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關於運動員走出去,打出去的獎勵辦法】

字數:4420   加入書籤

A+A-


    當天下午15點,李楓和張培蒙兩人背著小包跟師父李兵下了樓,肩並肩的往操場走。
    一路上,張培蒙興高采烈的跟李楓分享比賽的事情,還有昨天歡迎會得事情。
    昨天李兵帶隊從田聯總決賽載譽而歸,田管中心給出戰的幾人都發了獎勵。
    因為蘇丙天和張培蒙常規屬於五道口田徑隊隊,但都是國家集訓隊的一員。
    出國作戰,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國家隊。
    昨天接機是田管中心主任董瑞親自組織的,排麵十足。
    隨後的慶功宴上,對蘇丙天和張培蒙都進行了實質性獎勵。
    沒有什麽空頭支票,也沒有誇誇幾句,而是實打實的東西。
    董瑞走馬上任後,他就製定了一係列的運動員參賽獎勵方案。
    鼓勵運動員走出去,打出去,這樣的風氣,頗有點金元田徑的模式。
    部分提供國內賽事獎金的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早就頒布了。
    但關於出國比賽的獎勵方案擬定後,田管中心其他領導都覺得有點高,建議再考慮考慮,所以一直拖著。
    但董瑞還是覺得想出成績,就必須要下重注。
    現在趁著今年勢頭好,不乘勝追擊,後麵就難了。
    於是趁著奧運會的東風,一票決定,直接上報了。
    上報後,體育總局沒有刁難,同意了。
    因為田管中心現在是自收自支狀態,自由度比較高。
    這套【關於鼓勵運動員走出去,打出去的獎勵辦法】獎勵方案一經發布,對各地方隊的積極性有很大提高!
    因為這個方案一點不虛,很務實!
    隻要運動員參加相對應的國際賽事,並且獲獎,田管中心核實後都會給予實質性的現金獎勵。
    獎金也非常豐厚,按照國際田聯的賽事分級進行對於獎勵。
    o、g、g、a、b、c、d、e、f
    張培蒙和蘇丙天這次參加的國際田聯田徑總決賽是田聯第二級別賽事,屬於g,是僅次於奧運會、世錦賽。
    所以田管中心非常重視,在機場給他他們準備了歡迎儀式。    作為教練的李兵和亨廷頓也有獎金,金額為運動員的30。
    如果換做是以前,這個數字的獎金想都不敢想,但現在不一樣了。
    李楓的代言費分成、劉祥的分成、還有胡開、蘇丙天等等知名運動員創造的收入非常巨大!
    足以支撐。
    並且未來十分光明,因為李楓、劉祥在商業化道路的成就,體育總局也找到了路子。
    通過打造體育明星,反哺體育事業的道路前景非常開闊。
    群眾地位熱愛,國家的支持,讓更多的企業將目光聚焦在渾身都是正能量的運動員身上。
    郭京京、林單、馬林、張怡擰等等成績出眾,形象又好的運動員在代言市場非常火熱。
    利用市場經濟開始逐漸盤活大局。
    豐厚的收益讓不少項目不再完全依靠政府撥款支撐,大眾項目經費基本都是溢出狀態。
    體育總局也可以把寶貴的經費對小眾項目進行一定協調。
    對於那些不太受市場歡迎的項目進行多撥款、多幫助,也算是貫徹了先富帶動後富的理念。
    田管中心就是其中典型。
    比如男女擲鐵餅、男女鉛球、標槍等小眾項目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師哥,還得謝謝你,不然沒有我的今天,晚上我請你吃飯,隨便你點!”
    張培蒙自從拿了金牌,回來又領了巨獎就有點飄飄然,隨時都是喜笑顏開。
    不過李楓能理解,那時候他拿到第一筆代言費幾百萬時,也是如此。
    “那感情好,必須宰你小子一頓,師父,你說是不是?
    我們晚上去那個什麽賓館來著,照著最貴的,大吃一頓,怎麽樣?”
    李兵聞言隻是輕輕地說了句:“這不好吧,我聽老葛說,那晚可是花了上百萬!
    培蒙這小身板,嗯…可能還差點,獎金全拿出來都不夠。”
    “額…上百萬…我靠!”
    張培蒙原本還笑容滿麵一聽上百萬,眼睛瞪大驚訝的吐槽道:
    “師父,你們那天吃的什麽啊,金子做的啊!一頓飯吃了上百萬。”
    李楓聞言想起那一餐,也是忍不住搖了搖頭感歎,有錢人花錢是真的不當錢。
    奧運會之前,他卡塔爾的好朋友塔米姆不是來了嘛。
    他就讓葛柏強好好安排一桌招待他。
    規格肯定要高一點,之前在卡塔爾,人家可是盛情款待,這次他自然不能丟份。
    畢竟塔米姆給他送上了一份稅前3000萬的超頂級代言。
    葛柏強自然懂得起,高標準安排了一餐,光是菜品啥的就花了上百萬。
    這還不算酒,要是算上,這一頓下來,饒是李楓身價百億也有點心疼。
    聽李楓一講,張培蒙也瞬間明白為啥那麽貴了,商業宴請,跟平常自然不一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嘿嘿,師哥,那等我跑出來了,有錢了,我在請你吃一頓好的,這次先欠著!”
    “好,我等著,你可別忘了!”
    “那不會,男子漢說到做到!”
    三人有說有笑的來到了紫荊操場旁的五道口田徑隊專屬訓練場。
    一路上不少五道口的學子,還有教職工看見三人,基本都是微笑示意。
    或者熱情的主動跟他們打招呼,但並沒有出現追著要簽名的情況。
    因為很多人都有,老根據地了,跟外邊自然不一樣。
    走進體育場後,李楓一眼就看到了跑道上正在訓練的人。
    “又有新人了!”
    “對啊,今年的已經來了,陳主任說是想讓老梁再帶一個,他今天好像沒來啊?”
    跑道上人還不少,都是校田徑隊的其他人。
    此時體育部的幾個教練正在操練新入學的隊員。
    有練短跑的,也有長跑的。
    這幾年五道口大學招收特長生的要求也比以前高了,因為報名的人多了。
    基本上都是報著五道口大學的牌子和資源來的。
    在以前,專心想走田徑的人,其實會選擇去省隊,或者說很早就被體校或者地方隊選走了。
    但現在不一樣了,李楓、胡開,還有蘇丙天、張培蒙、勞毅這些例子擺在所有人麵前。
    所有短跑人心中的聖地逐漸變成了五道口大學,反正又不耽誤進國家隊。
    喜歡重來一次,覺醒短跑聖體請大家收藏:()重來一次,覺醒短跑聖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