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天下之爭素來如此
字數:10828 加入書籤
“殺!”
濟陰郡內的一處野地中,孫軍與袁軍正在廝殺。
袁術久攻昌邑不下,糧道被襲,又有張新在黎陽做出一副渡河支援的模樣,隻能撤回陳留休整,以待來日。
孫策在周瑜的建議下,盡起城中兵馬,出城追擊。
袁術見孫策竟然還敢來追,當即大怒,欲要返身與其決戰。
閻象勸住。
如今袁軍士氣低落,哪怕兵力十倍於敵,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更別提張新隨時都有可能從黎陽出兵。
袁術冷靜下來,無奈的命令紀靈斷後。
“過癮呐,過癮!”
孫策領兵在袁軍之中左衝右突,笑聲傳遍整個戰場。
“吾乃江東小霸王,孫伯符!”
袁軍聞他之名,士氣驟降,很快便潰散開來。
紀靈領兵後撤。
孫策繼續追擊。
紀靈再戰,再撤。
孫策再追。
兩日之間,袁軍連敗三場。
好在,袁術雖然付出了一些代價,但也成功的將大軍撤到了濟陰與陳留的交界之處。
“伯符,差不多了。”
周瑜策馬來到孫策身邊,“前方就是濟陽,我軍不能再追了。”
孫策點點頭。
濟陽屬於陳留境內。
以他如今的實力,將袁術逐出濟陰,為昌邑保留一個緩衝地帶,已是極限。
若強行再追,袁術一怒之下,怕是會背靠潁川,直接在陳留與他決戰。
袁術即使敗了幾場,損兵折將,也依舊還有十萬大軍。
而他麾下隻有八千兵馬。
優勢不在我。
還是等張新斷了他糧道,以及劉表出兵吧。
孫策令士卒打掃戰場,就地掩埋屍體,防止瘟疫,準備撤軍。
正在此時,一騎自西邊疾馳而來。
“什麽人?”
孫軍哨騎上前將他攔住。
“我是宣威侯麾下。”
那騎大聲喊道:“孫策何在?宣威侯有話要傳。”
孫騎聽是張新的人,不敢怠慢,查驗信物,確認過身份之後,引著此人來到孫策麵前。
“可是孫公子當麵?”
張新騎兵開口問道。
“我就是孫策。”
孫策點點頭,十分禮貌的問道:“敢問師尊有何教誨?”
“我家主公於濟陽一帶埋伏袁軍,已經交戰,探得孫公子大軍在此。”
那騎拱手道:“主公讓我問公子一句:伯符可還有力氣殺敵?”
張新來了?
還與袁軍交上手了?
“那必須有啊!”
孫策大喜過望,“還請尊使回稟,策即刻就到!”
張新使者在馬上行了一禮,正準備回去複命,卻被周瑜叫住。
“且慢。”
周瑜開口問道:“宣威侯此次出兵幾何?”
使者道:“三千餘人,俱是騎兵。”
“隻三千餘騎?”
周瑜麵色一愣。
“是。”
使者點頭,“這位將軍可還有話要問?”
“沒有了。”
周瑜回過神來,拱手回了一禮。
“小人告辭。”
使者打馬,回去複命。
周瑜皺起眉頭。
張新此時伏擊袁術,意義在哪?
是,袁軍的士氣低落,他是能勝一陣沒錯。
可袁術的兵實在是太多了。
張新這次隻出動了三千多騎,哪怕贏上一陣,於袁術而言,損失依舊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並不會因此退出兗州。
想要徹底擊退袁術,必須要從冀州調大兵前來。
“難道他是看我軍打的順利,袁軍軍心渙散,特意過來搶功的麽......”
周瑜口中喃喃自語。
“公瑾說的這叫什麽話?”
孫策麵露不悅之色,“師尊威震天下,戰功赫赫,又豈會與我等小輩爭功?”
周瑜撇嘴。
難說。
孫策雖然不讚同周瑜的說法,但心中也有一些疑惑。
以張新之能,應該不會不知,小股兵力伏擊袁術根本沒有意義。
可他還是這樣做了。
為什麽捏?
孫策不明白。
“算了,不想了。”
孫策搖搖頭,立刻命士卒集結,向西進軍。
來都來了。
先打再說!
此一戰對張新沒有意義,但對他卻很有意義。
袁術越弱,於他而言就越有利。
很快,孫軍士卒集結完畢。
孫策領兵行出十餘裏,還隔著大老遠,就聽到了喊殺之聲。
遠遠望去,一支全身黑甲的騎兵,在袁軍陣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
袁軍被殺的哭爹喊娘。
“快!”
孫策見狀大喜,連忙領兵加入戰場。
“殺!”
......
“張新小兒欺人太甚!”
袁術看著玄甲軍在他陣中橫衝直撞,破口大罵。
“昔日討董之時,我為盟主,他隻不過是個副盟主罷了。”
“他進擊長安,我為他供應糧草,盡心盡力,與他並無仇怨,反而有恩。”
“今日他無故起兵擊我,以下犯上,真忘恩負義也!”
閻象地鐵老爺爺臉。
董卓都被挫骨揚灰了,您還拿那個盟主當回事呢?
其實也不怪袁術破防。
本來昌邑那邊的戰事就打的很憋屈。
他有十萬大軍,卻被孫策幾千人殺得屁滾尿流,甚至就連心愛的美人都丟了。
這讓一向自視甚高的袁術怎麽能夠接受?
更別提孫策追擊,他還沒法回頭決戰。
十萬大軍,硬生生被幾千孫兵攆的到處亂竄。
好不容易進入陳留地界,又被張新偷襲。
“他娘的,老子不過了!”
袁術一指張新騎兵,“傳令,大軍合圍,給我盡數殲滅來犯之敵!”
“主公不可意氣用事!”
閻象連忙勸道:“張新騎兵來去如風,靈活無比,我軍多是步卒,根本無法合圍。”
“況且我軍士氣低落,紀靈將軍怕是擋不住孫策太久。”
“若與張新糾纏,待孫策趕到,兩麵夾擊,大敗就在眼前啊!”
“為今之計,主公當速回陳留重整旗鼓,以圖來日,留一上將在此地斷後即可。”
“張新兵少,隻要主公無恙,損失些許士卒,於我軍並無大損。”
袁術瘋狂搖頭。
“我不聽我不聽!”
閻象苦勸。
別上頭啊親。
正在此時,一支張新騎兵似乎發現了袁術所在,直挺挺的朝著中軍衝了過來。
“攔住他們!”
袁術大聲怒喝。
中軍士卒遠遠看著騎兵衝鋒的聲勢,心生懼意,隻是象征性的往前跑了兩步,隨後大喊一聲,調頭就跑。
“快走快走。”
袁術瞬間就慌了。
士氣低落至此,這仗還怎麽打?
閻象一邊扶著袁術上了車駕,一邊指揮親衛斷後,同時將纛旗留在原地,用以迷惑敵軍。
“吾乃常山趙子龍也!”
趙雲領兵殺散袁術親衛,衝到中軍大纛之下,卻發現此地空無一人。
“叫袁術給跑了。”
趙雲心中有些遺憾,拔出腰間寶劍,將大纛砍倒。
“袁術已死,降者不殺!”
陳留大地之上,到處都是潰散而逃的袁軍。
張新騎兵在前衝殺,將袁軍陣型攪的七零八落。
孫軍跟在後麵,一路接收俘虜輜重。
“發財了,發財了......”
孫策樂得都合不攏嘴了。
張新坐在遠處一座民居的屋頂上,頭頂樹蔭遮蔽,眺望著遠方。
民居周圍,數百玄甲軍戒備護衛。
見袁軍潰散的差不多了,張新起身,順著梯子下房。
“傳令,收兵。”
“諾。”
典韋一揮手,幾名親衛策馬而出,朝著戰場疾馳而去。
很快,收兵的命令便傳遍了戰場。
左豹、趙雲收攏軍隊。
孫策連忙帶著麾下眾人上前,問明張新所在之後,前來拜謁。
“笨笨來了?”
張新聽聞孫策前來,十分高興,連忙讓人放行。
孫策見到張新,三步並作兩步,直接一個滑跪。
“策拜見師尊!”
周瑜、徐琨以及江東f42等人紛紛大禮參拜。
“我等拜見宣威侯,多謝君侯出手相助!”
“起來,都起來。”
張新上前扶起孫策,隨後看向其他人,雙手虛托。
眾人順勢起身。
“伯符。”
張新見孫策渾身浴血,不由關心道:“可有受傷?”
“有勞師尊掛念。”
孫策麵露感動之色,“皆是敵兵之血,策無礙。”
“那就好。”
張新點點頭,叮囑道:“伯符,有些話雖然難聽,但我還是要說一句。”
“為帥之人,當使麾下各盡其職,不可逞匹夫之勇。”
“如今你既統領一方,肩負三軍興亡,應當知曉這個道理,日後不可再衝鋒在前。”
“莫要忘了,文台是怎麽死的......”
孫策聽聞孫堅之名,當即垂淚。
“少主,君侯之言有理啊......”
黃蓋等人紛紛表示讚同。
“師尊教誨,策銘記於心。”
孫策拭去眼淚,鄭重點了點頭。
比起濟水初見之時,此時的孫策臉上已經增添了許多成熟。
張新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跳過這個話題,轉而開始說起這次戰事。
“此次伯符先是設伏,斬了袁術的大將張勳,全殲其先鋒,又以八百大破十萬,可謂是一戰成名。”
張新笑道:“想必數月之間,天下將盡傳孫郎之名了。”
孫策雙手叉腰。
“全賴師尊教導有方,以及公瑾輔佐,否則策不能成此功也。”
眾人哈哈一笑。
黃蓋、韓當看向孫策的眼神之中,滿是寵愛。
客套完畢,周瑜開口問道:“君侯此次出兵,可是有變?”
眾人將視線投到張新臉上,等他開口。
這段時間袁術圍城,導致消息斷絕,他們根本不清楚外麵發生了什麽。
按照原本的計劃,他們負責堅守,張新負責斷糧,劉表負責偷家。
如今昌邑這邊不僅沒有危急,甚至還把袁術打的屁滾尿流。
張新突然改變計劃出兵,肯定是有大事發生。
“公瑾敏銳。”
張新點點頭,將長安之事說了一下。
“西涼兵軍紀本就渙散,此番重入朝廷,必然報複。”
“我恐關中百姓遭殃,天子又受淩辱,欲要準備出兵西進。”
“若不將袁術徹底逐走,我又豈能騰出手來,起兵勤王?”
“竟是如此?”
孫策等人臉上皆浮現出錯愕之色。
王允殺了董卓才兩個月吧?
這就把自己玩死了?
難怪張新會這麽急。
“君侯準備如何做?”
周瑜開口道:“袁術雖敗數陣,然其麾下依舊坐擁十萬大軍。”
“袁軍野戰不是君侯對手,可若是據城固守的話,怕是難以速克。”
張新看著周瑜,微微一笑。
“公瑾可有妙計教我?”
“為今之計,不如退兵。”
周瑜道:“待劉表襲其之後,袁術自然退走。”
“不用這麽麻煩。”
張新搖搖頭,“我給他寫封信便是了。”
靜待劉表出兵,是能讓袁術退兵沒錯。
但袁術不可能把大軍全部撤走,一定會留一部兵馬占住陳留,給日後進取兗州留下一個橋頭堡。
孫策接連大勝,卻依舊難改麾下兵少將寡的局麵。
袁軍野戰不是他的對手,可若是守城的話,問題並不大。
十萬大軍,潁川、陳留等地供應不起。
可若是一兩萬,甚至是兩三萬,隻需搜刮一下百姓,供應起來並不困難。
而且以袁術的性格,一定會這麽幹。
如此一來,就等於在兗州埋下了一個隨時都有可能爆炸的火藥桶。
這不是張新想要看到的。
原本張新的打算是,等袁術退兵之後,再與孫策合兵,將留守袁軍趕出陳留。
可沒想到的是,孫策不僅守住了昌邑,甚至還一路反推,殺得袁術大敗。
這讓張新感到十分驚喜。
這麽好的機會,他自然不會放過。
兗州之事早一日解決,他就能早一日回到冀州,準備勤王之事。
再者說了,先前他之所以扶持孫堅做兗州牧,除了二人的交情好之外,還有孫堅名望不高,需得借他和蔡邕的名望,才能得到兗州士族支持的緣故。
但現在不同了。
孫策接連大勝,在兗州的聲望如日中天。
初出茅廬,便能取得如此戰績,天賦著實可怕。
此時在張新心裏,孫策的威脅已經比曹操、袁術等人要高上好幾個量級了。
他若還是按照原定計劃,坐等劉表出兵,則兗州人心盡歸孫策矣。
因此他必須出手,分走孫策的威望。
袁術大敗,糧道不通,劉表又即將起兵。
張新隻需去信一封,陳述利害,不由他不退兵。
仗是孫策打的,信卻是張新寫的。
消息傳出,兗州人隻會以為,袁術是畏懼張新威名才退兵的。
完美。
這無關其他。
天下之爭素來如此,張新不占兗州,已是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