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形勢

字數:5170   加入書籤

A+A-


    李傕在掌控長安朝廷之後,自知勇武、能力、名望皆不如董卓。
    因此相比於董卓,他更加注重對朝廷百官以及各地諸侯的拉攏。
    除了啟用蔡邕,拉攏張新這個大boss以外,他還任命了皇甫嵩為太尉,張新的故吏馬日磾為太傅,與太仆趙岐一起,出使關東,安撫諸侯。
    二人出使的第一站,便是位於中牟的朱儁處。
    朱儁名高。
    去年陶謙就找了好幾個太守名士,共同上表他為太師,希望他能扛起討董大旗。
    李傕雖然擊敗過朱儁,但他依舊十分害怕朱儁號召關東諸侯起兵擊他。
    畢竟樹的影,人的名。
    朱儁的名聲那麽大,萬一振臂一呼,天下景從怎麽辦?
    賈詡看出了李傕的憂慮,進言道:“朱公漢室忠臣,將軍可以天子名義下詔,征他入朝。”
    “如此,必不複憂。”
    李傕從他之言,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趙岐。
    馬日磾、趙岐二人抵達雒陽後,分作兩路。
    趙岐往中牟,去見朱儁。
    馬日磾去兗州,見孫策。
    趙岐的到來,得到了朱儁的熱烈歡迎。
    “邠bin)卿公。”
    朱儁看到趙岐,不敢怠慢,連忙行禮。
    趙岐是漢安帝時期出生的人,今年已經八十多歲了。
    他這一生經曆了漢安帝,東漢前少帝,順帝、衝帝、質帝、桓帝、襄帝,直到現在。
    若把劉辯和劉協也算上,那就是九位帝王了。
    趙岐的年紀大,又是大儒馬融的妹夫,還曆任過並州刺史,敦煌太守等職務,資曆深厚,威望很高。
    朱儁在他麵前,根本沒有擺架子的資格。
    “公偉。”
    趙岐見到他,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將自己的來意說了一下。
    “天子召我入朝?”
    朱儁臉上閃過一絲意外,心中思緒飛快。
    安頓好趙岐之後,朱儁將麾下召集起來,商議此事。
    眾人一聽,瞬間就炸開了鍋。
    “將軍君侯,文武兼備,值此非常之際,應當挺身而出,為國討賊!”
    眾人紛紛表示反對,“李傕者,國賊也,將軍若奉詔入朝,則為賊人砧上魚肉也!”
    “為今之計,當遴選精兵強將,揮師西進,直取長安。”
    “軍中糧草可支半年,我等皆願聽從將軍號令,將軍何疑之有?”
    朱儁一聽要打仗,頓時地鐵老爺爺臉。
    李傕,他打不過啊......
    關東諸侯,能保證打過李傕的那個,又和他不對付。
    孫策現在剛定兗州,忙著穩定內部,搖不過來。
    袁術和劉表打的火熱,也不用想了。
    陶謙......
    那老東西,就嘴皮子厲害。
    真讓他出兵,也就給個幾千而已,聊勝於無。
    劉虞在幽州,太遠了......
    還有誰?
    沒了。
    朱儁思來想去,實在是找不到盟友,於是一拍桌案,站起身來。
    “以君召臣,義不俟駕,何況天子乎?”
    朱儁大義凜然,“況傕、汜小人,樊稠無謀之輩,無有遠略。”
    “西涼諸將勢力相等,久必生變,吾奉詔入朝,正可趁機起事,大事必成!”
    “將軍,不可啊!”
    眾人苦勸,“入了長安,沒了兵權,豈不是任人宰割?”
    朱儁表示我不聽,隨後便丟下大軍,跟著天使車隊入長安去了。
    溜了溜了......
    這仗你們誰愛打誰打,反正我不打。
    朱儁麾下見自家主將潤了,也隻能將軍中所剩的錢糧都分了分,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去了。
    有原本陶謙給過來的兵,就回徐州。
    朱儁在荊州招的兵,就回荊州。
    趙岐聽聞朱儁奉詔入京,沒有多說什麽,隻是默默的歎了一口氣,又往荊州去了。
    除了朱儁,此番他還得去見兩人。
    劉表和曹操。
    如今袁術和劉表正在南陽一帶交戰,李傕有賈詡輔助,自然不會放過這麽好一個拱火的機會。
    趙岐帶了兩份聖旨,一份是拜劉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假節。
    鎮南將軍可以極大加強劉表在軍事上的影響力。
    荊州牧也能幫助劉表掌控荊州政權。
    聯係到袁劉雙方正在交戰,這份聖旨的目的不必多說。
    打,給我狠狠的打。
    給曹操的那份聖旨,目的也大同小異。
    李傕在聖旨中拜曹操為汝南太守。
    汝南現在是袁術的地盤。
    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同時,為了避免得罪袁術,李傕也讓馬日磾給他送去了一份聖旨,拜他為左將軍,陽翟侯。
    曹操在劉表麾下,做的卻是豫州的汝南太守。
    而袁術身為左將軍,位在鎮南將軍之上,卻又是劉表自己表的南陽太守。
    這一下子,局麵就變得很有意思了。
    馬日磾先到陳留、濟陰兩郡,將黃蓋、韓當二人的太守轉正,接著來到昌邑,拜孫策為兗州刺史,討逆將軍,嗣了孫堅烏程侯的爵位。
    “師尊的恩情還不完呐......”
    孫策接完旨,心中滿是感動。
    嗣爵不必多說,這是他應得的。
    但兗州刺史,討逆將軍這兩個職位,若是沒有張新舉薦,不能落到他頭上。
    孫策趕緊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去鄴城,向張新表示感謝。
    馬日磾離了兗州,來到袁術處。
    袁術聽聞朝廷隻給他封了個左將軍,而沒有太守、刺史、州牧這類可以實際掌控地方的職務,頓時大怒,將馬日磾給扣了下來。
    隨後他又寫了一封奏表,向朝廷討要豫州牧一職。
    中原這邊亂作一團,河北方麵也發生了兩件大事。
    華佗回來了。
    魏攸終究還是去了。
    他的年事已高,氣血已竭,油盡燈枯。
    哪怕華佗出手,也是無力回天。
    畢竟華佗隻是一個醫者,又不是神仙,沒法逆天改命。
    “魏公......”
    張新一陣唏噓,派出使者前往幽州吊喪。
    魏老頭幫了他挺多的,如今離世,他自然該表示表示。
    另一件事,則是經過孫乾的幾輪談判,張楊孤身來到鄴城,表示願意歸附。
    沒辦法。
    張楊的河內太守本來就是自稱,完全不合法。
    張新若是以這個名義討伐他,他根本無法反抗。
    一邊是渤海太守這個正式工的價碼,另一邊是老領導十萬大軍。
    偏偏這個老領導還很能打。
    張楊十分麻溜的選擇跪了。
    對於張楊的到來,張新十分高興,好好的安撫了他一番,便履行諾言,讓他去渤海上任了。
    隨著諸葛玄走馬上任,接任河內太守一職,張新也加快了軍隊整編的速度。
    諸事已定,該出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