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臣請皇甫嵩出鎮鄭縣
字數:9944 加入書籤
兩張一起發,4000字)
於禁領著甲士趁夜渡河,在拂曉之前趕到了蒲板津的牛豐大營,向王猛傳達張新軍令。
王猛聽聞張新要用他,十分興奮,連忙笑著應下。
“於將軍遠道而來辛苦,便請在營中好生歇息,我這就去點兵!”
不一會兒,王猛點齊兩千兵馬,來找於禁。
於禁按照張新之令,將兩千套鎧甲全部交予王猛。
“用不上這許多。”
王猛搖搖頭,“五百套即可。”
“這是為何?”於禁連忙問道。
王猛雖說出身不好,年紀不大,地位不高,也沒什麽名氣。
但他畢竟是張新一手養大的,姐姐也在張新府中,算是張新的心腹。
因此於禁對他很是客氣。
“主公之意,是想以兩營兵馬互換,詐做援軍到來。”
王猛解釋道:“若是今日去了兩千甲士,明日再去兩千甲士......我軍哪裏來的這麽多甲士?”
“不出數日,必被董卓看破矣。”
於禁恍然大悟。
正在此時,一騎快馬趕來,找到王猛。
“景略,主公有令,命你所帶的士卒穿五百副鎧甲即可,無需太多。”
於禁見狀心中不由欽佩。
不愧是張新一手培養出來的人,年紀輕輕,便有這份智謀。
“主公也反應過來了。”
王猛聞言一笑,隨後歎道:“如此簡單的細節,以主公之智,不會想不到。”
“如今他後知後覺,想來也是這段時間耗費的心力實在太大了......”
於禁想起諸侯會盟之後,眾皆怯戰,唯張新一人殫精竭慮,謀劃擊董,心中不由感慨了一番。
王猛接收了五百套鎧甲之後,帶齊兵馬,大搖大擺的朝著張新大營而去。
華陰就在渭水和黃河的交界處。
董卓大營距離張新大營也就十裏,王猛的行軍路線又是沿著黃河邊走的,在這中間一馬平川,視線無遮無攔。
斥候很快就探到了王猛軍來到的消息,回報董卓。
“你說什麽?”
董卓聽到後大驚失色,“張新又有一支兩千人的援軍來到?”
“是。”
斥候點點頭,“那支大軍就在河東行軍,小人在河西看的十分清楚。”
兩千人的目標十分巨大,隔著一條黃河完全能看清楚。
“張新的援軍竟然這麽快就到了?”董卓心中驚疑不定。
原本在他看來,牛輔丟失河東的原因雖然荒誕,但正因如此,張新那邊想必也很意外。
張新能用如此快的速度攻取華陰,必然準備不足。
董卓估摸著,他大概還有著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可以用來奪回華陰。
可沒想到,張新昨日剛來四千援軍,今日又來兩千!
“莫非是有bear來?”
董卓細思極恐。
牛豐造反,牛輔聽信筮人之言直接逃回長安,白波黃巾占據蒲板津,張新親至,華陰大族獻城......
這一係列的事件,被董卓給串聯了起來。
“張子清的謀劃竟然如此深遠?”
董卓心中大駭。
擊敗牛輔,拿下河東也就罷了。
張新竟然還能聯絡到楊彪助其取下華陰?
他能聯絡到楊彪,能不能聯絡到其他人?
聽說王允好像有個侄女在他府中。
王允還可信嗎?
還有蔡邕......
哦,這個就算了。
現在的長安城內,到底有多少人已經和張新聯係上了?
董卓越想越懼,連忙叫上親衛出營查看。
張新那邊正在華陰民夫的幫助下擴建大營,目前已經建好營牆,董卓看不到營內的情況。
城外的山坡上不斷有人擔著柴火下山,送到營中。
昨日剛到的援軍在一旁警戒,防止他突襲。
大營內,炊煙嫋嫋升起。
董卓仔細的數了數,發現這些炊煙正對萬人之數。
張新營中原有士卒五千,這幾日在他的猛攻下,折損了一些,再加上昨日和今日的六千援軍,差不多正好是萬人左右。
“萬人......要不要再從長安調點援軍過來?”
董卓心裏琢磨了一下,隨後搖搖頭,“算了,若是再抽調長安之兵,叔潁那邊怕是要鎮壓不住了。”
“現在朝中不知有多少人和張新串聯,還是去信一封,讓叔潁多加提防才是.......”
思及此處,董卓回營找到先前那個斥候。
“今日張新的兩千援軍中,可有甲士?”
“有。”
斥候點頭。
董卓聞言心中一沉,連忙追問。
“有多少?”
“大約在五百之數。”斥候道。
“五百?”
董卓心中鬆了口氣。
張新大營原有大約一千五百甲士,徐州兵不是青州兵,沒有那麽好的待遇,並沒有人人披甲。
再加上這五百甲士......
倒也可以接受。
他仍然還有微弱的優勢。
然而,第二日又有千餘援軍,趕到了張新的營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這千餘援軍中,有三百左右的甲士。
相應的,張新營中的炊煙又增加了一些。
第三日、第四日、第五日......
每日都有數量不等的士卒來到張新營中,並增加相應數量的炊煙。
董卓粗略的算了算,此時張新營中的士卒恐怕已有一萬五千多人,已經超過他的一萬三千大軍了。
第一日,張新援軍到來,他還有微弱的兵力優勢。
自第二日開始,他的那點優勢就全沒有了。
先前張新隻有五千兵馬守營,他都攻不下。
現在張新的兵力已經超過了他,他拿頭去打?
“唉......”
董卓長歎一口氣,“傳令,退兵吧。”
......
張新大營中,王猛來到中軍大帳。
“主公。”
王猛行了一禮,隨後問道:“我軍連日詐作援軍到來,如今在董卓的眼中,我軍已有萬五千人,占據了兵力優勢。”
“既然如此,是否派遣一支兵馬出營挑戰,以免讓他察覺到端倪?”
張新正提筆在麵前的竹簡上寫著什麽,聽到王猛的話,停下手中動作,抬起頭來。
“沒有必要。”
張新微微一笑,“就算董卓本人能看出些什麽來,他麾下的士卒可不一定都能看出來。”
“那些士卒隻知我軍連日皆有援軍來到,埋鍋造飯的炊煙遮天蔽日。”
“即使董卓看出我軍虛實,揮軍來攻,他麾下士卒的士氣也無法提振。”
“這幾日的援軍是假的,但於禁的援軍可是真的。”
“先前我隻有五千兵馬,便能守住大營,如今多了於禁所部,難道還守不住了?”
“再者說了,他董卓也未必能看得出來。”
“我估計嘛......他就快要退兵了。”
張新說完,繼續提筆寫了起來。
王猛細細思之,恍然大悟。
“多謝主公指點。”
“你叫我什麽?”
張新頭也不抬。
王猛左右看了看,見四下無人,咧嘴一笑。
“姐夫。”
張新放下筆,拿起麵前竹簡,吹幹上麵的墨跡之後,遞給王猛。
“拿去吧。”
王猛上前接過,好奇道:“姐夫,這是什麽?”
“皇甫嵩的兵法,有關軍陣一道的。”
張新看著他說道:“如今你雖略有智謀,但兩軍交戰,大多時候靠的還是硬實力。”
“若是實力不夠,任憑你智計百出,怕也無力回天。”
“這卷竹簡上記載了‘八陣’以及‘十陣’的部分,你拿回去好好看,好好學,若有不懂之處,可隨時過來問我。”
“皇甫嵩的兵法!”
王猛看向手中竹簡,眼睛一亮。
皇甫嵩的威名在大漢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的兵法?
那可是寶貝啊!
不過......
王猛疑惑道:“姐夫,你怎麽會有皇甫嵩的兵法?”
自家的這位姐夫不是黃巾出身麽?
黃巾克星的兵法怎麽到了他手上?
“他送給我的。”
張新將當初的事情說了一下。
王猛聽完,心裏對張新愈發崇敬。
若非自家姐夫真有能力,又豈會引得皇甫嵩主動贈送兵法?
正在此時,樂進走了進來,臉上帶著笑容。
“君侯,董卓退兵了!”
“走,我們去看看。”
張新臉上露出一抹笑容,起身朝著帳外走去。
王猛抱緊手中兵法,屁顛屁顛的跟在他身後。
張新來到望樓之上,看著拔營後撤的董兵,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董卓一退,待徐和大軍來到之後,便可以著手收複陝縣了!
......
董卓退兵之後,在鄭縣留了五千兵馬,暫時交由侄子董璜統領,他自帶剩餘兵馬,快速回到長安。
他知道,張新的下一步一定是攻取陝縣。
但事到如今,他已經無法阻止張新,隻能派人從小路去給董越和張濟送信,說他正在猛攻張新大營,讓董越和張濟盡量堅持住。
董越和張濟堅持的時間越久,他這邊能夠準備的時間就越多。
十萬大軍不是一個小數目,更別提張新的十萬大軍,成分極其複雜。
有青州兵、徐州兵、豫州兵、河東兵、兗州的泰山兵、以及原本在他董卓麾下的西涼兵......
董卓估摸著,張新即使取下陝縣,也會花上一些時間,將這些士卒整頓好,再行進軍。
這樣一來,他大概還能有一個月的準備時間!
董卓將帶回來的西涼兵全部交給董旻,用以加強對雒陽禁軍的控製,以便張新兵臨城下之後,能夠驅使他們守城。
接著他又將牛輔召了過來。
“最近讓你去查之事,可查出了些什麽來?”
“沒,沒有......”
牛輔見到董卓,頭皮發麻,“相國......啊不,嶽丈!”
“嶽丈恕罪,小婿這幾日查了楊彪的人際往來,並未發現他與旁人有何來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你怎麽查的?”董卓問道。
“派人去問百官......”牛輔弱弱道。
“我殺了你!”
董卓一聽當即發怒,拔出腰間寶劍就要砍人。
牛輔趕緊潤,一邊跑,一邊喊道:“嶽丈饒命!嶽丈饒命啊!”
“我自倒運,將女兒嫁與你這現世寶!”
董卓大罵道:“你派人去問百官,能問出什麽來?問出什麽來?”
“你哪怕是去問問他們的家仆和周圍百姓也好啊!”
“嶽丈息怒!嶽丈息怒!”
牛輔連忙求饒。
董卓追了一會,氣喘籲籲,一屁股坐在桌案上。
“罷了。”
董卓喘著粗氣,“你安排一些人,在百官府邸附近盯著,若有任何異動,隨時來報!”
“諾。”
牛輔連忙應道。
“滾!”
董卓大喝。
“哎!好嘞!”牛輔麻溜滾了。
牛輔走後,董卓坐在桌案上,思考著鎮守鄭縣的人選。
董璜肯定不行。
自家侄子是個什麽尿性,他心裏跟個明鏡似的。
大兄死後,自己對他寵愛太過,把他寵成了一個紈絝子弟。
董旻......大概率不會是張新的對手。
再者說了,他還要幫自己掌控雒陽禁軍,也走不開。
其實鄭縣倒也不是非要守住,隻要能夠拖延足夠長的時間就可以了。
拖到黨人出手,拖到張新士卒思歸,士氣不振。
“張新有十萬大軍,要在鄭縣拖延時間,至少也需兩萬大軍。”
董卓眉頭深鎖,“可如今我麾下的西涼兵隻有不到三萬了,不可能全派出去......”
思來想去,董卓突然想到一個人選。
“對哦!我怎麽把他忘了!如果是他的話,一定能夠擋住張新!”
董卓眼睛一亮,連忙收拾收拾,進宮去見劉協。
劉協正在殿中讀書,見董卓突然來到,嚇了一跳。
“相......相國進宮見朕,不知有何要事?”
“天子啊。”
董卓抱拳道:“老臣想向你求一道聖旨。”
“是,是何聖旨?”劉協問道。
“宣威侯張新以下犯上,以地方伐京師,實屬大逆不道!”
董卓沉聲道:“如此逆臣,朝廷自當派遣大將前去討伐。”
劉協聽聞他說自家姑父是逆臣,心中不悅,但臉上又不敢表現出來,隻能沉默以對。
董卓也不在意,而是自顧自的繼續說道:“臣請陛下下旨,以城門校尉皇甫嵩為征東將軍,令其領三萬長安守軍出鎮鄭縣,伺機擊退張新叛軍!”
明兒有點事,有時間的話我會寫,沒時間的話當我請假一天嗷~)
喜歡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請大家收藏:()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