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畫中戲】老人

字數:3219   加入書籤

A+A-


    又是一個悲劇人物。
    顏常清看著變回原樣的畫,看向了正在撫琴的琴女。
    相比起紅門,橙門之中的聲音更多。
    高山上的風聲,瀑布的衝擊聲,還有如哭如訴般的琴音,一下就讓整個世界變得鮮明起來。
    琴女的扮演者琳琳此刻皺著眉頭,眉間似乎藏著數不盡的傷心事。
    相比於石匠的舍生取義似的死亡,琴女的死亡更多的是讓人感到不甘。
    先是從天堂掉落到地獄般的身份轉換,再是得知害死自己一家的罪魁禍首,好不容易以為遇到一個知心人,卻是直接背叛了她。
    這背叛可不是單是背叛她的感情那麽簡單,而是將她從小到大的信念直接給否定了。
    那絕望感可想而知,此處彈奏出來的琴聲都帶著蕭索和絕望,令人不適。
    上一幅畫眾人對於石匠的評價,大多是惋惜,但也不乏認同。
    石匠在血中而生,向死而去,他注定孤身一人,才更具有悲劇色彩,隻身闖入王府,並用石匠老人傳授的技藝製造出來的石像砸死王爺固然解氣,但自身也落了個亂刀砍死的下場。
    大家讚揚他是個義士的同時,也意識到了一件事情,石匠沒有活下去的打算。
    他大概是意識到了他這輩子隻會給其他人帶來不幸。
    而琴女的故事中,眾人更多的是罵丞相與俠客,特別是俠客,此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將琴女來之不易的希望化為了絕望,同樣導致了她的身死。
    莫非是這七扇門中,每個畫中人都是悲劇角色?
    這是創造的故事還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在創作的文學之中,通常最能代表藝術的反而是悲劇,因為給人留下的印象最深。
    畢竟越是不圓滿的東西越是令人意難平,產生無法釋然的情緒。
    所以這些畫中人的背景故事其實是加工出來的藝術創作?
    這倒也符合“藝術家”的夢劇。
    下一扇門吧。
    顏常清並沒有在這裏多待的打算,接著他與眾人來到了黃門。
    黃門是個市集,皮影戲老人正在用一男一女兩個皮影小人上演皮影戲。
    依然是按照自己的步驟將染料顏色調好,這個過程在經過了兩次之後已有熟悉的趨勢。
    很快眾人便將顏色調好,將顏色塗在了畫作之上。
    很快經曆畫作的顏色驗證,這幅畫也開始有了變化。
    皮影戲老人年輕的時候便開始學習如何製作皮影,並上演節目。
    他的師傅也不是什麽高人,也就是隨處可見的手藝人。
    不過他的師傅一直誇獎他有一雙妙手,將來的成就肯定不下於他。
    皮影戲老人並沒有當一回事,皮影這東西不比歌舞,屬於奇技淫巧,難以登上大雅之堂,他隻想靠著這門手藝混個溫飽就行。
    不過是在市集上演給孩童看的東西,能掙什麽錢?
    再有成就也有上限,除非達官貴人喜歡。
    但達官貴人可看不上這種,所以皮影戲老人也沒有多大的念想,他隻想娶妻生子,過好自己的一生就行。
    雖是如此,他倒也沒有放過對皮影的鑽研,對於皮影的設計,加工還有進行的演出上都下了不少功夫改進。
    倒是吸引了不少人來圍觀,雖然依舊是孩童居多,但也有不少成人來觀看。
    很多看過人都覺得這比說書來的有趣的多,倒也在市集上有了一些名氣,也賺了一些錢。
    他娶了妻子,生了兒子,日子過的倒也不錯。
    他的老婆賢惠,兒子也很聰明,更是一塊讀書的料,很小就進入私塾,開始考取功名。
    按照私塾老師的話來說,他的兒子天賦異稟,學習遠超其他學生,隻要不出意外將來一定能出人頭地。
    對於這個兒子,皮影戲老人頗引以為豪,盡全力供他念書,希望他有朝一日能有出息。
    事實上他確實也爭氣,第一次院試便成為秀才,如今正在家中準備鄉試,考取舉人。
    不過他的兒子雖然在讀書上頗有成就,但是卻更對他的手藝感興趣。
    他時常偷偷研究皮影戲老人的皮影,自己也在私下製作,論起手藝來,竟隱隱有青出於藍的跡象。
    但此舉令皮影戲老人頗為生氣,他作為一個手藝人比誰都清楚,這就是一個上不了台麵的東西。
    自己的兒子應該有更好的未來,絕不應該與自己一樣,成為底層。
    他完全可以靠著讀書逆天改命,成為朝廷官員,以後家族興旺,再也不用像他一樣每天都在市集中流離奔波。
    所以在他看來,兒子此舉簡直就是玩物喪誌,他決不允許兒子繼承自己的行當。
    然而,他的兒子似乎對皮影情有獨鍾,即便他三令五申之下,兒子依舊違背他的意願。
    皮影老人因此當著他的麵拆掉了他的皮影,令他的多年的心血破滅。
    也因此,兩者關係產生間隙。
    喜歡驚悚遊戲:從古堡開始的逃生之旅請大家收藏:()驚悚遊戲:從古堡開始的逃生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