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郭嘉諫言請移駕

字數:10550   加入書籤

A+A-


    兩章一起發)
    長安之兵,早已盡入西涼f4麾下。
    張濟帶走一部分,樊稠帶走一部分。
    剩下的,全被李郭拉到城外幹架去了。
    這就造成了一個十分詭異的景象。
    數萬大軍在城外打的熱火朝天,而近在咫尺的長安城,卻因無人守衛,門戶大開,毫不設防。
    連個關城門的人都沒有。
    郭嘉的細作繞開戰場,十分輕鬆的就潤了進去。
    城內一片蕭瑟,街道上空無一人。
    無論是百官還是還是百姓,皆緊閉房門不出,生怕從哪裏竄出一隊潰兵來。
    細作們在城內轉了一圈,實在是找不到可以問話的人,又試著敲了幾家百姓的門,皆無人應答。
    無奈,他們隻能硬著頭皮回去向郭嘉匯報。
    畢竟他們隻是剛接受了兩個月培訓的細作而已。
    雖有一定戰力,卻也不高,又是分散行事。
    眼下長安城內的百姓皆精神緊繃,既然不肯開門,他們也不敢強行闖入。
    萬一被反殺了咋整?
    他們又不像正式士卒那樣,著甲帶矛的。
    “空無一人......”
    郭嘉聽完匯報,稍加思索,看向身邊一人。
    “既如此,就勞煩你隨我入城一趟,去見蔡中郎吧。”
    此人乃是玄甲軍的士卒。
    長安有李傕郭汜的數萬大軍,郭嘉想將樊稠的家眷撈出來,情報是重中之重。
    張新當然要給他提供支持。
    蔡邕是張新的老師,又久居長安,對城內的情況十分了解。
    於是他便派了個人來協助郭嘉。
    這些年來,張新與蔡邕多有通信。
    這名玄甲軍給蔡邕送過信,清楚蔡邕家的地址,也混了個臉熟。
    若郭嘉需要什麽幫助,便可通過這名玄甲軍與蔡邕取得聯絡。
    “軍師要入城?”
    玄甲軍一聽就不幹了,“臨行之前,主公千叮萬囑,不可讓軍師......”
    “情況有變。”
    郭嘉開口打斷,“先前明公不讓我入城,那是因為敵軍就在城內,城外安全。”
    “如今敵軍在城外廝殺,城外反而不安全了,萬一來了一支潰兵......”
    “你難道想要陷我於險地嗎?”
    “這......”
    玄甲軍想想覺得也是,便沒有再堅持。
    郭嘉點了幾個人陪他入城,讓其餘人留在城外,繼續打探李郭大軍的動向。
    一行人大搖大擺的進了城,來到蔡邕府前叫門。
    “爾等是何人?”
    一道聲音從上方傳來。
    郭嘉抬頭看去,隻見十餘名護衛在屋頂旁的望樓上,張弓搭箭對準他們。
    “兄弟,是我。”
    玄甲軍開口喊道:“是主公派我們過來的。”
    當初張新成婚之時,蔡邕曾到平原吃席。
    張新知道討董在即,害怕董卓如同曆史上那般,強征老頭,便想讓他留下來。
    然而老頭心係剛剛出生的小女兒,執意想要回家,不肯留下。
    張新勸說不動,隻能派了一些黃巾舊部跟在老頭身邊,以為護衛。
    這些黃巾舊部,張新一直沒有召回,就這麽留在蔡邕府中。
    聽聞是張新派來的人,護衛首領仔細辨認了一番,見果然是自家兄弟,當即下令開門。
    郭嘉等人進入府中。
    “兄弟。”
    護衛首領讓人關好府門,快步走了過來,看著玄甲軍問道:“主公遣你過來,可是有什麽要事?”
    “正是。”
    玄甲軍點點頭,介紹了一下郭嘉的身份。
    護衛首領連忙行禮。
    “小人拜見軍師。”
    郭嘉略微躬身,還了一禮,開口問道:“蔡中郎可在家中?”
    “在。”
    護衛首領點頭,“還請軍師稍待,小人這就去通稟。”
    郭嘉拱手。
    “有勞了。”
    片刻,護衛首領回來,帶著郭嘉來到堂中等候,隨後自覺的退了出去。
    郭嘉坐在堂中,心裏有些興奮。
    蔡邕,那可是天下大儒啊!
    無數士子想要見他一麵,都求之不得!
    沒想到自己今天竟然能夠與他見麵?
    “若非明公,吾不得見蔡中郎麵。”
    郭嘉心中不斷感慨,“明主,明主啊......”
    過了一會,蔡邕來到。
    郭嘉按捺下心中激動,起身行禮。
    “學生潁川郭嘉,字奉孝,拜見蔡中郎。”
    “不必多禮,坐吧。”
    蔡邕一臉和善的請郭嘉入座,開口問道:“子清遣你過來,所為何事啊?”
    郭嘉從懷中掏出張新的親筆書信奉上,將事情講了一遍。
    蔡邕邊聽邊看。
    張新在信中說了樊稠欲降,郭嘉此行前來,主要是為了撈人,希望蔡邕幫幫忙。
    “子清忠誠啊......”
    蔡邕心中感歎,看向郭嘉,笑道:“事情我知道了,說吧,現在有什麽是我能幫上忙的?”
    “學生想向中郎請教,李郭二人因何火並?”
    郭嘉問道:“長安城內,到底發生了什麽?”
    “他二人因何火並,我也不知其中緣由。”
    蔡邕搖搖頭,“我隻知道,昨日李傕突然遣其侄李利,攻打郭汜府邸......”
    接著,蔡邕又將郭汜殺了李利,反攻李傕,劉協派人調停等事都說了一下。
    郭嘉陷入沉思。
    李傕欲戰,郭汜搖擺,這是賈詡帶來的情報。
    陝縣一失,張新大軍不日便至。
    在這種情況下,李傕的正常做法應該是盡力拉攏郭汜才對,怎麽會突然攻打他的府邸?
    除非李傕已經確定,郭汜無法拉攏了!
    如此一來,李傕攻打郭汜府邸的目的就很明顯了。
    那就是試圖以家眷為質,逼迫郭汜與他一起,抗衡張新。
    但這又帶來了一個疑點。
    郭汜殺了李利之後,還敢反攻李傕府邸,說明李傕肯定沒能拿到他的家眷。
    經此一事,二人又徹底撕破了臉。
    李傕已經沒有拿捏或者拉攏郭汜的資本了。
    西涼f4基本可以算是降了三個,大勢已去。
    光憑李傕麾下的那點人,沒有任何打贏張新的可能。
    昨日天子遣使調停,反被他趕出大營。
    說明他也不想降。
    打又打不過,降又不想降。
    那他不趕緊收拾收拾,趁著張新大軍未到,跑回涼州,還在城外和郭汜打個什麽勁兒?
    真不想活了?
    蔡邕看著郭嘉麵色一會糾結,一會恍然,沒有出聲打擾。
    他的心裏也很好奇。
    好徒弟咋派了個這麽年輕的過來?
    良久,郭嘉抬起頭來,看向蔡邕。
    “不知中郎可有辦法,帶學生入宮麵見天子?”
    “可以。”
    蔡邕點點頭,“我是左中郎將,想要麵見天子的話,並不困難。”
    “不過奉孝需得告訴我,你求見天子,所為何事?”
    天子,不是你想見就能見的。
    若沒有合適的由頭,他貿然帶個陌生人去見天子,那就太兒戲了。
    郭嘉深吸一口氣。
    “學生想請天子移駕!”
    “移駕?”
    蔡邕麵色一愣,“移去哪?”
    “去哪不重要。”
    郭嘉看著蔡邕說道:“重要的是離開長安,等待宣威侯大軍前來接駕。”
    “胡鬧!”
    蔡邕斷然拒絕,“天子九五之尊,自當坐鎮中樞,豈能輕易離宮?”
    “再者說了,你連個落腳之地都沒有安排,天子如何移駕?”
    天子移駕不是小事。
    且不說去哪裏的問題。
    光是安保,就是一件麻煩事。
    現在城外兵荒馬亂的,萬一出點什麽事,後果不堪設想!
    “中郎莫怒,且聽學生一言。”
    郭嘉忙道:“移駕之事,事關天子安危。”
    蔡邕聞言心中一驚。
    “還請奉孝詳言。”
    郭嘉將方才心中所思盡數道出。
    “李傕若不欲降,隻想保命的話,倒也簡單,隻需率軍退入涼州即可。”
    “涼州混亂,驃騎大軍遠道而來,又要穩定關中,必不再追。”
    “中郎且想,李傕值此存亡之際,不思退兵保命,反與郭汜大戰,如此反常,所為何故?”
    經由郭嘉這麽一說,蔡邕也覺得有點不對,連忙問道:“何故?”
    “無非是怕天子下詔,令涼州諸侯討伐於他罷了。”
    郭嘉自信一笑,“涼州紛亂,大小諸侯林立,足有數十股。”
    “其中有不遵朝廷號令的,自然也有心向漢室的。”
    “他若就此退往涼州,天子詔書一到,那些心向漢室的諸侯定然群起攻之!”
    “其餘諸侯見狀,說不定也會起兵來攻,以期分一杯羹。”
    “若我是李傕......”
    郭嘉篤定道:“定會遣人前往郿縣,請馬騰來援!”
    “馬騰此人先叛朝廷,再叛王國,重利輕義。”
    “李傕隻需許以重利,便能讓其出兵前來。”
    “到那時,二人合兵一處,擊退郭汜,再挾持天子退往涼州......”
    “有天子在手,李傕便能以天子名義下詔,召涼州諸侯勤王。”
    “涼州之地,全民皆兵,一聲令下,至少能得三十萬大軍!”
    “驃騎大軍遠道而來,補給不暢,兵力也沒有優勢。”
    “到那時......”
    蔡邕聞言大驚失色。
    涼州之地,偏僻苦寒,混亂非常。
    若真如郭嘉所言,天子再被劫往涼州......
    那漢室還有什麽正統可言?
    思及此處,蔡邕連忙問道:“奉孝何以如此肯定,李傕欲要挾持天子,退往涼州?”
    “郭汜已有降意,李傕若欲劫持天子,郭汜必來阻撓。”
    郭嘉輕輕一笑,“二者兵力相近,他沒有必勝的把握,驃騎大軍又近在咫尺。”
    “他與郭汜大戰,不就是想在馬騰到來之前,盡量削弱對方力量,好亡命一博麽?”
    “否則他要麽退兵,要麽投降,要麽自刎歸天,還與郭汜打個什麽勁兒?”
    蔡邕再無疑惑,同時心裏也對郭嘉高看了一眼。
    難怪好徒弟會派個這麽年輕的小孩過來。
    原來是真有本事的!
    “好。”
    蔡邕不再遲疑,“奉孝想何時入宮?”
    “宜早不宜遲。”
    郭嘉果斷道:“現在就去。”
    “我這就去安排,還請奉孝稍待。”
    蔡邕起身,麻溜的換官服去了。
    動作之敏捷,完全不像是個六十多歲的老頭。
    去年張新勤王,和董卓打了一年多,結果被百官坑了,又因袁紹等人在後方搗亂,最終導致功敗垂成。
    今年他又來勤王。
    好徒弟來一次不容易啊!
    大軍遠征,跋山涉水,糧道漫長,既耗費好徒弟的心力,也耗費關東百姓的民力。
    如今他的軍師已經找上門來,若被自己坑了,如何對得起好徒弟的一片赤誠之心?
    又如何對得起漢室的列祖列宗?
    很快,蔡邕便換好了官服,帶上郭嘉,乘車前往宮中。
    劉協正在寢宮樂嗬,突然宦官來報,蔡邕求見。
    “蔡中郎來了?”
    聽聞蔡邕前來,劉協不敢怠慢,連忙收斂好自己的情緒,整理衣冠。
    “宣。”
    少頃,蔡邕帶著郭嘉來到,跪拜行禮。
    “臣,左中郎將蔡邕,拜見陛下。”
    郭嘉跟著一起跪了。
    “愛卿平身。”
    劉協上前扶起蔡邕,以示尊重,隨後看向郭嘉。
    “愛卿,這位是......你族中後輩麽?”
    “陛下。”
    蔡邕左右看了看,湊到劉協身邊低聲道:“此乃驃騎麾下。”
    “姑父的人?”
    劉協臉上露出驚喜之色。
    “臣,驃騎將軍府從事中郎郭嘉,拜見陛下。”
    郭嘉下拜,做了個自我介紹。
    “郭愛卿快快平身,平身。”
    劉協喜笑顏開,“不知姑......驃騎遣你前來,所為何事啊?”
    郭嘉將事情說了一下,躬身道:“臣請陛下移駕,以待驃騎大軍。”
    劉協聽說李傕很有可能會聯合馬騰,挾持他去涼州,頓時打了個冷顫。
    涼州......
    好可怕啊!
    “好,好!”
    劉協即刻應下,“愛卿,我們去哪兒?”
    “不知道。”
    郭嘉很實誠,“反正先出城再說,城內現在太危險了!”
    “這......”
    劉協頓時就猶豫了。
    姑父這次怎麽派了個這麽年輕的過來?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啊!
    “陛下。”
    郭嘉進言道:“眼下李郭正在城外大戰,城中守備空虛,陛下隻需喬裝打扮一番,想要出城,並不困難。”
    “若等今日戰罷,李傕反應過來,派人看住皇宮,陛下就算是想走也不能了!”
    “陛下,你也不想被李傕抓去涼州吃土吧?”
    “好,那我們這就走。”
    劉協下定決心,令人取來一套宦官服飾,脫下龍袍換上。
    換完衣服,劉協看向郭嘉。
    “愛卿,我們走吧?”
    “不急。”
    郭嘉看著劉協,心中若有所思。
    “陛下,臣鬥膽相問,城中......或者說是宮中,可有陛下能夠掌握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