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家庭的傳承
字數:3944 加入書籤
深秋的上海,涼意漸濃。陸家老宅坐落在法租界的梧桐深處,雕花鐵門上爬滿了歲月的痕跡,斑駁的樹影在落地窗外隨風搖曳,為這座充滿曆史感的建築增添了幾分詩意。傍晚時分,陸琛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將皮質公文包輕輕放在玄關,金屬扣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屋內彌漫著淡淡的茶香,混合著蘇瑤剛剛烘焙的曲奇香氣,讓人倍感溫馨。
書房裏傳來電子設備特有的嗡鳴,全息投影的藍光透過半掩的門縫流淌出來。七歲的陸星野正踮著腳,鼻尖幾乎要貼上懸浮在空中的3d城市模型,小手在空中胡亂比劃著,試圖觸摸那些虛擬的建築和街道。聽到父親回家的聲音,孩子聞聲轉身,發梢還沾著遊樂園的碎屑,眼神中滿是興奮與好奇:"爸爸!電視上說有壞蛋用病毒偷錢,你們是怎麽抓住他們的?"
陸琛笑著摘下眼鏡擦拭,鏡片後的目光溫柔而深邃。他走到孩子身邊,蹲下身子,從公文包夾層取出那本珍藏多年的警用筆記本。泛黃的紙頁間夾著2018年跨國追逃行動的現場照片,邊緣還沾著東南亞雨林的暗紅泥土。照片裏,荷槍實彈的特警隊員在沼澤地中穿梭,遠處直升機旋翼攪起漫天水霧,仿佛將那段驚心動魄的往事重新帶回眼前。
"還記得去年我們去雲南邊境的希望小學嗎?"蘇瑤端著熱牛奶走來,羊絨披肩下露出藏青色的工作襯衫,十年前那個在網絡安全戰場上與黑客對峙的技術專家,此刻聲音溫柔得能滴出水來,"那裏的孩子們能用上嶄新的電腦教室,就是因為我們追回了被加密隱藏的贓款。"
陸星野突然坐直身子,牛奶在杯口漾起細小的漣漪。他歪著頭,睫毛在臉頰投下扇形陰影,認真思考的模樣與陸琛如出一轍:"就像《黑貓警長》裏那樣,把壞蛋都關進監獄,對嗎?"
陸琛將兒子抱到膝頭,窗外的夕陽為兩人鍍上金邊:"比動畫片裏的故事更精彩。你看這張照片,當時我們在原始森林裏追蹤了七天七夜。那裏又濕又熱,到處都是蚊蟲,我們的衣服從來就沒幹過。但是為了抓住壞人,再苦再累都值得。當最後一名嫌疑人被抓獲時,有個老奶奶特意從鎮上趕來,給我們送自己種的山核桃。她的手很粗糙,但是笑容特別溫暖。"他翻開筆記本,夾在其中的褪色核桃殼輕輕滑落,"每一次抓捕,都能讓更多人安心睡覺,讓小朋友們能安全地上學。"
這樣的睡前故事持續了整整五年。隨著年齡的增長,陸星野的床頭,從恐龍圖鑒逐漸變成了《福爾摩斯探案集》,枕邊永遠擺著父母送的兒童顯微鏡。他經常會在晚上拿著顯微鏡觀察樹葉、昆蟲翅膀,試圖從微觀世界裏發現"線索"。十二歲生日那天,他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一本手工裝訂的《少年偵探筆記》。泛黃的紙頁上,不僅有簡化版的犯罪側寫案例,還有蘇瑤手繪的加密算法示意圖,甚至夾著陸琛在國際安全峰會上的發言手稿片段。扉頁上,父母的字跡交織成溫暖的寄語:"願你永遠保持對真相的好奇,對正義的信仰。"
進入青春期的陸星野,對科技和偵探的熱愛愈發濃厚,書包裏總裝著便攜式全息投影儀。某個暴雨傾盆的周末,豆大的雨點砸在玻璃窗上,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家庭書房變成了小型戰術研討會,陸琛將全息投影調成犯罪現場模式,虛擬的紐約街道在客廳延展,車輛川流不息,路人的對話聲忽遠忽近,仿佛置身於真實的案件現場。
"現在我們假設這是一起連環盜竊案。"陸琛用激光筆圈出虛擬地圖上的案發點,三維時間軸上,不同顏色的光點開始呈現出詭異的規律,"這些案件表麵上毫無關聯,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它們都發生在每月的第一個星期二,而且都在地鐵站附近。"
蘇瑤適時遞來數據平板,屏幕上跳動著案發時的網絡流量曲線:"注意看每次案發前後,都有異常的數據包傳輸,就像是有人在通過網絡指揮這些盜竊行動。"
陸星野盯著數據,眉頭緊鎖,突然抓起馬克筆在白板上畫出關聯線。他的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爸爸,這些案發點都在光纖主幹線附近!會不會是他們想通過盜竊獲取線下數據,再通過網絡傳輸?而且選擇星期二,可能是因為這一天地鐵客流量相對較少,便於他們行動!"
陸琛與蘇瑤對視一眼,眼中滿是驚喜。這個推斷,與他們當年偵破的"暗網蜂巢"案件思路不謀而合。蘇瑤輕輕揉了揉兒子的頭發:"完全正確。但別忘了,犯罪者也會預判我們的預判。如果是你,會怎麽反製?"
在團隊中,陸琛和蘇瑤的培養方式更像是搭建階梯。每月的"安全技術沙龍"上,會議室的氣氛總是熱烈而充滿活力。白板上永遠寫滿紅藍交錯的思維導圖,各種新奇的想法和創意在這裏碰撞、融合。當年輕警員小陳提出的ai監控算法存在漏洞時,蘇瑤沒有直接指出錯誤,而是讓團隊分成兩組,通過模擬攻防戰自行發現問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三天三夜的頭腦風暴後,實驗室的燈光幾乎沒有熄滅過。小陳帶領的小組不僅修補了漏洞,還創新性地加入了生物特征動態驗證模塊。他們借鑒了變色龍的變色原理,讓係統能夠根據環境變化自動調整識別參數。在慶功宴上,陸琛舉起酒杯,琥珀色的酒液在燈光下流轉:"真正的傳承不是複製經驗,而是點燃創新的火種。就像我們當年在國際競賽中,那些突破性的技術都誕生於思維的碰撞。"他的目光掃過牆上的合影,其中一張正是他與蘇瑤在日內瓦領獎時的照片,背景裏的全息投影與此刻會議室的設備已不可同日而語。
十六歲的陸星野開始以實習生身份參與真實案件。在某次跨境網絡詐騙案中,他負責整理數千條聊天記錄。連續三天盯著屏幕,血絲爬上他的眼白,眼睛酸澀得幾乎睜不開,但他依然全神貫注。突然,某個加密文件的命名規律讓他瞳孔驟縮——這與父親筆記中記載的某個暗網組織習慣完全吻合!
當專案組根據這條線索追蹤到犯罪窩點時,現場的情景讓陸星野終生難忘。昏暗的房間裏擺滿了服務器,屏幕上閃爍著各種代碼和數據,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息。帶隊的老刑警拍著他的肩膀感慨:"虎父無犬子啊!"陸星野看著現場收繳的服務器,突然想起小時候父親說過的話:"科技是把雙刃劍,關鍵看握在誰的手裏。"
最具挑戰的案件發生在陸星野十八歲生日當天。東南亞某國突然爆發大規模身份信息泄露,涉及千萬民眾。消息傳來,整個城市都陷入了緊張的氛圍。陸琛和蘇瑤原本準備的生日派對變成了緊急作戰會議。作戰室裏,大屏幕上的數據瀑布般流淌,紅色警報此起彼伏,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陸星野盯著不斷跳動的攻擊數據,指甲深深掐進掌心。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每一秒都關乎著無數人的信息安全。突然,母親教過的量子加密對抗策略在腦海中閃現:"我們可以利用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把泄露數據碎片分散到全球節點,再用動態密鑰重組!這樣一來,即使黑客獲取了部分數據,也無法還原出完整的信息!"
他的提議讓在場的所有人眼前一亮。方案被迅速采納,整個團隊進入了緊張的工作狀態。七十二小時後,當新聞報道該國數據危機成功解除時,陸星野收到了國際刑警組織發來的特別感謝信。信的末尾寫道:"你展現出的不僅是技術天賦,更是年輕一代對全球安全的擔當。"
五年後的國際安全峰會上,作為最年輕的演講嘉賓,陸星野站在日內瓦的聚光燈下。他身著筆挺的西裝,眼神堅定而自信。他身後的全息投影中,當年父母的獲獎畫麵與如今團隊的創新成果交相輝映,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家族與科技安全事業的不解之緣。當他點開最後一頁ppt,畫麵切換成希望小學孩子們燦爛的笑臉,台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我的父母教會我,技術的價值不在於它有多先進,而在於它能守護多少人的笑容。"他的聲音有些發顫,"從父親筆記本裏的雨林泥土,到母親手繪的加密圖譜,再到今天我們共同搭建的全球安全網絡——這,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我們不僅要繼承前輩的事業,更要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用科技的力量為世界帶來更多的安全與溫暖。"
觀眾席上,陸琛和蘇瑤相視而笑。蘇瑤悄悄擦拭眼角,眼中滿是驕傲與欣慰。陸琛的手指無意識摩挲著西裝內袋裏的《少年偵探筆記》,仿佛在觸摸那些逝去的歲月。散場時,夕陽為相擁的三人鍍上金邊,遠處,年輕的技術人員正圍著陸星野請教問題,討論聲與海鷗的鳴叫交織在一起,宛如一曲永恒的傳承之歌,在時光的長河中久久回蕩。
喜歡臥底之愛:緬北的愛恨糾葛請大家收藏:()臥底之愛:緬北的愛恨糾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