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落下帷幕

字數:5613   加入書籤

A+A-


    各位寶寶們,寶寶節快樂鴨!)
    一連殺了好幾天,張新才算是把這批人都給處理幹淨了。
    兩萬多具屍體堆在城外,大片土地被鮮血染得紅到發黑。
    可想而知,來年這些地裏的莊稼,長勢一定很好。
    殺完最後一個人,張新長長的吐出了一口氣。
    “呼......幹淨了。”
    今日過後,青州將再也沒有敢於背叛他的人!
    張新這邊是舒服了,但平原城內的吏員們卻是哭成一團。
    這幾日,州吏紛紛前來請假,請求張新允許他們將城外的那些屍體帶回老家安葬。
    張新大手一揮。
    “準了!”
    反正州府目前也沒什麽事,兩萬多具屍體,就這麽堆在城外也不是個事兒。
    這個時代又不流行火葬。
    如今是冬季,天氣寒涼,這些屍體臨時存放幾天倒還好說。
    要是再放一段時間,估計就會引起瘟疫了。
    有人願意幫忙收屍,他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張新怕他們一個人帶不走那麽多屍體,還十分貼心的為他們每人安排了一隊士卒,用先前裝他們家產的板車,裝著他們的屍體回家。
    再把從他們家裏抄出來的錢,拿了一點點出來,發給他們當做路費。
    就當是讓吏員們出差了。
    除去州府吏員,郡府、縣衙也有吏員上疏請求收屍。
    張新一律準了,也貼心的給他們準備好了士卒、馬車、路費。
    他在殺這些人的時候,都是以家族為單位來殺的。
    殺完一家人,就把他們的屍體整整齊齊的擺放在同一個地方。
    如此一來,吏員們就不必擔心漏收那些平日裏不怎麽熟的親戚。
    隻要找到一個熟人的腦袋,那這一堆肉肉就全都是了。
    此時收起屍來,十分方便快捷。
    至於這些腦袋有沒有放錯地方,那就不是張新考慮的事了。
    吏員們見張新安排的如此周到貼心,紛紛感恩戴德。
    “謝謝嗷!”
    前幾日張遼、左豹帶著大軍,拉著幾千車的物資回來。
    現在這些吏員也在士卒們的幫助下,拉了幾千車的屍體回家。
    隨著平原城外的屍體都被拉走,大族反叛之事也算是落下帷幕了。
    但張新卻沒有閑下來。
    他還有三件事情要做。
    第一件事,是關於郡縣官員的。
    這次青州大族被張新宰了一半,許多郡縣中的吏員都為之一空。
    先前就有郡縣長吏上疏為他們的吏員求情,但都被張新駁回了。
    不僅如此,張新還下了死命令。
    誰敢誤了明年的春耕,他就砍了誰。
    當然了,他也體諒郡縣長吏的難處,讓他們缺人的可以來找州府要。
    有些長吏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接受了這個事實,找張新要了人重新培訓,努力準備明年春耕。
    張新按他所承諾的,派了一批華陰士子過去。
    但也有些長吏接受不了,選擇了掛印辭官。
    例如北海相和樂安相。
    在原本的曆史中,青州黃巾肆虐,十分混亂。
    董卓想要廢黜劉辯之時,接替袁術出任虎賁中郎將的孔融據理力爭,言辭激烈,因而得罪了他。
    孔融名高,董卓不敢殺,隻能將他打發到黃巾肆虐的北海國為相,想借黃巾之手把他殺了。
    然而由於張新的存在,現在的青州一片安寧,沒有刀給董卓借。
    因此現任的北海相並不是孔融,而是一個張新沒聽說過的人。
    北海國緊鄰徐州,是青州的南大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北海相棄官而走,他自然要安排好接任的人選。
    “來人,傳崔琰!”
    張新略微思索了一番,便讓人把崔琰叫了過來。
    對付陶謙,還能有誰比他好使?
    崔琰有才,幾次出使徐州都有建樹,也有功。
    是該給他升升官了。
    少頃,崔琰來到,躬身行禮。
    “明公。”
    張新將自己想讓他出任北海相的想法說了一下。
    崔琰聞言大喜。
    “臣必不負明公所托!”
    從一個百石主簿,一躍成為二千石的國相。
    這是一步登天了。
    “季珪先別忙著高興。”
    張新將北海國目前的情況說了一下,“北海各縣急缺吏員,雖說我會抽調華陰士子給你,但他們都是外地人,不熟悉本地情況,你需要用最短的時間帶領他們熟悉民生。”
    “怎麽樣,你有信心不誤了明年的春耕嗎?”
    “有!”
    崔琰拍著胸脯應下。
    “好!”
    張新當即寫了一道敕令,任命他為守北海相。
    守,就是代理的意思。
    就像太守可以任命守令長一樣,州牧也可以任命守太守、守國相。
    雖說官名麵前帶個守字,但實際職權是一樣的。
    “多謝明公!”
    崔琰接過敕令,一臉喜悅。
    “北海國我就交給你了。”
    張新看著他笑道:“至於你治下那些棄官跑了的縣令長,你自己看著安排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崔琰是冀州士族。
    清河崔氏中的人才也有不少。
    漢時士人做官,通常都會從家鄉帶一些士子一起,以為己助。
    先前崔琰的職位是主簿,隻是在張新身邊做些雜活而已,用不上鄉人之力。
    如今張新任命他為北海相,便是希望他能從冀州叫一些士人過來,填補青州官吏的空缺。
    崔琰性格清正,倒是不怕他趁機假公濟私。
    “臣明白了,臣告退。”
    崔琰隻是略微思索了一番,就領會了張新的意思,回到吏舍後,立刻給家鄉的名士寫信,讓他們過來幫忙。
    北海相的人選已定,張新開始思考樂安相的人選。
    思來想去,他決定讓牛豐來做。
    前年張新度田,損失最大的就是樂安、北海以及齊國的大族。
    此次反叛,也是這三個郡國的大族人數最多。
    像濟南國這種張新沒怎麽動的,基本無人反叛。
    經由張新這麽一殺,樂安大族十去其七,已經不成氣候。
    這種簡單模式,拿來培養自家的心腹最為合適。
    張新命人將牛豐叫了過來,巴拉巴拉。
    牛豐聽聞要做國相,一臉不情願的應了下來。
    得,又沒機會上戰場了。
    然後他就被張新臭罵了一頓。
    “斥候隊長......”
    罵完之後,張新給了他一個助手。
    諸葛玄。
    琅琊諸葛氏也是徐州大族,在當地的名望很高。
    張新此舉的用意非常明顯,讓諸葛玄從徐州搞點士人過來。
    況且諸葛玄本人的能力也很不錯。
    張新討董之時,後勤方麵有許多事情都是由他來負責,基本沒出過什麽差錯。
    讓他輔佐牛豐治郡,倒也足夠。
    張新對諸葛玄承諾,隻要把這件事辦好了,將來一定會讓他做一郡太守。
    “臣必不負明公所托!”
    諸葛玄大喜。
    安排完地方官吏之事,張新開始著手第二件事。
    整編大軍。
    喜歡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請大家收藏:()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