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宣威侯鯨吞冀州十一)

字數:11184   加入書籤

A+A-


    兩章一起)
    “小姐請講。”
    張牛角拍著胸脯道:“莫說一件,便是十件、百件,末將都為小姐去辦!”
    “我想請牛角叔叔派點人暗中盯著城中官吏,不僅是州府吏員,還有郡府、縣衙的,也一並派人盯著。”
    張寧眼中露出一絲狠厲,“若是有人想要獻城投降,不必來報,就地斬殺!”
    早在袁紹剛剛起兵之時,城中就有一些出自大族的吏員受到家族指示,想要尋機打開城門,迎接袁軍入城。
    尤其是當初張新度田之時,那些被迫拿土地換官位的吏員。
    不過那會張新還沒‘死’,城中官吏大多還是忠於他的,這些人的意圖很快就被華歆等人發現,並且鎮壓了下去。
    現在張新死了,就很難再說什麽忠誠了。
    畢竟亂世才剛剛開始,還不像後來那樣,什麽州牧、將軍之類的官職,都可以父死子繼。
    大多數人的觀念暫時還沒轉變過來。
    再者說了,哪怕可以繼承,目前張新也沒有合適的繼承人。
    他沒有兄弟,嫡子隻有三歲,話都還說不清楚。
    哪怕是長子張平,也才七歲而已,放在後世才剛上小學。
    偌大的一個青州,華歆等人也不會同意交到一個娃娃手上。
    “小姐放心,末將即刻安排。”
    張牛角點點頭,“還有嗎?”
    “還有就是......”
    張寧頓了一下,“若是平原城破,還望牛角叔叔不要戀戰,護得我兒一條性命。”
    “這是自然!”
    張牛角連連點頭。
    這話不用張寧來說,他也會這麽做的。
    畢竟現在身上還有張角血脈的,就隻剩下張寧和她的兒子了,肯定要保護好。
    “還有嗎?”張牛角繼續問道。
    “暫時沒有了。”
    張寧搖搖頭,叮囑道:“牛角叔叔,一定要看好百官。”
    “小姐放心。”
    張牛角抱拳,安排人手去了。
    張寧回到後宅,將王柔帶上,隨後來到州府正堂。
    高順正與華歆、國淵、田楷等人議事,聽聞張寧來到,都停了下來,起身迎接。
    “我等拜見夫人。”
    眾人起身行禮。
    “諸位大人。”
    張寧回了一禮。
    華歆開口問道:“夫人親自前來,可是有事?”
    “華大人。”
    張寧看向華歆,“我思來想去,總覺得夫君戰死的消息,似有蹊蹺。”
    眾人聞言一愣。
    高順忙道:“還請夫人細說。”
    “董卓雖與夫君為敵,然人死為大,按理來說,他應當遣人將夫君靈柩送回平原才是。”
    張寧開口道:“可他卻並未如此做,而是直接將夫君葬在長安。”
    “我懷疑他根本沒能斬殺夫君,隻是想以謠言攪亂青州人心,好讓袁紹取了青州。”
    “青州若是落入袁紹手中,我夫君日後再想勤王,那就不能了......”
    眾人瞬間瞪大眼睛。
    你別說,你還真別說。
    張寧之言,從邏輯上來講,也是說得通的。
    兩軍交戰,若是沒有什麽深仇大恨的話,一般都會讓死者落葉歸根。
    例如去年,張新軍在孟津和董卓對峙之時,荀攸就在他軍中。
    當時荀攸的從祖荀爽在朝廷擔任司空。
    荀爽病逝之後,荀攸就曾寫信給董卓,請求讓荀爽的靈柩歸鄉。
    董卓不僅答應了,還派人將荀爽的靈柩送到潁川荀氏家中。
    張新與董卓並無私怨,在正常的情況下,哪怕他真的死了,董卓也不該那麽著急把他下葬,而是該等一等他家人的消息。
    人死為大,這句話不止是說說而已的。
    “可......”
    國淵遲疑道:“若是牧伯尚在,大軍何以遲遲不歸?”
    崔琰都走了兩個多月了,算算時間,張新早該回來了才是。
    先前平原城被四麵包圍,消息極難傳遞,崔琰也是費了好大的勁,才偷偷溜出去的。
    如今劉岱雖然撤兵,讓包圍圈稍微鬆動了一些,高順也趁機派人出城了。
    但外麵現在是個什麽情況,斥候一時半會還回不來,城內眾人也不知道。
    “是啊是啊。”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
    牧伯要是沒死,他不早點回來,還在外麵浪什麽?
    老婆孩子都不要了?
    “若我夫君真有不測......”
    張寧神色一黯,道出此行前來的目的,“還望諸位大人齊心協力,勿使青州落入國賊之手。”
    先前之言,隻是張寧想出來凝聚城中人心的話罷了。
    她心中也明白,張新若還活著,早就應該領兵回來了,不會像現在這樣,一點消息都沒有。
    青州,遲早是會落入他人之手的。
    但無論如何,那個人也不能是袁紹!
    “夫人放心。”
    高順立即表態,“末將定死守平原,不讓袁紹國賊的奸計得逞!”
    其餘眾人對視一眼,齊聲道:“我等定齊心協力,以拒國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們也很討厭袁紹。
    尤其是國淵,對袁紹的這種行為更是深惡痛絕。
    “那就有勞諸位大人了。”張寧行了一禮。
    “此乃我等分內之事。”
    ......
    南皮。
    袁紹站在城牆上,看著城外陸續集結的士卒,胸中激蕩。
    平原前線來報,最近城內守軍的士氣愈發低落。
    逄紀判斷,發動總攻的時機差不多就要到了,請袁紹趕緊出兵前來。
    袁紹當機立斷,立刻下令,讓在南皮休整了多時的士卒集結起來。
    “攻克平原,全據青州,自今日始!”
    袁紹看著城外列好陣勢的大軍,意氣風發。
    淳於瓊策馬來到城牆下方,大聲喊道:“大軍已集結完畢,請明公檢閱!”
    “好!”
    袁紹點點頭,快步走下城牆,跨上戰馬,來到城外。
    他的家眷也跟在身後,一起出城,為他送行。
    袁紹回頭看了一眼。
    他的正妻劉氏、次子袁熙,以及幾個姬妾都在,唯獨不見小兒子袁尚的身影。
    “顯甫今日怎麽沒來?”袁紹有些奇怪的對著劉氏問道。
    袁尚少而貌美,諸子之中,唯有他長得最像袁紹。
    袁紹平日裏也最喜歡自己這個小兒子。
    怎麽今日你老子出征,你都不來送一下的?
    白疼你了?
    “夫君莫怪。”
    劉氏解釋道:“尚兒昨夜似是染了風寒,今日不能起身。”
    “病了?”
    袁紹神情一愣,隨後焦急道:“啊呀,你怎麽不早和我說?”
    劉氏說道:“妾身也是今晨去喚尚兒起身之時才發現的。”
    “請醫者了沒有?”袁紹十分緊張。
    劉氏點點頭,“已經讓奴婢去請了。”
    袁紹稍加思索,開口說道:“走,你帶我回去看看。”
    “啊這......”
    一旁的淳於瓊聞言一臉懵逼。
    不是?
    大軍都集結好了,你這時候和我說回去看兒子?
    “明公。”
    淳於瓊低聲提醒道:“將士們都還等著呢,若是拖延太久,恐怕損了軍心啊......”
    劉氏聞言也道:“夫君安心出征便是,妾身在家會照顧好尚兒的。”
    “這怎麽行?”
    袁紹搖頭,“顯甫尚在病中,我又如何能夠安心出征?”
    淳於瓊愣住,看向一旁的郭圖。
    “主公。”
    郭圖進言道:“三公子之病,乃是小疾耳,休養幾日便能痊愈,眼下攻取平原才是緊要之事啊!”
    袁紹眉目糾結,沉思良久。
    “這樣吧。”
    袁紹看向淳於瓊,“此次出征便由仲簡領兵先行,我待顯甫病愈之後,自會趕往平原。”
    反正張新已經死了,平原遲早也要落入他手。
    有淳於瓊領兵,袁譚督戰,倒也足夠了。
    “主公......”
    郭圖還要再勸,卻被袁紹抬手打斷。
    “行了。”
    “快去。”
    “就這樣吧。”
    袁紹丟下這幾句話,立即策馬朝著家中而去,留下郭圖和淳於瓊在風中淩亂。
    “主公他......”
    郭圖一臉懵逼的看向淳於瓊。
    “算了,公則,我們先走吧。”
    淳於瓊無奈的歎了口氣,拍了拍郭圖的肩膀。
    “明公素來疼愛三公子,視之如命,此時三公子生病,他沒讓大軍改日出發,而是讓我領兵先行,已經不錯了。”
    淳於瓊和袁紹也玩了十幾年。
    袁紹是個什麽尿性,他可太清楚了。
    “他......這......唉!”
    郭圖重重的歎了口氣。
    兩州之地,區區小疾,孰重孰輕耶?
    然而此時大軍已經集結,他們也不好拖著,隻能依照袁紹命令,先行領兵出發。
    好在張新已經死了,此時淳於瓊的心中倒也沒有什麽壓力。
    ......
    漳水下遊。
    張新看著河流兩岸的荒野,心中不由焦急。
    失算了。
    他完全低估了大海的威力。
    或者說,他高估了自家士卒的承受能力。
    大海一望無際,遠遠望去,風平浪靜。
    實際上卻是暗流湧動。
    船一開進去,立馬開始搖晃起來。
    管見的水軍士卒還好,他們早已習慣了海上的風浪,對此倒也沒有什麽感覺。
    而黃巾舊部和漁陽兵就不行了。
    他們生於北方,長於北方,本來就沒怎麽坐過船。
    就算偶爾為了過河,坐過幾次小船,北方那些水係,又哪有大海來的波濤洶湧?
    剛開始的兩個時辰,一切如常。
    兩個時辰後,張新軍的士卒就開始吐的稀裏嘩啦,甚至連飯都吃不進去。
    就連典韋都扛不住大自然的威力。
    一米九多的巨漢,一路上隻能躺在甲板上哼哼唧唧。
    若單單隻是如此,倒也罷了。
    隻要入了漳水,沒了風浪,也還有調整的時間。
    問題是,漳水確實是入了。
    但夏季一直刮著的東南風,也在此時停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新軍的船隊進入漳水已經兩天,按計劃來說,此時應該已經抵達南皮附近才對。
    然而這兩天的天氣十分悶熱,天空中更是連一絲風都沒有。
    他們又是逆流而上,純靠人力劃船,一天也就行個十幾裏。
    明日就是與關羽約定好的日期了,他們距離南皮竟然還有一百多裏。
    關羽部全部都是騎兵,一架攻城器械都沒有。
    若是張新失期不至,他們怎麽攻打南皮?
    若是不能給南皮製造足夠的壓力,迫使袁紹回師救援,那他這一個多月,迂回幾千裏搞得奇襲,意義又在哪裏?
    時至中午,天空中仍舊一絲風都沒有。
    “主公。”
    典韋拿著一塊餅走了過來,臉色十分蒼白。
    “到飯點了,吃點東西吧。”
    漳水平靜,不比大海洶湧。
    經過這兩日的調整,張新軍的士卒倒也不似先前在海上那般渾身無力了。
    雖說還遠算不上全盛時期,但起碼正常的行動已經沒有問題了。
    “你吃吧。”張新搖搖頭。
    他現在哪還有吃飯的心情?
    “主公,你已經一日一夜沒有進食了。”
    典韋勸道:“再這樣下去,身體如何受得了啊......”
    “拿走拿走。”
    張新十分煩躁。
    典韋見勸他不動,隻能拿著餅站在旁邊。
    隨著日頭逐漸西移,張新心中愈發焦躁。
    “君侯。”
    管見走了過來,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今日就這樣吧?士卒們實在是劃不動了。”
    整支船隊,三千大軍,隻有管見的五百水軍可以保持狀態。
    剩下的人連走路都費勁,哪裏來的力氣去輪流劃船?
    張新開口問道:“此地距離南皮還有多遠?”
    管見看了看周圍的參照物。
    “大約還有一百二十裏左右。”
    張新的水軍在建立之初,主要用途就是為了沿海貿易,因此管見他們也時常駛入內河,對這裏的環境還算熟悉。
    “一百二十裏......”
    張新看著管見頭上汗水涔涔,知道他這個將領都已經親自上手劃過船了。
    他不明白。
    自己明明已經算好了一切。
    從幽州能調多少兵,如何隱藏大軍行蹤,如何進軍......
    甚至就連夏季海上的風向,他都考慮在了其中。
    結果卻是天公不作美,一向持續的東南風,竟然在他入漳水的那一刻就停了。
    “這就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麽?不!我還是相信人定勝天!”
    張新越想越氣,走到船首翹起的地方,站了上去。
    “君侯小心啊!”管見連忙出聲提醒。
    張新拔出腰間中興劍,指向天空。
    “天!”
    張新的聲音很大,頓時吸引了周圍士卒的目光。
    “你不助我,反助逆賊耶?”
    張新指天叫罵,“既然如此,你讓我來這世上一遭作甚!”
    “君侯!君侯!”
    管見嚇了一哆嗦,“不可指天叫罵啊!”
    “天!你給我起風!”
    張新沒有理他,繼續喊道:“我要風,大風!”
    “轟隆!”
    平靜的天空突然響起一聲炸雷。
    “君侯小心!”
    典韋連忙上前把張新抱了下來,免得他被雷劈死。
    “上天發怒了!上天發怒了!”
    士卒們驚慌失措。
    “你給我起風!起風!”
    張新兀自叫罵不休。
    忽然一滴雨水落在張新臉上。
    “嗚嗚嗚......”
    周圍士卒紛紛愣住。
    “這是......風?”
    “是風!”
    管見伸手感知了一下風向。
    “是風!是東北風!”
    喜歡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請大家收藏:()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