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合縱之策!
字數:7336 加入書籤
“是啊是啊!”其他人也紛紛附和,“空口白話的保證,在巨大的利益麵前能值幾個錢?他現在手裏攥著我們這麽多股份,已經足以在股東大會上發出強有力的聲音,甚至影響我們重大的投資決策了!這就像一把懸在我們頭頂的劍,隨時可能落下來!讓我們怎麽安心經營?”
“對!就算婁氏集團的信譽再好,何雨柱先生再德高望重,但何曉畢竟是年輕人,行事風格激進,誰能保證他不會一時衝動,或者找到了更好的借口,就對我們下手?我們不能把自己的命運,寄托在別人的‘承諾’上!”
會議室裏再次響起一片反對和擔憂的聲音,顯然,沒有人相信婁氏集團的“解釋”,更沒有人願意承擔這份巨大的風險。
郭德勝將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他其實內心也並不完全相信婁家的說辭。
何曉近期的動作太大,目標性太強,絕非簡單的財務投資所能解釋。
他沉吟片刻,緩緩問道“那麽,各位兄弟,你們覺得,我們應該如何應對?總不能直接去跟婁氏集團開戰吧?那是以卵擊石。”
李超人眼中精光一閃,他顯然早有腹案,立刻接口道“郭生,各位同仁,我認為,我們港城的華人地產商,一直以來雖然也有競爭,但麵對外部壓力,特別是像婁氏這樣擁有碾壓性實力的巨無霸時,我們必須團結起來!隻有抱團取暖,形成合力,才能維護我們共同的利益!”
他環視眾人,擲地有聲地提出建議“我提議,我們成立一個‘港城華人地產商協會’!將所有有實力的華人地產公司都吸納進來。
協會的宗旨就是互通有無,資源共享,信息聯動,更重要的是——一致對外!當任何一家會員公司遭遇惡意收購威脅時,其他會員有義務在資金、信息、乃至市場行動上支援,共同抵禦外敵!形成一道堅固的防火牆!”
“成立協會?”李照基眼睛一亮,第一個表示讚同,“李生這個提議好!我恒記地產第一個支持!我們華人地產商早就該有一個正式的組織來加強聯係了。
現在麵對何曉的威脅,正是成立協會的最佳時機!有了協會作為平台,我們就能更有效地協調行動,避免被各個擊破!”
“我也同意!”鄭玉同緊隨其後表態,“單打獨鬥,我們誰也不是婁氏的對手。
但如果我們十幾家,甚至幾十家聯合起來,形成利益共同體,那力量就完全不同了!何曉再想動我們任何一家,都得掂量掂量,是否承受得起整個協會的反擊!”
“對!成立協會!”
“我同意!”
“算我們公司一份!”
“……”
會議室裏頓時響起一片附和之聲,所有人都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看到了對抗威脅的希望。
沒有一個人提出反對意見。
大家心照不宣這個所謂的“港城華人地產商協會”,其核心目的,就是為了對抗何曉,對抗婁氏集團可能發起的收購威脅。
這是一個基於共同恐懼和利益而結成的臨時同盟。
郭德勝看著群情激昂的眾人,尤其是李超人眼中閃過的銳利光芒,心中了然。
他緩緩站起身,沉聲道“好!既然各位兄弟都讚同李生的提議,那我們就著手籌備成立‘港城華人地產商協會’。
具體章程、會員資格、運作機製,我們接下來詳細商議。
當務之急,是盡快把這個架子搭起來,發出我們的聲音,讓某些人知道,港城的地產界,不是誰想動就能動的!”
維多利亞港的夜色,永遠被璀璨的霓虹和摩天大樓的輪廓線所勾勒。
在這座被譽為“東方之珠”的城市裏,財富的流動如同海水般永不停歇,而土地,則是這片彈丸之地最核心的財富密碼。
中環,港城的心髒地帶,寸土寸金已不足以形容其價值,這裏是權力與資本交織的終極舞台。
在這片舞台上,婁氏集團,一個橫跨實業與地產的龐然大物,以其深厚的根基和精明的運作,早已矗立為難以撼動的巔峰。
它不僅僅是一個商業實體,更像是一座無形的山峰,其陰影籠罩著整個香港的地產版圖。
婁氏自身所持有的核心地段優質物業,已是令人豔羨的資產庫。
然而,更令同行們望塵莫及、甚至心生絕望的是,婁氏集團通過與英資巨頭和記黃埔、匯德豐等建立的緊密聯盟或深度合作,實質上掌控了遠超其自身名下的、遍布港九新界的黃金地皮資源庫。
這些地皮,如同散落在棋盤上的關鍵棋子,被婁氏及其盟友牢牢攥在手中,構築了一道令後來者難以逾越的壁壘。
每一次中環地皮的公開拍賣,都像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拍賣槌的起落之間,牽動著億萬資本的神經。
然而,對於眾多覬覦中環地段的華資地產商而言,這更像是一場注定艱難的挑戰。
即便有兩三家頗具實力的公司聯手出擊,傾盡全力籌集資金,也往往難以撼動婁氏集團與其另一重量級盟友——怡和置地公司組成的堅固防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怡和置地,作為曆史悠久的英資洋行,同樣坐擁中環核心區域的龐大物業群。
婁氏與怡置,這兩家巨頭的聯盟,幾乎瓜分了中環最精華、最具升值潛力的地塊,形成了一種近乎壟斷的態勢。
在它們巨大的資本實力和戰略協同麵前,其他競爭者所能分得的,往往隻是些邊角料,或是需要付出遠超理性代價才能獲得的“殘羹冷炙”。
一杯羹?對於絕大多數參與者而言,能聞到些許香氣已是難得。
這種格局,在港島地產圈內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也是眾多華資地產商心頭揮之不去的陰霾。
他們看著婁氏集團憑借無可匹敵的資金實力,在拍賣場上所向披靡。
隻要婁氏看中的地皮,幾乎沒有失手的記錄。
久而久之,婁氏集團在行業內贏得了一個既敬畏又無奈的稱號——“標王”。
這個稱號,是實力的象征,也是壓迫感的來源。
1987年深秋,一場全球性的金融風暴剛剛席卷而過,餘波仍在震蕩。
空氣中彌漫著劫後餘生的不安與對未來的迷茫。
然而,在港島半山區一棟低調卻奢華的私人會所內,氣氛卻異常凝重而熱烈。
這裏匯聚了香港地產界舉足輕重的六位華人領袖以穩健務實著稱的李超人、擅長開發新市鎮的李照基、作風硬朗的郭德勝、精於財務運作的鄭羽彤、以及後起之秀陳曾熙和陳啟宗。
他們代表著香港華資地產的中堅力量,各自擁有龐大的商業帝國,但在婁氏集團這座大山麵前,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促成這次秘密聚會的直接導火索,並非僅僅是長期的地皮競爭壓力,而是一個更具威脅性的行動——婁氏集團年輕的少東家何曉,近期在二級市場上動作頻頻,利用股災後市場低迷的時機,悄然吸納了在座六家公司各自超過10的流通股份!這一舉動,無異於在平靜的湖麵投下巨石。
它超越了以往在土地拍賣場上的正麵競爭,直接觸及了公司控製權的核心。
何曉的持股,像一把懸在頭頂的利劍,讓這些久經沙場的商業巨子們感到了切膚之痛和深深的危機感。
他們意識到,婁氏集團已不滿足於在業務層麵保持優勢,其觸角正伸向更深層的股權控製。
會議室裏,雪茄的煙霧繚繞,映襯著眾人嚴肅的麵容。
李超人作為公認的領袖,率先打破了沉默。
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分量,目光緩緩掃過在座的每一位“諸位,婁氏之勢,已成尾大不掉之局。
單打獨鬥,我們任何一家,都難以望其項背。
長此以往,港島地產,恐成婁氏一言堂。”他頓了頓,加重了語氣,“我提議,成立‘港城華人地產商協會’。
這不僅僅是一個名號,我們要的是實質性的聯合!在資金上,我們要建立互助機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共同抵禦資本市場的風浪;在房產定價上,我們要互通信息,避免惡性競爭,維護行業合理利潤;在土地開發上,更要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集中力量辦大事。”
他的目光變得深遠,“更重要的是,龍國內地改革開放的春風已起,鵬城、羊城,乃至更廣闊的市場,潛力無窮。
我們團結一致,未來可以共同揮師北上,開拓這片藍海市場!合則兩利,分則兩害,此乃存亡之道!”
李超人的話,像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
在座的幾位大佬,不少人近期都已親自北上考察過。
深圳特區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廣州老城煥發的新機,內地龐大的人口基數和日益增長的需求,都讓他們看到了一個比港本土廣闊無數倍的未來市場。
這個“共同開發內地”的藍圖,極具誘惑力。
李照基深以為然地點點頭,他素來以穩健著稱,此刻也難掩心中的認同“李生所言極是。婁氏根基深厚,怡置更是樹大根深。
我們若繼續各自為戰,甚至互相傾軋,隻會讓親者痛,仇者快。
內鬥不休,永遠不可能有人能真正挑戰婁氏的地位。
唯有精誠合作,擰成一股繩,才能壯大自身,在未來的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
他回想起與婁氏過往的交集,除了在爭奪稀缺地皮時不可避免的激烈碰撞,雙方在其他領域尚能維持一種微妙的平衡,井水不犯河水。
但何曉這次突如其來的股權收購,徹底打破了這種脆弱的平衡,將對抗推向了更直接、更核心的層麵。
郭德勝、鄭裕彤等人也紛紛表態支持。
共同的危機感和巨大的利益前景,讓這六位平日裏或明或暗存在競爭關係的巨頭,暫時放下了成見,達成了共識。
一個旨在聯合對抗婁氏集團、共同開拓內地市場的“港城華人地產商協會”就此誕生。
會議室內,一種同仇敵愾的氛圍開始彌漫。
“港城華人地產商協會”成立的消息,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入巨石,瞬間在香港社會掀起了滔天巨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電視新聞的黃金時段、街頭巷尾的茶餐廳談資,無不充斥著這個爆炸性新聞。
“六大地產巨頭結盟!‘港城華人地產商協會’橫空出世,劍指何方?”
“六大華資地產商合縱連橫,婁氏集團‘霸主’地位遭遇空前挑戰?”
“資金互助、資源共享!華人地產商協會成立,婁氏‘標王’神話或將終結?”
“李超人領銜,六大地產商抱團取暖,能否撼動婁氏與怡置雙巨頭格局?”
“……”
各種聳動的標題,極盡渲染之能事。
媒體敏銳地嗅到了這場商戰背後的火藥味,紛紛以“合縱抗秦”作為核心比喻,將六大地產商的聯盟比作戰國時期六國聯合對抗強秦,而婁氏集團則被塑造成了那個咄咄逼人、意圖一統天下的“秦國”。
這種曆史隱喻極具傳播力,瞬間點燃了公眾的興趣。
人們津津樂道於這場現實版的“商戰大戲”,猜測著雙方下一步的動作,討論著誰將笑到最後。
有趣的是,連婁氏集團旗下的傳媒旗艦——盛世傳媒,也加入了報道的行列,並且立場相對客觀,甚至略帶調侃。
這源於婁氏集團董事長何雨柱定下的規矩盛世傳媒擁有高度的新聞自主權,隻要不涉及公司高層私人生活,所有商業決策和行業動態,記者均可依據事實和自身判斷進行報道。
這條指令,使得盛世傳媒在報道這場針對自家母公司的聯盟時,反而顯得更為超然和犀利。
然而,在這片喧囂之下,香港真正的商業圈層和消息靈通人士,卻有著更為清醒和現實的解讀。
他們關注的焦點並非那冠冕堂皇的“資金互助”、“資源共享”和“共同開發內地”,而是那個無法回避的關鍵事實何曉已經持有這六家公司每家超過10的股份!這個持股比例,已經足以讓何曉在股東大會上擁有相當的話語權,甚至能對公司的重大決策構成實質性影響或幹擾。
因此,在知情者眼中,這個所謂的“戰略合作協會”,其最核心、最迫切的目的,就是“抱團取暖”,共同抵禦何曉這位“門口的野蠻人”的進一步入侵,防止婁氏集團通過股權滲透實現對他們的控製。
所謂的“合縱抗秦”,抗的並非業務上的婁氏,而是股權上的何曉。
媒體看似熱鬧的推波助瀾,在明眼人看來,不過是隔岸觀火,甚至有些“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意味。
喜歡四合院開局傻柱拒絕道德綁架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四合院開局傻柱拒絕道德綁架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