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緊急應對措施

字數:3805   加入書籤

A+A-


    暴雨如注的深夜,聯盟總部的地下會議室被冷白色的全息投影照亮。陸琛站在環形會議桌中央,戰術平板在掌心投射出全球危機地圖,東京、巴黎、紐約的坐標仍在持續閃爍猩紅警報。雨水順著防爆玻璃蜿蜒而下,將窗外的城市輪廓扭曲成抽象的暗紋,仿佛整個世界都在量子犯罪的陰影下扭曲變形。會議室的空氣仿佛凝固,隻有服務器的嗡鳴與雨聲交織,營造出令人窒息的緊張氛圍。牆角的應急燈在雨幕中忽明忽暗,像極了此刻搖搖欲墜的世界秩序。
    "各位,我們麵對的不是普通犯罪。"陸琛的聲音穿透會議室的寂靜,指節重重叩擊桌麵,全息投影隨即切換成量子糾纏的動態模型,藍色的光子在虛擬空間中鬼魅般同步閃爍,"這些犯罪分子用的不是傳統代碼,而是直接操縱物理法則。"他調出東京電力係統崩潰前的0.3秒波形圖,曲線在屏幕上劇烈震蕩,每個峰值都精準得令人毛骨悚然,"看到這些完美同步的量子震蕩了嗎?這需要至少十台以上的量子計算機協同運算,背後必定有國家級科研力量支持。"他的語氣沉重,每個字都像是砸在眾人心裏的重錘,會議室裏甚至能聽見有人吞咽口水的聲音。
    蘇瑤的全息影像突然在他身旁浮現,她剛結束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調查,背景裏還能聽見實驗室液氮罐的轟鳴聲。她的發絲淩亂,黑眼圈濃重,防彈衣上還沾著實驗室的金屬碎屑,卻強撐著精神:"三個月前失竊的量子設備中,包含可實現百公裏級糾纏的光子對生成器。"她將加密文件推送到共享界麵,數據在空氣中流轉成紅色的警示網絡,每個節點都跳動著危險的紅光,"這些設備足以構建覆蓋整個大洲的量子攻擊網絡。我們現在麵對的,是能在瞬間癱瘓全球關鍵基礎設施的末日武器。"說到最後,她的聲音微微發顫,透露著事態的嚴峻。
    會議室陷入死一般的寂靜。來自倫敦的網絡安全專家摘下眼鏡擦拭,鏡片上的霧氣模糊了他憂慮的眼神;矽穀的科技顧問不停刷新著手中的數據流,指節因用力而泛白,指甲在平板邊緣留下深深的劃痕;莫斯科的情報官默默點燃了一根香煙,煙霧在全息投影的光暈中繚繞,映出他緊鎖的眉頭。所有人都意識到,這是一場關乎人類文明存續的戰爭。
    "我們需要組建量子特研組。"陸琛打破沉默,調出全球科研機構數據庫,密密麻麻的名單在眼前滾動,每個名字都像是救命稻草,"從理論物理學家到量子芯片工程師,不惜一切代價把頂尖人才聚到一起。"他的目光掃過會議室角落的全息時鍾,紅色數字跳動著"0317","記住,每一秒都可能有新的城市陷入黑暗。"話音剛落,會議室便響起此起彼伏的通訊聲,眾人開始緊急聯絡各自的人脈資源。陸琛親自撥通了劍橋大學量子計算中心主任的電話,在長達半小時的勸說後,終於說服對方加入。
    72小時後,聯盟總部地下三十層的量子實驗室正式啟用。防輻射大門緩緩開啟,液氮管道蒸騰的白霧中,十二台定製版量子計算機陣列正在高速運轉,藍色的量子比特在超低溫環境下閃爍幽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林永年教授摘下護目鏡,布滿血絲的眼睛盯著操作台:"要破解量子糾纏操控,必須先複製犯罪者的攻擊模型。但我們連他們用的量子算法都一無所知。"他的聲音充滿疲憊與焦慮,實驗室裏的氣氛愈發凝重。蘇瑤帶著團隊連續奮戰,他們的辦公桌堆滿了咖啡杯和能量棒包裝,每個人的眼睛都布滿血絲。
    蘇瑤將東京電力係統的崩潰數據導入分析係統,突然指著全息屏幕:"看這個!所有異常量子信號都遵循斐波那契數列分布。"她調出巴黎證券交易所的交易記錄,時間戳在屏幕上排列成詭異的規律,"同樣的規律也出現在期貨拋售時間上。這不是隨機攻擊,是某種加密的指令序列!"她的發現讓在場的專家們精神一振,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團隊立刻投入到對數列規律的深度研究中,連續48小時不眠不休,終於初步破譯了部分指令含義。
    與此同時,陸琛正在協調全球執法網絡。他的戰術平板同時連接著二十七個國家的執法部門,全息投影裏,各國負責人的頭像在數據洪流中此起彼伏。"我們要建立量子犯罪情報共享平台。"他展示著新開發的加密係統,複雜的代碼在空氣中流轉,"所有量子信號監測數據、可疑交易記錄、失蹤科研人員信息,必須實時上傳到中央數據庫。"
    美國fbi局長卻提出質疑:"我們的係統采用軍用級加密,不可能與其他國家共享。"陸琛立刻調出北極科研站繳獲的犯罪組織通訊記錄,畫麵中顯示著被破解的加密信息:"看看這個,他們用的量子密鑰分發技術能繞過任何傳統加密。如果不合作,我們的防火牆在他們麵前就是篩子!"激烈的爭論持續了數小時,會議室裏火藥味十足。最終,在英國軍情六處代表展示了倫敦金融城差點被攻擊的絕密情報後,各國才達成了合作協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亞洲,蘇瑤帶領的技術小組取得突破性進展。他們在暗網交易記錄中追蹤到一條關鍵線索——某個匿名賬戶頻繁購買氦3同位素,這種物質是維持量子計算機低溫環境的關鍵材料。通過全球海關數據庫交叉比對,最終鎖定了一艘往返於北極和東南亞的貨輪。當特戰隊突襲貨輪時,船艙內的景象令人震驚:精密的量子設備正在組裝,複雜的線路和閃爍的指示燈組成了一個小型的量子攻擊裝置,其精密程度讓在場的工程師都倒吸冷氣。戰鬥中,一名特戰隊員為保護設備數據,用身體擋住了犯罪分子的攻擊,不幸中彈犧牲。
    然而,新的危機接踵而至。歐洲監測係統突然捕捉到數百個未知量子信號源,它們像病毒般在電網中快速擴散。陸琛和蘇瑤緊急召集特研組,全息會議室裏,各國專家的影像在量子雲圖中若隱若現。中國量子通信專家提出大膽設想:"既然無法阻止信號傳輸,不如利用量子糾纏的特性,建立反向追蹤係統。"這個提議引發了激烈討論,團隊連續開了12小時的頭腦風暴會議,終於確定了實施方案。
    接下來的72小時,聯盟實驗室變成了戰場。研究人員分成三個小組,分別負責信號幹擾、反向追蹤和數據解析。蘇瑤親自操作量子計算機,將幹擾信號調製到與犯罪者相同的頻率。她的額頭布滿汗珠,眼神卻專注而堅定。為了找到最佳幹擾參數,她反複試驗了上千次,累了就靠在椅子上打個盹,醒來繼續工作。當第一個信號源的位置在北極圈某處浮出水麵時,她的手指在控製台上劇烈顫抖:"找到了!但他們有至少五十個備用節點,攻擊隨時可能轉移!"
    陸琛立即啟動全球應急方案。各國電網切換到備用量子加密協議,金融係統暫時關閉非必要交易接口,醫院等關鍵設施啟動獨立供電係統。同時,特戰隊分三路向信號源位置進發。在北極冰原的暴風雪中,第一小隊艱難前行,刺骨的寒風如刀子般割在臉上。他們的通訊設備因極端天氣時常中斷,隻能依靠地圖和指南針摸索前進。當他們發現偽裝成科考站的量子攻擊節點時,眼前的景象令人不寒而栗:巨大的量子計算機正在瘋狂運算,屏幕上跳動的代碼組成了令人膽寒的攻擊矩陣。
    戰鬥異常慘烈。犯罪分子啟動了自毀程序,劇烈的量子爆炸產生的能量衝擊波,將方圓百米的冰層瞬間汽化。特戰隊在生死邊緣搶回了關鍵數據模塊,許多隊員身負重傷。一名隊員為了保護數據模塊,被爆炸的氣浪掀飛,重重撞在冰壁上,昏迷前仍死死抱住模塊不放。這些數據成為破解犯罪者量子算法的關鍵。當蘇瑤將數據導入分析係統時,整個實驗室的氣氛凝固了——犯罪組織的攻擊計劃遠未結束,他們在全球埋設了超過一千個"量子炸彈",一旦觸發,足以摧毀現代文明的根基。
    深夜的指揮中心,陸琛和蘇瑤並肩站在全球危機地圖前。全息投影的紅光映照著他們疲憊的臉龐,卻無法掩蓋眼中的堅定。"我們需要更強大的防禦係統。"陸琛調出新的研發計劃,虛擬屏幕上浮現出量子防火牆、實時監測衛星網絡、全球量子密鑰分發體係的藍圖,"這將是一場持久戰。"
    蘇瑤將最新的研究成果推送到共享界麵,嘴角終於露出一絲微笑:"但我們已經掌握了他們的攻擊模式。"她放大的量子雲圖上,一條清晰的攻擊路徑正在顯現,"現在,該我們反擊了。"窗外的暴雨不知何時停了,第一縷曙光穿透雲層,照亮了他們堅毅的輪廓。然而,在量子世界的深處,新的較量才剛剛開始,更大的挑戰還在前方等待著他們。而此時,在世界某個陰暗角落,犯罪組織的首領看著手中的量子通訊器,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新的陰謀正在悄然醞釀。
    喜歡臥底之愛:緬北的愛恨糾葛請大家收藏:()臥底之愛:緬北的愛恨糾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