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考試
字數:10532 加入書籤
兩章一起發)
戰鼓聲響起。
皇甫嵩的前軍開始出擊。
張新見狀也下達了命令。
“擊鼓,進軍!”
“咚咚咚咚......”
張新前軍出擊。
左右兩軍也有部分士卒跟進,用以填補前軍出擊後的陣型空隙。
雙方擺出的,都是用以進攻的方陣。
方陣雖然基礎,但卻不能說它不好用。
很快,兩軍距離就縮小到了百步,弓箭手開始互射。
三十步,弩手開始射擊。
十步、五步......
“殺!”
雙方士卒呐喊一聲,重重的撞在一起。
皇甫嵩麾下的士卒自不必說,常年戍邊,可以說是身經百戰。
張新的士卒也不差。
他麾下的青州兵訓練有素,裝備精良,自出道以來,定青州、破董卓。
連戰連捷之下,士氣十分高昂。
雙方一時間打了個旗鼓相當。
皇甫嵩見戰事膠著,開口說道:“令左右兩軍出擊,擊敵側翼。”
令旗搖動。
左右兩軍繞過前軍,猶如螃蟹的兩隻鉗子,朝著張新軍的側翼殺去。
方陣瞬間變為雁形陣。
“傳令,前軍變圓陣,左右兩軍補上,護住側翼。”
張新的聲音十分平靜,聽不出任何情緒。
皇甫嵩軍殺來,將張新軍三麵包圍,攻勢猛烈。
然而圓陣本就以防禦著稱,在雙方兵員素質、武器裝備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基本沒有被攻破的可能。
“君侯。”
曹操見皇甫嵩側翼空虛,進言道:“何不遣騎兵擊敵側翼,直取中軍?”
張新沒理他。
孫堅嫌棄的看了曹操一眼,解釋道:“若皇甫公於中軍布下強弓勁弩,我軍不得進,其左右兩軍以及後軍騎兵來援,不就把我軍騎兵包圍起來了麽?”
曹操恍然大悟,尷尬的撓了撓頭。
在孟津時,張新雖然教了他一些東西,他自己也偷學了不少。
但那些基本都是關於基礎方麵的。
再高深的一些的變化,張新沒教。
他去請教,張新卻對他說‘貪多嚼不爛’,讓他把基礎夯實了再來。
此時的曹操,除了在潁川時跟著皇甫嵩追殺黃巾,就是被徐榮捶了一頓,再有就是襲殺王匡。
實戰經驗可以說十分有限。
“傳令,變錐形陣。”
張新的聲音將孫曹二人的注意力拉了回來。
曹操抬眼望去,發現皇甫嵩的兩翼攻不破張新軍陣,開始緩緩後撤。
張新抓住機會,轉守為攻。
鼓聲變化,原本圓潤的張新軍陣忽然變得鋒銳起來。
錐形陣,講究的是中心突破。
中間的攻勢猛,兩側輕。
皇甫嵩見狀搖動令旗,也以錐形陣相對。
張新軍的錐頭也攻不破皇甫嵩的軍陣。
皇甫嵩見狀,令騎兵出擊,攻擊錐形陣薄弱的側翼。
張新以騎兵應住。
錐形陣錐頭受阻,兩側士卒緩緩跟上,就又恢複成了最初的方陣。
戰場之上鼓聲隆隆,殺聲震天。
孫堅、曹操看得心馳神往。
雙方共計三萬大軍,在這廣袤的平原之上正麵搏殺。
沒有計謀,全是實力。
時而皇甫攻,張新守,時而張新攻,皇甫守。
三萬大軍宛如一體,自然流暢,進退之間變化萬千,看著十分賞心悅目。
曹操趕緊抓住這難得的機會,拚命汲取著當世兩位名將的戰陣之道。
“君侯之能,我不如也。”孫堅心中暗歎。
他服了。
同時心中也有些慶幸,還好張新沒有同意讓他做先鋒。
否則麵對皇甫嵩如此精妙的變化,他能不敗已是僥幸,遑論得勝?
一場大戰,戰至黃昏。
直到日落西山,士卒喊聲嘶啞,雙方這才鳴金收兵,收殮戰死將士的遺體,各自回營。
今日一戰,算是打成了個平手。
董璜回城之後,寫了一封密信,派人快馬前往長安,送給董卓。
董卓收到密報,看完之後哈哈大笑。
他最怕的,就是皇甫嵩出工不出力,表麵上積極應戰,暗地裏偷偷放水。
今日一戰的經過,董璜寫的十分詳細。
董卓通過信中的描述,判斷出皇甫嵩基本上是全力應對了。
肯出力就好嘛!
皇甫嵩對張新,即使不勝,也絕不可能敗。
“好啊,好......”
董卓走到院中,抬頭看著天空中的明月,臉上止不住的笑。
“張新小兒死期近矣!”
他能猜出黨人要對張新動手,自然不可能不派人到山東打探消息。
斥候回報,在這幾個月裏,南皮和鄴城那邊不斷有人往青州而去,聯絡各地大族。
尤其是最近,冀州之人去的越來越頻繁,看來是快要談好條件,準備動手了!
到那時,張新軍心震動,倉促撤軍,他就可以集結兵力,一路追擊!
從鄭縣到青州有一千多裏,張新若是不留下點什麽,怕是不好回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
張新大營。
陣亡士卒的屍體被火化,防止瘟疫。
焚燒過後的骨殖則是裝進壇子裏,派人連同撫恤一起,各自送往他們的家中。
古時雖不流行火葬,但大軍遠征,也不可能千裏迢迢的將屍體運送回去。
一般來說,陣亡士卒要麽就地掩埋,要麽就是火化之後再送回去。
比起埋骨他鄉,士卒們其實更看重落葉歸根。
因此大部分人對火化一事並不抵觸。
少部分想要留個全屍的,也有人負責登記,若是他們真的不幸戰死,隻要條件允許,張新也會派人把他們就地掩埋。
處理完戰死的士卒,張新又到傷兵營慰問傷員。
華佗等隨軍醫者正在給傷員療傷。
張新問了一下情況,安撫了傷員一番,隨後便回到了大帳。
此時孫堅和曹操也從戰場上的興奮狀態退了出來。
“不曾想皇甫公竟然真要助董。”
二人不斷唉聲歎氣。
今日一戰,他們都看在眼裏。
皇甫嵩明顯是已經使出全力了。
“這倒是未必。”張新心中暗道。
其實皇甫嵩還是稍微放了點水的。
張新兵雖精,指揮也沒有問題,但青州兵成軍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
滿打滿算,也就兩年半不到。
而皇甫嵩麾下的那些長安守軍,起碼都是五六年的老兵,有些甚至在軍中待了十幾二十年,個個都是字麵意義上的身經百戰。
戰鬥經驗的差距,不是單單練兵就能練出來的。
短時間的戰鬥沒有問題。
但時間一長,青州兵經驗不足的缺陷就暴露了出來,陣法轉換開始有點混亂,有些士卒變了幾次陣之後,就分不清東南西北,不知道自己該在什麽位置了。
雖說這點小破綻並不至於讓張新大敗,但吃虧是免不了的。
然而皇甫嵩卻放過了這些破綻。
張新覺得,今日一戰,與其說是約戰,倒不如說有點像是......
皇甫嵩給他出的考題?
考試的目的,不就是讓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在哪裏麽?
當然了,這種獨屬於他和皇甫嵩之間的默契,自然不會對孫堅他們講。
想到這裏,張新不由有點惱怒。
“我用你讓著我啊?”
正在此時,士卒來報,皇甫嵩又有使者到。
“請進來。”張新開口說道。
他倒想看看,皇甫嵩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
使者進來,行禮之後呈上皇甫嵩的書信。
張新打開一看,心中隻有兩個字。
來攻。
張新這下確定了,皇甫嵩就是在考校他。
先前考的是他野戰,現在要考他攻城戰了。
張新抬頭看向使者,“勞煩尊使回稟,就說我知道了。”
使者行了一禮,回去複命去了。
“皇甫公在信上說了什麽?”孫曹二人連忙問道。
張新將信拿給他們看,“你二人回營備戰吧。”
“諾。”
二人對視一眼,行禮告退,各自回營。
孫堅、曹操走後,張新令人取來一塊絹帛,研墨提筆。
“你喜歡考是吧?我讓你考!”
張新刷刷幾筆,就畫好了一張草圖。
“來人,傳嚴進過來。”
過了一會,嚴進來到,躬身行禮。
“主公有何吩咐?”
張新將草圖遞給他,“我給你半個月的時間,你去將此物做出來。”
嚴進接過一看。
此物的結構很簡單,底部像是一個簡陋的四輪車,但比一般的車要大上一些。
在四輪車的中間,有一根長長的木梁,被鉤子固定住。
木梁的末端則是一個類似勺子的形狀。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絞盤,繩索之類的結構。
“主公,此乃何物?”嚴進好奇的問道。
這玩意以前沒見過啊。
“投石機,也可以叫投石車。”
張新解釋了一番。
投石機的運作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利用杠杆的力量,將東西拋射出去。
它的結構也很簡單。
一根巨大的杠杆,再配上底座,絞盤等東西。
說起投石車,許多人心中印象最為深刻的,大概就是演義中的官渡之戰時,劉曄獻發石車,助曹操大破袁紹高櫓的情節。
後來曹操還根據發石車噪音很大的特點,給它取了個‘霹靂車’的雅稱。
實際上,早在春秋時期,這玩意就已經出現了。
隻是在劉邦統一天下之後,大漢的敵人從內部割據的諸侯,轉變成了北方的遊牧民族。
遊牧民族居無定所,無城可攻。
投石車這種專門用來攻城的器械,使用的頻率自然就少了,至於在守城方麵,則被更加好用的床弩替代。
因此到了今日,許多人都沒有見過這東西。
直到後來諸侯混戰,攻城戰的頻率變高,曹操不知道從哪個角落把這玩意又翻了出來,投石車才重新出現在了人們的視線中。
張新詳細的給嚴進講了一下投石車的運作原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投石車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扭力型,另一種則是配重型。
張新給嚴進的圖就是扭力型的。
包括曆史上曹操使用的霹靂車,也是這個類型。
扭力型的優點是輕便,好做,哪怕沒有絞盤,用人力拉動,也能將石塊拋射出去。
缺點是能使用的石彈小,射程近,威力小一些。
配重型的投石機又叫拋石機,最為出名的自然是回回炮了。
那玩意的威力確實大,射程也足夠遠,但做起來實在是太麻煩了。
做一台配重投石車的時間,都夠做十台扭力投石車了。
嚴進聽完點了點頭。
“臣明白了。”
“去吧。”
張新大手一揮,“半月之內,至少給我做五十台出來,如果人手不足的話,就去找文遠要。”
“諾。”
次日,張新下令,逼近鄭縣十裏下寨。
孫堅也同時移營。
張新的大營正對鄭縣,孫堅的大營則是正對著城外皇甫酈的大營。
待營寨建成,士卒休整完畢。
三月廿八,張新下令攻城。
士卒們推著早已準備好的雲梯、衝車、木幔、攻城錘等器械,向鄭縣發動猛攻。
孫堅軍出營,攔在皇甫酈大營附近,防止他突襲張新。
皇甫嵩麵對張新的攻勢,一一應住。
一場攻防戰之後,鄭縣巋然不動。
張新撤軍回到營中,心中若有所思。
“來人。”
張新開口喊道:“令文遠前來見我。”
少頃,張遼來到,見到張新,抱拳行禮。
“不知君侯喚末將前來,所為何事?”
張新微微一笑,“明日攻城,便由文遠指揮可好?”
“啊?”
張遼一愣,隨後猶豫道:“君侯,這......可以嗎?”
“有何不可?”
張新問道:“莫非文遠聽聞皇甫嵩之名,就不敢攻城了嗎?”
張遼是什麽人?
八百敢打十萬的人,又豈會缺乏膽氣?
聽聞張新此言,張遼立馬表示:老子幹了!
“隻是......”
張遼遲疑道:“皇甫公用兵如神,末將怕自己敗了,影響大軍士氣。”
“無妨,你盡管去做便是。”
張新鼓勵道:“我會領一軍在後,為你壓陣。”
“多謝君侯栽培!”
張遼聞言再無疑慮,大喜拜謝。
“回去準備吧。”張新笑道。
“諾!”
張遼顛兒顛兒的回去了。
既然是考試,皇甫嵩就不可能對他下死手。
如此好的機會,張新又豈能放過?
正好趁此時機讓麾下的將領都與皇甫嵩戰上一場,權當磨礪。
不過張新也沒有鬆懈,還是自領一軍,以備不測。
時間流逝。
張遼、趙雲、徐和、於禁、徐晃、朱靈、樂進等人輪番上陣,進攻鄭縣,打磨自己的戰術。
就連王猛、王淩、田豫這些小將,張新也給了他們一支兵馬,讓他們到前線指揮。
也該讓孩子們磨礪一下了!
很快,十日過去。
喜歡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請大家收藏:()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