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家庭的新變化
字數:4347 加入書籤
晨光透過百葉窗的縫隙,在客廳的胡桃木茶幾上投下細長的光影。蘇瑤握著溫熱的陶瓷杯,杯身的纏枝蓮紋硌著掌心,蒸騰的熱氣模糊了鏡片。她望著餐桌旁忙碌的身影——兒子林宇正將煎蛋小心地盛進骨瓷盤,金黃的蛋液邊緣泛起誘人的焦褐,旁邊整齊碼放著全麥吐司和切好的牛油果。廚房飄來現磨咖啡的醇香,混合著煎培根的滋滋聲響,打破了清晨的寧靜,恍惚間竟與二十年前某個相似的早晨重疊。那時林宇剛上小學,她也是這樣坐在餐桌前,看著小小的身影踮腳夠櫥櫃裏的牛奶盒,圓頭球鞋在瓷磚上蹭出細微的聲響。
這是林宇升職後的第三個周末。作為市場部新任總監,他的日程表早已被紅藍色的會議標記填滿。手機裏還躺著昨夜十點收到的項目方案修改意見,鎖屏壁紙卻是全家去年在北海道的合照:蘇瑤戴著毛絨耳罩,陸琛的圍巾被風吹起一角,林宇和沈清月在雪地裏比著心,身後的聖誕樹掛滿暖黃的燈串。可此刻他卻專注地將草莓果醬均勻塗抹在吐司上,仿佛正在雕琢一件藝術品。果醬瓶口殘留的紅色痕跡,在晨光裏像極了他童年時偷吃番茄醬留下的印記。那時他總把嘴巴染成鮮豔的紅色,還對著鏡子扮成"吸血鬼",惹得蘇瑤又好氣又好笑。
"媽,嚐嚐這個新配方的鬆餅。"林宇端著冒著熱氣的餐盤走來,發梢還沾著廚房的煙火氣,"加了希臘酸奶,口感更綿密。"蘇瑤接過盤子,瓷麵映出兒子眼底淡淡的青影,領帶夾歪了角度,露出襯衫領口那枚新縫的紐扣——是沈清月上次來家裏時,趁他開會偷偷補上的。那枚紐扣是沈清月從自己的白大褂上拆下來的,邊緣還帶著細密的實驗室編號,此刻卻妥帖地嵌在林宇的衣領間,像一個溫柔的秘密。
她記得上周深夜加班歸來,撞見林宇在書房揉著太陽穴修改ppt,電腦屏幕的冷光裏,襯衫領口的第二顆紐扣不知何時掉了。書桌上擺著半杯涼透的咖啡,杯沿印著淡淡的口紅印——是沈清月下午來送資料時留下的。旁邊還壓著沈清月留的便簽:"宇哥,實驗結果出來了,等你討論。"便簽紙的背麵,是沈清月隨手畫的細胞分裂示意圖,那些歪歪扭扭的線條,此刻在月光下仿佛跳動的生命密碼。
而此刻餐桌另一端,沈清月正在翻看最新一期的《自然》雜誌。作為生物醫學實驗室的研究員,她的白大褂口袋裏永遠裝著便簽本,此刻正用紅筆在論文邊角寫下批注。晨光落在她垂落的發梢,將那些細密的批注染成溫暖的橘色。"宇哥,你看這個關於細胞自噬的新發現。"她突然抬頭,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或許能應用在你們保健品的研發上。"她的袖口露出半截醫用膠布,那是昨天做實驗時不小心劃傷留下的,此刻卻與桌角放著的枸杞保溫杯形成奇妙的反差。
兩人的討論總是這樣自然地展開。林宇放下刀叉,從手機調出市場調研報告:"東南亞市場對天然成分的需求激增,如果能把這個技術轉化成抗衰老產品......"沈清月已經快速在便簽上畫起示意圖,筆尖沙沙作響:"需要解決穩定性問題,我們實驗室正在研究海藻酸鈉包埋技術......"她的聲音帶著科研人員特有的嚴謹,卻在說到關鍵處不自覺上揚,像發現寶藏的孩子。蘇瑤安靜地聽著,杯中的紅茶氤氳著熱氣。她想起去年冬天,沈清月頂著風雪送來親手熬製的薑茶,圍巾上還沾著實驗室的消毒水味道;也記得林宇在女友論文被拒時,連夜整理出二十篇參考文獻製成思維導圖,晨光熹微時,他趴在書桌上睡著了,手邊還壓著未完成的筆記,電腦屏幕上是他為沈清月重新設計的實驗流程圖。
廚房傳來微波爐的提示音,蘇瑤起身去取熱好的牛奶,卻在轉身時瞥見冰箱門上貼著的日曆。下個月5號被紅色記號筆重重圈起,旁邊寫著"沈清月論文答辯";再往後,林宇的日程本上用熒光筆標注著"新品發布會"。這些密密麻麻的標記,像散落的星辰,拚湊出孩子們奮鬥的軌跡。冰箱側麵還貼著沈清月畫的簡筆畫——兩個小人牽著氣球飛向星空,旁邊歪歪扭扭寫著:"等忙完這陣,一起去看流星雨"。簡筆畫的角落,還畫著一隻戴著眼鏡的小貓,那是林宇的卡通形象,尾巴上係著實驗室的燒杯,充滿了兩人特有的幽默。
正是這樣的場景,讓蘇瑤萌生了籌備訂婚儀式的念頭。那天深夜,她翻看著家庭相冊,手指撫過林宇周歲時抓周的照片。那時的他胖嘟嘟的小手抓著毛筆,流著口水笑得燦爛,周圍擺滿了算盤、書本和印章;又停留在沈清月第一次來家裏吃飯的合影。照片裏女孩拘謹地捧著茶杯,白襯衫袖口還沾著實驗室的藍墨水,眼神卻藏不住好奇與羞澀。如今的沈清月,已經能自然地挽著林宇的胳膊討論學術問題,在家庭聚會上熟練地幫蘇瑤打下手,連陸琛都偷偷說:"這孩子,比宇宇還細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該給他們一個正式的儀式了。"蘇瑤對著照片輕聲說,窗外的月光溫柔地灑在相紙邊緣,照亮了相冊裏夾著的一片幹枯的櫻花——那是林宇大學時和沈清月在日本交換生項目中撿的。櫻花標本旁,還夾著一張泛黃的電影票根,是他們第一次約會時看的《你的名字》,座位號2排13座和2排14座,像命運寫下的注腳。
籌備工作從選址開始。蘇瑤走遍了城郊的莊園,高跟鞋的鞋跟在青石板路上敲出清脆的聲響。最終選定的歐式別墅背靠竹林,春日的風掠過爬滿薔薇的拱門,將花瓣吹落在蜿蜒的鵝卵石小徑上。她站在露天草坪中央,想象著沈清月穿著白紗走過鋪滿玫瑰花瓣的通道,林宇在花亭下等待時緊張又期待的模樣。花亭的鐵藝欄杆上,她仿佛看見二十年前那個婚禮上,自己和陸琛交換戒指時顫抖的手。那時他們的婚禮簡單樸素,卻在心裏許下了一生的承諾,如今,這份承諾即將在孩子們身上延續。
"要把他們相識的故事做成視頻。"蘇瑤在筆記本上寫下重點。她聯係了林宇的大學同學,從舊硬盤裏翻出塵封的影像:社團招新時沈清月緊張地介紹生物社,林宇舉著單反在一旁偷拍,鏡頭裏的沈清月耳尖泛紅;實驗室通宵做項目時,兩人分食一塊冷掉的披薩,沈清月的白大褂口袋裏還露出半截實驗報告;還有畢業典禮上,林宇偷偷給沈清月別上胸花的瞬間,沈清月低頭微笑的模樣,讓整個畫麵都溫柔了起來。又從沈清月的導師那裏要來實驗室的工作花絮,畫麵裏女孩專注操作顯微鏡的側影,與此刻餐桌上認真批注論文的模樣重疊,唯一不同的是,現在的她眼中多了一份堅定與從容。
婚慶公司的設計師帶來了三版場地設計圖。蘇瑤反複比對,最終敲定了以"星辰與藤蔓"為主題的方案。主舞台將用白色綢緞和淡紫色繡球花搭建,背景牆鑲嵌著星空投影,當夜幕降臨時,點點星光會與草坪上的燭燈交相輝映。她特意要求在角落設置一個"時光長廊",用藤蔓纏繞的相框展示兩個家庭的老照片:林宇百日宴上皺著眉頭的嬰兒照,沈清月戴著紅領巾在奧數比賽領獎;再到兩人第一次約會的自拍,背景是學校門口的櫻花樹,照片裏的他們青澀又甜蜜;還有林宇工作後第一次帶沈清月回家,蘇瑤偷偷拍下的他們在廚房偷吃甜點的模樣。
餐飲籌備則是一場味覺的盛宴。蘇瑤試吃了七家餐廳的菜品,從米其林主廚的精致料理到街角老店的家常滋味。最終選定的主廚團隊擅長融合中法料理,菜單上既有法式鵝肝配櫻桃醬的精致,又有蘇式紅燒肉的醇厚。她還特意定製了一款"雙生花"蛋糕,奶油裱成的玫瑰與鈴蘭交纏,夾層裏藏著沈清月最愛的茉莉茶凍和林宇鍾情的海鹽焦糖。試吃蛋糕那天,沈清月嚐了一口便紅了眼眶,說吃出了家鄉茶園的味道。那是她小時候和奶奶一起采茶的回憶,每到清明時節,茶園裏就飄著淡淡的茉莉香。
邀請函的設計傾注了蘇瑤的巧思。她選用燙金的卡紙,親手繪製了別墅的簡筆畫,每扇窗戶都仔細描上暖黃色的燈光,仿佛能看見屋內溫馨的場景。又在封口處貼上印有兩人名字縮寫的火漆印,紅蠟冷卻時,她想起小時候給林宇的作業本包書皮,也是這樣小心翼翼。給沈清月導師的邀請函裏,還附上了林宇手寫的感謝卡,鋼筆字裏藏著當年幫沈清月修改論文的青澀回憶;而給林宇兒時玩伴的信中,則夾著一張泛黃的老照片——幾個小男孩在弄堂裏踢毽子,林宇摔破膝蓋還咧著嘴笑,旁邊的小夥伴舉著冰棍幫他吹傷口。
隨著婚期臨近,家中彌漫著甜蜜的忙碌。沈清月抽空來幫忙挑選喜糖盒,在玫瑰味和茉莉味之間猶豫不決,最後兩種都選了,說要"甜上加甜"。她還悄悄準備了一份驚喜——將自己和林宇相識以來的聊天記錄整理成冊,每一頁都配上手繪插圖,記錄著他們從朋友到戀人的點點滴滴。林宇則利用出差間隙,跑遍上海的古董店,淘來一對民國時期的銀質燭台作為訂婚信物。燭台底座刻著纏枝蓮紋,與蘇瑤茶杯上的圖案遙相呼應,仿佛是跨越時空的對話。就連陸琛也難得放下工作,戴著老花鏡認真核對賓客名單,在"沈清月父母"的名字旁畫了個小小的紅星。他還偷偷去學了插花,想在訂婚儀式上親手布置餐桌,給孩子們一個驚喜。
某個深夜,蘇瑤整理客房時,發現林宇小時候的玩具箱。褪色的變形金剛旁,躺著一張皺巴巴的紙條,上麵用稚嫩的字跡寫著:"我要賺很多錢,給爸爸媽媽買大房子。"紙頁邊緣被歲月磨得毛糙,她輕輕撫摸著,窗外的月光忽然變得格外溫柔。樓下傳來林宇和沈清月的低語聲,討論著婚禮流程,偶爾夾雜著笑聲。林宇說要在儀式上唱一首沈清月最喜歡的歌,沈清月則說要準備一個特別的誓言,給林宇一個驚喜。那些曾經的小小夢想,如今正在以最美好的方式綻放,而這場即將到來的儀式,不僅是兩個年輕人的承諾,更是一個家庭幸福的延續,將愛與溫暖編織進歲月的長河,如同老宅院裏那棵百年桂花樹,歲歲年年,馥鬱芬芳。蘇瑤站在窗邊,看著月光下的庭院,仿佛已經看到了訂婚那天的熱鬧場景:孩子們幸福的笑容,賓客們的祝福,還有那漫天的星光,都將成為這個家庭最珍貴的記憶。
喜歡臥底之愛:緬北的愛恨糾葛請大家收藏:()臥底之愛:緬北的愛恨糾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