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說親
字數:10469 加入書籤
“甄家仁義。”
張新連忙吹捧。
正事談完,接下來就是商業互吹環節。
張新時而勉勵甄儼,時而追思甄豫,時而又和甄南談起昔年開設互市之事......
堂內的氣氛十分和諧。
吹完以後,張新當場寫了一道征辟令,蓋上冀州牧大印,任命甄儼為州府從事。
本來他是想讓甄儼先從小吏做起的,可甄家如此大方,不給個百石吏實在是說不過去。
甄儼接過征辟令,當即下拜稱臣。
君臣名分已定,張新命人設宴,邀來田豐、沮授等冀州官員,將甄儼介紹給他們認識。
“明公!”
田豐見張新設宴隻是為了一個少年,當即麵色一沉,拱手起身,開噴......
開始勸諫。
一個小孩罷了,你辟他做吏員就辟,設宴把我們叫過來做什麽?
大家現在都很忙的,哪有時間哄小孩玩兒?
張新不想理他,並向他丟了五十萬石糧。
田豐立刻變臉。
“明公英明。”
既然是榜一大哥的話,那沒問題了。
“來,阿儼,我給你介紹。”
張新拉著甄儼,親自給他介紹冀州百官。
“這是別駕田公,這是長史沮公,這是......”
甄儼張大嘴巴,看著一個又一個的高官名士,不斷躬身行禮。
這些人,平日裏他想見一個都難。
但在張新這裏,卻是名士滿地走,高官多如狗。
一場宴會下來,甄儼感覺自己的小腰都要躬斷了。
不過想起今天晚上認識了那麽多名士,甄儼心裏不由激動,在吏舍之中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次日,甄南前來辭行。
張新想了想,把王猛和甄儼叫了過來,一起送他出城。
“使不得使不得。”
甄南受寵若驚,連忙推辭,“小人怎配君侯相送?”
張新是什麽身份?
大漢帝國的宣威侯,車騎將軍,青冀二州州牧。
而他隻不過是個商賈之家的管事罷了。
二人之間的身份猶如雲泥之別。
張新即使願送,他也不敢受。
“走吧走吧。”
張新可不管那麽多,叫上典韋和幾名刀筆吏,拉著他就往城外行去。
王猛都十八歲了,也是時候該討個媳婦了。
甄氏家中有五個女兒,除了最小的那個,其他幾位應該已經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紀。
正好給他說一個來。
王猛出身雖差,但年紀輕輕,已經憑借軍功晉升司馬。
再加上有張新這個姐夫罩著。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隻要張新不倒,王猛基本可以算得上是前途無量。
而甄氏自從甄逸病逝之後,除了昨天剛被征辟的甄儼,族中再無出仕之人,已經徹底淪為商賈之家。
亦或者可以說是寒門。
一個未來之星,娶一寒門之女。
其實甄氏還算是高攀的了。
張新估摸著,甄老夫人那邊應該不會拒絕。
這種事情屬於私事,放在州府裏說有些不太合適。
於是張新便借著送甄南出城之機,讓他幫忙帶個話。
一路上,甄南麵色拘謹,坐立不安。
好不容易熬到城門口,甄南趕緊開口說道:“君侯日理萬機,就送到這裏吧,實在是不用再送了......”
“不急。”
張新微微一笑,招手讓王猛和甄儼過來。
四人圍成一個小圈。
“阿儼。”
張新指著王猛,向他介紹道:“此乃我小妻之弟,姓王、名猛、字景略,現任我軍中司馬。”
昨夜宴會來的主要是州府吏員,王猛在軍中任職,並未到來。
王猛麵色一愣。
小妻,是妾的別稱。
達官顯貴之家若有多個妾,則常以小妻稱呼其中地位較高者,用來與其他普通的妾作為區分。
先前張新雖有意扶王柔做妾,但她自己拒絕了。
她現在的身份,其實還是通房的婢女。
張新以小妻呼她,也不怪王猛意外。
甄儼可不知道張新家裏的關係,聞言連忙向王猛行禮。
“原來是王司馬。”
王猛回了一禮,用疑惑的眼神看著張新。
主公,弄啥嘞?
張新看著甄儼。
“阿儼,你覺得,我這妻弟如何?”
“王司馬年紀輕輕,便能以軍功出任司馬一職,自然是少年俊傑。”
甄儼連忙誇讚。
此話正中張新下懷。
“既然你覺得我這妻弟不錯......”
張新笑眯眯的說道:“那我便厚顏,替他向甄氏說個親,如何?”
“結親?”
甄儼聞言,下意識的打量起王猛。
王猛的外表並不出眾,但他長期待在軍中,身上自有一股剛毅的氣質。
而在這份剛毅之下,似乎又藏了些什麽東西。
甄儼感覺十分難以言喻。
思來想去,隻能說......
似乎和張新有點像。
“主,姐夫......”
王猛瞬間臉紅,“猛年紀尚小,還想建功立業,暫時不想......”
“建功立業和成家不衝突。”
張新打斷道:“你父親早逝,我既是你的姐夫,自然要為你的終身大事打算。”
“你年紀也不小了,當早日娶妻生子才是,省得你阿母日日惦記。”
甄儼見二人關係親密,心中若有所思。
張新是王猛的姐夫。
如果王猛娶了自己的姐妹,那麽甄氏和張新之間的綁定又能更深一些......
甄儼回想起自己來鄴城之前,母親的那番叮囑,開口說道:“臣家中共有姐妹五人,其中長姐、次姐已經出嫁。”
“三妹年芳十六,性格溫和,四妹年芳十四,略有跳脫,皆待字閨中。”
“不知君侯欲為王司馬說的,是三妹還是四妹?”
“還有一個呢?”
張新脫口而出。
他依稀還記得,那位洛神好像是五姐妹中最小的。
“君侯。”
甄儼撓撓頭,“幼妹今年才十歲呢......”
對哦。
張新反應過來,不再提及最小的那個,轉頭看向王猛。
“你喜歡哪個?”
“全,全憑姐夫做主......”
王猛紅著臉,磕磕巴巴的說道。
張新低頭沉思。
那兩個已經嫁人的就不管了。
從甄儼方才的話中,可以聽得出來。
老三年紀大一點,性格也穩重一些。
老四年紀小一點,性格也皮一些。
“嗯......”
張新抬起頭來。
“那就你家三妹吧。”
甄儼三妹的年紀大一點,身體的發育也會好一些,方便生育。
性格穩重,王猛就不用將太多的精力花在家裏,可以專心搞事業。
自古以來,娶妻以賢,納妾以色。
這個賢不單單指的是女子的德行,還有家世。
至於長相,對於正妻來說,從來都不是主要的。
哪怕王猛把她娶回來以後,真的看不順眼,日後再納個自己喜歡的便是。
“好。”
甄儼應下,“臣即刻修書一封,與家母說明此事。”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嫁娶大事,肯定還得是甄老夫人說了算。
張新點點頭,命隨行吏員取來筆墨竹簡。
甄儼當場寫了一封信,交給甄南,讓他帶回去。
送走甄南,張新讓甄儼先跟著王猛混,順帶聯絡一下感情,隨後回到州府之中,令人將審配和辛毗召了過來。
算上甄家的那五十萬石糧,張新這次一共在冀州投入了坤百萬石糧,用以恢複被韓馥、袁紹等人破壞的民生。
這麽多的錢糧,不可能沒人貪汙。
張新又沒辦法親自下到各縣盯著,隻能遴選忠直之士,代他巡視。
等待之時,張新心中不由感慨。
自己現在被各項繁瑣的事務束縛,已經是越來越脫離基層了。
長此以往,若是底下的官員瞞報......
“是不是該考慮組建一個監察機構了?”
正在張新思索之時,審配、辛毗二人來到。
“臣等拜見明公。”
二人躬身行禮,心中忐忑。
他們二人,一個在韓馥州府鬱鬱不得誌,一個在袁紹麾下也不是什麽重要人物。
張新突然召他們前來,難道是要啟用他們了?
“正南、佐治來了。”
張新回過神來。
“坐。”
“謝明公。”
二人落座。
“冀州方定,兗州又出變故。”
張新開口笑道:“我一直想找個時間與二位聊聊,隻是諸事纏身,今日方才得閑,這段時間怠慢二位了。”
“明公言重了。”
審配連忙拱手一禮,心跳加速。
聽張新這話的意思,好像是要用他們了啊......
“是啊是啊。”
辛毗也拱手附和道:“明公日理萬機,為國為民,豈有怠慢一說?”
張新微微一笑,開始與二人交談,試探他們之才。
二人心知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麵對張新詢問,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日後能不能被重用,一展胸中抱負,就在此時!
“審正南,辛佐治,果是剛直之士。”
麵試完畢,張新滿意的點了點頭,進入正題。
“此次冀州賑災,州府放糧二百五十萬石,錢財無數。”
張新看著二人,“如此巨量之財,難免有人心動。”
“我意以正南為冀州南部督郵,佐治為北部督郵,替我巡查郡縣,不知二位是否願當此任?”
二人大喜,起身拜謝。
“願為明公效力!”
張新當即寫了兩道任命,分別交給二人。
“此次巡縣,我給你二人便宜行事之權。”
張新麵色嚴肅,“若有官員膽敢貪墨公糧,不必來報,就地拿下!”
“諾!”
二人神情激動,“必不負明公所托!”
不必來報,就地拿下。
這八個字代表了何等的信任?
“明主!明主啊......”
二人出正堂,頓覺天地寬。
平生所學,今日終於得以施展。
二人拿著任命,先去有關部門辦了手續,隨後回到吏舍收拾東西,準備出巡。
一路上,他們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
吏舍中,辛評見辛毗如此開心,不由開口問道:“賢弟如此喜悅,可是明公對賢弟委以重任了?”
辛毗點頭,將張新任命他做北部督郵的事說了一下。
辛評眼中露出羨慕之色,再問:“賢弟可知,明公對愚兄欲要如何安排?”
“明公對兄長並未提及。”
辛毗搖搖頭,安慰道:“不過兄長勿憂,明公隻是這段時間太過忙碌罷了。”
“明公素來禮賢下士,以兄長之名,想來被啟用也是遲早的事。”
“忙?那他怎麽還有空來啟用你?”
辛評心中一動,“難道是逄元圖舉薦的?”
審配本來就是魏郡名士,州府裏的人。
張新能知他之名,有可能是沮授等人舉薦的,並不奇怪。
可辛評和辛毗是潁川人,兄弟二人雖然都是名士,但名聲也就僅限於潁川一郡罷了。
在冀州完全沒有根基。
按理來說,張新若要啟用,應該是把兄弟二人一並叫過去才對。
可張新今日召了辛毗,卻沒召他辛評。
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人隻舉薦了辛毗,沒有舉薦他。
而在張新麾下,與他們兄弟相熟,且還能說上話的,目前隻有當初同在袁紹麾下的淳於瓊和逄紀。
淳於瓊在軍中忙著裁軍之事,不太可能向張新舉薦辛毗。
那就隻有逄紀了。
思及此處,辛評看著辛毗收拾東西的身影,下定決心,打開吏舍的門走了出去。
找逄紀玩兒去咯......
次日,審配辛毗收拾好東西,來向張新辭行。
張新勉勵了他們一番,隨後便投身到了另一件事中。
遷治。
平原雖好,但地理位置太過偏東,影響力的輻射範圍有限,不利以後。
相比之下,鄴城的地理位置就好太多了。
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曾先後在此建立都城。
在長達四個世紀的時間裏,這裏一直都是北方的經濟和政治中心。
當然了,張新遷的治所,是車騎將軍府。
青州的州府可沒法遷到冀州來。
將軍府一遷,就代表著張新集團的政治重心西移,冀州官員即將崛起,而青州官員則會相對沒落下去。
這影響可不小。
一個處理不好,就會冷了青州官員之心,也會讓冀州官員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這幾日張新頻繁與華歆等人通信,心中也在不斷思考如何平衡。
“明公。”
一道聲音傳來,打斷了張新思緒。
“是阿儼啊。”
張新看清來人,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何事?”
甄儼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
“明公,先前結親之事,家母已有回複。”
“哦?”
張新眼睛一亮。
“呈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