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挾持天子
字數:9952 加入書籤
兩章一起)
孫堅連忙整軍出擊。
待他率軍趕到東城時,已經過去了差不多兩個時辰。
沒辦法,古時的軍隊根本沒有深夜緊急集合這個概念。
兩萬豫州兵睡得正香,突然被人吵醒,不炸營就不錯了。
等孫堅好不容易整完軍,再推著雲梯等攻城器械來到長安城下時,天都快亮了。
城牆上,西涼兵和雒陽禁軍戰成一團。
張新兵臨城下,董卓自然也防著他們。
此時的雒陽禁軍已經不複昔年的精銳模樣,不僅沒有幾套鎧甲,就連武器也隻有單一的長矛。
一群沒有鎧甲的長矛兵,麵對有盾、有弓弩的西涼兵,死傷極為慘重。
“快!快登城!”
孫堅見狀不敢怠慢,連忙命令士卒架好雲梯,隨後緊了緊腦袋上的紅頭巾,當先登城。
雒陽兵見援軍終於到了,大喜過望。
“將軍!”
原屬何進麾下的吳匡正在指揮這支雒陽兵,見孫堅到來,連忙高聲喊道:“臂縛白布者為義軍!”
其實都不用他說。
一邊甲胄齊全,裝備精良,一邊隻有長矛,破破爛爛。
光看裝備,就能知道誰是友軍,誰是敵軍了。
難不成董卓還會把西涼兵扒了,給雒陽兵好裝備麽?
“殺!”
孫堅毫不猶豫的朝著西涼兵殺了過去。
......
長安城內到處都在殺戮。
諸侯聯軍、雒陽兵、長安兵,共計十餘萬人,壓著隻剩三萬不到的西涼兵打。
西涼兵守不住城牆,隻能退守至各個街道,與聯軍打巷戰,試圖利用地利拖延時間。
雒陽兵、長安兵前赴後繼,不斷衝擊西涼兵的軍陣。
但在裝備不足的情況下,他們的傷亡十分慘重。
一時間,長安城內的各個街道被鮮血浸沒,血流成河,屍積如山。
孫堅奪了東城,打開城門,將豫州兵放進來,隨後親自領兵衝陣。
在他對麵的人是李傕。
“頂住!頂住!”
李傕令身邊的親衛不斷呼喊,“相國已有退敵之計,我等隻需再堅持一會,便能得勝!”
“若相國有失,我等皆死矣!”
西涼兵都幹過什麽事,他們自己心知肚明。
劫掠百姓倒也罷了,畢竟在上層社會的眼裏,那些黔首平民根本算不得人。
可問題是,公卿百官,豪強富戶,他們也劫掠了不少。
若是董卓死了,百官能放過他們?
“為相國效死!殺!”
西涼兵呐喊一聲,奮力抵抗。
若是換做張新在此,聽聞李傕此言,少不得要喊一句:隻誅首惡,餘者無罪,先降有賞。
然而,對麵是孫堅。
“冥頑不靈,找死!”
孫堅冷笑一聲,摘下腰間水囊,噸噸噸的灌了一口酒,提著古錠刀拍出一張殺。
“哈哈哈!過癮呐!過癮!”
孫堅的笑聲回蕩在亂軍之中。
......
曹操一覺醒來,發現情況有點不對。
今日怎地如此安靜?
黃巾舊部、青州兵、烏桓突騎、徐州兵、西涼兵......
再算上他曹操,大營內一共有五萬人左右。
五萬大軍,又是白天,怎麽營內一點動靜都沒有?
曹操的五千兵馬被張新安排在了後軍,距離長安的距離較遠,有二十餘裏。
因此昨夜的動靜並未傳到他的營中。
但此時十餘萬大軍絞殺在一起,聲勢衝天,隱隱傳到了曹操耳中。
曹操心中一驚,連忙騎上戰馬去找張新。
張新營中的人明顯少了很多。
曹操向巡邏士卒打聽了一番,在營牆處找到了留守的張遼。
張遼坐在營牆上,架起一條腿,嘴裏叼著一根野草,單手托腮,一臉憂鬱的望著長安方向。
這裏的喊殺聲更加清晰。
“文遠將軍,怎麽回事?”曹操連忙詢問。
張遼憂鬱的瞥了他一眼,歎了口氣,巴拉巴拉......
“臥槽!”
曹操頓時蹦了起來,氣急敗壞的策馬回營。
“君侯又不帶我玩兒!”
張遼看著他的背影,又歎了口氣。
“君侯也不帶我玩兒啊......”
曹操回到營中,召來諸曹夏侯。
“元讓、妙才、子廉、子孝......”
曹操將事情說了一遍,“快!快去整軍,出擊!”
諸曹夏侯聞言一愣。
“臥槽!君侯不帶我們玩兒!”
“快去呀!”
曹操語氣急切,“去晚了就都是別人的了!”
諸曹夏侯回過神來,急吼吼的整軍去了。
長安南城。
於禁、徐和奮戰一夜,終於推出一塊足夠援軍入城支援的地方。
徐榮率軍入城,抵住自北而來的董兵。
二人稍事休息之後,立刻按照先前定下的計策,向西朝著未央宮殺去。
高大的宮城就在眼前。
董兵雖然拚死抵抗,奈何青州兵和徐州兵也是一等一的精銳,又有於禁、徐和兩員大將坐鎮指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戰線緩緩向前推進。
推至宮門前,董兵無路可退,隻能背靠宮牆,拚死一戰。
正在此時,一聲大喝響起。
“都給我住手!”
“住手!住手!住手!”
一連串的‘住手’聲響起。
於禁、徐和抬頭看去,隻見宮牆之上,一個黑麵虯髯的魁梧大漢,正抓著一名穿著龍袍的少年站在宮牆上。
大漢手中持劍,架在少年的脖子上。
“爾等再不住手,老子就把天子宰了!”
董卓雙目圓睜,大聲怒喝。
周圍親衛齊聲大呼,將董卓的話傳到於禁、徐和耳中。
“住手!”
二人見狀不敢怠慢,連忙下令大軍停止進攻。
宮牆外的董兵得以喘息。
董卓見張新軍暫時停止了進攻,低頭對懷中的劉協說道:“陛下,還不快令張新退軍?”
劉協戰戰兢兢,訥訥無言。
他很鬱悶。
自從張新攻下鄭縣之後,王允等忠於漢室的官員就開始謀劃,打算等張新兵臨城下之後,找個機會將他給藏起來,免得董卓挾持天子。
原本王允等人的計劃是,讓張新先攻一段時間。
等到城中人心浮動之時,或曉以大義,或威逼利誘,搞定一兩個守將,然後再將劉協藏起來,開門放張新大軍入城。
可沒想到,長安城破的太快了!
張新大軍當日抵達,夜裏就破城了。
這下好了,不僅董卓沒有準備,就連王允他們也沒有準備。
當董卓半夜闖進天子寢宮,把劉協給拉起來的時候,他還以為董卓解鎖了什麽新的癖好,嚇得菊花一緊。
直到站在城牆上,劉協這才搞清楚發生了什麽,心中是又喜又悲。
喜的是自家老爹說的沒錯,姑父果然是忠臣。
大大滴忠臣!
悲的是......
姑父啊,你難道不知道,男人不能太快嗎?
現在董賊拿劍架在我脖子上,你咋整?
董卓見劉協半天不說話,也不在意,對著宮外喊道:“天子有詔,令爾等退兵!”
於禁、徐和自然不會退兵,但眼前的情況顯然不是他們能處理的,隻能派人飛馬到城外向張新匯報情況。
“董卓挾持天子立於宮牆之上?”
張新聞言大怒,“王子師他們也忒廢物了點!”
之前在鄭縣的時候,你們這些百官就派人來說,要把我大侄子藏起來。
我特麽都破城了,還沒藏好?
好了,現在天子守國門了,你們叫我咋整?
張新罵了一會,發泄完情緒,也隻能領著典韋等人,入城去見董卓。
“原來董卓長這逼樣啊......”
說起來,雙方打了這麽久,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位漢末大魔王的尊容。
就在張新打量董卓的時候,董卓也在仔細打量著他。
“好看,長得太好看了......”
董卓心中暗暗歎息,“如此少年英傑,恨不為我子也......”
“董仲穎。”
張新開口喊道:“汝窮途末路,尚欲做那困獸之鬥耶?如今我十萬大軍入得長安,你挾持天子,縱能得一時之安,能得一世之安否?”
“汝之罪孽,九族難贖。”
張新繼續喊道:“若你能放下手中刀劍,跪地投降,我看在你為國征戰三十載,頗有功勞的份上,會向天子請求赦免你的族人,隻誅你一人,不涉其他!”
“張子清,你少來這一套!”
董卓緊了緊手中之劍,“給句痛快話,退兵不退兵?”
劉協身軀一顫。
張新心中一緊,但麵上還是做出一副淡定的模樣,看向宮牆外的那些西涼兵。
“西涼的將士們!”
“爾等也曾是國家功臣,當拱衛天子,何故隨反者乎?先降有賞!”
董兵聞言,麵露猶豫之色。
“張新!”
董卓見狀連忙大呼,“汝還不退兵,欲天子死乎?”
“你受襄帝厚恩,如今襄帝隻剩下這一條血脈了,難道你要眼睜睜的看著他血脈斷絕嗎?”
這時宮牆上突然出現幾個穿著官服的人,紛紛大呼道:“宣威侯,先退兵吧!萬萬不可傷了陛下啊!”
張新聞言不由惱怒。
此時正是心理博弈之時,你們這幫廢物跳出來搗什麽亂?
對張新而言,劉協是很重要沒錯,但也沒那麽重要。
大漢江山離了劉協就轉不了了?
不會的。
劉協才多大,他會治國?
四百年漢室,宗親多如牛毛,死了一個劉協,自然有別的宗室頂上。
董卓若是殺了他,張新完全可以另立一個新帝。
雖說勤王把王給勤死了,這事兒辦得有點難看,不利於張新以後。
但劉協又不是他殺的,眾目睽睽之下,孰是孰非,自有公論。
張新的形象最多從目前的漢室忠臣,轉變為毀譽參半罷了。
影響很大,但也沒那麽大。
再說了,如今他手握重兵,實在不行的話,當個張卓也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畢竟放眼如今天下,又有誰能做他的對手?
劉協是劉宏唯一的血脈沒錯,不到萬不得已,張新也不想放棄他。
可對於董卓來說,劉協對他的重要性要遠勝於張新。
這是他手中的最後一張牌了。
劉協一死,九族消消樂是跑不了的。
若董卓不想被九族消消樂,和張新談好條件之後,自然會放了劉協。
若張新不想背上逼死天子,有負先帝的罵名,他自然會退兵。
其實雙方都不想劉協出問題,就看誰的心髒更大,更能抗住壓力。
這時候百官跳出來喊一句退兵,不就是認慫了麽?
董卓得了心理優勢,還會放人?
果然,董卓聞言哈哈大笑。
“張新,你聽到了嗎?再不退兵的話,你可就是弑君之人了!”
“襄帝對你恩深似海,你卻逼死他唯一的血脈,如此不忠、不義之人,死後還有何麵目去見先帝?”
“君侯,要不我們還是先退兵吧。”
於禁進言道:“若真讓董卓弑君,君侯恐怕也得背上罵名啊......”
張新不語,抗住壓力,與董卓對峙。
宮牆上百官不斷勸說。
張新遠遠盯著董卓。
董卓背上冷汗直流。
他的壓力其實也很大。
百官見狀似乎也意識到了什麽,勸說之聲越來越小。
“對了!我怎麽把這件事給忘了!”
董卓一拍腦門,再次開口喊道:“張子清,你還不知道吧?就在前幾日,袁紹、韓馥、袁遺、劉岱、陶謙五人,盡起麾下之兵,取你的青州去了!”
宮牆上的百官和宮牆外的青州兵頓時一片嘩然。
張新聞言瞪大了眼睛。
“五路大軍,十幾萬人啊!”
董卓一指自己,哈哈大笑,“說來也是諷刺,你一個黃巾降將,在前線浴血奮戰,想要誅殺我這個國賊,迎回天子。”
“那幫黨人名士自詡忠君愛國,卻在此時捅你的屁股。”
“張子清,我真為你感到不值啊,哈哈哈哈!”
青州兵頓時躁動不安,紛紛將目光投向張新。
“此乃董卓攻心之計也,不可信。”
張新立即令人喊道:“若果有此事,青州早該有人來報,怎麽會輪到董卓來告訴你們?”
青州兵聞言略微放下心來。
也是。
若青州果真有失,君侯不可能不知道。
但也有人心有疑慮。
董卓說的實在是太詳細了,五路大軍分別是誰,都說的一清二楚,不像是編的。
“張子清,你何時退兵,我何時將天子放下來。”
董卓令人將劉協吊了起來,就掛在城牆上。
“你也不想你家大侄子受這風吹日曬之苦吧?”
喜歡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請大家收藏:()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