    刺殺之事,無論陶丘氏做沒做,張新都不打算放過他們。
    王芬一封信,你就想去推翻我大哥?
    我大哥人好,心善,不和你計較,不代表我不和你計較。
    很快,在縣吏的指引下,青州兵又將陶丘氏的幾百口人捕了過來。
    張新給他們全部安排了一份記憶恢複套餐,重點關照。
    這時荀攸帶著人馬,拉著堆積如山的糧草回到營中。
    張新得到消息,前來詢問。
    “公達,如何?”
    “四大家族家中錢糧堆積如山。”
    荀攸笑道:“光是第一批查抄出來的,就有二十萬石糧草,六億多錢,餘下的還在核算。”
    “粗略估計,起碼能得糧五六十萬石,錢十億!”
    喜歡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請大家收藏:()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