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張新結婚,曹操來信

字數:11660   加入書籤

A+A-


    第250章 張新結婚,曹操來信
    這兩章不好分,4400字一起發。)
    董卓在雒陽忙著做新郎時,張新也在平原忙著做新郎。
    張寧坐完月子後,便從州府後宅搬了出去,住到張牛角家中,算是把這裏當做娘家。
    國淵和任嘏的能力很不錯,又有那麽多黃巾降卒的民夫可供他們征發。
    半年過去,新的州牧府、眾將的宅邸、黃巾舊部以及家眷們的住所等等,已經全部修建好了。
    擴建平原之事,基本已經完成了九成九,隻剩下最後一點收尾工程。
    張寧出府後,張新立即請來荀攸幫忙,讓他做這個媒人。
    荀攸聽聞張新要成婚,欣然前往,帶了隻大雁作為‘摯’,前往張牛角家中提親。
    這是古時成婚的第一步,納采。
    《儀禮·士昏禮》有雲:昏禮,下達納采,用雁。
    張牛角自然收下,表示同意這門親事。
    接著,荀攸詢問了女方的姓名和生辰八字,記錄下來,帶到州府來給張新。
    這是第二步,問名。
    其實也是就做做樣子。
    張寧的深淺到底如何,張新了若指掌。
    問過名,就該納吉了。
    納吉便是測算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看看命相合不合適,八字犯不犯衝之類的。
    這一步張新決定自己來。
    我,張新,太平道地公將軍,張寶的關門弟子,還能不會算八字?
    若是請了別人,萬一遇上個頭鐵的,非說八字不合,咋整?
    是吧。
    張新裝模作樣的掐指一算。
    吉!
    大吉!
    上上大吉!
    荀攸如同納采之時一樣,又帶了隻大雁去張牛角那報喜。
    如此一來,前期工作算是準備好了。
    該納征了。
    納征,就是聘禮。
    張新準備的聘禮,有一些銅錢,一些絹帛和幾隻羊。
    按照青州目前的物價來算,這些東西的總價值大約在五萬錢左右。
    這個價值的聘禮,若是一個普通吏員成婚,倒也合適。
    但放在張新身上,就顯得有些寒酸了。
    漢朝和宋朝一樣,流行厚嫁、厚娶、厚喪。
    比如董卓強娶皇甫規遺孀時,就給了一百車的彩禮,二十匹馬,還讓奴婢用錢鋪路。
    糜竺嫁妹給劉備時,也給了劉備家奴兩千,金銀無數,作為陪嫁。
    就連普通百姓,娶妻花費都需要二至三萬錢,大概是一家人不吃不喝十餘年的收入。
    如此開支,大族家中家底厚實,自然能夠承擔。
    但普通百姓為了娶個老婆,就不得不出賣土地,或者向大族借貸了。
    大族得了利,自然更加賣力的宣傳厚娶,並以身作則,將自家的婚禮辦得越來越隆重。
    底層百姓為了所謂的麵子紛紛效仿,更是砸鍋賣鐵,賣地借貸,也要辦一場漂漂亮亮的婚禮。
    一場婚禮的背後,還貸者不計其數。
    有時候麽,太陽底下真沒啥新鮮事兒。
    因此張新便打算借著自己成婚之機,好好的殺一殺青州這股厚娶之風。
    有他這個州牧立下標杆,日後州中大族子弟成婚,就不能隨意僭越了。
    大族那邊的規格下來了,百姓也會自發的降低規格,負擔自然會輕上一些。
    荀攸帶人拉著聘禮,來到張牛角家中。
    張牛角垮著個批臉收下。
    當初商議時,他和左豹、胡才、李樂等人就都表示過不樂意。
    大帥您現在是什麽身份?怎麽能這麽磕磣?
    再說了,您給小姐下的聘禮,到時候都會給您帶回去,還不是左手倒右手?
    你咋這麽摳?
    張新解釋了一番自己的用意。
    眾人表示我們不聽,小姐是大賢良師的獨女,必須要厚娶,不能丟份。
    別的俺們都能聽大帥的,這個不行!
    “爾等皆是百姓出身,豈不知厚娶傷民耶?”
    一旁的張寧眼睛一瞪,雙手叉腰,直接開罵,“怎麽?如今日子過得好了,爾等便忘了本了?”
    “爾等如此,是忘了我阿父的遺誌了麽?”
    張角這尊大神一出來,眾人頓時沒話說了。
    張牛角支吾道:“大賢良師之誌,我等片刻不敢忘,隻是怕小姐受了委屈。”
    “是啊是啊。”胡才、李樂連忙附和。
    “這麽多年,兄長何時虧待過我?又何時虧待過爾等?
    張寧反問道:“此策利國利民,有何不妥?”
    眾人被罵的不敢說話。
    張新見張寧罵張牛角就像罵孫子一樣,不由看向烏雅。
    這也是你教的?
    烏雅瞧見張新目光,得意的揚起下巴,還帶動兩座糧倉抖了三抖。
    聘禮下完,便是婚前禮儀的最後一步,請期。
    請期就是定下舉辦婚禮的時間。
    這個張新早已定好,請柬都發了出去,隻需靜待成婚之日即可。
    張寧在張牛角家中待娶,張新也沒閑著,開始迎接四方到來的賓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首先便是鄭玄。
    他的距離最近,來的速度最快。
    張新為表尊重,親自出城迎接。
    城外,鄭玄高度讚揚了張新今年在青州的政績。
    張新連忙表示謙虛,把人迎到州府。
    一番商業互吹之後,張新把諸葛亮叫了出來。
    “阿亮,這是北海鄭公。”
    北海國就在琅琊國旁邊。
    鄭玄的大名,諸葛亮自然聽說過,知道他是當世大儒,不敢怠慢,連忙行禮。
    “亮拜見鄭公。”
    鄭玄驚訝道:“子清的兒子都這麽大了?”
    “此乃我麾下吏員子侄。”
    張新連忙解釋了一下,隨後道:“我觀此子天資聰穎,欲為其尋一名師教導,不知鄭公可願收下?”
    “哦?”
    鄭玄聞言有些意外,看向諸葛亮,仔細的打量著他。
    區區一個吏員的子侄而已,竟能勞動張新親自帶他前來拜師?
    此子怕是不凡!
    諸葛亮見鄭玄看著他,心跳加速,呼吸急促。
    “我且問你。”
    鄭玄開口考校,問的都是一些較為基礎的問題。
    諸葛亮巴拉巴拉。
    初時他還有些緊張,說話磕磕巴巴。
    後來發現鄭玄問的這些問題他都會,不由放鬆下來,語速也開始恢複正常。
    鄭玄眼睛一亮,又問了幾個問題。
    諸葛亮對答如流。
    “子清教過?”鄭玄看向張新。
    “閑暇之時教過一些。”
    張新聞言有些緊張,“鄭公,我沒誤人子弟吧?”
    “子清教的很不錯。”
    鄭玄撫須微微一笑,“此子確如子清所言,天資聰穎。”
    張新鬆了口氣,“鄭公這是答應收徒了?”
    鄭玄點頭。
    不待張新開口,諸葛亮大喜下拜。
    “小子諸葛亮,拜見老師!”
    “起來吧。”鄭玄笑嗬嗬的說道。
    諸葛亮起身,張新開口道:“阿亮,還不回去讓你叔父準備束修?”
    “亮這就去。”
    諸葛亮轉過身來,對張新大禮參拜。
    “多謝君侯引薦之恩。”
    張新滿意的點點頭。
    諸葛亮起身,興高采烈的找諸葛玄去了。
    鄭玄來後沒兩天,蔡邕也到了。
    師徒二人久未見麵,自然少不了一番寒暄。
    “子清當初讓我辭官回鄉,言雒陽有性命之危,當時我還不信。”
    蔡邕感歎道:“現在想來,幸好當初聽了子清之言,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陳留距雒陽並不算遠,雒陽城內發生的一切,蔡邕自然已經知曉。
    張新扶著蔡邕坐下,笑道:“老師近來如何?”
    “那可太好了!”
    蔡邕突然來了精神,“我給你說,就在月初,我新得一女!”
    張新愣住,掰著手指頭算了算。
    “老師,你今年......五十七了吧?”
    蔡邕點頭。
    “好屌!”
    張新豎起大拇指,隨後恭賀了一番。
    蔡邕哈哈大笑。
    胡子都翹到天上去了。
    蔡邕之後,其他人也陸續到來。
    黑山那邊,來的是楊鳳、黃龍、陶升這三個老熟人。
    張新詢問了一番黑山黃巾的生活。
    “有君侯相助,比起先前好太多了。”楊鳳等人感激。
    “那就好。”
    張新十分欣慰,令人給他們安排住處。
    甄氏那邊來了兩個人。
    一個是張新的老熟人,負責漁陽互市的甄南。
    另一個是一名少年,他不認識。
    少年見到張新,躬身行禮。
    “小子甄儼,拜見宣威侯。”
    “阿豫怎麽沒來?”
    張新扶起甄儼,有些疑惑的問道。
    當年甄豫被何進征辟後,沒過多久,甄逸就因病去世了。
    甄豫隻能辭官,回家守孝。
    這事他寫信告訴過張新,張新也派人去吊唁過。
    按理來說,甄豫的孝期應該早就過了,不可能不來啊。
    甄儼聞言歎了口氣,“昔年父親亡故,大兄回鄉守孝,孝廬條件簡陋,大兄不幸染病故去了......”
    “阿豫竟然故去了?”
    張新聞言一愣,隨後好言安慰了甄儼一番。
    待甄儼走後,張新心中暗道:“看來日後得找一個機會,更改一下守孝製度了......”
    古時的守孝製度,實在是太不人道了。
    二十七個月的喪期,隻能居住在一個簡陋的孝廬裏,夏天漏雨,冬天漏風。
    期間還不得飲酒,不得娛樂,不得食油膩......
    對個人而言,這是一種折磨。
    對國家而言,一個人三年不幹活,那也是一種損失。
    更別提守孝之人,隨時還有可能因為生活條件太差染病,或者被有毒的蛇蟲鼠蟻叮咬而死。
    這種陋習,必須要改!
    幽州那邊,關羽也來了。
    他不僅來了,還將一家子全部帶來了。
    胡氏、周氏、關平......
    還有一個兩歲左右的小男孩。
    關興提前出生了。
    張新與關羽許久未見,自然少不得把張遼等人叫過來,好好的喝了一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烏桓那邊,居術親自前來道賀。
    顧雍、閻柔、鮮於兄弟、牛豐、陳鬆等故吏職責在身,無法前來,但也都派人送信祝賀,並帶來了禮物。
    十月廿八,張新起了個大早。
    婢女們早已準備好東西,見張新起來,連忙給他穿上喜服,開始打扮。
    王柔挺著個小肚子站在旁邊指揮。
    待到下午,隨著蔡邕一聲‘吉時已到’,張新帶著迎親的隊伍,一路上吹吹打打,往張牛角家中而去。
    張牛角家周圍皆是黃巾舊部,他們知道張新成婚,自發的在道路兩旁祝賀。
    家中,張寧早已等候多時。
    張牛角、左豹、胡才、李樂等人充作娘家人,送她出嫁。
    張新接到人,又吹吹打打的回了州府。
    回到州府,正是黃昏。
    《禮》曰:娶婦以昏時,婦人陰也,故曰婚。
    蔡邕充作證婚人,見張新迎親回來,大聲喊道。
    “新人入堂。”
    張新與張寧邁步進入堂中。
    賓客們眼睛一亮。
    男子玉樹臨風,瀟灑倜儻,女子明眸皓齒,如花似玉。
    好一對金童玉女!
    漢時並不流行蓋頭,因此張寧隻是拿了一把團扇,擋在臉前稍作遮羞。
    賓客們要看,還是能看清的。
    見二人入堂,蔡邕又喊道:“新人同牢!”
    同牢,便是新婚夫婦共食一塊肉。
    百姓家中,這塊肉會放在碗裏。
    張新是列侯,這塊肉則是放在鼎中。
    二人拿起筷子,一起吃了一口。
    “新人合巹jin)!”
    合巹類似後來的交杯酒,隻不過此時還不用雙方交臂,而是用專門打造的一對合巹杯來飲酒。
    張新拿起合巹杯,看著張寧微微一笑。
    張寧回以微笑。
    噸噸噸噸噸......
    合巹酒需連喝三杯,稱為酳yin)酒。
    張寧喝完,小臉微微泛紅。
    蔡邕見狀微微一笑。
    “共牢而食,合巹而酳,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
    “新人解纓。”
    張新聞言,伸手取下張寧頭上的許婚之纓。
    “新人結發。”
    張新拿起一旁的小刀,割下一縷頭發。
    張寧亦是如此。
    一旁等待的婢女連忙上前,用紅色的繩子將兩縷頭發編成一個結,隨後放入一旁的錦囊中,以示永結同心。
    “禮成!”
    開吃。
    張寧被送入後宅,張新則是留在前院招待賓客。
    從幽州到並州、從並州到青州.....
    此時院中可謂是高朋滿座,正是個加深感情的好機會。
    張新從蔡邕喝到鄭玄,從鄭玄喝到麾下官員、將校、朋友,再到黃巾舊部......
    晚上是人被抬回去的。
    張新吐了好一會,稍微清醒一些,就要洞房。
    “你今天都喝成這樣了,好好休息吧。”
    孩子都滿月了,張寧倒是無所謂。
    張新不聽,就是要洞房。
    老婆這麽好,必須要給她一個圓滿。
    才不是他好色。
    次日,張寧起床。
    按禮法來說,今日她要早起沐浴,帶著棗、栗、和腶duan)修去拜見張新父母,侍奉他們進食。
    棗取‘早’之意,栗則是‘戰栗’之意,腶修則是搗碎的,加了薑桂的幹肉,為振作之意。
    三者聯合起來,便是寓意新婦會早起勤勞,努力操持家事。
    不過張新父母不在,這步倒是可以省略。
    張寧洗完澡,來到後院的正堂。
    王嬌等人帶著孩子,早已在此等待。
    見張寧來到,她們依次帶著孩子進來拜見,口稱主母,讓孩子喚張寧為母親。
    劉華有點特殊,因此張新和張寧都沒有讓她過來。
    但張平是來了的。
    張寧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她們,正式成為了宣威侯府的女主人。
    過了幾日,賓客們開始陸續告辭。
    張新一一相送。
    正在此時,一騎趕來,求見張新。
    “可是宣威侯當麵?”
    “你是何人?”張新問道。
    “在下乃故典軍校尉曹操族弟,曹仁。”
    曹仁行了一禮,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
    “我家族兄請我把這封信送給宣威侯。”
    喜歡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請大家收藏:()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